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传奇之和亲(安若夕)<br/><br/> 楔子<br/><br/> 公元七八五年,唐贞和元年,在经过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明皇的开元盛世之后,大唐开始由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逐渐转入衰落之中,尤其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外有土蕃回鹘突厥南诏等外患,内有藩镇割据等忧虑,唐德宗即位后,力图削藩,于建中二年使用武力削弱各藩,但历经五年未果,使得割剧局面进一步深化,史称奉天之难。在奉天之难后,大唐与各方藩镇表面上达成统一,而与四大外藩则形成了剑拔弩张之势,四大外藩莫不想寻势作乱,以渔大唐无力发兵之时。<br/><br/> 唐德宗此时独自在御书房忧心忡忡,如今北有回鹘不断进犯,西有吐蕃年年作乱,而且气焰嚣张,似乎已经不满于和先帝订下的边关合约,连连有意无意的毁约,在和大臣们商讨后,朝中似乎一致认为和亲是最佳上策,既可缔结连姻,又可平定边关,又不用劳民伤财,唐德宗也认为这是上策,可是虽说他有多位公主,但真的要让谁去和亲,他还是真的舍不得。<br/><br/> 太子李诵二皇子李谊长公主贞穆三皇子李谌为诏德皇后王氏所生,贞穆年已双十有三,已经出阁为人妻,四皇子李谅二公主义阳五皇子李详为蒋贵妃所生,义阳双十年华,也已定了婚约,三公主庄华六皇子李谦为辰淑妃所生,庄华年方十八,尚未婚配,四公主临真七皇子李诫七公主文安为柳德妃所生,临真十八,文安十四,都待字闺中,五公主永阳八皇子李谔八公主咸安为王贤妃所生,永阳十七,咸安十四,六公主普宁九公主义章十公主晋平和九皇子李诚为万惠妃所生,普宁十五,义章八岁,晋平六岁,也就是说,和亲人选只能在庄华、临真、永阳三人身上决定,可是这三人,都是唐德宗平时最为意气风发,最为骄傲的公主,他又怎么舍得让她们去那蛮夷之地受苦呢。<br/><br/> 看来今夜又得无眠了。<br/><br/> <br/><br/> 唐德宗对着明月沉思,心中还在想着该派哪一位公主前去和亲,尚在忧虑,只听庭前传来辰淑妃觐见,辰贵妃手捧镶金托盘,人未到声先闻,“皇上,臣妾看皇上深夜未眠,肯定又是为了国事烦忧而忘了自己的身子,于是命了御厨做了皇上素日最喜欢的汤点,恳请皇上进食。”<br/><br/> “有劳淑妃了。”唐德宗拿起汤勺,舀了一个丸子,刚想往嘴里送,就听辰淑妃看似不经意地问道:“不知皇上对和亲人选有了定夺没有,可是哪一个公主这么有福,可以担此重任,为国家,为万民而去。”<br/><br/> 唐德宗一听就把抬了一半的手放下了,皱着眉头,不语。<br/><br/> 辰淑妃看了,把手搭在唐德宗的臂腕,幽幽说道:“臣妾倒想让庄华去担这个名,本来这就是一件喜事,又是为了整个天下,庄华于情于理都该为了大唐前去,但臣妾就这么一个女儿,华儿又率性而为,臣妾真的是舍不得她前去那遥远的蛮地,华儿的外公,定也是不想她前去的,她这一去,臣妾就再见不着她了,唉,要是庆儿还在就好了,臣妾也就不至于会有这么私心的想法了,呜呜。”说完还轻轻地啜泣起来。<br/><br/> 辰淑妃提到瑞庆,唐德宗不由想起来,那尚不足六岁就夭折的女儿,想起她天真浪漫的神情,昔日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加之辰淑妃在一旁的哭声,也不觉得渐渐动容起来。