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江南多雨,仿佛在那蒙兮的水雾里才能勾起世人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阴雨绵绵的窗外,似乎有一支笔墨在不断地勾勒,一点一点的渲染着这个小镇。院墙上的藤蔓受着雨露的洗礼更加葱郁,倒不像是秋天该有的景,却又显独特。
看着此时此景,秋池的思绪如同那雨丝变得朦胧。玻璃上淅淅沥沥的水珠,窗内也显得安静,一张木制书桌上还有些许磨痕,一盏台灯不知换了多少次灯泡,灯座上的有一些锈损的痕迹,桌上除了一盏台灯还放了一些课本和一个相框,里面放着一张全家福,父亲抱着一头金发的孩子,奶奶的手搭在孩子的肩上替她整理衣领,而孩子的目光看向一旁,小手里紧握着一个大人的手指,然而照片里并不知道那个人是谁,秋池也不想让自己记起那是谁。
一张一米五宽的床靠在房间的一角,被子整整齐齐的叠放在床上,床头还放着一本《唐诗宋词》,书的棱角被胶布反反复复的缠绕着。一个书架上摆放在房间的另一角,里面堆满了书籍,房间里已经没有放衣柜的地方,秋池只能将衣物折好放在书架下面的抽屉里。
这个大小不约12平米的房间却记忆着秋池的全部,尽管墙面上的漆已经开始脱落,但秋池对这个小天地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怀,从五年前父亲病逝之后,秋池就住到了奶奶家,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现在秋池已经是一名初二的学生,这些年的奖状都快贴满了一面墙壁。
已经是九月,到了月末秋池又长了一岁,时间多的飞快,不知不觉中秋池已经是一个14岁的女孩,一头金发,一双墨色的眼,一弯淡红色的薄唇,再加上155cm的个子,虽说是女孩,却因为短发和偶尔小男生的个性被人误以为是男孩子,一开始秋池还会解释,可时间一久,在秋池看来连解释都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换个想法,做男生也没什么不好的,可以省去打理头发的时间,不过现在的秋池却显得更加可爱。
“叮——”闹钟突然响起来,秋池这才从思绪里走了出来,看着闹钟指示的五点慌忙的穿上了外套,冲出房间跑下了楼,走到了略显昏暗的厨房里,开了灯,拿起电饭锅,从柜子里的米袋里舀了两勺米,挑米,淘米,用干抹布擦干锅周围的水,按下电饭锅煮饭。
又取出一颗白菜,洗净之后,放在了刀板上,切成了段,取出了豆腐,打开了灶火,如此熟练,如此麻利,一份小菜豆腐汤,一份炒土豆和一份蒸蛋做好之后,饭也差不多好了。
秋池从碗柜里拿出了送饭的盒子,盛好了饭菜,从门后取出了伞,出了门,转过几个巷子,到达了大街上奶奶摆的书摊。
由于下雨的原因,街上的人不是很多,奶奶的生意也不是很好,秋池将饭菜递给了奶奶,祖孙二人在潺潺的雨水里相互的依靠着。
为了让奶奶有时间吃饭,秋池担任起来打理书摊的任务。
“奶奶,你先休息一下,让我来吧。”秋池将饭菜递给了奶奶,虽然奶奶只有五十几岁,却显得很老,这些年的艰辛秋池看在眼里,奶奶是如何一个人将她养大,秋池亦是知道,每每想到这里,秋池总觉得鼻子酸酸的,异常难受。
“池儿,你吃过了吗?”
“吃过了。”
“你先回去做功课吧。奶奶一个人没事的。”奶奶抓着秋池的手嘱咐道。
“奶奶你放心吧,孙女的功课已经做完了,今天就让孙女和你一起收摊。”
“对了,杂志社寄过来的信你收到了吗?”
