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杨霜的心急如焚, 杨雪倒是淡定。她叹息道:“只要老天不下雨, 这一天是迟早会来。”这样的认知杨霜心里其实也有, 只是她基于鸵鸟心理不愿意去想,一直自欺欺人罢了。<br> <br> 杨雪停了一下,又没好气地道:“姐姐心里头就只知道担心和姜达的亲事成不了, 你就不担心咱们家的水田保不住,一家子会不会饿死,这阵子我可是没少听四曾祖母说起以往遭灾时候, 大家卖儿卖女的惨状。”<br> <br> 妹子明明比自己年纪小, 却显得比自己还懂事,杨霜脸上有些挂不住, 又不忍妹子这么悲观, 忙道:“雪姐儿你把姐姐看成什么了, 这些事情我当然想过。你呀就喜欢自己吓唬自己。爹娘不是那种狠心的人, 再说咱们家不会落到那地步的。那些卖儿女的人家都是家里田土少没余粮的人, 咱们家还有些余粮啊。”<br> <br> 杨雪苦笑:“二姐你也太天真了, 那点余粮能撑得一年?”杨霜道,关于这个我可是反复想过的:“攒着吃,咱们家余粮总能撑几个月吧。大姑姑家总不会见死不救, 多少会资助一点吧。然后我们一家人想法子挣钱买粮食,加上官府到时候也会开仓放粮,我就不信咱们家挺不过去。”<br> <br> 杨雪觉得二姐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没到那一天呢,何必提前自己吓唬自己。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想法子阻止两个村的人火拼。可别自家老爹饿不死倒先在两村火拼中丧了命。<br> <br> 她想了又想,最后推推杨霜:“姐姐,明日不是县城逢集吗?你去跟祖母说要去给秋香姐姐送那些针线活,叫她老人家允许咱们去县城吧。”<br> <br> 杨霜没好气地道:“天这么干旱,大人心情烦躁得很,这当口妹妹居然还想着去县城赶集,祖母听到了不骂死我们才怪,我可不敢去触那霉头。”<br> <br> 杨雪道:“姐姐你想不想阻止咱们村和姜家湾的人打架,想阻止就跟我去县城。四曾祖母不是说当年是县太爷弹压,咱们村和姜家湾的人才没有寻仇吗?如今也一样,要想阻止打架,只有请县太爷出面。”<br> <br>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个。”杨霜眼睛一亮,可是跟着又沮丧了,“咱们连县太爷的面儿都见不着,又哪里请得动他。”想了想又道:“嗯,不过我们可以请里正出面去请。”<br> <br> 杨雪摇头:“眼下全县大旱,县太爷在那些人口繁多水田也多的地方指挥抗旱,忙得焦头烂额。咱们这乡下地方的里正求见县太爷,县太爷不见得会立时见他,兴许连县丞主簿都没空见他。咱们得自己想办法,这事儿拖不得了。”<br> <br> “我知道拖不得了,可是里正都见不到县太爷县丞他们,咱们就更见不着了吧。即便见着了,人家会听咱们两个乡下丫头的话?”杨霜觉得妹子简直是异想天开。<br> <br> 杨雪却道:“咱们自然不能叫县太爷听咱们的,可是有人能。我脑子里想到了一个法子,虽然不见得行得通,不过总要试一试。姐姐只管说服祖母陪我去县城就是。”<br> <br> 杨霜问妹子是什么法子,杨雪却卖起了关子。杨霜气得咬牙,不过到底不想两个村真的打起来,回家之后就以给秋香送荷包手帕扇套等小东西为借口,求得薛氏同意姐妹两个明日去县城一趟。<br> <br> 秋香是杨家同族的一个姐姐,比杨霜大几个月。因为父亲常年卧病没钱抓药,四年前被卖到了县城的方府做了丫头。方家的家主是从太常寺少卿位置上致仕回乡的,方家在武清县乃是首屈一指的人家。<br> <br> 薛老太太的针线在整个杨家塘是公认的做得好,杨霜充分继承了祖母的手艺,秋香年初回家请杨霜给自己做了一个荷包。没想到拿到方家竟然被主子给瞧中,硬是拿去了。还说东西做得好,让秋香往后多请杨霜给做这些东西,说自己可以出钱买。<br> <br> 眼下大旱,家中水田照这样下去是保不住了,虽然给人家做几个荷包香囊什么的赚不了几文钱,但总归也是钱。所以杨霜一亮出这个借口,薛氏一下就同意了。<br> <br> 杨家塘距离县城将近四十里路,可走水路也可走旱路,姐妹两个为了节约路费,决定去的时候走路。于是次日天尚未大亮就动身赶路了。<br> <br> 一路疾走,姐妹两个走了将近两个时辰才赶到了武清县城,第一目标当然是方府。