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猎宠贴身秘书
正文 第二章 少女的回忆
作者:铅狐儿 时间:2018-05-16 16:27 字数:6498 字

当李娟在城市中享受很多城市的事物带给她的乐趣时,在北方一个偏远的农村,那有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少年还在过着封闭和风土味浓厚的乡村生活。他放牛、砍柴、喂猪什么活儿都做。他没有像城市那么多的好玩的东西,他就像鲁迅笔下的闰土。尽管如此,乡村带给他的东西依然充满了乐趣。渐渐的他长大了,按照乡村的风俗,他该娶媳妇了。乡村一般来说没有剩男剩女一说,到了年龄就得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所谓多子多福啊。这习俗在他们那传了好几千年。这个少年就是王青华,当然,现在他已经占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了。虽然,出生农村,但他父母遗传了他不错的基因,人长得也不赖,倒显得有几分英俊。所以,他刚满18岁,他父母就该给他相亲了。那是一个初春天的早晨,几声清脆的鸟鸣响起在山间。太阳刚刚从东边的山头照过来,照在村庄,照在满是山花和嫩绿的树枝上。山中的村庄升起一丝丝青烟,那青烟缓缓升起。随意的飘向远方,无所踪迹。父亲和儿子正在房间里忙活着。打扮一番后,他们俩就开始上路了。伴着几声清脆的鸟叫、伴着初升的朝阳,他们俩走在田埂上,开始朝着那个目的地走去。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走,他们来到了一个叫枫树湾的村庄。枫树湾,果然是枫树湾。远远的,他们就看到村口的一颗大树。进入了村子后,他们来到一户人家。女方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在等待中,他终于见到了那个他父亲所约好的女子。渐渐的她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王青华仔细的看着她,当她一抬起头来。女孩也看到了他,俩人目光对视,女孩又迅速的把目光转到了别的地方。王青华仔细打量着她,她身高也不算太大巴,大概一米五左右,面相还算秀气小巧。接着,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仔细看着她的脸时,他发现她的嘴边居然长了一点点胡须。虽然不浓厚,但是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特别是当她笑起来的时候,那两边的淡淡的八字胡须也跟着移动着,那就更难看了。王青华吧,虽然不是那种很帅的帅哥,但是相貌堂堂、五官端正,还算高大。但是他看着她的时候,第一感觉,就觉得不来电。此时,他的父亲正和女方的父亲谈着。王青华心里到有点不快。他心想,老爸啊,你那是什么目光啊,我堂堂王青华也不差,你却偏偏给我找个这样的,论身高,没身高,论长相,没长相,你没长相就好吧,你还长点胡须。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我看得心慌那就是你的错的。看来,他很扫兴。相亲时间差不多的时候,他们就离开了女孩家。他们走出来时,他们一家也出来送他们,女孩站在那个大枫树下,含情脉脉的望着王青华,王青华也望了她一眼。接着,他们一起走出了枫树湾。应该来说女孩倒是挺喜欢他,但是,她也觉察到了,王青华似乎不太喜欢她。她望着王青华的背影渐渐远去,她转身回去时,身后片片枫叶落满了一地。接下来,她一直等待,等待着他的答复。她心里感到很忐忑,他到底能不能接受我。但是,要知道,感情这事不是一个人决定的。这点她心里很清楚。她在家里等啊,等啊,希望他能在回来了。

