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重生之位面交易人生
正文 金玉来开张
作者:小鸭鸭 时间:2018-05-19 05:22 字数:3676 字

  有了这两家的矿山, 林月儿对翡翠也就不用愁了。<br>  <br>  不过, 其它的东西还没定好。李师傅又带林月儿见了另外几位自己有很多山的老板。<br>  <br>  他们都有自己的山, 种了许多黄梨木, 紫檀木等。供货绝对沒有问题。<br>  <br>  因为林月儿刚开店, 并没有自己店里的师傅。<br>  <br>  所以, 林月儿又去牙行让牙行帮店里找些玉匠, 木匠。<br>  <br>  幸而大庆朝手艺虽然也值钱,但也只是比较稳定,除了那些顶级师傅, 大多工钱并不是很高。<br>  <br>  而牙行专门做这个的,所以第二天就为林月儿找来了工人。<br>  <br>  因为林月儿出的工钱比市场高一层,所以有很多人来应试。<br>  <br>  最后林月儿只留下了两个玉雕师傅, 两个木匠。他们四个虽然不是全都是手艺最好的。但是却是眼最正的。<br>  <br>  俗活说, 眼晴是人心灵的窗户。心正者眼正。所以,林月儿不求手艺最好, 只要心最正的。<br>  <br>  这时, 院子和店铺的首续也全办好了。而林月儿和四位师傅也签好了三年的契约。<br>  <br>  所以, 在把商铺后院让人打扫过后, 林月儿就让四位师傅搬去了商铺的后院里的厢房。<br>  <br>  两位玉匠师傅分别是姓李和姓刘, 两人都有四十岁了, 不过李师傅稍瘦些,而刘师傅稍胖些。<br>  <br>  两位木匠师傅分别姓柳和姓何,柳师傅四十出头, 不说话时有些凶, 有些木枘,而何师傅是四人中最年轻的,三十几岁,长得很是粗壮,但为人憨厚。<br>  <br>  因为房间并不多,所以让他们两个人睡一家房。平时他们都住在这儿,林月儿每月给他们三天假,让他们可以回家。每月有四两银子(一般只是三两银子)。<br>  <br>  他们几人都是大男人,并不会做饭洗衣,所以林月儿特意让牙行找了两个婆子为他们煮饭洗衣。分别是张妈和周妈<br>  。<br>  <br>  张妈和周妈家里离这儿都不远,所以每天早上过来煮饭,晚上把晚饭做完就回去。<br>  <br>  把几位师傅安顿好了。林月儿就让牙行帮忙请了一些装修工人,帮忙把铺孑重新装修一遍。<br>  <br>  而林月儿去了另外一家大的当铺,把从现代带来的几串珍珠项琏给死当了。又进了9000银子。<br>  <br>  因为又进了9000两银子,所以林月儿的钱又多了不少。<br>  <br>  所以,林月儿又为自己在古代买了马车和请了马夫。省的再赠别人的车。<br>  <br>  马夫四十多岁,姓刘,架了几十年车,技术很好。坐着他架的车,林月儿却没有感到待别的摇晃,虽然还是有些颠簸,但是以古代的路和车的情况来看,已经很好了。<br>  <br>  回到郁山书院旁的院子,门匾已经换成了林家大院(以后就称林家大院)。<br>  <br>  在大庆朝,一般平民的房子都称为宅,而做官的人家房子才能称为府。林月儿不想和所有人都一样的,便取了一个特殊一点儿的名字。<br>  <br>  林家大院门口,林雷已经到了,为了表示他对林月儿的重视。<br>  <br>  这一次的翡翠由林雷亲自运来了。林月儿仔细检查了下林雷运来的翡翠。<br>  <br>  发现这次运来的翡翠比林月儿要的货,质量只有的好绝不会差。<br>  <br>  看来,林雷的确是非常重视林月儿这个生意伙伴。<br>  <br>  看到翡翠质量这么好,林月儿自然不会只想着占便宜。<br>  <br>  如果斤斤计划一些小利益,又怎么能做的成大事儿呢<br>  <br>  既然已经验了货,林月儿又不缺钱。自然一次把运来的翡翠所有的钱一次都结给了林雷。<br>  <br>  虽然下家有时会先欠着上家的钱,下次再结。但那一是下家资金紧张,需要钱来周转。二是两家已合作多年,互相非常信任。<br>  <br>  如今,林月儿一不缺钱,二又是第一次合作。林月儿自然不会这样做。<br>  <br>  结完了账,林雷还有其它事没办,就先告辞了。<br>  <br>  过了一会儿,金家的翡翠和林月儿要的木材也全送来了,一一验完货后,林月儿就把钱结给了他们。<br>  <br>  因为铺子并不需要大修,所以这时铺子已经装修好了。<br>  <br>  但是家具柜子还没买好,虽然有两个木匠,但他们都是做首饰的木匠,做些摆件这些小玩意。<br>  <br>  像是家具,并不是他们的拿手手艺。所以,林月儿又去卖家具的铺子,把店里所有需要的家具都买齐了。<br>  <br>  用的都是紫檀木,有种低调的奢华。<br>  <br>  万事已经准备好了,但是铺子还是不能开张。<br>  <br>  虽然自家请了四位师傅,但想快点把铺子开起来需要的量自然不行。<br>  <br>  因为,虽然有了原材料,但林月儿的铺子并没成品珠宝。<br>  <br>  幸而林雷知道了林月儿的难处。