魏剑啸三口两口吃完馄饨, 取出那条绣着月季花的帕子细细拭了唇角, 对杨峻道:“味道真是不错, 我再去别处逛逛。”<br> 杨峻忙起身相送, 杨妡与杨姵也跟着站起来。<br> 魏剑啸笑笑, “你三舅母最喜欢闺女, 可惜生了两个都是臭小子, 懊悔得不得了,你俩要是得闲就常到府里坐坐,跟你三舅母说说话。”<br> 杨妡没说话, 杨姵笑答:“改日一定去看望三舅母。”<br> 魏剑啸道:“择日不如改日,就明天吧,你三舅母爱热闹, 可惜身子弱, 平常不怎么出门,正好讲讲庙会的事儿。”<br> 杨妡脸色大变, 正要拒绝, 杨姵已经开口, “多谢三舅舅盛情, 等回头问过母亲再说。”<br> “理该如此, 姑娘家就是听话省心, ”魏剑啸夸赞两句扬长而去。<br> <br> 大热的天儿,杨妡又出了一身冷汗,缓了好一阵, 才慢慢回神, 无意识地拿起筷子去夹碗里的豆汁。<br> “你魔怔了?”杨姵“咯咯”地笑,惊觉她神情呆滞,急切地问:“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中暍?”<br> 杨峻也关切地问:“给你要碗绿豆汤消消暑?”<br> 杨妡摇头,“没事,就是晒得有些难受。”<br> 杨姵忙往旁边挪了挪,“过来些。” 她那边挨着树,有树荫。<br> <br> 杨妡换成羹匙喝了口豆汁,平静了下,问道:“你真的要去三舅家?”<br> “才不去,”杨姵绝口否认,因想起杨妡脑子记不得许多事,解释道:“咱们可没少去那府,都是大舅母招待的,几时见过三舅母?即便见过一次半次,她也不曾与咱们亲近过……三舅舅就是随口说说,又不是真的疼爱咱们,去找那个不自在干啥?”<br> 杨妡再想不到杨姵是因这个而拒绝,可这理由又正合了她的心意,胸口堵着的大石骤然撤去,一下子挽了杨姵的臂弯道:“阿姵,你真好。我跟一样,非常讨厌三舅舅,不想去。”<br> <br> 杨峻听见,沉着脸喝止她们,“不得非议长辈。”<br> 杨姵撅嘴道:“真的这样,我又没说假话。”<br> 杨妡接口,“而且,他一个大男人随身带绣月季花的帕子,我吓了一跳,差点以为他捡了我的。”说着,掏出自己的帕子抖开。<br> 旁边红莲瞧见,本欲开口阻止,嘴唇翕动一番又作罢。<br> 杨姵“吃吃”低笑,“真是挺像的。”<br> 杨峻扫一眼,无奈地摇摇头。这个三表舅正事不干,往勾栏窑子跑得倒勤,说不定又拿了哪个相好的东西。偏生这两个小姑娘鬼机灵,竟然看在眼里了。<br> 长辈行事不端,晚辈心生不敬倒也无法苛责。<br> <br> 杨峻低声叮嘱两句,“你们心里明白就是,非得说出来让人听见?”<br> 杨姵顺竿往上爬,“大哥又不是外人,怕什么?”<br> “是呀是呀,大哥最好了,”杨妡跟风附和。<br> 杨峻扳着的脸便绷不住,唇角露一丝浅笑,问道:“还想吃什么,再去买了来。”<br> 杨妡这才发现,杨家姑娘大多是中人之姿,少爷们却颇为俊朗,比如杨峼、还有眼前的杨峻,都英挺而不失清雅,最得姑娘们喜爱的那种长相。<br> 只恨她前世长在青楼,接触的纨绔子弟多,竟没听闻杨峻前程如何,是否入仕为官?<br> 但她确确实实听说过杨峼的名字,好像还是件颇为轰动的事情。<br> 可到底是什么呢?<br> 完全没有头绪。<br> <br> 小厮又买来几样小食,杨妡捡着想吃的尝了几口,余下的赏给红莲与松枝。觉得特别可口的便打包两份,准备带回去给张氏与钱氏。<br> 几人吃饱喝足,过来吃东西的人开始多起来。<br> 正好她们腾出桌子去看杂耍。<br> 杂耍在口袋胡同最西头,占了好大一片地方。有胸口碎大石,有单手劈青砖,还有个彪悍的壮汉袒着上身,浑身缠了三五道麻绳,然后猛地吸口气大喝一声,麻绳应声而断。<br> 杨姵羞得不好意思看。<br> 杨峻却不断摇头,“好一身硬工夫,有这个本事理应为国效劳,他却在街头卖艺,可惜呀可惜。”<br> <br> 杨妡闻言便着意地打量了壮汉两眼,不料竟发现在人群的另一端,安国公府蔡家姐妹俩也在。<br> 蔡星梅穿水红色袄子,梳着堕马髻,鬓边插两支赤金梅花簪,梅花花心镶着黄豆粒大小的红宝石,被炎阳照着闪闪发光。旁边蔡星竹则穿了件豆绿色袄子,梳着双丫髻,戴了两支鎏金镶南珠的簪子。<br> 打扮得比去魏家做客那天要体面。<br> 想起蔡星梅已有十二岁,该是说亲的年纪,说不定长辈约定了人家借庙会的机会相看。<br> 杨妡莞尔,回身要指给杨姵看,错眼间,瞧见个鸦青色的身影。<br> <br> 怎么可能?<br> 怎可能会在这里见到他,那个时不时在她梦里出现的人?<br> 杨妡揉揉双眼,再望过去。<br> 那人约莫二十出头,生得眉似远山鼻若悬胆,因眼窝略凹,一双眼眸深邃幽黑。尤其凝视着别人的时候,眼神格外的专注认真。<br> 前生杨妡就无数次沉醉在这样动人的目光里。<br> 千真万确,他正是薛梦梧!