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重生之御夫手记
第一卷 长安月下红袖香 女配2号上线
作者:沈封 时间:2018-05-19 11:55 字数:9166 字

  <br>  泽兰苑里, 贞娘见李长安去了一个时辰还未回来, 心想定是恒哥儿已经没了。贞娘搂着秋姐儿, 忽而觉着眼睛有些酸涩, 恒哥儿的死虽有先天不足, 却也是她一手造成, 若恒哥儿是沈凝心的儿子, 她自不会心疼,可恒哥儿却是做了她的儿子后才没了的。<br>  <br>  她命独孤医婆换掉沈凝心的孩儿的时候,起初是怀着想报复沈凝心的心, 她恨沈凝心上一世害死了她的孩子,那已经七个月本可以活下去的孩子就这般眼睁睁的在她眼前断了气。<br>  <br>  她想要沈凝心也尝一尝这样的报应!<br>  <br>  可她终究是后悔了,她终究还是狠不下心来, 她看见恒哥儿那瘦小的身子时便不由得可怜那孩子, 她也不知为何都打定了主意要做个狠心之人却还要如此。<br>  <br>  她只是蓦地心软了下去,恒哥儿让她想起她上一世才出世没多久就夭折的孩子。这一世她多想再生一个孩子!这是她心里唯一的执念, 可她却不敢, 她怕了, 她怕护不了那孩子, 更怕亲生骨肉被旁人害死后那生不如死的心情。<br>  <br>  她恍惚忆起在沈府的日子, 此刻想来, 她能在沈府活下去全是凭着运气罢了。身为庶女,任人宰割,嫡母并未打骂她, 只是从未将她当人罢了, 是以,沈夫人才不觉让贞娘来替沈凝心嫁去孙家有何不妥。贞娘不知若当初真的认了命,日后又该如何、又会如何?<br>  <br>  从沈府逃出来,是贞娘这一世做过最悖逆之事,长安城中皆道贞娘不守妇道。城中百姓只以为贞娘才是聘给孙家的那个沈氏女,父亲更是从未澄清过,贞娘知道,这谣言多半是沈夫人传出去的,不过是想着撇清沈凝心同孙家的干系、并借此毁了贞娘在外头的名声、让贞娘寻不着良人罢了。<br>  <br>  可惜可惜,若贞娘只是个寻常姑娘,怕是早已受不了众人非议,回了沈府,偏偏她已经活了两世,她早已不是那个不是个任人宰割之人,忍了十几年,她终究是忍到头了。这些年来,沈府除却给了她一口饭吃,贞娘竟真不知沈府还给过她什么,纵然只是个猫狗,尚且还要逗弄一番,贞娘在沈府就好似一个空架子,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她做的每件事都有人可着劲儿的打压。<br>  <br>  沈夫人本以为将贞娘打压下去,便能让她后半生为沈府是从,可她定没想到,她打压了贞娘,却也让贞娘养成了一副冰冷的性子,一个在世上无所留恋之人,才是最可怖的,因着她若是狠下心来便可无所畏惧。贞娘过往的日子里从未体会过温情,她尝到的几乎都是这世间至苦之味,仆人们尚且有家可归、尚且回家后有父母亲人,贞娘却没有。<br>  <br>  从未体会过温情之人,又怎会有温情?那些年里欺辱她打压她的人定是未曾料到她日后会是这幅性子罢?贞娘冷笑。<br>  <br>  贞娘看着秋姐儿,如今秋姐儿已经是贞娘同白芍、春深在照管着,贞娘本以为会很是劳累,却没想到秋姐儿虽小却是个顶让人省心的孩子,每日吃了就是睡,也不哭闹。偶尔见贞娘抱她,还会睁眼冲着贞娘笑一笑。有这孩子在,贞娘原本冰封着的心忽而也有了些微松动。<br>  <br>  贞娘哄着秋姐儿,喃喃:“秋儿,如今娘可就只剩下你一个了。”<br>  <br>  这一仗,她赢了,赢得彻底;沈凝心输了却还不自知。