回到家,王青华他爸爸对他说:“华子,你感觉怎么样?”。这个问题难倒了他,他心里开始矛盾着。他眼睛只看着他。他看着他,手中的烟还在燃烧,青烟缓缓的飘起,开始不断的弥漫在这个屋子里,他同时也看到他有些苍老,头发细碎而花白,脸上又不满了皱纹。这个问题,只怪父亲问的太直接,他不好当面表态。实际上,他对女孩不太满意。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不想这么早就结婚。因此,他沉默了。于是父亲又问道:“你倒是说话啊,喜欢还是不喜欢?”,“俺不喜欢”,“为啥呢”,“但是....爸,我不喜欢.....”,。见他没有说话,接着他有焦急的问:“你说咋不喜欢呢?女孩哪不好,你说啊”,“你说啊”,“爸,我感觉不太好”,“怎么不好呢,这么好的姑娘,你说哪不好?”,“反正就是感觉长相不太满意,看起来不是我喜欢那种类型的”,“怎么长相不满意呢?人家长得也不赖啊,你要仙女啊”,“哎呀,爸不是那个,我的意思是好像我们就不是天生的一对,彼此不来电”,“来电?你说他们家没电灯?”,“不是,电就是,就是和她没感觉”,“那他们家一直有电的啊,那不就有感觉了”,“哎呀,电不是那个电”,“那你说的是什么电吗?现在哪地方没有电灯了,你以为是人家还点煤油灯啊”,“哎呀,不是,不是,电,就是我和她之间的感觉,不是说我们家有电,他们家有电的那个电”,“哦,你说的是你和她之间的感觉,就是相爱,是吧”,“是啊”,“那你说电干啥呢”,“现在不都那么说嘛,流行嘛”,“那这样吧,你看,你们可以先交往交往试试看,可以不”,王青华沉默了。接着他父亲说道:“你倒是说啊,回答我啊”,“哎呀,爸,你这么急着让我和结合干什么呢?”,“干什么呢,你咋不知道啊。俺两家的关系一直就很好,要是你们结合在一起了,那不就更好了吗?再说,你看看,你读书也不努力,也没考上好学校。我希望你早点成家立业,你看人家王大爷,儿孙满堂。你就不知道给俺争气呢”,“这,这,生儿子抱孙子也赛跑啊”,“你这孩子咋这么不孝呢,这么不争气呢。总之,你快点给俺结婚,俺想抱孙子”,“哇,怎么这样”,“你答应我不”,“答应什么啊?”,“你俩先交往交往,实在不行,俺也不勉强你,你到时候自己去找”。他父亲这么说道。看来,他知道,尽管他父亲说到时候可以自己去找,但是很显然的,他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和那女孩在一起。但是,感情这东西,有时候还真是靠感觉,强迫会让人感到痛苦。而这痛苦,不是一时,而可能是一辈子的。王青华难以接受父亲的想法和强迫,这一种比较封建的思想和做法吧。但是,最后,他还是按照他父亲所说的去做了。试试看吧。 于是,他和那女孩相约了。经过一两个月的交往。但是他还是提不起兴趣,但此时,他父亲的愿望强烈,在他看来,他们俩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乡村,它毕竟是传统的。所谓传统的,也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其弊端。所谓好的一面,那就是过去自然条件太差,为了保住人口的数量,于是努力的维持人口的数量。到这时候,选择性可能就少了。这也许是为了保持延续一个部落、群体或者宗族了,这是自然的必然吧。有其历史原因,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他们没有选择性,没有选择性,可能导致物种的质量下降。有选择性,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以发挥最大的优势。从原始社会的自由交合,奔者不禁,到封建社会的对人婚姻和性的约束,在到现代社会,这是一种回归。自由选择、多向选择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增强,实现物种优化。而王青华,正好处在在一个过去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一个冲突的节点上。矛盾就体现在了他的身上。他是该违抗、打破还是遵守,这真是个问题。

后来真的他们交往了。女孩名叫刘珍子。但是王青华却一点高兴不起来。他不如意。那不是他爱的。对这个年轻的他来说,应该算是青春萌动,需要爱,也懂得了爱慕。但是他却对那女孩没感觉。他是迫于父亲的压力,才和她勉强的交往的。眼看就要打结婚证了。他不知道如何是好。那天,父亲告诉他,明天就要去打结婚证。他知道如果一打了结婚证,那虽然是一张纸,但那意味着,他和她将紧紧的绑在一起似的。那种关系就正式确立。一旦打了结婚证,所有办酒喜事接着到来。那样,他似乎就没有选择了。那天晚上,他和他爸妈在一起,他们老两口看起来倒挺高兴的。但是王青华却勉强的笑着。他深知,他不但背着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以及他们全村的压力。他深知,这是传统,他也深知,他们家就这么一个儿子。但是,他同时也深知,他需要自由选择爱。爱是自由的,那样才称得上一个“爱”字。一切就这么商量好了,父亲告诉他说:“好了,一切就照俺这么办,明天你俩就去打结婚证”,“好的”。王青华答应道。接着,他父亲就乐了。对于他来说,娶媳妇不但对自己是喜事,在村里也是光彩和自豪的事情。当大的愿望没有实现时,即使有小的愿望,那也是足够感到欣慰的了。

