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 大宁寺坐落在临清大寺街。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同静宁寺,天宁寺,满宁寺共称为临清四大寺。平日香火鼎盛,往来香客络绎不绝。前主持了空长老更是得道高僧,被称为在世活佛。现如今却——<br/><br/> 一阵风卷过空荡的大寺街。明明是初夏的天,却似有无尽的秋意,让人忍不住有些瑟瑟。高一丈的斑驳寺门前,苏言兮等人微微侧目。<br/><br/> “这就是大宁寺啊!不是说是临清第一大寺么,怎这般寥落。”苏言兮一副大失所望的样子<br/><br/> “你这不废话嘛!你家老爷子死了,生意倒了,你还能穿金戴银吗?”肖风里极其轻蔑的扫了他一眼。似在看一个明知故问的大白痴。<br/><br/> “怎么不能。本公子有手有脚,不会自己去挣!”苏言兮笑眯眯道,对她的态度视而不见。<br/><br/> “哟!就你还想自力更生。肩不能提手不能挑的,还不会武功。到时候有口残汤喝就不错了,还穿金戴银,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肖风里一脸鄙夷。<br/><br/> “所以说你这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本公子这是深藏不露。一看就知道你这市井女子不会懂的!”苏言兮玉箫一横,一阵风抚过,倒真的有几分仙人临世的味道。<br/><br/> “你们都少说两句吧。”一直未沉默的朱棣终于忍不住开口。两人齐刷刷将目光投向他。<br/><br/> “人家主持圆寂,寺内又突然多了口吃人的井,定然寥落,你们却还风凉话不断。若给人家听到,心里怎么想。”朱棣正色道。刚说完,门就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圆头大眼的小沙弥探出头来,看到门外有人,这才走了出来。<br/><br/> “阿弥陀佛。几位施主若要议事,请移步临街。”小沙弥行礼。<br/><br/> “这是为何?”肖风里不假思索的问。<br/><br/> 小沙弥面容几分晦涩,“实不相瞒,本寺近来多风雨。几位施主还是速速离开的好。”<br/><br/> “不就是多了口吃人的井嘛!至于这样搞的像防霍乱一般吗”肖风里心直口快完全不看小沙弥本就泛黄的面色此刻已铁青。朱棣一声咳嗽,肖风里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卤莽。罪恶感的低头,暗自吐了吐舌头。没看到苏言兮一张早已乐开了花的俊脸。<br/><br/> “肖姑娘有口无心,还望小师傅见谅。”朱棣满脸歉意。<br/><br/> “几位施主还是快些离开吧。那古井中的东西不定什么时候出来生事。”小沙弥勉强点了点头。说完转身就要走却被一根玉箫挡住去路。抬头就见一双浑黑的眸子在这昏黄午后发出深邃耀眼的光泽。慌忙暗诵心经定住心神。这才看清苏言兮一张出世的俊脸似笑非笑的正看着自己,“施主还有何事?”<br/><br/> “小和尚去告诉老和尚,本公子要在这里斋戒礼佛几日,要他准备几间上房!”苏言兮笑的一脸明媚。<br/><br/> “啊!施主你莫要寻小僧开心。”小沙弥脸色发黑有些温怒。现在大家躲都来不及,怎还有送上门的。除非——<br/><br/> “哈哈!小和尚,你的修为也太浅了吧。如是我闻,佛在做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斩截身体,仙人任其斩割,都未曾皱眉。本公子不过说几句话,你就恼成这样。看来你离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早的很呐!”苏言兮一副老子教训儿子得样子,唬的小沙弥一愣一愣的呆立在那里。良久,才回过神来,“弟子生性愚顿,不能参悟。”<br/><br/> “这话本公子就不喜听了,你们不是说,自性能含万法么。”<br/><br/> “阿弥陀佛。好一句自性能含万法。”众人回头就见寺门前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中年和尚。五十开外茶褐常服,青绦玉色袈裟。体貌圆满,一双明目澄清怡然,含笑而立,周身弥漫清净之气,“师傅!”小沙弥像看见救命稻草般,急急的唤了声,走到了和尚身后。<br/><br/> 苏言兮懒懒得看了和尚一眼,“本公子什么都未说啊!”<br/><br/> “好个癞子,明明自己说过的,现在竟好意思否认。”老和尚未语,肖风里倒先来了个义愤填膺。<br/><br/> 那知那和尚竟也道,“贫僧亦未说什么。”两人径自相视一笑。<br/><br/> 肖风里只觉一阵窝火,拉拉朱棣,“这两人莫不是都失忆,都傻了不成?”<br/><br/> “肖姑娘不知,他们是在论佛。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谓拈花一笑,了悟佛法。”