<br/><br/> “皇上——”<br/><br/> “唉”唐德宗叹了一口气,“你别说了,朕不会派庄华去就是了。”<br/><br/> “谢皇上。”辰淑妃破泣而笑,“臣妾替华儿谢过皇恩,皇上,夜深了,请皇上早点歇息,臣妾退下了。”<br/><br/> 唐德宗看着辰淑妃远去的身影,不觉更加烦愁,未到半晌,传来王贤妃儆见,唐德宗不想也知她所为何事,果然,王贤妃一来就说道:“皇上,不知前去突厥和亲的公主定了没有,若是没有,臣妾倒想推荐一个人选。”<br/><br/> “哦,说来听听。”<br/><br/> “臣妾所说之人是临真,皇上,临真不论相貌,气质,还是品德,都是众公主中一等一的人才,为人又温和恭亲,说到和亲人选,临真确是不二人选。”<br/><br/> “永阳不也是不相伯仲?”<br/><br/> “永儿哪能比得上,永儿说过,这世上她敬佩的没有几个人,这四姐姐就是一个,而且臣妾的哥哥说过,南海龙世家有意与他结亲,无奈哥哥膝下无女,前段时间正与臣妾商议可否让永儿嫁与龙世家,皇上,不知皇上意下如何?”<br/><br/> 唐德宗一怔,南海龙世家可是富甲半国,每年向皇家进贡的银两就不知多少,这世家称号也是历代皇家所赐,由此可见他的殷实,若是能与此家族结亲,对于朝廷自然是如虎添翼。唐德宗捋了捋胡子,沉浸在思量中。<br/><br/> “皇上”王贤妃心中暗喜,知是已经说服了唐德宗,此刻只等皇上金口一开,她的永儿自然可以免去那蛮夷之地了。<br/><br/> “不知臣妾这个提议可称皇上心意?”<br/><br/> “罢了罢了,永阳也别去了,朕再另立人选。”<br/><br/> “谢皇上,皇上英名,臣妾告退,请皇上早点歇息。”<br/><br/> 唐德宗叹了一口气,如此看来,和亲人选也就剩下一人了,只是,他又该如何面对柳德妃呢?<br/><br/> 一路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大漠西北方向行去,依次是步兵,骑兵,射手和近卫队,另有一路人马负责押送公主的陪嫁物件,此为护送大唐四公主临真公主前去突厥和突厥汗王达勒和亲的队伍,他们已经行走了一个多月,约莫再走半个月就能到达突厥,此刻在马车内,临真叹了一口气,不晓得母后是否还在伤心不能为她挽回这个局面,她知晓,身为公主的她是不能轻易选择自己的婚姻大事,可是就算同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也是有权贵之分的,比如庄华有个当朝中书令的外祖父,比如永阳有富可敌国的一代枭商的舅父,而她临真,虽为公主,也同为父皇所宠爱,但在宫廷争斗中则不可避免要败下阵来,因为她没有权势之上的权势,但她倒是看得开,身在帝王之家,有些事是避不可免,只是苦了她的母后,总是为她几个操心,她的事,从和亲之日起就要由她自己负责,只望李诫和文安可以代她多尽孝道,此去突厥,不晓得何日还有再见之日,临真倚在檀木雕的卧椅上,想起一个月前父皇的召见,她的眉头就皱了起来。<br/><br/> 临真跪在地上请安,心里清楚此次父皇召见自己意图为何,果然,唐德宗赐她入坐后就叹了一口气,说道:“临真,父皇已和朝中大臣商议过,此次要派你——”话未说完,一旁柳德妃早已泣不成声,“皇上,一定要让临真去吗?臣妾,呜,臣妾真的舍不得。”柳德妃雍容华贵,一双眼睛早已哭红,唐德宗无奈地看着她,“德妃——”<br/><br/> “母后,”临真走上前,拿出手帕帮母亲拭泪,柔声说道:“母后不要伤心,临真自愿前去和亲。”<br/><br/> 柳德妃惊诧地看着她,说:“真儿,你可知你在说什么,现在是要让你去和亲,前去那蛮夷之地受苦,可能,可能永世都不得回来,你叫母后怎么舍得?