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转眼间两个月过去, 贞娘这两个月来都未能见到李长安, 不过沈凝心却也并未得到什么好处, 本该归宁却被李长安以沈凝心身子不适为由一口回绝, 李长安两个月来也都留宿在书房中。<br> <br> 长安阁中, 王氏殷勤服侍沈凝心做起, 端来一碗补药。沈凝心面色蜡黄, 这一整个月都没能下得了床,李长安那一脚踹得着实不轻。<br> <br> “小姐,尝一尝这鹿茸参汤。”王氏舀了一勺汤吹凉了送到沈凝心嘴边。<br> <br> 沈凝心却皱了皱眉, 忽而干呕起来。<br> <br> 王氏急忙放下汤碗,帮沈凝心拍了拍后背,焦急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都两个月了, 却还是这样。”<br> <br> “不行,”王氏想了想, “我去找医婆。”<br> <br> 沈凝心却倔强的摇了摇头, “我不要他们家中的医婆, 我要沈府的医婆!”<br> <br> 王氏急得几乎要哭出来, “我的姑娘, 你这是要急死我这条老命啊!那卜夫人知道三公子踹了你一脚之后, 生怕沈府得到消息怪罪过来,又怎会让沈府的医婆插手你的事?你身子两个月都未好,再不让医婆诊一诊, 我这心都要提到嗓子眼里了!”<br> <br> 沈凝心心中也犯了难, 她胸口的伤本该大好,可近日却愈发胸闷犯呕,半晌,她道:“罢了罢了,让那王府的医婆给我看一看罢。”<br> <br> 王府两名医婆,李医婆近日忽而家中有事走了,好在世子妃自家送了医婆过来,也只有卜夫人和二少夫人刘氏两个人需得王府中的医婆诊病,是以公孙医婆作为府中唯一的医婆仍旧悠闲得很。<br> <br> 公孙医婆收拾好便来了,二话不说,手脚麻利的给沈凝心搭了脉,半晌,却忽而皱起了眉。迟疑道:“三少夫人月事可还见红?”<br> <br> 沈凝心想了想,点头道:“自然见红,你问这个作甚!”<br> <br> 公孙医婆放下沈凝心的左手,又拿起沈凝心的右手切脉,半晌,公孙医婆神色复杂:“夫人见红可是极少?”<br> <br> 沈凝心被她问得又羞又恼,怒道:“放肆!你算是什么东西!”<br> <br> 公孙医婆见沈凝心如此作态已明白了大半,神色凝重道:“夫人这是喜脉,夫人可是用了活血化瘀之药?这胎已经两月,却很是不稳,已有小产之象。”<br> <br> 沈凝心登时面色煞白,她确是不愿让王府供奉的医者诊脉,是以便自己拿出陪嫁来的药材煮了些活血化瘀的方子,无怪乎她进来腹中时常隐隐作痛,沈凝心抚了抚小腹,脸色惨白,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br> <br> 王府中的医婆发觉脉象不稳,许多时候都会夸大其词,这样一来病症好转后主子会夸赞他们医术高明,若病症未好却也不至于无法同主人交代。可这次却并非公孙医婆夸大其词故弄玄虚,搭脉时公孙医婆已觉察出,沈凝心脉象虚浮,且胎心微弱,是大凶之兆。<br> <br> 沈凝心厉声道:“我要请沈府的供奉给我诊脉!不然若是出了事我爹娘饶不了你们!”<br> <br> 公孙姨婆汗水涔涔而下,忽而,门外传来卜夫人的声音:“你嫁入王府就是王府的人,请沈府的供奉作甚!”<br> <br> 沈凝心气极,小腹一阵绞痛,可到底是朱门出身,心知不能与婆母争执,凉凉道:“入门不过两个月便小产,这便是王府对待子媳之道?”<br> <br> 卜夫人此刻也清醒了不少,犹豫片刻,便道:“只能请一个沈府的医婆过来,来了就不能走,以后都得待在这儿!”<br> <br> 眼看着卜夫人终于松了口,公孙医婆也跟着松了口气,公孙医婆心知沈凝心的胎怕是保不住,若砸在她手里,只怕还要受罚,有沈府的医婆来担着反倒少了许多麻烦。