朱棣轻声道。肖风里乃外族,自对这佛家故事不懂,现在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脾气不觉上来。<br/><br/> “管他什么尊者。”说完走上前,“喂,你们俩还有完没完。这天都不早了,还让不让人进了。”<br/><br/> “失礼,失礼!各位施主请进。”老和尚这才笑道,大开寺门。<br/><br/> “师傅,那人好生胡闹!而且来路不明,就这么让他们进去?”小沙弥看着苏言兮的背影不满的叫道。却只见老和尚双目精光一闪,“此人天生灵目,言语自由无羁,定非凡人。他身边的少年满身贵气,亦非凡夫。这怕就是师兄灭度前说的,天赐良人了吧。”<br/><br/> 一进寺内。只见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祭殿、戏楼、大雄宝殿、伽蓝殿,东西两侧辅以对称禅堂、斋堂。<br/><br/> “门外破败,这内里可真是壮丽甲于诸刹啊!”朱棣轻叹。<br/><br/> “施主,斋房在西面,这边请。”老和尚前面带路。<br/><br/> “对了。在下苏棣,还未请教大师如何称呼。”朱棣拱手。<br/><br/> “贫僧法号了然,现暂任主持之位。刚才的是贫僧的弟子,法号志诚。以后诸位若有什么需要,告诉他便可。”正说着,迎面却走来两人。朱棣抬头就见一个着杂色变体宝相花纹锦袍的男子。约二十有八,眉目英武,气宇轩昂,正面容严肃的打量着自己。旁边的老和尚留一把银须,双目炯炯有神的看向自己身后的苏言兮和肖风里。男子将目光移到他的配剑上,双目微微一定。拱手道:“在下琉园司马易,敢问几位少侠怎么称呼?”声音不怒自威。<br/><br/> “在下苏棣,这几位是在下的朋友朱言兮与肖姑娘。”朱棣迎上他探究的目光。镇定自若。<br/><br/> “不知几位所来何事?”司马易依旧一张肃脸。<br/><br/> “来这里当然是礼佛,斋戒。难不成杀人放火!”朱棣刚要回答,苏言兮抢先一步走上前玉箫一转,站姿不雅的看向司马易。<br/><br/> “但你们来得不是时候。”司马易双目一紧,紧紧盯着苏言兮,似要把他生吞活吃一般。<br/><br/> “言兮,不要闹了。”朱棣拉回他,“不瞒司马公子,我们为井而来。”<br/><br/> “果然如此!你们请回吧。井中除了吃人的魔物,什么都没有。”司马易双目一沉,一副送客得样子。<br/><br/> “凭什么你要走,我们就走。寺院又不是你家开的。”肖风里怒视。<br/><br/> “就凭我琉园在江湖的地位。”司马易傲然而立。<br/><br/> “琉园?什么东西?”肖风里一脸茫然的看他。司马易只觉一阵窝火,脸色不免难看。<br/><br/> “江湖百年来有三门一直经久不衰,是为一家,既以仁义英雄著称的江南苏家。一园,既以武艺幻术著称的杭州琉园。一境,既以境主在世仙人,流华相随为首的迷蒙仙境。这些都是江湖中不可得罪的。”朱棣好脾气的解说。<br/><br/> “即已知我琉园厉害,还不快走。”司马易一声冷呵。<br/><br/> “你——”肖风里刚一张口,却被朱棣拦下,“司马公子可有误会,我等前来只为捉妖,并不知你所说为何!”朱棣迎上他的目光。<br/><br/> “阿弥陀佛!事情是这样。江湖不知何人妄言我大宁寺那食人古井之中有密宝,得者可呼风唤雨,随心所欲。近来,不少江湖中人误信此言纷纷前来窥探,却俱丧于那妖物手中。司马施主前来是帮助收妖,告诉大家真相的。”了然缓缓道。<br/><br/> “噢!竟是如此。我们并非江湖中人,对此并不知情。”朱棣态度诚恳。<br/><br/> “并非江湖中人,又怎知我江湖三门。”司马易咄咄逼人,“在下也只是听人谈论过。”朱棣解释。<br/><br/> “朱棣,莫要跟他罗嗦,我们去斋房。”苏言兮忽然板起一张脸,耍起少爷脾气。<br/><br/> “你敢。”司马易挡住去路。气氛登时变的紧张起来。<br/><br/> 一阵长风不知从何而来,原本剑拔弩张的气分被随风夹杂的一声惊天惨叫瞬间化解。<br/><br/> 司马易深深的看了一眼苏言兮,一个飞身朝后山掠去,“不好!又有人遭难。”一直未语的老和尚惊声道。<br/><br/> 朱棣一把拽过言兮身形一展,竟随司马易而去,“等等我。”肖风里边喊边追了上去。几人瞬间消失在夕阳中。<br/><br/> “了然师弟,这几人——”老和尚望着那几人消失的天幕。<br/><br/> “法长师兄有所不知,了空师兄在灭度前早已料到此劫。曾留下四偈曰<br/><br/>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br/><br/> 真常寂灭乐天赐有良人我看那位朱言兮施主怕就是应偈而来的吧。”了然双手合十道。<br/><br/> “阿弥陀佛,如此最好不过!”法长长叹一声。原来,这老和尚竟是少林四大金刚之一的法长,练就一身金钟罩铁布衫。此次受琉园之邀特来助一臂之力的。可惜来了几日,却连古井外都未能近身。<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