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 看来这些天我们只能先用你的贝壳了…”岳凝歌道。<br> <br> 何皎皎面露些许难色:“师姐, 有件事情…”<br> <br> “你别吓我…什么事?”她感到不妙。<br> <br> “我的贝壳…前两天进水了, 怕是也不大好使了。”<br> <br> “什么?”岳凝歌两眼一黑——这下她们的处境是真的山重水复了。<br> <br> 可是若没有通讯工具, 她们又如何能得知史哲穿越到了哪副皮囊之下?茫茫人海, 找寻起来谈何容易。<br> <br> 早知如此, 就应该模仿电视剧里所演的编个接头暗号了, 像是——<br> <br> “请问有没有清恶毒、便盲眼、能复明的膏药?”<br> <br> 她终究还是不死心的,接着道:“皎皎,把你的拿出来试一试吧, 兴许只是进了点水、凑合凑合还能姑且一用呢?”<br> <br> 何皎皎也是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徐徐将自己的录音贝壳掏了出来。<br> <br> 岳凝歌小心翼翼地点下了录音键,屏息凝神地关注着它的反应。<br> <br> 滋啦——<br> <br> 贝壳发出的声响浑似一滴水滴在热油锅上, 刺耳极了。<br> <br> “我信了我信了…”她忙七手八脚捂住这只吱哇乱叫的小家伙, 生怕这高调的高科技产物所发出的噪音引来旁人。<br> <br> “凝歌姐,怎么办?”何皎皎望向她。<br> <br> 岳凝歌是师姐, 亦是带队人, 按理说是该负责危机公关的。可事发突然, 她自己也是一脑门子官司, 心乱如麻……<br> <br> “皎皎, 我大脑的cpu温度有点高, 当机了,现在无法回答你的问题…”贝壳炸了,她的脑袋也快跟着炸了。<br> <br> “当机了就快重启一下…”何皎皎满脸关切。<br> <br> “不…”岳凝歌木木摇了摇头, “程序已经崩溃…”<br> <br> “唉…”皎皎长叹一声, “天晓得史哲…不,是安韫卿公子长什么样?这下怕是要走散了。”<br> <br> 岳凝歌捏捏下巴,正色道:“最坏的结果就是碰不到头,我们只能先去北京,辛苦史哲白跑一趟。这样的话,到了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找到学校在明朝设的物资补给站,修好贝壳,恢复跟史哲的联系,然后再想办法。”<br> <br> “也只能这样了。”何皎皎道,“师姐,你在干嘛?”<br> <br> 只见岳凝歌一通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只锦袋,将里面的银钱悉数倒出,嘴里念念有词地清点着。<br> <br> “我数数我还剩多少钱,到了北京够不够请他吃顿请罪饭。”<br> <br> “他”无疑是指史哲。学姐还真是个讲礼数的好孩子,坑了学弟以后怎么着也得补偿补偿。<br> <br> “师姐,够吗?”<br> <br> “好像还富裕。”岳凝歌道,“今天这么一折腾我是睡不着了…走吧皎皎,咱们下楼,学姐请你喝一杯。”<br> <br> ******<br> <br> 岳凝歌和何皎皎下了楼才发现客栈的大厅里只剩下一桌客人了。伙计们大多忙着清扫店面,帐房先生打着算盘清帐,店主人在一旁督促着。<br> <br> 看样子这里是快打烊了,这酒兴许是喝不成了,只能喝口热茶,在楼下坐一坐。<br> <br> 外头刮起了大风,客栈的大门被吹得一开一合,哗啦啦作响。今夜大抵是免不了一场夜雨了。<br> <br> 岳凝歌和何皎皎随便找了一处地方落座,她们的不远处坐着两位男客。<br> <br> 那两名男子在低声交谈着。其中一个皮肤黝黑,脸上长着络腮胡。身材壮实,虎背蜂腰,浑然武夫模样。另一个则是位身板单薄的少年,着一身素静的直缀。衣冠齐整,服饰形容皆一丝不苟。<br> <br> 他们的私语一直未曾断过,好似在商量着什么紧要大事。