<br> <br> 沈凝心到底是沈夫人亲生女儿,卜夫人派人过去才刚没多久,沈夫人便派了好几个医婆过来,奈何被卜夫人的人拦在二门外,只允了一个姓独孤的医婆进去。<br> <br> 沈凝心同卜夫人闹了不快,腹中已经隐隐作痛,见独孤医婆过来急忙道:“快给我看看,这孩子可还好?”<br> <br> 独孤医婆搭脉后却也浑身一震,这胎象着实羸弱,可独孤医婆见沈凝心面色焦急,生怕若照实说了惊着沈凝心,只诺诺道,“ 小姐这脉象还好,小人给小姐开两副安胎药便好。”<br> <br> 沈凝心听后,心中放下了大半,赏了独孤医婆无两银子,便遣退众人歇息了。独孤医婆捧着那无两银子心里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她想,此事还是得快些禀报沈夫人才是,沈凝心这胎象羸弱,孩子是摆明了保不住的,若强行保胎,只怕会伤到沈凝心的身子。可独孤医婆才出了长安阁,便被两个壮汉拦住架到了卜夫人的未名居。<br> <br> 未名居里,卜夫人一身绛紫色家常衣裳端坐在矮榻上,身旁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衣妇人小心伺候着,那妇人看穿戴不似婢子仆妇,可那妇人对着卜夫人却又比婢子仆妇还要卑微讨好,独孤医婆偷觑那妇人,却发觉那妇人也在偷觑她,那妇人鹅蛋脸、杏仁眼,却总归少了一股气韵,虽美却贫。<br> <br> “阿珂,你先回去罢。”卜夫人头也不抬,看也不看那妇人一眼,仿若不过在差遣仆妇。<br> <br> 独孤医婆这才恍然想起,淮安王府的二公子、卜夫人长子娶的似乎就是一个姓刘的富农之女,那富农之女据说还有个小字阿珂,说是当初她爹娘觉着她国色天香,便给她娶了这么一个前朝美人的小字,只是这刘阿珂的爹娘怕是不知,前朝那叫阿珂的美人可是身首异处、凄惨无比。<br> <br> 二少夫人刘氏却并未离去,笑着柔声道:“我再伺候母亲一会儿罢。”<br> <br> 独孤医婆看着刘氏,心底颇为不屑,刘氏虽笑却笑得唯唯诺诺,言行举止间透着一股惺惺作态之姿,忸怩得还不如沈府沈夫人身边的一等婢大方。<br> <br> “独孤医婆,我问你,沈氏脉象如何?你给我如实说!”卜夫人冷冷道。<br> <br> 独孤医婆汗出如浆,她看了一眼跪在她旁边的公孙医婆,心知公孙医婆只怕早已将一切告知卜夫人,若是她有所隐瞒,今日说不定根本就出不了王府的大门了。半晌,独孤医婆心一横,直言道:“小姐脉象虚浮,这胎怕是保不住了,如今趁早饮下落胎药,尚可保小姐身子平安,若是再晚些时候……怕是……”<br> <br> 半晌,未名居一片死寂,院子里落叶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独孤医婆匍匐在地,她只看得到卜夫人的那双绛紫色缎面鞋。<br> <br> “若是保下胎儿呢?”卜夫人声音沉稳波澜不惊。<br> <br> 独孤医婆一窒,半晌,喃喃道:“若是如此……若是如此……怕会伤及小姐的身子。”<br> <br> 卜夫人又怎会不知?先前公孙医婆已将这些事悉数告知,可这一胎着实要紧了些,沈凝心生下孩子后就和王府有了斩不断的血脉,卜夫人就能将沈凝心操纵于鼓掌之中。卜夫人攥紧了手掌,狠狠道:“你必得保住她腹中孩子,否则,我就让你在烟柳巷的丈夫死在牢里、让你两个儿子活不到明年!”<br> <br> 独孤医婆有一个不争气的丈夫和两个幼子,她的丈夫曾因醉酒犯下不少祸事,若有人揭发到官府只怕不在牢里待上十年八年是休想出来。卜夫人之所以会在那几个医婆中唯独选了独孤医婆去给沈凝心诊脉,就是因着独孤医婆有这么一个不争气的把柄。