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慌乱,事情和前世一样,外祖父和外祖母见不得自己受一丁点的委屈,据理力争却惹得皇帝发怒,也让她们最终的目的得逞,还是她亲自送上的把柄,她不甘心,不行,一定不能让他们再次得逞,可是要怎么办呢?
外祖父和外祖母看出她眼中的惊恐,忙不迭的安慰“宝儿别怕,有祖父在,没人敢把你怎么样,”外祖父的跌声安慰让她的眼眶又一次红了,鼻子酸酸的,涩涩的。
“对,祖母也给你撑腰,别怕……”
“让母后受惊了,累着母后却是皇儿的不是了。”文帝至孝,心底却对赵莫忧不喜起来,这个搅家精,就不能安稳些吗?同样赵家的孩子,怎么差那么多,看来根上还是娘家选的好呀,看了看他当朝第一美人沈皇后,怎么看怎么舒心,连带着看跟在身后的赵家四小姐也充满了赞誉的眼光。
“母后恕罪,都是儿媳不好,惊扰了母后,还让母后为儿媳担忧实在是太不该了……”
明艳动人的沈皇后从来规矩让人挑不出错儿,上来就先认下错,让文帝心生好感,且她长相动人,声音娇美若春雨滴答清脆宛转,只是听她说话就好似江南岸边三月佛柳依依,最是小意温柔,她是文帝的宠妃,原配皇后薨天后,文帝当即升她为娴皇后,这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两人正是你侬我侬的蜜意期。
听到她的声音,赵莫忧前世今生的仇恨加叠起来,涨的她的血管都要裂开,就是这个面慈心奸的女人,在她儿子登基后一道御旨就将她打入地狱,虽然她本来就在地狱中,但是还保有正妻的名分,但是她的懿旨一下,她的嫡女,正妻,万贯家财,公爵府位通通归了那个女人。
这个时候她的野心已经暴露出来,今天她们的这一出就是为了让赵莫情的母亲抬了正实,千万不可以,她在胡思乱想的时候。
太后的表情看不出什么,受了他们的礼,淡淡的抬了抬“起吧!”
范姜胜和孙崇慧再不愿意这个时候也知道不是任性的时候,向贵帝和娴皇后行了大礼,赵莫忧收起心思,也从榻上下来,她的身体素质很好,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已经恢复过来,绷紧了身体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行了个大礼。
贵帝和娴皇后生受了他们的礼后,莫忧低头侧目,发现站在娴皇后身边的赵莫情,眼含笑意的也生受了他们的全礼,莫忧暗暗嗤一声,呸,举止优雅,全是屁话,只会装13扮高深,BT恶毒没下限的小三……明明私底下淫荡的什么都会,明面上总是一副冰清玉洁的神女样,心底不停的咒骂,但是面上一点不漏,她可不希望向上一世一样,被他们抓住什么把柄。
同时赵莫情也发现了她的眼光,透着蔑视,憎恨,还有了悟,赵莫情不懂了,难道她发现什么了吗?不可能,推翻了这一个想法,一定是赵莫忧现在才明白是自己暗算她,古代的嫡女怎么都这么愚蠢,又蠢又笨,又看不清形势,哈哈,穿越真好,看我这个庶女怎么来个大翻身,打倒嫡女,打倒恶势力名扬上京,冲着赵莫忧扬起一个得意的笑容。
赵莫忧冷哼一声,心想她这个庶妹确实长的美,皇后和她的母亲是姐妹,沈家这么多庶子女中就她和沈皇后长的最像,加之又聪明伶俐才得沈皇后的宠爱常常被宣召入宫伴驾。
前世也是这样,赵莫忧故意朝着她笑得得意洋洋,而她那个时候不懂事,在那个时候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却忘记了她正在向皇帝皇后行臣子大礼,那一眼让文帝逮了个正着,当场一句“孺子不可教也”把她打入地狱。
在她们的有心传播下这句话立刻传遍上京,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三岁乳儿都拿她当反面教材,可她却无知无觉,依然嚣张跋扈,她的名声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越加的败坏。
赵莫忧再也不要自己受她的影响,收敛心情,大大方方的完成了臣子大礼,以往的时候她总是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个动作,但是这次做的完美无缺,就连一直以挑剔眼光看向她的赵大嬷嬷也不禁暗暗喝彩。
而熟知她秉性的众人惊讶一片,这个小丫头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些,但是最为高兴的则是皇太后,赵莫忧的教养嬷嬷还是她给寻的,几日不见竟然真的长进不少“好好好,明珠郡主做的不错……哀家看着欢喜,记得当年先帝送给哀家了一副红宝石的蝴蝶簪珠头面,只是后来年纪大了,头面又太艳丽,如今正适合明珠这孩子,嗯,含香,记得回去给明珠郡主送过去”就这样将刚才的事情揭了过去。
皇太后的一句话让皇后和赵莫情变了脸色,他们撺掇着文帝来可是有目的的,这个老太婆一句话竟然将他们的路给断了,太后都已经赏了东西,她们若是再说什么,就是不识抬举。
“她……”赵莫情伸出的手指准备指责她犯的错,顶撞皇后,还是怀孕中的皇后,皇帝这么宠爱皇后,她就不信皇帝不惩罚她为皇后撑腰。
但是被沈皇后用眼神挡了回去,只听她轻启檀口,声音若珠玉生辉“明珠郡主的颜色正好,配上母后赏的头面,想来也是国色天香的美人,陛下您说是不是。”
沈皇后在深宫多年,深受皇帝宠爱,知道皇帝的脾气,太后已经站了先机,这次的事儿若她再纠缠下去,皇帝可能会收拾赵莫忧,但是也会给皇帝留下个得理不让人的印象,她多年的隐忍,大度的名声就可能付之东流。
赵莫情毕竟不是真正的孩子,被皇后拉住后也知道事情不对,当即恢复温婉贤淑。。
皇帝虽然皱了皱眉头,却没有说什么,太后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当然更多是对皇后的满意,识大体,懂进退,如此难得的脾性,偏又端庄美丽,文帝的心中对立沈氏为后是再正确不过的事了“皇后说的是,这副头面我小时曾经见过,的确光彩照人,母后当年带着的时候可是无人能与之比蒂,赏给明珠郡主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