呜呜”<br/><br/> 唐德宗也看着临真,不知这个女儿心中在想着什么。<br/><br/> 临真缓缓说道:“如今内藩刚定,外藩又趁机做乱,若是再以武力镇压外藩,不但大唐不可保天威,更是可能会伤财劳民以至民不聊生。既然临真迟早要出嫁,嫁给谁何时嫁又有何区别?何况此次,可以让临真为大唐繁荣昌盛出一份力,临真岂有不去之理。”<br/><br/> 唐德宗听了此话顿觉此女确实不凡,继而动了不想让她前去和亲的念头,如若把她留在大唐,假以时日,必能更有一方作为。柳德妃则不以为然,她说道:“什么话,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国家大事自然要交给男人去打理,母后只想要你平平安安,日后请皇上在京城帮你择一良婿,得空回到宫里让父皇母后看看,我们享享天伦之乐就好,什么和亲,什么外藩内藩我通通不理,真儿,你可是母后的心头肉,母后绝对不要你前去那蛮夷之地受苦。”柳德妃紧紧抓住临真的手,期切地说,“乖,和父皇求情,让他派别的公主去,我们留在京城好不好?”<br/><br/> 唐德宗听了此言,不得不开口道:“德妃,朕知道你舍不得临真,但和亲之事已成定局,朕是一定要派一位公主前去和亲,而庄华和永阳已经另有打算,只有临真是合适人选,君无戏言,你不要再说了。”柳德妃听及此,知道多说无用,只得掩面而哭。<br/><br/> 临真则对唐德宗说道:“父皇,临真此去和亲,最舍不得的是父皇母后和年幼的诏王及文安,请父皇一定多多体谅母后思女之情,多疼惜他们,让诏王和文安代儿臣尽子女之道。”<br/><br/> “这是自然。”<br/><br/>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相求。”<br/><br/> 唐德宗疑惑,“何事?”<br/><br/> “请父皇赐书,准许突厥与大唐和亲。”<br/><br/> “这是为何?”唐德宗和朝廷众臣商议,都是趋向于与如今势力较大的外藩回鹘或土蕃和亲,不解为何临真反而要求与势力不甚突出的突厥和亲。<br/><br/> “父皇,如今势力最大的外藩是回鹘和土蕃,但回鹘和土蕃一向交好,大唐若与其中一方和亲,都是在无形中壮大他们的声势,若他们联手一起攻打大唐,则会让大唐两面受敌,形势艰难,可突厥在回鹘与土蕃的中间占据着不小的势力,而且突厥一向与回鹘交恶,与土蕃及南诏交好,而南诏又与回鹘交好,土蕃交恶,大唐若和突厥和亲,虽让突厥在一定程度上壮大声势,但可在回鹘和土蕃之间建立天然的屏障,切断他们的联系,可以一方牵制一方,不会让一方独大。大唐也可安保昌盛。”<br/><br/> 唐德宗一惊,叹于临真独到而准确的见解,“一方牵制一方,好。朕就依你所求,来人,拟诏,赐临真公主与突厥和亲。”<br/><br/> “谢父皇。”<br/><br/> 想起那日与父皇母后的离别,临真觉得心里有些落寞,自己主动要求大唐与突厥和亲,虽然在短时期内可以让大唐免于战乱,但未来会有什么在等着她,她是真的无法预知,又想起临行前一夜,母后亲自为她拢发,紫木梳轻轻落下,德妃的泪也潸潸而下,“真儿,你才十八岁,母后真的不想让你去那蛮夷之地,这一别,你让母后何时能再见到你?”临真转过身,握住德妃的手,凄凄然道:“母后,临真更舍不得你,但临真已经下了决心,大唐,总得派出一位公主,临真虽无武皇之志,但亦有文成之心。此次虽是前去外邦,到底是正妃,再者,父皇既已让了我去,自会多多体谅母后疼惜诏王及文安,倒是文安,过两年请母后择一良婿,为她终生可保,以文安的脾性,这宫里,终是是非之地。”话才说完,就听及一清脆女声:“姐姐,为什么父皇有这么多位公主,偏偏要你去和亲?”