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宫的那天,天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白云,一路上不断听见有喜鹊叽叽喳喳地欢快的叫着,奶娘说这是好兆头,因为喜鹊总是在有喜事的时候才会这样子叫,然后馨儿就附和着说:“是啊,小姐要和皇上大婚了,这天下哪里有比皇上和皇后娘娘大婚更欢喜过去了的事情呢?”
“是啊,以后就成了皇宫的金丝雀了,再也难得出一次宫了,好好珍惜吧……”我依旧是以手撑额,懒懒的说道。
“回郡主,南宫丞相府到了,请郡主下轿。”突然前面一个侍卫来禀报。
奶娘立刻上前大声喝道:“下作的东西,郡主将来乃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岂能如此在这里抛头露面?待到了丞相府里再恭请郡主下轿吧。”
那侍卫立刻跪下请罪,说道:“奴才该死,唐突了郡主,请郡主责罚!”
“按奶娘的意思办吧,也不是什么该死的大罪,以后注意点就好,下去吧。”
“奴才谢郡主不罚之恩,多谢雪嬷嬷教导。”那侍卫感恩戴德的说完,恭恭敬敬的退到了一边。
“臣南宫孝南率领阖家家眷恭迎郡主!”这是我那年在大殿上听到过的声音,几年过去了依然没有一点改变,“郡主万福!”这是所有人的声音。
“不必客气,都不是外人,不要那么多礼数了吧。”我打起精神,对着满屋子微笑着说道。
“是,郡主。”一屋子像是事先排练过的一样异口同声的说着。
奶娘走上来扶着我下了软轿,人群中立刻让出一条路出来了,外公走在前面带路,让我紧跟在他后面,而其它一干人员全部都在远远的后面跟着。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已进了大厅了,大厅正中央是出自庆隆帝御手的“国之栋梁”四个遒劲的大字,上首的桌子边上各边一个青花瓷的缠枝花瓶,桌上摆着时令鲜花和水果,桌椅的木质看起来并不十分华贵,但是都散发出木质的光泽,可见主人爱护家什非同一般。
“郡主请上座!”外公伸手向上引着,并让出道路。
“轩然乃是晚辈,外公请上座!”我福了一福,是晚辈给长辈请安的礼数,待外公扶起我时,我顺着外公伸过来的手,扶着他向主位走去。
“老臣惶恐,君臣有别,郡主别乱了礼数才是。”外公脸上皱纹随着他说话的起伏而颤抖着。
“可是这只是家里,不是朝堂,外公请不要口口声声的‘郡主’叫着,这真是折杀轩然了,请外公和姨娘一样叫我然然就好。”我执意让他在上座坐下,拗不过我,外公只得坐下了。
“逸娴有你这么个女儿真是她几世修来的福气啊,只是可怜了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娘亲。”说着,外公提起袖子开始拭眼角。
正在这时候,孝艺夫人走出来说道:“老爷别太伤心了,郡主是逸娴的心头肉,就让郡主在府里多住些日子代替逸娴尽尽孝心就是。”
“爹,别太难过了,逸娴都去了好几年了,您要保重身体啊,这样逸娴才能在九泉之下安息的。”这时候一个青衣男子也上前说道。
“轩然见过外婆、大舅。”我依旧行礼,对于外公一家不仅仅是因为娘亲的原因,还有他们历经三朝的正直忠心,都是我所值得以礼相待的并敬而重之的。
“臣南宫致远见过郡主。”大舅也见过礼,久久的盯着我看着,喃喃的说着,“像,真像……”
而外婆则是牵过我的手一脸祥和的说道:“这么多年苦了你了,你就在府里好生住着,等着到时候举行大婚仪式吧,不要去想那么多了啊。”
“是,然然知道。”
虽然是出宫待嫁,但在丞相府中的日子还能够乐得逍遥,这是我不曾想过的事情,曾以为这辈子我和逍遥是不沾边的人。
“然姐姐在那边呢,”一名身着粉色衣衫的小女孩娇俏的笑着,指着不远处在湖心亭里看书的人儿说着,“走,我们也去那里看看吧。”
“还是算了吧,你然姐姐看书的时候是不喜欢人去打扰的,静儿乖,让馨儿姐姐带你去放风筝,好不好?”旁边一月白衫的男子宠溺的哄着拽着他的衣角的小女孩。
“那二叔不跟静儿一起去吗?”小女孩眨眨大眼睛,期待的看着青年男子。
“好,二叔也跟静儿一起去,不过说好哦,二叔只能陪你一小会儿哦,二叔待会儿还有其他事情呢。”青年男子笑眯眯抱起小女孩说道,那笑容很温暖,周围的丫头们都红着脸偷偷的拿眼角看着他,仿佛正眼看一样就是亵渎神灵一样。
小女孩兴奋的手舞足蹈“咯咯”的笑着说:“我就知道二叔最好了,最疼静儿了,”不过是转眼间的功夫,小女孩就嘟起了小嘴,“不过二叔就要娶那个刁蛮公主了,娘说等二叔成亲了就没时间陪静儿了。”