贞娘浅笑,她终究也是赢了一回。<br>  <br>  ------------------------------------------------------------------------------------------------------------------<br>  <br>  “夫人!”栗子不知何事,着急忙慌的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呼哧带喘的同贞娘道:“听说他们不肯将恒哥儿给公子,公子就跪在淮安王府大门口,已经快半个时辰了。”<br>  <br>  贞娘错愕,“半个时辰?”<br>  <br>  他竟肯在雪地里跪上半个时辰?这天寒地冻的寒冬,只消出去站半盏茶的功夫便会浑身僵冷,李长安竟在外头跪了半个时辰?<br>  <br>  贞娘心想,他是为什么?他到底是为着什么?<br>  <br>  错愕中,带着一丝惊慌,贞娘蓦地觉着对李长安有些许愧疚。她怕对他用情,她以为不动情便不会伤心,她以为她只要把持住就可不对他动情就可同他划清界限,岂知她同他之间早已牵扯不清?这世间万事总归如此,李长安是唯一未曾害过她的人,她却在利用他。<br>  <br>  半晌,忽而听得外头有响动,阵阵喧哗声中似有推门的声音传来,贞娘急忙出了屋子,便见李长安一身风雪,怀中抱着一个襁褓。<br>  <br>  贞娘走近了一看,只见皑皑白雪落在李长安的身上,李长安好似一日之间青丝化作华发一般。他狭长的凤眸褪去了阴鸷,只余下些许无措,微红着眼眶看着贞娘,低声道:“贞娘,恒哥儿已经断气了……”<br>  <br>  贞娘迟疑片刻,还是照着先前想好的那般摇了摇头,难以置信的看着李长安道:“怎会如此?他被抱走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啊。”<br>  <br>  李长安心中一窒,好好的孩子就这般没了,他心中恨不能立刻将沈凝心捉来质问,他看着贞娘期许的眼神,神思恍惚。苦涩道:“他已经没了气了。”<br>  <br>  贞娘见李长安失魂落魄的模样,忽而有些心疼,却仍旧逼着自己硬起心肠,装作不信,对李长安道:“不,恒哥儿不会死的,他被抱走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啊。乳母都知道的!”<br>  <br>  那乳母如何敢说是自己的疏忽害得恒哥儿原本就孱弱的身子丧了命?如今贞娘给她一个台阶,乳母立刻从善如流道:“是啊,哥儿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都满月的孩子了,身子也都养好了,怎会就那样没了?定是什么人有心加害。”<br>  <br>  李长安一双眸子猩红,他牙关紧闭,半晌,对贞娘低声道:“对不起……是我没能护好他……”<br>  <br>  贞娘还未反应过来,他便靠在贞娘的肩上昏了过去。贞娘吓了一跳,急忙同几个婢子小厮将他扶进了屋里,手摸着李长安的额头极烫,想来是在雪中冻病了。贞娘没料到他竟肯为着她在雪中跪上半个时辰,更没料到他强撑着身子回来。<br>  <br>  这日,李长安烧得厉害,整日昏迷不醒,贞娘彻夜守着他,忽而有些怕李长安就这般昏迷、不省人事,她暗暗告诫自己,她心中这恐惧皆是因着李长安若是没了她便没了傍身的倚靠。<br>  <br>  一夜无眠,待到天明时分好不容易李长安醒了过来,贞娘却病倒了,贞娘比不过李长安身子敦厚,一病就昏昏沉沉好几日醒不过来,朦胧间她喉咙干涸、身子滚烫得好似火烧一般。