话里不满之情溢于言表,未及传话,一个妙龄女孩儿已经入内,此女肤色胜雪,长发乌云,灿矇薄唇,五官仍显稚嫩之气,此刻正气呼呼地鼓起腮梆子,眉眼满含怒气。<br/><br/> 临真笑了一下,拉她入怀,“文安,”临真说道:“去和亲是姐姐亲自向父皇请愿的。”<br/><br/> “我不信。”文安年龄虽小,但心智不小,“也不服,凭什么庄华姐姐和永阳姐姐就可以不去?如果当那个突厥汗王的妃子真那么好,淑妃和贤妃早争着让她们去了,母后根本就不想你去,可父皇还是让你去,他偏心!”<br/><br/> 临真摇了摇头,看着文安说道:“文安,我们都是父皇的女儿,也是大唐的公主,国家有难,匹夫都有责,更何况我们身为皇家儿女。天下既然是我们的,我们就更应该维护天下百姓的安定。与斯有任,懂么?”<br/><br/> “我不懂。”文安终究还是小女娃,此刻的心里又被姐姐即将离去而占据了心思,“姐姐,突厥远么?你什么时候可以回来看我和母后?”听到这话,德妃又忍不住掉泪,小小的文安,哪知长安与突厥隔着的岂止是千山万水。<br/><br/> “呵,”临真又笑了,“嗯,等你长大了,姐姐就回来看你。”<br/><br/> “嗯,”小文安开心地点点头,心里也有个小小的意志在坚定,位高才能权重,等以后她有能力,不用长大就让姐姐回来。<br/><br/> 临真想起这些,微笑,又想起一个人,她甚至没有与他告别,再次幽幽叹了一口气,微微寐下。<br/><br/> “公主,公主。”明碧惊慌地跑进来,怀里还抱着一件袍子,顾不得君臣之礼推醒了临真,“不好了,公主,前方有大队人马逼进,来势汹汹的样子,卫大人唯恐有异,让明碧呈报公主若有异样,须得隐去。”<br/><br/> 临真略为沉思:<br/><br/> “知道是何人吗?”边境果然不大太平,有人敢犯大唐国威。不然以卫大人的谨慎是不会轻易让明碧来惊扰她。<br/><br/> 明碧回道:“卫大人说恐不是一般的流寇,以他们的规模来看,极有可能是断翼军。”<br/><br/> 临真一惊,传闻突厥汗王曾三次围剿断翼军都无功而返,若是真的遇上了他们,恐怕真的不好对付。她思索片刻,说道:“你去请卫大人进来,说我有事与他商议。”<br/><br/> 明碧领命而去。<br/><br/> “哈哈哈,大唐的公主,大漠的景致这么好,与我一同乘马遨游如何。”狂佞的语气在马车外响起,一个脸上戴着褐色羽毛面具的男人对着和亲队伍叫嚣。此人身材极为修长壮硕,一头黑发随意披在肩上,由小辫绾着一些小碎宝石,他骑在一匹通黑全身的马儿上居高临下地对着卫长青,眼神却是看着马车。<br/><br/> “大胆乱寇,岂容你对公主无理,来人,给我拿下。”<br/><br/> 两对人马立即开战,虽然断翼军的人不多,但都是骁勇善战的骑兵和射手,而且熟悉这沙漠地形,显然是有备而来,直见他们时而转换着队伍时而又包包退退,大唐的士兵一点好处都占不到,断翼飞一边灵活的躲过步兵的长矛,一边仍在叫嚣,“公主,你再不出来,可别怪我要自己闯进去了,哈哈哈哈。”<br/><br/> 此时,从队伍中突然冲出两匹马来,一白一棕,各坐着一人往两个方向跑去,两人都是一样的长袍加身,不同的是一为白色一为黑色,断翼飞看了一眼,立即下了命令:“大家撤退,跟我来。”然后追着其中一匹马儿跑去,其余众士兵则叫嚣着跟他离去。<br/><br/> “公主,你想跟我赛马是不是!”断翼渐渐追上那匹白马,与她并肩而骑,仍然是那副狂佞的口气,临真看了他一眼,心里则暗暗大惊,为他能追上她的马儿和知晓她的身份,不能不在心里重新估计他的能力,“追上我的白驹儿再说。”然后她用力夹紧马身,飞快向前奔去。<br/><br/> “哈哈,好,不愧是大唐的公主。”