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站在剪风斋的二楼, 默默地看着杜宛然。<br> <br> 今日他是陪着母亲安王妃来锦鸾阁的。<br> <br> 下个月初三便是沈江兄长沈波的未婚妻子, 秦安眉的及笄礼。<br> <br> 安王妃对这个未来的儿媳十分满意, 提前一个月便开始着手准备贺礼。她在府内的库房里选来选去, 总觉得能拿出来的礼物, 都是贵重有余, 新巧不足。<br> <br> 秦安眉是宣城公主的掌珠, 自幼见惯了奇珍宝物。安王妃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要多花些心思。趁着这日天气晴好,她便想着乘车到锦鸾阁转转, 看看是否有新奇之物。<br> <br> 将要出门的时候,安王妃随口问了一句小儿子的去向,才知道前几日总是清早就往外跑的儿子, 今天竟然窝在府中。<br> <br> 安王妃一听就着急了。如今大儿子沈波在外带兵, 安王妃的一颗心都挂在了小儿子身上。一个月前沈江大病了一场,好不容易痊愈后, 就回到御林军当值, 也不晓得受了刺激, 变得格外努力。<br> <br> 今天却留在府中, 莫不是病了?<br> <br> 安王妃匆匆走到小儿子的房内, 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儿子, 见其安然无恙,方才放下心来。<br> <br> 沈江被母亲搞得哭笑不得。昨日与杜宛然的重逢让他颇受打击,但这并非是他留在府中的缘由。其实是御林军的上官见他近来勤勉, 今日特地给他放了假。所以沈江今日才没有去当值。<br> <br> 他听安王妃说, 今日要去锦鸾阁,脑海中忽然浮现起昨日在城门前见到的杜宛然。他虽然不甚留心女子的衣饰,也能看得出来,杜宛然的装束是万万及不上一个普通帝京闺秀的。<br> <br> 原来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她竟是过着这样的生活。<br> <br> 想到此处,沈江鬼使神差地对安王妃道:“母亲,我陪你去吧。”<br> <br> 偏偏就是那么巧,他陪着安王妃到了锦鸾阁不久,便有侍女报知:杜贵嫔的家人到了。<br> <br> 近年来杜贵嫔在宫中气势颇盛,连皇后都有所不及,因此锦鸾阁一向待她们十分客气。安王妃犹豫了一下,只命人好好招待,自己却并不去见杜家人。<br> <br> 沈江知母亲心中为何犹疑。如今储君未定,安王府一向不得皇帝青眼,还不如韬光养晦,避开这些纷争。因此安王妃干脆对炙手可热的杜家敬而远之。<br> <br> 然则,这波云诡谲的政局,又岂是靠逃避就能躲开的呢?<br> <br> 沈江没有质疑安王妃的决定,他只是悄悄招来一个侍女,命她亲自去招待杜家三小姐。<br> <br> 他对那个名唤“青雀”的侍女道:“她喜欢什么,你记下来。”然后他就离开苦寻贺礼的母亲,独自走到离镂云轩最近的剪风斋等待杜宛然的到来。<br> <br> .<br> <br> 杜宛然喜欢什么?<br> <br> 这问题恐怕连杜宛然自己都答不上来。愈挫愈勇的青雀毫不气馁,一边服侍着杜宛然试穿定好的衣服,一边引着她说话。<br> <br> 又有量体的针线娘子在一旁帮腔,隔间内的气氛倒很欢快。<br> <br> 青雀道:“听闻贵府的大少爷马上就要成婚了,三小姐到时候准备穿哪件衣服参加婚礼?”<br> <br> 四件做了九成的衣裙铺在案几上:品红、鹅黄、柳青、宝蓝……这些衣裙色泽明丽,质地上乘,也都是适合杜宛然这个年纪少女的样式。<br> <br> 杜宛然的目光在几件衣裙上扫了扫,估摸着大夫人的性子,应是希望自己在婚礼上稳重一些,遂指了宝蓝那件道:“这件吧。”<br> <br> 她话音一落,那针线娘子立刻抱起宝蓝色的衣裙,交给身后的仆役,笑着道:“三小姐放心,这件衣裙定会给您准备得妥妥帖帖。”