便为林月儿介绍了一家专门批发卖翡翠首饰的商铺。<br>  <br>  把开张所有需要卖的东西准备好了。就连林月儿所需的掌柜和伙计也通过牙行找好了。<br>  <br>  掌柜认识一些字,也做了十几年的账房先生。让他记账到很是精通,一丝不苟。<br>  <br>  但做生意却并不是很会说话,也不会说假话。一点儿也沒有掌柜该有的能言善道。不会嘴到是很严,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会说。<br>  <br>  好在林月儿却没有指望着铺子赚钱,只是做个掩饰而已。所以这位李掌柜的正是林月儿需要的。<br>  <br>  至于这小伙计,是牙行的那个伙计的弟弟。叫做小山,而他在牙行伙计的哥哥叫大山。<br>  <br>  小山为人很是机灵,他们父母早亡,剩下他们两个兄弟和一个妹妹。好在邻居好心,会给他们一些吃的,让他们吃着百家饭平安长大。<br>  <br>  穷苦的孩子早当家,小山虽然只有十二岁,但为人机灵又勤快。<br>  <br>  所以当大山小心翼翼地介绍自己弟弟时,林月儿看了看他,就把他留下了。<br>  <br>  在现在,十二岁的小孩一个个都是家中的宝,从小可能连地都没有扫过。<br>  <br>  但对于小山来说,可以被林月儿招为伙计,每月有一两银子工钱,还有新衣服穿,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br>  <br>  別以为在古代,做下人低人一等,大家就不愿意做了。在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不高的古代,能够每月有月钱,有饭吃。已经是许多人的奢望了。<br>  <br>  有手艺的还好些,没有手艺的却太难了。很多人都想着卖身到大户人家为奴为婢,那可是有卖身契的。那都有很多人愿意。<br>  <br>  更別说只签活契,完全不用签卖身契的工啦!<br>  <br>  因为铺子后院只有一个厢房,林月儿便让掌柜的和小山住在了一个房间。<br>  <br>  本来他们身份高低有别,但李掌柜性情好,并不计较。<br>  <br>  而小山也很是机灵,住在一起时,端茶送水绝不含糊,李掌柜便更加满意了。<br>  <br>  既然一切都准备好了,珠宝铺就可以开张了。而林月儿早让做好的匾也已送来了,店名叫金玉来。<br>  <br>  开铺当天,林雷,金老板,牙行几位牙人还有一些林月儿其他有过交易的掌柜的,不是自已来,也派了下人过来。<br>  <br>  加上鞭炮噼里啪啦地响声引来的过路人,的确是热闹极了。<br>  <br>  一些路人被吸引着进了金玉来,发现金玉来的首饰品种特别多,不仅有翡翠,金饰,银饰,价格相对便宜的铜饰和木饰。<br>  <br>  还有只有在大珠宝铺才有的金钢石和大珍珠。<br>  <br>  金钢石璀璨耀眼,珍珠珠圆玉润。直叫人看的移不开眼。<br>  <br>  因为第一天开张,所以这一天所有东西九折。<br>  <br>  自古以来,贪小便宜一直是老百姓们的特点。加上有识货的,知道行情。知道的确占了便宜。<br>  <br>  自然便出手买了一两件东西,别人一看到他买,自己也就买了。大家看买的人多,自然会有从众心理,于是,买的人便更多了。<br>  <br>  别说是一些珠宝饰品,就连林月儿进的那些砚台,笔洗也卖出去了不少。<br>  <br>  不过,金刚石和大珍珠因为价格太过于昂贵。虽然有很多人围过来看,对它目炫神迷。但是大多都是看热闹的普通人家,所以并没有人问津。<br>  <br>  好在林月儿早就没指望它们能这么快卖出去。摆出来一是因为对林月儿来说,这太便宜了,几本上是无本买卖。<br>  <br>  二是为了吸引顾客进来看,带动其它商品。<br>  <br>  三就是为了增加珠宝店金玉来的档次,使那些贵妇人也能来光顾。<br>  <br>  而不是让别人以为金玉来只是一间无名小铺,质量劣质而便宜。而是每件都质量上乘而价格却很是公道。<br>  <br>  所以,虽然金刚石和珍珠没有卖出去,林月儿并不在意。而且,虽然它们没卖出去,但生意也是相当火爆。<br>  <br>  一天下来,林月儿已经累的直不起腰来了。李掌柜的和小山也好不到哪儿去。<br>  <br>  歇了一会儿,算算白天的账。看到卖了这么的钱。小山激动到,<br>  <br>  “公子爷,今天卖了七百两了,除去成本,怎么也能赚个二百两,那一个月启不是能赚六千两”<br>  <br>  “今天是第一天开张,又打折,自然生意好。从明天,生意就淡下来了!”林月儿说道。<br>  <br>  “帐现在算好孑,李掌柜,小山,你们去休息吧!明天晚点儿开门!”<br>  <br>  “谢谢东家,东家您也早点睡!”说着,便把东西整理好,退下了!<br>  <br>  果然,第二天的生意虽说不上门庭冷落,但也差多了。<br>  <br>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