蓦地,一片冰凉的触感,叫她舒坦了不少,贞娘沉沉睡去,待到半夜再醒来时竟觉着身子好了不少,一转身才发觉李长安一直搂着她。<br>  <br>  “夫人你可算醒了,你都昏睡了整整三日了。昨日公子看你还不醒,竟脱光了衣裳把自个儿埋到雪地里再回来抱着你给你祛热。”春深见贞娘挣了眼,松了口气,低声道,“我们都担心你若是再不醒过来,公子怕就要把自己给冻死了。”<br>  <br>  贞娘头还有些晕,恍惚听着春深的话,枕在李长安的臂弯里,沉沉睡去,这一觉睡得很沉,梦里依稀觉着十分安稳。<br>  <br>  贞娘一觉醒来时,天还未亮透,李长安正枕着右臂躺在榻上、左手拥着她不知在想着什么。<br>  <br>  “贞娘,我们远走高飞罢,我去向皇上请命戍守边关,日后再也不回这儿了。”他低声道。<br>  <br>  若是从前,贞娘自是不肯,且不说旁的,自搬入泽兰苑后,这冬日里放在房中的银霜炭每日就需得二两银子,榻上的冰蚕丝被子是用五两银子一匹的冰蚕丝做的,绣娘在上头绣上了云纹仙鹤,这样一床被子便要五十两。这样的日子,没有淮安王府在背后撑着是决计过不成的,尝过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又如何甘心再去吃那些苦头?<br>  <br>  贞娘并非那话本中为了情爱甘心抛下一切同良人私奔的女子,如今她即便不再成日里想着凌驾于沈凝心之上,却也绝不愿意再回到过去那般风霜雨雪的日子里去。可如今,李长安已经得了圣上青睐,日后若是有了军功、封侯只是迟早的事情,她可以等,开国初代的那些王后夫人哪一个不是陪着夫君一路从一个小兵小卒爬上来的?她也可以去陪着李长安走这一路。<br>  <br>  贞娘颔首,低声道:“只要能同三郎在一起,不管是在何处妾都是愿意的。”<br>  <br>  耳鬓厮磨间,李长安拥着她,道:“只可惜没什么好地方可去,南江是个好地方,可惜被平南侯占了先,平西也尚算是个好地方,但被沐王府占着。平南侯和沐王府都在哪些地方盘踞已久,势力盘根错节,很是难办。我若请命戍守边关,圣上怕也只能让我去北疆了。”<br>  <br>  北疆贞娘早就有所耳闻,人人皆道北疆乃是苦寒之地,可贞娘却不觉着如此。若是在富饶之乡、兵强马壮之地,守住了那边是应当应分的,若是没守住就成了罪过。可若是苦寒贫瘠之地,那即便是没守好也算不得什么过错,若是还能立下些许功劳,那可是比旁的地方更能令圣上嘉奖。<br>  <br>  那些有些门路的将领大都觉着北疆乃是苦寒之地,恰恰是因此,若李长安肯去北疆,圣上必会觉着李长安与旁人有些不同。<br>  <br>  贞娘摇头:“只要能同三郎在一处,妾都不觉着苦。”<br>  <br>  贞娘身子还有些昏沉,说完后便又睡过去了。李长安拥着贞娘,忽而觉着很是安心,他过往那些年里父亲看重大哥、母亲偏爱二哥,他再家中一无是处,甚至连下人都不大瞧得起他。那些姬妾虽侍奉殷勤,却只是为这他手里那几两银钱。唯独贞娘,是真心想同他在一处,即便他离了淮安王府,即便北疆苦寒,她愿意伴着他陪着他。<br>  <br>  贞娘一觉醒来的时候,李长安已经出门了。贞娘心想,若是在淮安王府,怕是早就得起来去卜夫人处请安了。况且如今进府后怕是还得对着沈凝心的刻薄,沈凝心到底是嫡出,卜夫人就算是为着李兰陵也会帮衬沈凝心,如此一来,她便落了下风。