夜已经深了,他一个人回到房间,躺在床上。他心里依然矛盾着,窗外一篇漆黑,但现在正值春天,他现在即使看不到外面的一切,但是似乎整个空气中都充满了春的气息,空气变得潮湿,还有,他想起白天看到的那些山花、嫩枝都充满了枝头。现在还有那些虫子的鸣叫声响起在外面的田野。他朝窗子外望去,只见远处的灯光柔和。有时候,他就像那柔和的灯光,在凝重的黑夜里是那么微弱。他希望自己是一道强光,冲破这凝重的黑暗的夜色。但是外面蓬勃的春,与他心里槁枯和抑郁的心却充满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他心中依然充满了期待。此刻,他开始有点讨厌和埋怨现在他住的这个房子里,他希望也像房子外面的那些生物一样,自由自在。就像他白天看到的鸟儿,成双成对的自由飞翔。突然,一个念头出息在他的脑子里。干脆走吧。也许这样是他逃避的一种方式。他期待着去外面,他期待外面的世界。在百般无奈之际,也只有这样了。虽然,他感到愧疚,但想到到时候体面的归来,也不是很好吗?

在他看来,他确实不能容忍父亲的苛刻,别人都期望孩子能走出去,早点赚钱,可他却偏偏不那么做,他和那家人的约定,他们的媒妁之言,他们想抱孙子等等....,这些都让他难以接受。他要逃避他们的媒妁之言,他要逃避这种要抱孙子的强烈愿望。他要逃避这不如意,他要寻找一片新天地。

那一晚他怎么也睡不着,他左思右想。很快,他从床上坐了起来,他打开灯,看了看墙上的钟,上面显示时间是凌晨4点钟。接着,他马上收拾东西,其实,说收拾东西,也不太对。正确的说,他早有这样的想法和准备。他准备了一切物品,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了行李箱。等准备好了后,接着,他又在自己的旧书本中找来了一张空白的纸,又拿起笔,他在纸上写道:“爸,我去深圳了春哥那了,我不想结婚了,俺要赚大钱,俺将来娶更好媳妇,给你们盖更大的房子,你不要怪俺。到了那我会给你打电话的。不要为俺当心,俺在那有老乡和同学”。接着,他在纸条下留了名。写好后,他把笔放在一纸条上。接着,他走到床头,提起箱子,开始往门口走。他打开房门,又看了看房间一眼,接着他把灯关了。接着,他迅速的走出了房门。外面显得漆黑,他拿出手电筒,一只手照着路,一只手提着箱子。他沿着山路一路颠簸的走着,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天开始蒙蒙亮了。接着,再走了半个小时,才来到一个小镇上。现在还很早,他想到镇上吃个早餐,可是大部分人还没有开门开业。因为太早,他想吃个早餐,或者坐一坐,再坐车。这个镇对他来说,还算熟悉。因为,以前他干活的时候,曾来过几次。因此,虽然,这次是独自走了出来,但还是不算太惊慌。他站在小镇的街道上,此时还没有什么人。过了几十分钟,人才开始多了起来,他不断的听到人们拉卷砸门的声音。大概早上七点多钟的时候,他才走到一家面馆前面打算去吃早餐。面馆的旁边是一家网吧。面馆先是有点懒洋洋的哈了一口气,接着,他看到一个小伙子提着箱子,他看了看。心里想到,唉,还真早,这小伙子,他好像是要去什么远地方。接着,王青华对老板说道:“老板,给俺来碗面条”,“哦,好早啊”。接着,他把箱子放在一边,就坐了下来。没过多久,老板端来一碗面条。他吃过面条后,又提起箱子,付了钱,就离开了那个面馆。

他一个人走在小镇的街道上。接着,他走到了车站,去坐车去往市里,然后再从市里坐火车去往深圳。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那天,他的父亲起了个大早,想早早出去干农活,他起来后,正准备去家他的儿子,但没看到人,只看到桌子上的纸条。看到后,他马不停蹄的往镇上赶。他父亲一个人走在小镇的街道上,他左顾右盼,只为了能找到儿子的身影。他这样找是盲目的,尽管小镇不大。但是也不是毫无目的。他去他以前和他来镇上经常去的地方,比如网吧,比如某一个经常去的街道买东西的地方。他先是去了网吧,在网吧转了一圈后,问了老板,老板说没有。她从网吧里走了出来。这时候,老板正在收拾王青华刚吃面的碗,他看见面馆老板,他知道,如果他来这上网的话,他提着箱子,应该特别容易辨认。尽管他不好意思,谁会帮你留意呢,但是,他还是硬着头皮问了一句::“老板,你有没有看到今天早上很早的时候,有个提箱子的年轻人?”,“提箱子的年轻人?”,“对啊”,“有啊,今天早上就有一个年轻人在我这吃早餐啊”,“是提着箱子吗?”,“是啊,你看这还是他刚吃过碗呢?”,“哦”,他马上看着那个碗,几乎还冒着热气。接着他问道:“你能告诉我他去哪了吗”,“呵呵,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们也没说什么。他只是在吃碗面就走了”,“哦,那谢谢啊”。他谢了面馆老板,接着他马上离开。向车站走去。但此时,王青华已经坐在车子里了,车还有5分钟就要开了。他父亲在车站里到处转,还是没有发现他的身影。最终,他没有找到他。5分钟后,车子启动,接着离开了车站,向着市里驶去。