官宦之家的大门太过气派,乡下来的小姑娘哪敢走前门,跑到后门请守门的婆子通传。<br> <br> 秋香做事勤快嘴巴也伶俐,在主子跟前还算得用,守后门的婆子买她的面子,很利索地给姐妹两个通传了。秋香很快就出来带了姐妹两个进去自己的房间。<br> <br> 方府下人的待遇还算不错,秋香不过二等丫头,虽然是和另外一个丫头共住一间房,但那房子的家什比乡下人的正房还好。<br> <br> 杨霜拿出上回秋香捎信来要求做的几样小东西递给秋香,秋香翻看了一通觉得很满意,兴冲冲地送去给主子过目,让杨家姐妹在自己房里先等着。<br> <br> 秋香很快就回来了,付给杨霜六十五文钱。杨霜数了数,道:“姐姐你给多了,依照咱们原先说好的,你只需要给我四十五文钱。”<br> <br> 秋香笑道:“没给错。大少奶奶说,妹子的活计做得极好,一针一线都很用心,她很是满意。所以多赏了二十文钱下来。”多挣了二十文钱,杨霜很高兴。想了想,还是咬牙拿出十文钱递给秋香,道:“若不是姐姐替我美言,方府的大少奶奶也不会赏我二十文钱,这十文钱就当是多谢姐姐了。”<br> <br> 秋香一把推了回来,嗔怪道:“霜妹妹说什么呢,虽然说我在主子跟前替妹妹说了话,可到底还是妹妹自己活儿做得好。我爹身子骨不好,本叔平日里可没少帮着我们家干活,要这般较真的话咱们家不得给你们家钱哪。霜妹妹怎么跟我这般外道呢?”<br> <br> 人家不收,杨霜只好将钱装进了自己的荷包。“哦,还有,这个给你们吃。”秋香掏出手帕包着的绿豆糕,“我去送东西给大少奶奶过目的时候,正好大少奶奶那里还剩这么几块,大少奶奶想着咱们乡下人难得吃到这东西,就叫我带来给你们吃。”<br> <br> 杨霜忙不迭地感谢:“方家大少奶奶真是心善仁慈,回头姐姐替我们向她道谢。”杨雪也跟着姐姐说些感激的话。几块糕点于这些官宦之家的贵妇人们来说不值一提,可也要人家肯赏赐给你啊。<br> <br> 秋香显然也对自家伺候的主子比较满意,道:“要说我们大少奶奶,的确是心善。就是人太要强,最受不得人家说她的闲话了。<br> <br> 她自己针线活儿做得不好,贴身伺候的人里头也没有针线出挑的。官宦人家讲究,赏赐小辈都是用荷包装着,没有直接放在明面上给的。偏她家里的侄儿侄女不少,这不每次回州府省亲,打赏小辈们要的荷包也就要得多。她每次回一趟娘家,都要嘱咐府里针线房的做了十好几个荷包。<br> <br> 结果为此年前被二少奶奶在大夫人跟前说了嘴,大少奶奶心里不舒服,就不大肯让针线房替自己做东西了,不然她怎么会买妹妹的东西。大夫人还说了,她今年可能又要回娘家一趟,到时候那些荷包全让妹妹做。”<br> <br> “真的,这可真是太好了!”天大旱,庄稼绝收,能挣一文是一文,这样的消息让杨家姐妹都很高兴。<br> <br> 不过杨雪可没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她赶紧装作不经意地样子对秋香道:“听说方家大少奶奶娘家是咱们靖元州府的官宦世家,如今她家虽然在朝中没有什么显赫位置上的人,可地方上却有几个五品七品的是吧。”<br> <br> 秋香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道:“那是自然,我们大少奶奶的娘家哥哥今春又才高中。”杨霜恍然大悟:“难怪大少奶奶这般底气足,人家娘家得力,又不缺银子。”<br> <br> 秋香点头:“娘家得力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少奶奶自己脑子活络,生财有道。之前我不是告诉过你们,咱们县城里买卖最红火的酒楼茶楼珠宝铺子,都是她和知县娘子合伙开的。”<br> <br> “为什么要和知县娘子合开,你们大少奶奶自己开不赚得更多?”杨霜有些不解。<br> <br> 秋香道:“这个妹子就不懂了,虽然方家势力大,大少奶奶娘家也得力。可毕竟武清县眼下的父母官是县太爷,县官不如现管,拉上县太爷娘子,行事方便多了。”<br> <br> “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如果是方家大少奶奶一个人开的铺子,那方家自家人就可以随便上门捡便宜打秋风,拉上县太爷娘子合伙,方家人就不好意思白占便宜了。”一旁的杨雪忍不住补充。<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