“怎么会呢?二叔还是会抽时间陪静儿玩儿的,小丫头人不大,心思倒挺多的。”南宫致宁拍拍南宫静的头说着。
“嗯,要是公主嫂嫂欺负二叔了,二叔就告诉静儿,静儿帮你再欺负她,呵呵……”一连串银铃似的笑声飘过湖面,回荡在整个后院里。
抬起头太阳已经懒洋洋的快到了正中,一个身穿绿绫掐牙背心的丫头走上前说道:”启禀郡主,已经快到午膳的时间了,请郡主移驾。”
“知道了,你们去回禀夫人吧,我随便走走就回,让他们不要等我了,再吩咐厨房一会儿把昨天炖的荷叶薏米粥准备着。年欢,你帮我把这几本书拿回尚舞轩吧,你们都下去吧。”天渐渐的热了起来,心也开始躁起来了,还是走走静静心好。
沿着湖心亭一直走,廊腰缦回,曲曲折折,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太阳都已经偏了正中了,许是走得累了,看到前面一丛从的竹子,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快点去歇歇,换换脚才好。
树大招风,原来竹子多了也会招风的,风吹动着竹叶簌簌的响着,觉得格外的凉爽,就在我刚靠近竹林的时候,听见竹林里有人的声音,“本来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宣西王能够明白的,结果还是辜负了逸娴的一片心意,我苦命的孩子啊……”
“娘,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您还提那个负心人做什么?”那是大舅的声音。
“好歹然然是逸娴的女儿啊,你看看然然现在,都是即将要出嫁的女儿了,可是家里人却连问候一声也没有,不是说我们南宫府办不起这份嫁妆,可然然是他的亲生女儿啊,他竟然不闻不问,以后让然然怎么做人呢,别的宫嫔们会怎么看她呢?”外婆长叹一口气,幽幽的说道。
“要是当年没有先太后那道懿旨就好了,逸娴现在一定还好好的活着,先帝那么爱逸娴,她肯定不会受一丁点苦的,也不会抑郁而终了。”大舅也惋惜的说道。
“可是你大姐和逸娴就会共侍一夫的……”
仿佛是过了很久,我才能接受,原来先帝是爱娘亲的,而先太后却下旨让娘亲与宣西王成婚,然后宣西王觉得颜面无光,于是辜负了娘亲一腔情意绵绵,才导致娘亲抑郁而终的。
“以逸娴的容貌才学嫁给宣西王算是便宜他了,可是他竟然不懂得珍惜,害的逸娴不得善终,早知如此还不如进宫了好。”
“真是孽缘啊,逸娴去后先帝也跟着去了,留下你大姐为他们收烂摊子,只是苦了然然,也要进宫走你大姐走过的路。”
“是啊,就是苦了然然了,那么小的孩子,就要为大姐和皇上一起分忧了……”
接下去的话我不敢再听下去了,因为我没有勇气继续去听关于娘亲生前的种种,我害怕我一个不小心,会做出些什么冲动的事情来。这,既不是我的初衷,相信娘亲在天之灵也是不希望看到的吧。
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几乎每一个步骤都是几近完美,完美的让人无可挑剔了之后,终于在大莹元顺三年三月初三的时候,迎来了我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婚。
这一天也是皇帝迎亲的日子,本来历朝以来皇帝大婚是不需要皇帝亲自去皇后母家迎亲的,但是,轩然郡主身份高贵自是不同于一般人可比拟的。钦天监主事经过多日查看,上禀三月三日这一天,最好的时间是未时,于是皇帝在巳时便由皇宫正门神宣门出发,皇帝大婚的仪仗一样不缺。走在最前面的则是刚登基三年的顺帝,顺帝轩璃的风采是人们略有耳闻的,早在先帝驾崩的时候,朝中重臣则是风传这位刚登基不久的皇帝政治策略和手段不在先帝之下,于是人们对于这位新帝更是好奇,三年前没有好好的一堵风采,现在,京城里已是万人空巷,大家都觉得可以趁帝后大婚万民同乐的时机一睹新帝的风采。
只见眼前骑着穿白色的少年男子身穿明黄色的九爪潘文龙的朝服,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虽是微笑,但仍不能掩去脸上的那份清冽威仪的贵气,面冠如玉,随着他的眼睛所到之处,人们都禁不住的打了个寒颤,仿佛是不由自主的颤抖着的,随后这些人便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仿佛多看一眼这个年轻的君主便是对他的亵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