<br>  <br>  与其在这儿同沈凝心斗法,到真不如跟着李长安去边关呆上两年,李长安虽性子暴戾了些,却是个有情义的少年,日后就凭着在边关的情分,李长安也不会忘了她。况且若是不去那边关,她又如何能得到这般好的机会撇开沈凝心同李长安单独朝夕相处?<br>  <br>  再则,沈凝心的身子终究是大不如前,贞娘虽恨沈凝心,可她同沈凝心间的那点事情,早就在恒哥儿死的时候烟消云散了,到底做了两世的姐妹,上一世中,贞娘纵然对着沈凝心百般付出,却也是贞娘心甘情愿的,她怨不得旁人。沈凝心欠她孩儿一条命,她也让沈凝心失去了一个孩子;沈凝心让她没了丈夫,她也让李长安从此对沈凝心再无信任。<br>  <br>  如今沈凝心的身子已经大不如前,贞娘也累了,她想去边关呆上几年,同李长安过几年安生日子。若运气再好些,说不准回来的时候那沈凝心就已经病入膏肓了,贞娘便也不必再为着同沈凝心斗法成日压抑着自己。<br>  <br>  李长安今日一大早出门便是去向圣上请命去边关的,圣上果真将他派去了北疆,李长安回来后搂着贞娘无奈道:“我这张乌鸦嘴,竟真说中了。”<br>  <br>  半晌,他想了想,忽而叹了口气:“你我倒还好说,秋姐儿可怎么办是好。那么小的孩子,若是带过去了,不知要吃多少苦头。”<br>  <br>  “不然……将她送去干老将军家中,让干夫人帮忙养着?”他迟疑道。<br>  <br>  贞娘迟疑片刻,还是应了,她虽知道若带着秋姐儿一同去,秋姐儿同李长安在边关朝夕相处,日后父女俩的情分定会比沈凝心身边的珀姐儿强上不少。可贞娘也知道,若是没了乳母和婢子,照料一个这般大的婴儿需得花上多少力气。<br>  <br>  到底隔着一层肚皮,秋姐儿也不过才不到两个月大,贞娘又哪里会同秋姐儿有多少母女之情?平日里逗弄一番却还说得过去,若真教她亲自去照料一个这般大的小娃娃,她真真是受不来。<br>  <br>  李长安只当贞娘的迟疑是舍不得秋姐儿,便道:“干老将军的夫人很是和善,她一定会好生照管秋姐儿的。秋姐儿年纪尚小,边关苦寒,我怕她受不住。”<br>  <br>  贞娘点头,道:“我怎会不放心干老夫人?不过,这次去边关不知要待上多久,我怕这一走就好些年都见不着秋姐儿了。”<br>  <br>  李长安黯然,半晌,他道:“无妨,至多三五年,再说,干老将军每年都要来北疆巡视,到时候咱们也是能见着秋姐儿的。”<br>  <br>  贞娘心里盘算着,若是三五年倒也合适,既不必在边关待太久,又足够让李长安同她有些许情分。再者,回来的时候秋姐儿也大一些了,自己只需找两个婢子照管着便好,不必再像眼下这般事事都为她操心。<br>  <br>  -----------------------------------------------------------------------------------------------------------------------------<br>  <br>  李长安毕竟这一走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十年才能回来,是以这泽兰苑留在这儿着实没什么用处,毕竟李长安不打算再回淮安王府、贞娘又没什么得力的亲戚,这泽兰苑留着也没人看管,倒不如倒手卖了。泽兰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砖砖瓦瓦算起来拢共也能买上个一千两,白芍这些事都做的十分妥当,不多时已找好了买家。