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 拂动金纱。为着鹿鸢池的春宴, 今日御林军特意加派了人手, 防护御道的安全。杜贵妃所乘坐的御辇很快就到了鹿鸢池, 旁人自然不敢比她更迟, 此时宴席之上, 已经坐满了宾客。<br> <br> 杜贵妃看着陆贤妃与王德妃等昔日的对手都恭恭敬敬地上前来问安, 心中大感快慰。两位宫妃的年纪实际都可以做杜贵妃的母亲了,但此时也不得不低下头去,伸手扶着如今仅次于皇后的贵妃下辇。<br> <br> “今日淑妃没来吗?”杜贵妃犹不满足, 环视了一圈簇拥在四周的宫妃贵妃,终于发现了一个“漏网之鱼”。<br> <br> 陆贤妃与王德妃对视一眼,都没有做声。<br> <br> 杜贵妃冷冷地哼了一声, 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站在宫妃之后的安王妃不得不上前一步, 替自己的婆婆道:“贵妃娘娘容禀,淑妃娘娘有咳喘之症, 每到春季便不得出门。”<br> <br> “哦, 原来如此。淑妃娘娘身体贵重, 当然不能因为小小的春宴而耽搁了。不如等我回宫后向圣上提一句, 让淑妃娘娘好生休养, 就莫要出来行走了。”杜贵妃嘴角含笑, 眼里却一片冰冷,言辞中的锋芒更是让人不寒而栗。<br> <br> 安王妃心中忧惧,一时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便在此时, 一个高大的身影挡在她的面前。安王妃抬头一看, 心中更惊,<br> <br> 只见她素来不再人前多言的二儿子挺身而出,站到了她身前,朝着杜贵妃躬身行礼,然后道:“劳贵妃娘娘挂念了。实则淑妃娘娘本想来赴宴的,是臣劝她身体有恙,莫要坏了贵妃娘娘的兴致。往年春宴都在琼花苑中举办,今年第一次到鹿鸢池,需得有个好兆头。”<br> <br> 如今皇帝只有四个皇孙了。杜贵妃自然认得其中年纪最小的沈江,但从未和他说过话。此时见他说话有礼有节,态度虽然恭敬,却不谄媚,杜贵妃心中的怒气竟然慢慢平复了。<br> <br> 她轻轻笑了笑,眉目之间似有波光流转,那些围在远处看热闹的人都被她的丽色所惑,露出或痴迷或沉醉的表情来。<br> <br> 而直面她的沈江连眼神都未有一丝一毫的波动,依旧保持着方才那种恭敬却不谄媚的态度,凝视着她。<br> <br> 在众人的抽气声中,方才还咄咄逼人的杜贵妃竟然换了态度,和煦地道:“你说的也是。这鹿鸢池乃是首次用来举办春宴,万事都需妥帖,不可疏忽。淑妃既然身体有恙,还是莫来为好。”说着,她又看了一眼安王妃,续道:“王妃也无需担心,回去之后好好安慰淑妃,莫要因为错过春宴而懊恼了。”<br> <br> 陆贤妃见杜贵妃已经不愿再追究张淑妃了,连忙插口道:“贵妃娘娘仁爱。我瞧这日头,应是已经到了开宴时辰。”<br> <br> 杜贵妃的目光在她身上转了一圈,直看得她浑身不自在了起来,放道:“贤妃姐姐说的是,还是春宴要紧,莫要错过了好时辰。”众人纷纷道是,簇拥着杜贵妃向上首的尊位走去。<br> <br> 一场波澜消弭,沈江默默地退到了母亲身后。在场的人也有惊异于他今日的言行而投以目光的,沈江都视而不见。<br> <br> 然而,当一道来自柳树之下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忍不住回头望了过去。<br> <br> 宛然站在那里,眼中带着好奇,全然没有认出这个少年在半月前曾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看到沈江的回视,她甚至还弯了唇角,仿佛并不知道沈江的身份,也不了解这身份将会给他两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br> <br> 纵使心中疑惑,沈江还是也回以笑意。他看到宛然身边的女孩推了推她,两人说笑着入席了。<br> <br> “阿江。阿江。”安王妃轻轻唤了两声,沈江才陡然回过神来。他知道母亲此时一定满腹疑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站出来。但此时不是解释的良机,他只有安抚地朝母亲笑笑,扶着她入席。<br> <br> 等到沈江坐下来,发现自己的位子离着杜家两位小姐很近。这当然是杜贵妃的掌事宫女兰芝特意所为,不光是沈江,今日来参加春宴的蜀王之子沈洲也坐在这附近。倒是郑王之子沈海离得他们有些距离。<br> <br> 果然与前世一样,杜贵妃要在他和沈洲之间择选一人,与之联姻。<br> <br> 然而,还是有些事情与前世不同了。沈江望着仿佛忽然变了一个人的宛然,意识到,他前世对宛然的了解实在太少了。