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谈一笔生意的,想要见见你们这里管事的。”沐倾歌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店里的陈设,上楼的阶梯在最左的拐角,和左边墙壁上的众多小药盒很好的衔接在了一起没有浪费半点空间,而右手边则坐着三个坐堂大夫,兼顾一些小病症的确认以及抓药。
小二听到沐倾歌的话愣了愣,可他却依旧保持着良好的教养,“不知小姐想要和我们掌柜的谈什么生意,我也好提前和掌柜的知会一声?”
小二这话说得很是客气,毕竟掌柜的不可能时时都在药行中,如果沐倾歌说不出什么让掌柜的感兴趣的话来,掌柜是不可能为了她特地跑一趟药行的。而实际上,小二的肯代为传话,就已经很是给面子了。毕竟,哪个和掌柜谈生意的会通过小二来传话?
“多谢小哥,这份方子请给掌柜的带去,如果掌柜的能看得清,咱们自然能够谈下去。”沐倾歌微笑,果然大药行的小二就是不一样,她甚至还做好了自己要借助那三个坐堂大夫的力量才能请得动掌柜的准备。
小二看着沐倾歌,见她只有十一二岁的模样,脸色有些白但那眼神却让人感受到了一股温和的压迫,若不是身上穿着粗糙的棉服,小二甚至会以为她是遂城里的哪家大家闺秀。他恭敬地从沐倾歌手里接过那张薄纸,“不知小姐如何称呼?”
“我姓沐。”
小二略微犹豫,还是咬牙道,“小姐请稍等,我们掌柜的正在楼上,我去请示一番。”
“麻烦小哥了。”
没过多久,小二就从楼上走了下来,神情比起刚才来更加恭敬了几分,“沐小姐,我们掌柜的邀请您上楼详谈。”
沐倾歌微笑点头,跟着小二一块上了楼。会谈的地方是在三楼,经过二楼时,沐倾歌发现二楼基本上算是一些展示柜,里边放着一些特殊的锦盒,沐倾歌猜测里边大约是比较稀有的药材,只有有这类型需要的人,才会被请上二楼来。而三楼,则是最重要的客人会谈地了。这楼层的功能分配倒是真的不错。
“小姐,里边请。”三楼大约有五六间屋子,小二将沐倾歌和花溪带到了最里边的一间,帮她推开了门,“掌柜的在屋内等您。”
“谢谢。”沐倾歌正准备带着花溪进屋,却不料小二又开了口,“这位姐姐不如到旁边的屋子里坐着喝茶吃点点心?”
花溪不太乐意,可沐倾歌却点了头,“花溪去吧,这一时半会的可能谈不完,你要是一直站着我也会心疼的。”在这里谈话可不比在家里随意,即使她想让花溪坐着,也得看那掌柜的愿不愿意。
看着花溪进了隔壁屋子之后,沐倾歌独自一人进了门,绕过了屏风隔间,掌柜的起身相迎,“沐小姐,请坐。”
沐倾歌点头,和掌柜的一块儿坐下,随意地扫了几眼屋子,发现这一间屋子还真是很大,但他又做了许多的隔层,不仅是进屋的时候有一座刺绣屏风,就连他们谈话的圆桌后边也有一个柜子隔层,后边有什么东西,沐倾歌就不知道了。
掌柜的大约三四十的年纪,气色十分不错,可沐倾歌却从他的眼底看到了一些深层的担忧,但却不是对着她的,大约掌柜的今天过来药行也是有事情商谈的,可惜这事情似乎并不怎么好。
“不知沐小姐想要和我们做什么样的生意?”沐倾歌在打量屋子和掌柜的同时,掌柜的也在打量着沐倾歌。
见她十一二岁的年纪,应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可她身上却又有一股沉稳的气势,甚至许多成年人都不及她这一身沉稳气势。看她面色有些苍白,似乎大病初愈,可她也并不娇弱,只从她那一双清澈透亮的眼就可以窥探一些她内心的坚定强大。
怪不得即使他吩咐了小二今天不得打扰,小二依旧硬着头皮奔了上来。
“不知掌柜的如何称呼?”沐倾歌不答反问。
“沐小姐叫我张掌柜的就好。”
沐倾歌点头,“张掌柜,想必您也看了我的那一张方子,您觉得如何?”
张掌柜赞道,“光是从理论上来说,这的确是一张不可多得的好方子,可是……食疗药膳这一个东西,以前却从未有人碰过,不知沐小姐小小年纪……”是怎么知道这种概念的?又或者是,从什么地方得知的?
沐倾歌得体的微笑,“张掌柜,这东西是从何而来,外请恕我不能告知。至于这个药效嘛,掌柜的试一试不就知道了么?这张方子主打的是健胃清肠,想必掌柜的如果能寻到好的厨子,少说三四天,多则一个星期,必定见效。”
“那么,小姐的意思?”张掌柜的自然不可能觉得沐倾歌这张药方是直接送给他们的了,就是不知道沐倾歌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银子。”沐倾歌这话一出,掌柜的显然有些错愕,不过他看了看沐倾歌身上的衣服,似乎又觉得自己顿悟了。
“不知,小姐这一张方子想要多少银子?”张掌柜的眼神微闪,有些拿不准沐倾歌是个什么意思。毕竟这张方子看起来并没有少任何的主要药材,就算是少了,他们的大夫也完全可以将这张方子补全甚至可以做的更好。但沐倾歌还没有开始谈生意就已经将自己的筹码给摆了出来,这到底是坦荡自信呢,还是过于愚蠢?
张掌柜的更加倾向于第一种。
“张掌柜的也看到了,我现在的情况并不怎么好,所以这一张药方,我给出的价钱是五两银子。”沐倾歌抬起手来,比了个五的手势。
在这一个吃一个肉包子只需要五个铜板的年代。五两银子可以足够一个普通五口人家过上两个月了。
“五两?!”张掌柜的声音有些诡异,认真看了一眼沐倾歌的神色,确定她没有在说笑之后,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沐小姐这做生意的方法,真是张某生平仅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