<br>  <br>  至于仆人,贞娘本是想将李氏送来的仆妇都带着,可毕竟路途遥远,那些下人除却春深和白芍这样孤身一人的,言氏兄弟有老母亲在城外要供养,几个婆子更是有儿女丈夫在这儿。盘算下来,只有春深白芍和栗子果子两个小丫头能跟着贞娘和李长安一道过去。<br>  <br>  贞娘倒也松了口气,去北疆路途遥远、沿路又多崎岖,若是泽兰苑众人都带上,只怕不知要走上多久才能到北疆。再者人多路费也多,李长安离开淮安王府后每月都是靠着俸禄过活,比不得从前那般,贞娘还是想着能省则省。<br>  <br>  不过该带着的还是少不得,北疆地处偏远,物资匮乏,那些茶米油盐在北疆都是稀罕物,虽则李长安有禄米、圣上也重视边关,给边关将士的都是好一些的米,可这些粮食终究比不得长安城中上好的精米。贞娘特意带了好些长安城中顶好的米粮,又备下了许多种子……<br>  <br>  正当贞娘忙得片刻也不得歇息的时候,忽而听婢子来报说前院来了一个女客,贞娘莫名,心里盘算着,莫不是李长安在外头的相好?难不成是得知李长安要去北疆是以才寻了过来?<br>  <br>  出去一看,竟是绿孚。绿孚从上到下将贞娘打量了一遍,见贞娘穿着一身半旧的常服,为着干活儿轻便将广袖用绸绳捆在了胳膊上,绿孚哑然:“想不到,你竟真真成了个居家过日子的人。”<br>  <br>  贞娘倒是不以为意,给绿孚斟了一杯茶,道:“你怎么有空来我这儿?”<br>  <br>  绿孚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贞娘新沏的淡茶,笑道:“听说你要走了,来送送你。”<br>  <br>  贞娘点头,“来得正好,我有许多东西不方便带着,凭白送人又觉着可惜,正好给你带回去。”<br>  <br>  冬日里,贞娘囤下不少菜肉,还养了好几只活鸡和兔子,这些东西若都带走马车里可没地方存放,京中贞娘也没什么关系要好的人可送,今日正巧绿孚来了,贞娘急忙一股脑的装了好几车让绿孚带走。<br>  <br>  绿孚望着那两马车的东西啧啧称奇,笑道:“想不到你竟真能安下心来同那李长安过日子。”<br>  <br>  贞娘也是愣了,她如今可不就是一个寻常妇人的模样?攒着过冬的物资,收拾家中房屋,整理去北疆要带的东西,这些事情贞娘想都没想就去做了。贞娘恍然这才发觉自己不觉间竟真将李长安当做了丈夫一般待着,李长安出征的日子里,她每日也是这般守着等着李长安从边关捎来的信,殷殷切切的做了棉衣让报信的亲兵给李长安捎过去。<br>  <br>  绿孚道:“这样也好,日后你去了边关不如就同他好生过几年安生的日子。那儿虽苦了些,却没有婆母、没有沈凝心,更没有沈夫人在背后故弄玄虚,况边关疾苦,也没得那些妓馆和美人,不过……”<br>  <br>  绿孚忽而偷笑,贞娘莫名,问绿孚:“不过什么?”<br>  <br>  绿孚叹了口气,无可奈何的笑道:“不知是劫还是缘,李长安自打同你在一起后,甚少在去那些个烟柳巷里寻乐子了。我想他对你兴许还真有几分情义罢,趁着这几年他对你还有些许情义在,赶紧生个儿子,往后即便色衰恩驰也算是有个倚靠了。”<br>  <br>  ——————————————————————————————————<br>  淮安王府中,沈夫人面色铁青,沈凝心抱着珀姐儿哭得伤心,王氏想说话又说不上话。倒是卜夫人气定神闲的劝慰沈凝心:“三郎去外头戍守边关,可圣上也没下旨让你去戍守边关,况且珀姐儿年幼正是要母亲照管着的时候。依我看,你就留在淮安王府里,看谁人敢说你的不是?”