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汴京情事
正文 晋阳(今日早更)
作者:宋家桃花 时间:2018-05-18 09:01 字数:3403 字

  徐修今日是与宋玉有约的, 便早早拾掇了起来, 仍是在西街那家茶馆碰头。<br>  <br>  如今天还大早, 外头的街巷除了几个摊贩的吆喝声, 路上也没几个人。<br>  <br>  徐修如今尚还未用早点, 便先寻了一地, 点了一份豆花、两个包子, 等吃完了才往茶馆走去。<br>  <br>  那店家也将将只是刚摆好了桌,煮开了水,一见着徐修先是一愣, 忙迎了过来,开口寒暄道,“老朽还以为眼花了, 果真是徐相公”他这厢引了路便又说道, “徐相公好久没来了。”<br>  <br>  徐修也笑说了句“近日事多”的话,仍往旧日那处位子坐着, 又要了与往日一样的茶。店家忙应了一声, 泡了一壶茶端上来, 他这厢又说了几句闲话, 才又开了口, “您与宋相公近日没来, 上次那位小公子倒是来了好几回,寻了你几次。”<br>  <br>  徐修也是一愣,才又想起他口中说的小公子约莫是那位唤作“晋阳”的富贵公子, 他近日没出门, 倒是不知有这样的事。他斟了一碗茶,也问了一句,“那他可有说什么。”<br>  <br>  那店家却是摇了摇头,又说道,“最初那日是等了许久,瞧得你没来,便走了。后头几日,也来,只是点一壶茶,也不喝,坐一会就走。”<br>  <br>  徐修听得如此,便也没说什么,只是应了一声。<br>  <br>  那店家便也不说旁的,只说了句徐相公好坐的话,便去忙活了。<br>  <br>  徐修自是应了,他这厢刚喝完一杯茶,宋玉便来了,两人一见各是先拘了礼。<br>  <br>  宋玉是扬州人士,家中殷实,如今是住在汴京的亲戚家里。他面容姣好,人也有礼,如今便先开了口,“让徐兄久侯了。”<br>  <br>  徐修自说无事,请宋玉先入座,又斟了一碗茶递给他,“你前天递信来,说是有事要说。”<br>  <br>  宋玉便先谢过,接过茶来,才又说道,“徐兄对此次科举可有信心?”<br>  <br>  他说完,忙又接了一句,“我没有别的心思,徐兄的才学自是不用说的。只是,”他这话说完,是停了一会才又说道,只声却轻了不少,“我听说,此次监试的,东宫那位主子也来了。”<br>  <br>  “东宫的那位——”徐修握着茶的手一顿,往常都没有太子监考的先例,如今...便问宋玉,“这事属实吗?”<br>  <br>  宋玉点了点头,再斟一杯茶,“我有一位族叔在朝中任职,这事,差不了的。”<br>  <br>  徐修把茶杯放在桌上,垂了眉眼,手指微蜷敲着案面,这是他惯来想事的模样。<br>  <br>  原本今次会试定的是由礼部侍郎冯远担任主考,再兼有的翰林院的李大人、赵大人等人一道监考。<br>  <br>  太子监考,倒是让今次的科考的势态愈发严峻起来了。<br>  <br>  科考除去自身的真材实料,总归也要有几分是要看人下碟的本事,这是学子们摸出来的道理。<br>  <br>  早年有位学子才识是当真不错,偏因着与那批卷的主官观念不同,便只得了个探花。<br>  <br>  如此之事,近些年也不少。<br>  <br>  如今是每到科考,担任监考的先生们的习性和基本信息几乎都被那些学子们摸了个透,更有甚者,拖了关系就是为知道的更细些。如此学子们辨起题来,总归也能晓得该避开点什么,或是该添些什么。<br>  <br>  而今却出了这样一桩事,还是那一位——<br>  <br>  当真是让人措手不及,好在那一位的习性却是没人知道,便算是知道了又哪里敢说了。倒也算的公平了...<br>  <br>  徐修想透了,才抬了头,站起身来,躬身一礼,真心实意的道了谢,“这事,是徐某要谢过宋兄了。”<br>  <br>  宋玉忙说不用,也站起身来,回了一礼,说道,“徐兄客气了,以徐兄的才学定是能高中的,宋某也只是想着知己,才能不殆。”<br>  <br>  两人这厢便就着这事说了起来,徐修便又说了句,“若说起来,太子监考,却也算一件好事。”<br>  <br>  徐修这话,宋玉自是明白,若是正好入了那位的眼,只是哪里又是这般轻易了。这事便算止了话头,两人便又说了几句旁的,才结了账,起身走了。<br>  <br>  徐宋二人如今都住在永乐巷,只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便先一道往外走去。<br>  <br>  他们这厢刚出了巷子,便瞧着那头阵势很大。远远瞧去,前头是两列骑马的侍卫,中间是一辆金贵的马车,后头还跟着两列佩剑的侍卫,周边民众都是伏跪着,连头也不敢抬。