他来到市里,去火车站买了票。在候车室等候了半个多小时后,他提着箱子,走上月台,接着跟随着人群上了车。他上了车,找到了座位。他终于安心了下来。但是,接着,他又回到了刚才的一切,此时他父亲在干什么呢?他会为他的不辞而别感到后悔和伤心吗?他会着急吗?甚至他会来追他?他不知道,此刻,他心里有点不安。但是,前方的世界正在等待着他,他又感到稍稍的欣慰和憧憬起来。父亲在镇上转了一圈,没有找到人。一个人失意的回到了家。妻子开始对他责备。她说他不应该那么强硬。他说,你自己也不是那么强硬吗?你自己说人家的孩子都结婚了,都抱孙子了。他们互相埋怨着。这样争吵了一段时间后,过后又平静了下来。因为,他们想到只有打电话给他了,只要他能够好好的就好。接着,他们走到电话机旁,他父亲拿起电话,拨号。此时,王青华还在火车上。他感到有点疲倦,眼睛有些呆滞的望着窗外,他看到那些陌生的地方,那些村庄、那些山、那些树正从他眼中飞逝而过。他突然感到一些陌生感和孤独感,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但是也还好,他的老乡以前回来的时候跟他说了很多,包括怎么爬火车、怎么逃票等等。所以,他还算顺利的就上了车,找到了座位。他看着窗外飞逝的的景物,他在想着未来,也许将来自己能够风风光光的回来。但是,他突然开始想到,这是逃避,逃避父母亲的逼婚。别人家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去外面去闯荡,可他们却偏偏守着那传统,他受不了这门亲事。他想着,想着就累了。他向后仰,一下子就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他的手机响了。他一看号码,正是自己家里的号码。此时,他慌了,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如果接,该说什么呢?父亲是责骂他呢,还是他感到愧疚。此刻,他很矛盾。但他还是想知道他们的情况怎么样,毕竟自己偷偷摸摸的溜了出来。接着,他手一按键说道:“喂”,“王青华啊,你在哪里了?”,“我在火车上”,“你要去哪里?”,“俺要去深圳”,“我--我---不好,王青华”,他没有想到父亲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他自己好像感到内疚。“唉,爸,俺就不知道为啥,你硬要让俺和那女孩结婚,不让俺出去打工,别人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早赚钱,况且,我还那么小”,“哎,华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地儿的人都是那样,这是传统,再说了,俺和那刘家人关系很好,俺们都早就都有那意思,还有.......”,他说道这停住了。王青华接着追问:“还有啥?”,“俺不想你找外面的”,“为啥”,“你看这么远,俺走亲戚可不方便了”,“这有什么,只要有缘分,再说现在交通这么发达了,人家还有找外国人的呢,俺听春哥说的”,“是啊,俺也想通了,只要你好,你有出息,俺就放心了”,“爸,你的想法咋转变那么快呢?”,“这--这,俺也是想通了,俺不能强迫你,强扭的瓜不甜。你看俺们家的,那都是自由亲昵交合,你看它们多自在.......”,“好了,好了,你别说那些了。俺现在在城里,别说那些丢人的事,让人听见了可笑话”,“好了,不说了,只要你在外面好,俺就放心了。你在外面一定要小心”,“好的,爸,俺知道了,俺一定会好好在这边发展”。他们的通话结束了,他爸爸舒了一口气。这下终于放心了。他向窗外望去,鸟儿在枝头跳跃着、鸣叫着。他心里想到,此刻,他就像一只飞出去的小鸟,它也应该和他一样自由自在,或者成双成对的跳跃着、鸣叫着。

刘珍子最后得到了消息,他没有选择她,而且她也知道了,他不但没有选择他,他选择了远方。他应该有他的考虑和打算,他选择了远方,这种选择或许是一种逃避,但更是一种未来,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有时候,她依然站在那颗大枫树下,想象他的样子,而独自怀念和忧伤。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