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盛宠摄政王妃
正文 第二章游魂随父,往事真相
作者:水果酒 时间:2018-05-22 16:33 字数:2479 字

  齐淑云感觉身体很轻很轻,仿佛飘荡在虚空之中,只是眼前很是昏暗。耳边响起熟悉的金戈之声。

  自己不是死了吗?为什么在这儿?这是哪?她心中问道,却没人回答她。

  “圣上有旨,上将军杨继雄长漠之战大捷有功,宣进宫面圣领赏,其余随征诸将,着功赏赐各有差,可先行回府。”太监尖锐的声音来。

  这声音何等的熟悉,正是十四年前父亲最后一次离开的时候说的话,随之便是一场天大的阴谋,将门杨家也随即被满门抄斩。

  她本是杨家的遗孤杨乐瑶,后来幸而得到翰林院大学士齐启华收养,将大女儿齐淑云与她互换面容并代她而死,从此杨乐瑶便是齐淑云的身份了。

  过往的一切她无能为力,如今亲眼见到悲剧即将发生,她如何能无动于衷?

  “不,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一定要阻止父亲。”齐淑云顾不得现在是怎么回事,只知道一定要阻止父亲入宫,心中呐喊着。只是她只听得见声音,时远时近,眼前却是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更是什么也做不到。

  “将军,将士得胜归朝,宫中向来是招所有上将一律入殿觐见,如今却只招上将军一人上殿,末将微觉不妥,敢请带末将入殿。”说话的是一年轻将军,此人齐淑云自然认识,便是父亲手下亲信大将程毅,此人勇武过人,忠诚可信,若是带上他,也许事情会有所转机。

  可齐淑云却并开心不起来,因为她知道,父亲一定会拒绝他的请求,如同十四年前一般。

  果然,只听父亲道:“程将军不必担忧,我等皆是忠烈之人,况且此番又是得胜归来,便是有些奸佞小人挑拨,陛下明察秋毫,定然也能明辨是非,不会冤枉我等。”

  “可是丞相他们……”程毅将军还想说些什么,却被父亲打断:“我等沙场卫国尚且不惧,此时身在朝中又怎么畏首畏尾?”程毅默然无话。

  齐淑云心中焦急,却怎么也睁不开眼,呼喊着,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瑶儿。”齐淑云听见父亲喊自己的名字,自己最原本的名字。

  “爹爹。”小小的自己应到。

  “在这里和程叔叔他们玩儿,爹爹回来就给你带好吃的好吗?”爹爹杨继雄轻声说道,声音中满含着宠溺。

  “好的,爹爹。”当年还叫杨乐瑶的自己答道,只是,那时的她还想不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她听见一声清亮的马啸声,那是父亲的白龙宝驹。记得自己曾向父亲请求将白龙宝驹送给才不过七岁的自己,父亲笑着说道:“等我的瑶儿长大了,便送给你当成人礼,只是不知到了那时这马老得还能不能跑动。”

  自己听了笑道:“它要是老了我便一直喂着它,给它养老送终。“满屋子的人都笑她傻,只有父亲却称赞道:”小小年纪便能有这般情深意重,心怀宽广,若是男儿,定然会是国之栋梁。”

  蹄声渐渐远去,她才回过神来。

  “不要去。”她在心里呐喊着,挣扎着,突然,眼前像是有了一丝光亮,显出父亲的背影。

  她飘荡着跟上,越过几道城门,不远之前便是乾清门,而那里,便是父亲的死地。

  她已经隐约间看见城墙之上显露出的箭间寒芒,父亲征战沙场多年,此时自然也察觉到了什么,轻轻拉下马缰,白龙驹适时停下,身后十二名亲卫随之止步。

  领行的公公见状,掉马回头,近前问道:“上将军有什么事吗?陛下可是等着将军上殿呢?”

  杨继雄扬声问道:“敢问公公,此番殿上群臣有几位?大学士可在?末将心中好有个准备,免得等下准备不周,惹了龙颜,于你我都是不好的。”说着还递上一个袋子,太监打开,竟全是黄金。

  眼中笑意弥漫,笑道:“今日是小朝会,殿上只是来了十余位大臣,大学士不曾来殿上,想必是陛下想在大朝会上再正式奖赏众将士,今日只是问问相关事宜吧。”

  听着这话,齐淑云明显发觉父亲身体微微一僵,随即便放松下来,轻笑道:“多谢公公相告,此番陛下奖励定然丰厚,自然少不了公公的功劳,末将想现在就去备上一份薄礼献给公公。”

  那公公一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连忙道:“上将军客气了,都是替陛下分忧。”却没有丝毫推迟的意思。

  “成华。”父亲喊道。

  “末将在。”一亲卫上前答道。

  “立刻回府,备上黄金五十两,即刻送往南市。”父亲命令道。齐淑云知道,阉人不便出宫,而燕都南市大有往来宫中之人,可以将礼品送往给宫中太监。

  父亲翻身下马,道:“你骑我这匹马,也能早些赶到,不至于误了公公的事。”

  “是。”亲卫虽觉奇怪,却不敢违逆,交换马匹之时,却听见父亲近前递过一块令牌,说道:“带着小姐跑,越远越好,永远也不要再回来。”语速极轻极快,那公公离得远些,自然是听不清的,也没在意。

  见那亲卫走远,才不紧不慢的说道:“烦请公公继续带路。”只是眼光依然望着亲卫离开的方向,齐淑云知道,父亲这是在担心那个小小的自己。

  一入乾清门,行走不远,身后便传来关城门的声音,随即大批军士涌入,顷刻间便将其包围,城墙上的箭镞也都不再埋伏显现出来。领路太监不知发生什么事,神色慌张,父亲及随行众将士却丝毫不乱,淡定如初,仿佛早已料定一切。

  齐淑云前世并未亲眼见过乾清门之变,只是事后听说因一大臣挑拨,文帝怀疑父亲拥兵自重,才于乾清门设伏杀害父亲,此刻亲眼所见,更觉心中担忧如焚,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像一个旁观者,看着父亲一步步陷入死地。

  人群中响起一阵鼓掌声,随之走出一人。是他!十一王爷嬴季华,在他身后竟还跟着丞相等众人。他们当年竟然都是亲眼目睹父亲含恨而死的吗?前世的自己竟然还将他们当做国之柱石,更视为父亲知交好友。

  只见嬴季华面露欣赏,笑道:“不愧为将门杨家的人,便是一个亲卫都能这般沉着淡定。”随即语气一寒:“只是这样的一支军队,若是做起乱来,怕是谁都挡不住的。”

  父亲大声笑着,显得极为豁达,道:“我杨继雄为将十二年,自认忠烈,即被奸臣乱言,陛下猜忌,要杀便杀,有什么好说的,只是苦了众儿郎跟我受苦。”后面一句是跟身边十一亲卫说的。

  “愿为将军效死。”众亲卫答道,随即抽出佩剑。

  “本王佩服将军勇气,只是形势如此,怪不得谁了。”说完便挥了挥手。

  齐淑云‘闭上’眼睛,耳中只留下震天的喊杀声。

  声音渐渐远去,再次睁开眼,却已回到了城门之外,正看着小小的自己被那亲卫裹挟在马上,飞速离去……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