“我看了,说是过几天会把稿酬给我……”
“来本《读者》。”
“好!”秋池忙着收钱,从透明薄膜下取出了一本读者递给了那个中年男子。
“今天帮你奶奶摆摊呢?”中年男子突然冒了一句,秋池一时没反应过来,搪塞了一句‘是啊’算是应付。
“看样子是个混血儿吧,还真是……”中年男子后面的话秋池没有听进去,‘混血儿’几个字扎得秋池的心格外的疼,勉勉强强的抑制着心中的难受送走了那个人,但秋池的反应却没有瞒过奶奶的眼睛。
“这些年,你还在怪你妈妈吗?这也难怪,丢下你一个人回法国,换做是谁也接受不了,更何况你还是个孩子。”
“奶奶,孙女已经不是孩子了,都上初二了。”
“池儿,你听奶奶说,你爸爸命不好,一辈子的读书人,却得了病,欠下那么多债,你妈妈还年轻,你别怪她……”
“带着所有钱自己回国逍遥自在,却把所有的包袱留给奶奶你,这么多年我们都熬过来了,也没什么?都结了婚,生了孩子,还每年给我寄钱算什么?想弥补吗?遗弃我的那一刻她都不曾有半分犹豫,又何必惺惺作态,只会让我觉得更加恶心……”秋池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说出这些话,可是一想到那个女人,秋池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原以为这么多年过去,自己会懂点事,没想到还是这个样子,秋池真的很难受。
“算了,她打给你的钱,我们都没动过,这么多年,债也还清了,你这孩子也能偶尔赚点稿费,生活上还算过得去。”
“奶奶,孙女长大后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奶奶有你就够了。”奶奶摸着秋池的脸,满脸的皱纹堆满了幸福,“好了,我们今天收摊吧。”
“咦?”
“下着雨也不方便,生意也少。”
“好。”秋池取出了推车下的几个箱子,把书小心翼翼的放在了箱子里,祖孙二人合力推着车离开了清冷的街。
已是晚上十点,秋池一个人在台灯的陪伴下,握着钢笔在纸上沙沙的写着什么。
窗外却是另一番天地,整个城市的灯火如同一颗明珠闪耀夜空,却深深刺痛着秋池的眼眸。
“池儿,早些睡……”奶奶走到房间外嘱咐着,这已然是她的习惯。
“知道了,奶奶。”听着奶奶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看着花了一个多小时憋出来的几行字,秋池的心里显得有些烦躁。大脑像是少了润滑油而卡住的机器,任凭秋池如何敲打也挤不出一个字来。
秋池既是真实的姓名也是笔名,从开始往杂志社投稿到现在,大概没有人会想到秋池只不过是一个中学生,不管是写文风格和字迹秋池似乎都继承了父亲。
“一点感觉都没有,怎么办?”秋池抓耳挠腮,异常烦躁。无奈之下,秋池趴在了自己的床上,翻来覆去的打着滚,虽然生活的变故让秋池看起来思想比同龄人成熟,可是孩子依旧是孩子,偶尔也会露出天性与可爱。
秋池看着台灯,那一刻仿佛看到了父亲正埋头写作的样子,眼睛竟然湿润了。
“爸爸,你大概也在天国看着我吧,池儿过得很好,会好好照顾奶奶的。池儿很想你,想你教我读书写字,一起踏青的日子。班主任说我很优秀也很懂事,爸爸你也可以放心了吧……”迷迷糊糊之中,秋池闭上了眼睛,睡梦里听到了那首父亲为他唱的儿歌。
只是睡醒了,梦碎了,第二天又来了。秋池的生活一直这样循环着,平平淡淡,就像是一汪平静的湖水太过平静反而看不见生机,而秋池自己也在寻找着那一份涟漪。
阳光透过窗打在地板上,窗外传了鸟鸣,秋池睁开惺忪的双眼,推开窗,一缕清风袭来,朝露侵染大地,别有一番韵味,不禁让秋池想起唐朝李师道的《春朝闲步》:休沐乘闲豫,清晨步北林。池塘藉芳草,兰芷袭幽衿。雾中分晓日,花里弄春禽。野径香恒满,山阶笋屡侵。何须命轻盖,桃李自成阴。
虽然现在是秋天,但是对于江南而言,春秋已然是不分彼此,难得又一个晴天,秋池倒有了出去逛逛的想法,顺便洗洗脑子,寻找灵感。
走到楼下,才发现奶奶早就已经出去,在小方桌上留下了早餐。秋池吃过早餐,洗漱完毕,穿上了外套,换了一双白色的帆布鞋,揉了揉眼睛,踏出了门。
和奶奶打过招呼之后,秋池沿着街道穿过几条街来到了中泉公园。公园里大多数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在晨练,今天礼拜天,年轻人几乎都还在睡梦中又有多少人会像秋池一样出来走走呢?
杨柳叶,青石路,何人道青天。秋池沿着僻静的小路溜达着,她向来喜欢安静,那些热闹的聒耳的地方秋池从内心里感到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