<br>  <br>  沈夫人听了这话气得五内俱焚,奈何卜夫人将话说的滴水不漏,沈夫人若是借此发作反倒成了她自己的不是。<br>  <br>  李长安去戍守边关,沈凝心若是留在淮安王府中,夫妻二人两地相隔,终究不是个好事。况且沈凝心如今才过门没多久,只生了一个女儿,淮安王府又有世子妃和刘氏两个媳妇压在她上头。是以沈夫人便劝沈凝心跟着李长安去边关,至于珀姐儿,沈夫人自恃身子还好,想让沈凝心将珀姐儿送到沈府由沈夫人自己亲自照管。<br>  <br>  可沈夫人话才出口,沈凝心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噼里啪啦的往下落。沈凝心只觉着母亲是这般不通人情,对着她这个亲生女儿同以往有些不同了,沈凝心生育后便觉着身子大不如前,她听闻那北疆是个苦寒之地,是以总归不想过去。况且她同李长安本就没什么情分在里面,又舍不下年幼的珀姐儿,自然不愿跟着李长安却北疆。<br>  <br>  沈夫人好说歹说,沈凝心都不肯松口,偏偏卜夫人还在一旁添油加醋的挑拨沈氏母女,沈夫人毕竟是当着卜夫人的面,总不好同女儿说得太过明白。一时间竟气得说不出话来,半晌,见沈凝心哭得伤心,便放缓了声,叹息道:“你是他的正妻,你理应和他共患难才是。况且北疆那地方虽贫瘠了些,却是盛产人参灵芝的地界,长安去那里也是作统领一方兵马的将军,你跟着他怎会有苦日子过?”<br>  <br>  沈凝心哭道:“你说得容易,那苦寒之地,怎么比得上长安城?”<br>  <br>  沈夫人闷了半晌,心一横,也不管卜夫人就在这儿,对女儿道:“你若是不跟着他,被那贞娘钻了空子,日后他们在北疆患难几年,往后你想要再在他跟前说话可就难了。”<br>  <br>  沈凝心这才动摇了,可卜夫人却不愿沈凝心跟着李长安去北疆,毕竟北疆山高皇帝远,哪里比得了沈凝心就在淮安王府来得好?沈凝心在淮安王府,卜夫人便能时时拿捏得住她,也不愁沈家不为着李兰陵的仕途铺路了。<br>  <br>  卜夫人道:“好孩子,你若是不愿意,咱们就不去了,那贞娘再如何,我李家也是不会认她的。到时候三郎从北疆回来,还不是要回府?那贞娘爱跟着便跟着,几年后她也就年老色衰了,况且北疆贫瘠苦寒,说不准去了几个月她就成了个老婆子了。等他们再回来的时候,三郎身边的美人都不知还了几个了。”<br>  <br>  卜夫人此言正合了沈凝心的意,任凭沈夫人如何劝她,沈凝心也是一口咬死了不肯跟着李长安走。沈夫人气得五内俱焚却也无可奈何。<br>  <br>  ——————————————————————————————————<br>  <br>  贞娘每日忙得连坐下歇息喝口茶的功夫都没了,偏偏直到李长安奉命启程的日子,贞娘还是没将一切都置办好。<br>  <br>  “无妨,我先过去,你收拾妥当了在来找我,我也好在那边安顿好一切。”李长安道。<br>  <br>  李长安平日里粗心大意,今日竟说出这样一般贴心的话来与贞娘,倒教贞娘愣了。半晌,贞娘将他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笑道:“想不到你平日里性子鲁莽,这些日子倒是稳重了不少。”<br>  <br>  李长安眼神一暗,将贞娘拥入怀中,闻着贞娘身上的味道,低声道:“我日后绝不会再让你受委屈。恒哥儿……还有当初的那个孩子……我不会让他们白白死去。”<br>  <br>  贞娘眼眶微微酸涩,她这些日子早已将恒哥儿抛之脑后,至于她流掉的那孩子,她虽偶尔会想到却早已淡了不少。