<br> <br> “驿站的马可提么?”<br> <br> “不可提。驿站毕竟是朝廷开的,莫要去提马,省得给人留下什么痕迹。”少年决绝道。<br> <br> “此言不假。”那络腮胡的大汉神色略微有些凝重,“看来须得多花些钱去牲口市场置办些马匹了。”<br> <br> “嗯。”少年应了一声。<br> <br> “还缺些什么?我明日一齐去买了。”<br> <br> “没什么了。我只是在想,现在若是有人能送把雨伞来便好了。”少年望着窗外风雨交加的情境,苦笑道。<br> <br> ……<br> <br> “皎皎!”岳凝歌一把抓住何皎皎,两眼激动得直放光:“如果我没听错的话,那边那两个人刚才好像是在说…‘课题’、‘宋宇’!”<br> <br> “真的吗!”何皎皎亦反握住了她的手。<br> <br> ‘可提’、‘送雨伞’?<br> <br> ‘课题’、‘宋宇’?<br> <br> “没错。”她坚定道,“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得再观察观察。”<br> <br> 何皎皎疑惑道:“可是他们有两个人…史哲不应该单独来找我们么?”<br> <br> “笨啊!另一个肯定是李翊学长。”<br> <br> “好像…也不无可能。”皎皎道。<br> <br> 岳凝歌满心欢喜,想不到竟然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愁着没有通讯工具怎么办,就碰上了一个疑似史哲的对象。<br> <br> 她们继续暗自观察着,只见那单薄少年起了身来,向店家走去,问道:“叨扰了,请问从这里到南直隶地界儿还需多久?”<br> <br> 店家道:“若走官道,短则二三日,长则五六日。客官若是换匹脚力好点的牲口,路上倒是能节省些时间。”<br> <br> “然也。”少年点点头,“实不相瞒,我与兄弟有要事在身,需尽快赶路,掌柜的若是晓得哪里能购得良驹,还望指点一二。”<br> <br> 店家又道:“出了咱们店门儿,一直往东走便有牲口市场。不过明、后两日休市,须得再等两天才行。”<br> <br> “原来如此,多谢了。”<br> <br> “皎皎…”岳凝歌冲何皎皎使了个眼色,轻声细语道:“他们要去南直隶哎…那不就是去南京找咱们么?”<br> <br> “可是凝歌姐,我还是不敢确定…单凭这些就能说明他们是史哲和李翊学长了么?会不会有点儿悬?”<br> <br> “你在怀疑什么?”<br> <br> 皎皎咬了咬唇,道:“你看那人和店家说话时温文有礼、谈吐谦和的,哪像史哲啊?”<br> <br> “哈哈,倒也是。史哲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哪儿有人家这风骨?”岳凝歌快要笑出了声,“不过会不会是我们猜反了,那个年轻公子是李翊学长,长络腮胡子的才是史哲?”<br> <br> “不会吧…”皎皎的眉头快皱成了一个八字,“要真的给他安排一具这么五大三粗的躯体,他还不得挠花宋宇学长的脸啊?况且那个安韫卿是富家少爷,指定不留大络腮胡子。”<br> <br> “得得得,还是别瞎猜了。”岳凝歌摆摆手,“不如我们去试探试探?”<br> <br> “嗯…”<br> <br> 说罢,岳凝歌便走到了那两名男子面前,清了清嗓子,方以一种有些别扭的语调开了口:“两位这是要去南直隶?”<br> <br> 两男子俱是一愣,显然是没料到岳凝歌会前来搭话。<br> <br> 凑近了一看,她方才发现那个身着直缀、单薄清瘦的少年面相委实稚嫩,大抵只和她家严小三儿一般大。<br> <br>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气场还真是有着云泥之别。<br> <br> 只听少年回话道:“正是。”<br> <br> “不知是去探亲访友还是踏春游玩?”她笑得脸都快僵了。如果待会儿证明了这厮真的是史哲,岳凝歌一定饶不了他丫的——敢把学姐这么晾着,没事儿瞎cosplay什么宋宇?