<br> <br> 杜宛然第一次来锦鸾阁,不知此处规矩,只以为她说的是缝合衣物,笑着谢了这针线娘子。<br> <br> 针线娘子早得了青雀的示意,知道眼前这位小姐是需要仔细侍候的,哪里敢承她的谢,连忙行了礼。<br> <br> 杜宛然觉得宛玉说得没错,这锦鸾阁的人还真是客气。<br> <br> 青雀生怕杜宛然起了疑心,立刻道:“贵嫔娘娘年年都举办春宴,今年约摸也是如此,不知三小姐到时候要穿哪件?”<br> <br> 杜宛然怔了一下,昨日她倒是听杜宛玉提到了春宴一事,按着大夫人的意思,此事还没有公之于众,没想到这锦鸾阁中的侍女都听到消息了。<br> <br> 青雀已经拿起那件鹅黄的衣裙道:“杜二小姐素来喜红,我看三小姐那日就穿这件鹅黄的裙子。”<br> <br> 宛然想起昨日大夫人拿给自己的裙子就是银红色的,看来锦鸾阁也知晓宛玉的喜好。她笑着道:“便依青雀姑娘的话吧。”<br> <br> 得了她的肯定,青雀更加精神抖擞,又提起下个月秦大小姐的及笄礼和周夫人的生辰。宛然实不知道杜家的姻亲故交有那些,只笑着听她一一分配,将余下两条衣裙也打发了用途。<br> <br> 宛然渐渐明白过来,原来大夫人为她订四套衣裙,竟是各有各的用途。一想到将来自己要穿着这样的衣裙跟在大夫人身后出入权阀贵戚之家,宛然忽然觉得有些可笑了。<br> <br> 也许,这就是杜家女儿的“大造化”吧。<br> <br> 意兴阑珊的杜宛然量完了尺寸,便婉拒了青雀殷勤的服侍,带着一直沉默不语的初伏去往大夫人和宛玉择选衣料的霓裳厅。宛玉已经选好了几匹潞绸,她兴致勃勃地告诉宛然,这一次的衣料的确十分精美,虽比不上贵嫔娘娘上个月赐下的贡品,但也甚是难得了。<br> <br> 掌管中馈的大夫人从不落人话柄,也给老妇人、二夫人和宛然各买了两匹潞绸。<br> <br> 她看了看宛然身上的衣服,发现还是昨日宛玉相借的那件,不由得暗暗皱眉,朝霓裳厅的侍女道:“另选四五件合适三小姐的成衣,到时候一并送来。”<br> <br> 侍女应了一声,宛玉则悄悄朝着宛然笑了笑。<br> <br> . <br> <br> 杜家的女眷登车而去,青雀迈着轻巧的步子走到剪风斋的二楼,只见沈江手中拿着一个酒杯,正在出神。<br> <br> 青雀走上前去,轻声将方才的情形禀告了。<br> <br> 沈江沉默着点了点头,只道:“好好准备。”等青雀退下去之后,他一口喝光了杯中的酒,只觉得那冰冷的酒液顺着喉咙慢慢滑下,一直落到了心底。<br> <br> .<br> <br> 前世的那些回忆又被激荡了起来。<br> <br> 显阳宫内的最后一别,给沈江的心上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在那之前,他曾经无数次陷入到对自己婚姻的迷茫中。原因无他,前世的杜宛然从来没有在他面前吐露过自己的心意,仿佛她真的只是为了保住杜家而嫁给他。<br> <br> 可他又有什么立场指责杜宛然呢?<br> <br> 成婚的那一天,他站在荧荧的龙凤烛前,对她道:“你放心,只待我父王登基为帝,我一定放你出宫。”<br> <br> 别的夫妻在婚礼上同饮合卺酒,是期盼着永结同心;而他与她对饮的时候,却像两个暂时结盟的对手一样,凝视着彼此,谁也不肯先示弱。<br> <br> 然而到了最后那一战,她明明可以不管他的生死。她却准备好路引等物,连身边最后一个砝码都用来送他出宫。<br> <br> 在遇到叛军逼迫,沉入秀水河底的那一刻,沈江才恍然想起,从始至终,他都没有问过杜宛然,她的心中是否曾经有过自己。<br> <br> .<br> <br> 沈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自己从回忆中拉出。他重新倒了一杯酒,遥遥举起,朝着杜家牛车远去的方向道:“只盼今世再饮此酒时,你我能够真心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