<br> <br> 朝夕相处十年之久,他的每个神情她都记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br> 杨妡心跳如擂鼓,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恨不能立时奔过去扑进薛梦梧怀中哭个痛快。只是双脚软得厉害,浑身的力气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似的,根本迈不开步子。<br> 只怔怔地盯着那个人。<br> 这时候,壮汉已然表演完毕,有个六七岁的男童端着瓦罐绕场收赏钱。<br> 杨姵拉起她的手,“走吧,往前边看看。”<br> 杨妡泥塑般纹丝不动。<br> <br> 杨姵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也看到了蔡家姐妹,正要招呼,突然从人群外挤进一人,舒展了长臂飞快地拔下蔡星梅头上金簪,随即矮下身子往外跑。<br> “哎呀,”杨姵被这突来变故吓了一跳,回头冲杨峻嚷道,“大哥,那边有个偷儿,抢了蔡十一的簪子。”<br> 杨峻立刻戒备起来,沉声问道:“在哪儿?”<br> “就在那边,往东边跑了,”杨姵伸手指向对面。<br> <br> 却见那偷儿没跑几步,已被个青衣男子当头拦下,男子看似文弱,却像习过功夫一般,身手非常敏捷,不过三两下就将偷儿摁倒在地,顺势踹了他一脚,夺回金簪。<br> 动作如行云流水,利落干练。<br> 蔡家姐妹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急急赶了过去。<br> 青衣男子跟丫鬟简短地交谈两句,将金簪交给丫鬟,又对着蔡星梅拱手揖了揖。<br> 蔡星梅似是认识他,先讶异了下,紧接着露出腼腆羞涩的笑容,曲膝还了礼,又窃窃跟丫鬟低语几声,侧转开身子。<br> 男子浅浅笑了,笃定又从容,一如从前在杨妡面前的样子。<br> <br> 杨妡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心里蓦地涌起浓重的酸涩。<br> 她从来不知薛梦梧是会武的,也不知他竟然认识蔡星梅,而且,那两人看起来,才子佳人竟是颇为合拍。<br> 一时,五味杂陈百感交集。<br> 正怔忡着,听到杨姵的声音,“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br> 去,当然是要去的。<br> 杨妡毫不犹豫地点头,“好!”<br> <br> 两人小心地避开人群往那边走,正见薛梦梧扭着偷儿双臂走过来,恰恰碰了个对面。<br> 杨妡觉得心又不受控制地跳起来,跳得那么快,那么急,仿佛下一刻就要从口中蹦出来一般,目光也自有主张地落在薛梦梧脸上,缱绻缠绵。<br> 薛梦梧感受到她的目光,回视她一眼,很快又移开,目光里藏着丝丝寒意,淡漠而疏离。<br> 杨妡如坠冰窟。<br> 她曾无数次想象再见到薛梦梧会是怎样的情形,他不认识自己没关系,只要他肯和颜一笑,她愿意主动攀谈。<br> 而现在,她却再也没有了开口的勇气。<br> <br> 恍恍惚惚中,已是擦肩而过。<br> 杨姵拉着她来到蔡家姐妹面前。 <br> 蔡星梅脸上还带着未曾褪去的红晕,笑道:“这么巧?”<br> “我们就站在对面,要不是刚巧看到偷儿,还不知道你们也在,”杨姵快言快语地问,“那个捉偷儿的壮士是什么人?身手真厉害。”<br> 蔡星梅露出与有荣焉的笑容,羞答答地说:“是甘州进京赶考的书生,半路失落银两,便搭上戏班子一路进了京。”<br> 旁边蔡星竹插话道:“说来也巧,他那个戏班子先前还在我家奏过曲儿……幸亏薛公子仗义相助,否则姐姐失了簪子,回去指定……”似是意识到不妥,赶紧闭了嘴。<br> <br> 杨姵心知肚明,问道:“你们就两人来,怎么也不让护院跟着?”<br> 蔡星梅尴尬地笑笑,“底下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其实我们带的人原也不少,只是不曾想过会有人当街偷抢。”<br> 蔡家儿女多,蔡星竹行十三,下面还有十六十七,都才五六岁,更需要人管。<br> 杨姵岔开话题问道:“你们还要逛哪里,要不要一同去,那边我大哥在。”<br> 蔡星梅受此惊吓已无心再逛,便道:“母亲说定中午在寺里吃斋,时辰不早,我们也该过去了。回头得空,到我们家里玩,我六哥又买了几株新品种菊花,等开了就给你们下帖子。”<br> 杨姵笑着应好,几人就此别过。<br> <br> 见她们离开,杨妡一下子垮了脸,适才堆起的笑容已然散去,白净的小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衬的酸楚与悲凉。<br> 杨姵被她的神情骇着,圆瞪了眼问:“阿妡,你别吓我,你到底怎么了,哪里不舒服?”<br> “阿姵,”杨妡唤一声,忽地抱住了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