只是贞娘没想到,这些事李长安都真真切切的放在了心上,贞娘几乎要落泪,半晌,她喃喃:“三郎,你再与我生个儿子罢。”<br>  <br>  李长安与她的何止太多?欠了一个人的物件还去便可,可若是欠了他的情债,那便会让人寝食难安坐卧不宁,贞娘自觉背负着李长安的情义,这情义太重,让贞娘承受不住,她想,若能给李长安生个孩子,她心里或许就会舒坦许多。<br>  <br>  虽说李长安再三同贞娘说,让贞娘可晚些再过去,但贞娘仍旧不想同李长安分开赶路。是以匆忙便收拾了一些必须的东西带着,一行人立刻启程赶往北疆。<br>  <br>  李长安到底是去北疆管束军队,一路上还是以低调行事为先,是以便与贞娘扮作商贾之家的夫妇,带着白芍四人并一个马夫和几个扮作小厮家丁的亲兵一同赶路。<br>  <br>  彼时正值二月,寒风尚且凛冽,北疆的冬天又素来严寒,李长安和几个亲兵骑马走在前面,贞娘和春深几个坐在两辆马车里。<br>  <br>  李长安身姿英武,骑在马背上远远看去很是倜傥,贞娘掀开帘幕看着李长安的背影,忽而兴致上来,心想着若是再在前头遇见个卖身救父的姑娘、若是李长安怜香惜玉的给了那姑娘银子,若那姑娘非要以身相许,这就更好似话本里的段子了。<br>  <br>  兴许人本就不该胡思乱想,贞娘才刚想着,前面不远处竟真有一个姑娘跪在哪儿,隆冬二月,那姑娘只穿了一层薄棉衣,身旁摆了个草席,草席上躺着个男人,那男人身上还盖了个麻布、远远看过去不知是死是活。<br>  <br>  贞娘虽隔了很远,却仍能看出那小娘子肌肤胜雪、鹅蛋脸庞,虽只穿了一身薄棉衣,却也难掩姿色,腰身看起来也很是纤细。贞娘眼看着李长安远远朝着那小娘子面前的瓷碗里投了几两银子,心里想到李长安说不准会带上她,便忽而觉着心中闷着一口气,她也不知是为何,明明先前她还心甘情愿的为李长安在长安月下挑了两个侍妾,兴许人总归是贪心的,李长安对她好过了头,她便将理所当然的将李长安当做了自己的东西,她见李长安再对旁人好,心中便不大舒坦。<br>  <br>  贞娘将心里的醋意生生压了下去,从帘子后面偷觑李长安,她本以为李长安定会停下来好生看一看那小娘子。岂料李长安非但没停,连看都没看就径直从那小娘子面前过去了。<br>  <br>  那小娘子愣了片刻后继而飞奔过去,也不管那马儿是否会受惊,死命抱着李长安踩在马镫子上的右脚,哭道:“公子可怜可怜小女罢!”<br>  <br>  那小娘子本只是想让李长安可怜她,却不料她突如其来抱着李长安的脚反倒惊着李长安的那匹枣红骏马了。那枣红骏马名为踏云,是陪着李长安从战场上回来的,是以这马儿很是敏锐,见那小娘子作势要扑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蓄势待发,待到那小娘子扑过来抱着李长安的脚时,踏云一声嘶鸣一脚将那小娘子蹬出去好远。那小娘子措手不及,被踏云一下子踢了出去,灰头土脸的扑倒在地上,被踏云马蹄掀起来的尘土将一身白衣弄得又脏又乱。<br>  <br>  贞娘在后头看着,只见那小娘子才刚扑过去,忽而前方便尘土大作,好容易灰尘散尽后,再看前头哪里还有那小娘子的影子?只余下一个灰尘掩面的乞儿了。<br>  <br>  贞娘饶是先前心中还有些吃味,此刻也忍俊不禁了。她强忍着笑,看着李长安面色铁青的对那小娘子怒道:“你没长眼吗!我这马机敏得很,它如今只是同你逗趣,你若真惊到它你此刻就已经死在它马蹄下了!”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