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似锦早料想到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会有不适应感,但她没想到会那样深。
她的成绩不差,在原来的学校里考试排名总徘徊在年级前十左右,然而转学后的第一次考却让她第一次感觉到残酷的差距,按照综合成绩排名,她在班级里竟然是倒数第十五。
当天晚上,她躲在被子里哭了很久,完全没有勇气向父母透露丝毫关于成绩的点滴。震惊,更多的是羞愧,年似锦觉得自己简直无颜以对父母和他们多年积攒的那点血汗钱,更无颜以对自己,就连次日到教室上课,都觉得同学们看她的眼神里写着对差生特有的鄙夷,甚至有许多人都觉得年似锦是靠关系进来的。“靠关系进来的特殊学生”这块牌像山一样压在她的身上。
相比于年似锦的悲催,周子正就是班里神一般的存在。人缘好,体育好,学习好,是班里的班长,老师眼里的种子学生,而且这个人还是似锦的同桌。
“喂,想什么呢?”年似锦的背被人用笔戳了一下。
年似锦不耐烦的回头,“苏尔,你干什么?”如果说和班长周子正同桌是年似锦撞了大运,那么和副班长苏尔前后桌对年似锦来说就是倒了大霉。也怪不得年似锦如此不待见苏尔,谁让苏尔开学第一天就把年似锦得罪了呢?
事情是这样的。
开学第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自我介绍,轮到似锦,“大家好,我叫年似锦。我。。。”
似锦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后面有一男孩的声音响起,“喂,兄弟,你爸妈怎么给你取了个女孩的名字?”
随即,教室里哄堂大笑。
05年的年似锦还不是现在的长发及腰,而是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虽然中性了点,但是要看出来是个女孩,还是很容易的。所以,年似锦认为那个叫苏尔的男生在故意找茬。很久很久以后,苏尔也承认,那一天他就是故意的。
但是不管怎样,年似锦“年似男”的绰号就从此叫开了。
········
让人烦闷的教室里坐满了人,只看见一颗颗埋在教材中的头颅,四周鸦雀无声,大家都在专心地自习,没有人交谈。年似锦心里自嘲地想:就算四周闹哄哄地笑闹成一团又怎样,凭自己的河南味儿普通话怎么融入进去?
这个班里阳均阴匀,共有五十七人,女生有29个,算上似锦,其中有五个是家住本地的省城女孩子,她们基本上都不住校,每天下午下课后回家吃晚饭,然后来校晚自习,自习结束后再回家过夜。。
每天早读前和晚自习前都是这些城里女生们最活跃的时间,她们分享着前晚电视剧的精彩情节和各自的偶像在新MTV里的造型,讨论着谁谁家门口转角的巷子里那间服饰店有条漂亮的裙子,或者和男生们交流着体育新闻的当日要闻。
年似锦每天都静静听着,插不进一句话,她在她们讨论的那个精彩的世界之外,每天自习结束后她只能回到仅有床和墙壁的宿舍。由于该校外地学生不多,大多数本地生源都不住校,所以学校的宿舍相当简陋,里边住的都是像年似锦一样来自周边郊县或乡镇的学生,即使晚上聚在宿舍里,也很少高谈阔论,倒是经常半夜或清晨从被子里透出用手电夜读的光线。
班上另外几个来自乡镇的女生都跟年似锦住在同一个宿舍,李黛,刘珊珊,刘欣,王琪。跟年似锦不同的是她们在班里成绩不错,一向勤奋苦读,她们看年似锦的眼神里不是没有轻蔑的。年似锦觉得很正常,因为同样的“下来的孩子”,如果不是这样也就没有后面的大姐(李黛),阿三(刘珊珊),小四(年似锦),小六(刘欣),小七(王琪)了。
人就是这样,有了差不多的背景,就觉得彼此是同一类人,因此年似锦与舍友们倒也相处的不错,只是与本地女生就很难说了。
年似锦曾经听到班里的一个本地女生说:“不是我们不喜欢跟她们几个乡镇来的女生说话,实在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难不成跟她们讨论家里有几头猪、几亩田?”
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年似锦心想。于是她益发沉默,全然不见在家乡学校就读时的神采飞扬。
至于男生,反正除了周子正,年似锦没有寻到存在于青春读物和女孩梦中的少年。
很多次,似锦看着自己的脸,自己都觉得灰姑娘的故事荒谬,灰姑娘是什么,是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有的一个女孩,虽然遇到王子之前命运不济,但至少是善良可爱、美丽动人的。而她年似锦呢?虽然一样穷,但又算得了什么呢?
“动作轻一点!”
就在锦把背往后面的桌子用力一靠之后,苏尔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抱歉。”似锦道歉。
“年似锦你是不是还在生气啊?关于开学那天,我真得不是有意的!”对方絮絮叨叨。
似锦笑,“这件事你解释过多次,我早就不生气了。”
“不,你还在生我的气!”苏尔很肯定。
“哦!”似锦说,“你怎么那么肯定?”
男孩低着头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