<br> <br> 少年只是呷了口茶,似乎并不想作答。<br> <br> 旁边的络腮胡武夫却笑道:“踏春游玩,顺道探亲访友。”<br> <br> 岳凝歌眨了眨眼睛,心想还是李翊学长人好:“我猜…你们要寻访的友人里面,是不是有个姓岳的?”<br> <br> 话音刚落,少年就放下了茶杯,双眼盯紧了岳凝歌和皎皎:“你…”<br> <br> 看到他这副被戳中了心事的模样,岳凝歌几乎已有了十足的把握,一时间情难自控,大喜道:“史哲我就知道是你!别费劲儿找啦,我和皎皎都在这里!”<br> <br> 她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一屁股坐在他们的身旁。<br> <br> 皎皎也有些激动,但碍于周遭还有其他人在,便只得压低嗓音打招呼道:“史哲,李翊学长。”<br> <br> 少年紧锁的眉头有舒缓的迹象:“你们…认错了。”<br> <br> 认错了?果然是把他俩认反了吗?<br> <br> “噢…我知道了,你是李翊学长,你才是史哲吧!”岳凝歌差点笑得背过气去。像史哲这样爱惜自己的形象如性命的人,居然有朝一日穿越到了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身上——真是凄凉啊,也算是为学术献身了一把。<br> <br> “在下不懂小姐在说什么,你们定是认错人了。”少年起身便走,又复吩咐那武夫道:“雨势如此之大,也只能等明日再上路了,我们姑且再在这里停留一日吧。”<br> <br> “是,信王。”<br> <br> 听到“信王”这两个字,少年即刻转过身来,颇有警示意味地看了武夫一眼。<br> <br> 那武夫忙改口道:“是,五爷。”<br> <br> “小店要打烊了,客官们也早些上去歇息罢,莫要太劳累了…”店家提醒道。<br> <br> 闻言,少年和那络腮胡子一前一后地上了楼。<br> <br> “师姐,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皎皎怯声对岳凝歌耳语道,“我记得宋宇学长说过,李翊学长是真身穿越,不是借尸还魂。刚才那两个人里好像真的没有他。我们貌似确实是…认错了。”<br> <br> “是,我发现了,那个年纪轻的也不是史哲…”岳凝歌目送那二人上了楼,眼光却久久不曾移开:“皎皎,我们这回碰上大人物了。”<br> <br> “谁?”何皎皎只觉得很少见师姐这么严肃。<br> <br> “我刚才听到那个络腮胡子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叫那年轻小孩儿‘信王’,而后又改口称‘五爷’。你说是谁?”<br> <br> 何皎皎缓缓捂住了轻微张开的双唇:“信王…未来的崇祯皇帝…”<br> <br> “嗯。”<br> <br> 是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同侪中排行第五,天启二年受封为“信王”。现在是天启五年,掐指一算,那少年的年纪也完全对得上。<br> <br> 几年后,现任的天启帝朱由校晏驾,身为御弟的他将继承大统,成为大明的新君。同时,也是最后一任皇帝。<br> <br> 回味着少年萧索而茕茕孑立的背影,岳凝歌的眼前好似翻开了一本无形的生死簿:<br> <br> 崇祯皇帝朱由检,公元1611年生于慈庆宫,1644年自缢于景山。一生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奈何无力回天。<br> <br> 谥号烈皇帝,庙号思宗。<br> <br> “二位岳小姐,天儿这么晚了,还不上楼歇息么?”掌柜的只知她们是姓岳的达官贵人家的女眷,故笼而统之唤作“二位岳小姐”。<br> <br> 岳凝歌应了一声,带着何皎皎上了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