<br/><br/> 风不断的在耳边呼啸,烈日当空,黄沙万起,只见一黑一白两道影子飞奔在无垠的大漠上,断翼飞已经越来越近,“公主,你跑不过我的踏风的,还是跟我一起吧!”说罢断翼飞突然一跃而起扑向临真,两个人坠下马来,从沙坡上滚了下来,断翼飞抱着临真把她护在怀里,用自己的身子整个包围住她,等到两人停下来,他已经压在了她的身上,而临真的袍帽早已在拉扯中掉落,她的长发飞泻,露出绝美的容颜,峨眉淡扫,眸若星灿,肤润白玉,脸略为削圆,唇不点而泽,眼不媚而灿,顾彩神望,摇曳生辉。<br/><br/> 此刻她双颊微红,贝齿轻启,“放肆,你是何人,竟然对本公主无理,放开我。”<br/><br/> 看清临真的容貌,断翼飞不禁一愣,眼里尽是惊艳,“啧啧,果然是沉鱼落雁,大唐的皇帝可真舍得,哈哈。”<br/><br/> 临真怒目相对,“大胆狂徒,既然知道我的身份还敢无理,快放开我。”<br/><br/> “哈哈,公主,先到舍下做客再说!”<br/><br/> 随行追上来的断翼军把他们团团围住,又是叫嚣又是欢呼。<br/><br/> 断翼飞把临真带到他的营帐,摒退众人,欲用食指托起她的脸,却被她一甩而过,“你意欲为何?”临真冷道。<br/><br/> “想你做我断翼飞的妻子。”他狂佞道。<br/><br/> 临真一惊,继而微莞,看着他的眼睛,轻启朱唇。<br/><br/> “你就是断翼飞?连真面目都不敢视人,还口出狂言。”<br/><br/> 断翼飞突然靠前,把脸伸向她,惹得临真睁大眼睛防卫他。<br/><br/> “由你亲自把它摘下,如何?”他的眼睛直直望着她,临真看着他,微微一笑,是为应允,她慢慢地伸手向他的面具,在离面具不到一寸的距离时突然转向他的腰间,欲拔他的配刀,但断翼飞的反应更快,他用右手扣住她的手,左手反身把她抱在怀里,对着她的耳朵轻轻说道:“公主,我越来越喜欢你了,而且我说到做到,你可别想着逃离我,因为不论你到天涯海角,我都能把你追回来,哈哈哈。”<br/><br/> 说罢转身而去,在帘外吩咐士兵好生看护。<br/><br/> 而临真则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br/><br/> 是夜,周围一切静泌,可以听到风的呼啸声,临真躲开士兵的勘察,轻轻的来到马厩,看到白驹儿还在,她迅速解下马儿的缰绳,一跃而上飞奔而去。可是,一切似乎顺利的可怕,她的心里升起了一丝不安。<br/><br/> “主上。”从马厩后面走出了两个人,“这样好吗?”其中一人说道,脸上尽是担忧。<br/><br/> “孥顺,怎么,连你也被公主的美貌迷住了吗?”断翼飞似笑非笑地看着他。<br/><br/> 唤为孥顺的人是一身汉服,儒生打扮,他听到断翼飞的话,急忙回道:“属下不敢,属下只是担心——”断翼飞突然打断了他的话,“孥顺,你说公主美吗?”<br/><br/> 孥顺一愣,看到断翼飞眼中的迷离,“这——”<br/><br/> “实话实说。”<br/><br/> “美,属下未曾见过这么美的女子。”<br/><br/> “比起突厥的第一美人呢?”<br/><br/> “绝胜一筹。”孥顺看了看断翼飞坚定的说,“可是主上,这么晚了,公主只身一人闯到迷林里,属下恐怕——”<br/><br/> “我会陪着她。”说罢用手指吹起一声长哨,一匹黑马长啸而来,原来他的踏风从不关在马厩里,随时等待主人的呼唤,断翼飞跃上黑马,往迷林奔去。<br/><br/> 孥顺看着断翼飞消失的方向,叹了一口气,被公主倾倒的人,又何止他一个。<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