<br> <br> 独孤医婆汗如雨下,她是沈府的医婆,若强行保胎,只怕孩子生下来沈凝心便毁了身子,若是个儿子倒还无妨,沈凝心后半生尚且有个倚靠,可若这一胎是个女儿,那沈府保不齐要怪罪她作为医婆未能让小姐身子无恙。<br> <br> 半晌,独孤医婆终究还是点了头,她这一生已经毁了,却不能让两个儿子再受牵连。独孤医婆恍恍惚惚的走出未名居,才刚出王府侧门却被一蒙面女子拦住。<br> <br> “独孤医婆,我家夫人有请。”那女子身子袅娜,单看一双眼透着一股子妩媚之气,声音也是极为悦耳,独孤医婆皱了皱眉,心道,不知这女子所说的夫人是什么人?<br> <br> 独孤医婆不打算理那女子,不料那女子自怀中掏出一枚木坠子,独孤医婆的心登时揪了起来,这木坠子是她亲手给幼子刻的。<br> <br> “你把我儿子怎么了!”独孤医婆死命揪着春深的衣领,面色惨白。<br> <br> 春深也不恼,浅笑着道:“放心,我家夫人是大善人,给你长子在军中谋了个职缺,还主动担起帮你照料幼子之责,你还不同我去谢恩?”<br> <br> 独孤医婆脸色灰白,她只觉自己在踏入王府的时候就迈进了一个深渊,前方一片漆黑,半点灯火也不见。她静默跟着春深,来到不远处一处民宅,那宅子看着不起眼,可进去后却发觉那宅子并不小,各处景致也尚且算是精致,正房里早已端坐一少妇,走进了一看,竟是沈府庶出的一个小娘子。<br> <br> 独孤医婆虽早已听闻贞娘离家,却不知其中曲折,今日竟见贞娘锦衣华服着身,这通身的气派比之沈凝心也毫不逊色,一时间也愣住了。<br> <br> 贞娘浅笑,“没想到是我?”<br> <br> 独孤医婆这才恍然回过神,叩拜,“给夫人请安。”<br> <br> 贞娘点头,回头示意,不多时,一个婢子抱了个两三岁的幼子过来,那幼子见着独孤医婆便咿咿呀呀的张开双手,独孤医婆见幼子不似受虐这才松了口气,想抱回幼子,不料那婢子却躲闪开了。<br> <br> 婢子笑道:“独孤医婆还是先同我家夫人说话罢,这小儿有婢子看着呢。”<br> <br> 独孤医婆错愕,回身看向贞娘,贞娘却只挥了挥手,那婢子便又抱着孩子走了。独孤医婆想追却被拦住。<br> <br> “夫人饶了小人罢!”独孤医婆终于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拜不止。<br> <br> 半晌,贞娘笑道:“我把你当做家人一般,什么饶不饶的?我已给你长子在军中某了职缺,我也知晓你家中难处,这才将你无人照料的幼子接来抚养。如此这般,又有何不好?”<br> <br> 独孤医婆战战兢兢的听着,忽而沈府的医婆都不大看得起贞娘这个庶女,是以独孤医婆也并未给贞娘什么好颜色,曾有一次贞娘病得无法下床,府中轮到她去为贞娘诊病,她却因嫌烦并未过去给贞娘诊脉,只随便包了两包凉茶充作药材。后来她听说贞娘那次大病险些丧命。<br> <br> 独孤医婆想到此处早已魂不附体,背上的衣裳已经湿透,她想到幼子尚且年幼,忽而潸然泪下,哀求道:“夫人,是小人得罪了夫人,夫人如何罚我都无妨,只求夫人放了小儿罢!”<br> <br> 贞娘笑得凉薄,声音凉凉:“当年你处处说你要照料府中女眷十分辛苦,不愿隆冬时节为我诊病,你既如此辛苦,那为何还要在赖在沈府?当年你为了贪图我那药材去外面换钱,只包了些凉茶与我,害得我险些丧命,难不成还要我谢你恩德?”<br> <br> 独孤医婆不顾地上的青石砖,狠狠磕头,讨饶道:“夫人要打要罚都无妨,只是小儿无辜,普天之下最可怜的便是为人父母之心!夫人就饶了小儿罢!”<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