<br>  <br>  徐修与宋玉都是初次见到这样的阵势,便也跟着跪在了一侧,听得旁边有人轻声说道,“听说,那马车里坐着的可是一位公主。”<br>  <br>  自也有人轻声回了,“可不是,还是那位晋阳公主,金贵的很。”<br>  <br>  几人这厢唏嘘着,徐修心中却起了惑,晋阳,晋阳?<br>  <br>  他抬了头去看,却只看到了那整齐有序的侍卫一步一步走的很稳,以及那渐行渐远的马车。<br>  <br>  徐修摇了摇头,心中又是一笑,自己当真是读的累了,才胡思乱想起来。<br>  <br>  那头已经瞧不见身影了,民众才慢慢的站起了身。徐修与宋玉便继续往前走,等到了永乐巷两人才各自又一礼。<br>  <br>  宋玉便道,“望徐兄加油。”<br>  <br>  徐修应一声,也回一句,“与宋兄共勉了。”<br>  <br>  两人躬身又一礼,才散了。<br>  <br>  那管家见他回来了,自是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徐相公”,这管家是早年就跟着秦渭的,心里约莫也有几分清楚,如今看徐修却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便愈发恭敬了。<br>  <br>  徐修便点了点头,仍是往书房那头走去,他的步子很稳,心中也很平,不管监考怎么变,他只要扎实了功底去考,哪里会差了去。<br>  <br>  他这厢想着,便听得那头传了声来,是几个下人聚在一道说着话,“你们说那徐相公莫不是当真要做了我们的姑爷?”<br>  <br>  君子不听隔墙言,徐修原是要绕了路走,可听得这话却是止了步子。他负手站着,又听得那头说道,“我瞧那徐相公不错,小姐若是嫁给他,却是不差的。”<br>  <br>  便又有人说道,“我却是看他木讷的很,小姐做了那么多日的糕点,他却问也不问,还当是厨娘做的呢。”<br>  <br>  那头说的起劲,徐修听得后话,眉心才微微拢了起来。怪不得几次见着那下人欲言又止,原是这么一桩事。<br>  <br>  他摇了摇头,转身是要走,便瞧见秦清也站在那头,仍是那副清清浅浅的模样,徐修一怔,才躬身一礼,道了声,“秦小姐。”<br>  <br>  秦清那厢也回了礼,喊了声“徐公子”,那头的下人听着声忙止了声,秦清的大丫头去训了话。秦清便又说道,“下人乱语,请徐公子不要放在心上。”<br>  <br>  徐修见她眉眼温柔,声也带着笑,身量风流,是时下文人最爱的模样。他如今已二十余,对男女之事却看的极淡。<br>  <br>  寻常这个年纪的或是娶妻生子,或是已定了亲。可他,仍是孑然一身...<br>  <br>  徐家早年家里也算殷实,徐母也给他相过几桩,后来他的父亲没了,他与他的母亲被赶了出去,便再没人说这事了。而如今,他站在秦清的面前,第一次那么细看一位姑娘的眉眼。也是第一次觉着,成家娶妻这一桩事,也不是很糟糕。<br>  <br>  徐修那厢还想着事,秦清便弯了腰身,又拘了一礼,是要告辞了。<br>  <br>  “秦小姐...”<br>  <br>  这话是徐修说的,秦清听着便抬了头看去。<br>  <br>  徐修却是摇了摇头,又道一句,“多谢秦小姐了。”<br>  <br>  如此,徐修说完便也一礼,转身走了。<br>  <br>  秦清一笑,却是什么也没说,只是临了却也吩咐了人,一概若与徐修相关的,切莫乱语也不可胡说,更不可吵了人去。<br>  <br>  那头几人各自是应了,秦清才走。<br>  <br>  那大丫头便轻声说道,“奴才觉着,那位徐公子却是个不错的。”她这话一说,是先看了秦清的脸色,才又说道,“您莫怪奴才多嘴,像徐公子这样的品行,若是往后及第,也不知要被多少人看上了。”<br>  <br>  秦清笑了笑,仍是走得很慢,她想着那日亭中他念诗,品谈她的琴...也想起他沉稳的步子,儒雅的性子,以及方才那欲言又止的模样,他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她心中也有几分喜欢,可是她到底什么也没说。<br>  <br>  就交给时间吧,她这样想。<br>  <br>  日子过得越来越快,天气愈发暖和了,学子们也愈发叫苦不迭。他们已不再学习了,三年的时间,他们该准备的,该做的,都做了。<br>  <br>  如今便是等了,等着四月,等着科考的那日,等着放榜的那日,然后或是金榜题名,或是再等下一个三年。<br>  <br>  这个三月终于是过去了,而汴京也迎来了四月,这个——<br>  <br>  注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四月。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