在侍女们上酒的间隙,他放纵自己沉溺在记忆中,回想起前世的宛然。<br> <br> .<br> <br> 前世的沈江是被母亲拖着到鹿鸢池的。他瞧不上杜家,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与杜家的女子结亲。<br> <br> 他所见的杜家女子,一个粗鄙——这是宛玉,一个孤冷——这是宛然,半点也引不起他的兴趣。他心中的伊人,当如他未来的大嫂秦安眉那样,端庄娴雅,温柔可亲。<br> <br> 因此在春宴上,他只扫了一眼杜家女眷的方向,就再也没有朝那里投射过目光了。作为安王府的幼子,他身上没有什么担子。反正父亲不管他,府中的事情也有大哥顶着,他只想做一个纨绔子弟,安安稳稳地虚度此生就好了。<br> <br> 等到春宴过后,沈波与秦安眉的婚事出了变故,沈江才陡然惊醒,原来他的大哥也不是无所不能的。<br> <br> 接下去的一串事情,更是让原本处于风波之外的安王府变得岌岌可危起来。<br> <br> 最后的一击,是沈波的死。<br> <br> 为他遮风避雨的大哥死了,母亲一夜之间老了十岁,父亲……从来都是一副淡漠神色的父亲在大哥的棺木前呆坐了三天,满头的黑发覆上了霜雪,看上去比皇祖父还要苍老。<br> <br> 从那时候开始,沈江接过大哥的担子,将安王府挑在了自己肩上。群狼环饲,他只有努力争取更多的支持。最快捷的法子就是与人联姻,当时最受杜贵妃宠爱的杜宛玉已经订了亲,他另辟蹊径,博得贵妃青眼,贵妃将另一个侄女许配给了他。<br> <br> 那就是宛然。<br> <br> 婚旨送到安王府的时候,他甚至都记不起宛然的面容,只约摸回忆起一个清冷的身影。这个印象一直留在他的脑海中,直到宛玉葬礼,宛然头一次发怒,他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娶的不仅仅是一个杜家的信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br> <br> 此后几年,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的事情:成婚、离乱、登基、再一次的离乱……<br> <br> 沈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这个女子了,却在最后的一别中,被震得粉碎。<br> <br> 更让他吃惊的是,重新回到他们初遇的开成二十四年,他竟然见到了一个更超出预料的宛然。<br> <br> 沈江慢慢举起案几上的酒杯,澄净如琥珀的酒液在阳光下发出瑰丽的色彩,他将酒杯举到面前,一饮而尽。<br> <br> 前世十几年,他竟然从没见过她这样开心的笑容。<br> <br> .<br> <br> 沈江心绪烦乱,对着春宴上的美酒佳肴,都有些心不在焉。这一情形落在安王妃的眼中,却有另一层解释。<br> <br> 她的小儿子,看样子有什么心事。<br> <br> 坐在她下手的蜀王妃正在盛赞杜贵妃今日的春宴,又指着坐在不远处的蜀王之子沈洲道:“往年在琼花苑中,景色虽好,地方却不宽敞。今年托了娘娘的福,能够在鹿鸢池旁赏景饮酒,不如让小儿献上一曲剑舞,为娘娘助兴。”<br> <br> 杜贵妃看了一眼蜀王之母陆贤妃,见对方的脸上也露出和煦的笑意,便晓得这是蜀王一家早就商量好的事情。<br> <br> 她这次大开春宴,本来就是为了从蜀王和安王两家中,挑选联姻的对象。刚才没有开宴前,安王家的老二,出了一回风头,果然一开席,蜀王家就坐不住了。<br> <br> 这也难怪,陆贤妃在宫中多年,她的消息想必很灵通。杜贵妃矜持地笑了笑,道:“如此甚好。”<br> <br> 蜀王妃连忙唤了一声沈洲。沈洲站起身来,路过沈江的案几时,用剑磕了磕对方的酒壶。<br> <br> 沈江抬起头来,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沈洲。<br> <br> 沈洲道:“别说哥哥没提醒你,今天是贵妃的好日子,你就别拉着一张脸了。”<br> <br> “多谢兄长。”沈江应了一声,就不再理会沈洲了。沈洲笑了一下,转身朝宫妃们所座的地方走去,身姿潇洒,引得座上的闺秀们频频瞩目。<br> <br> 连宛玉也被沈洲吸引了目光,朝他望去,还不忘向宛然介绍道:“三妹,你看,那个就是蜀王之子,沈洲。”<br> <br> 宛然也抬起头来,正碰到沈洲向宛玉笑了一下。他到底是帝室之后,又正在弱冠之年,眉目之间英气勃勃,算得上春宴中最俊朗的男子了。<br> <br> 宛玉轻声问宛然:“怎么样,此郎君可心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