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许你第三世
正文 第五章 荷花灯会
作者:花儿是傲娇 时间:2018-05-22 23:35 字数:3904 字

楚寒珊坐在窗前,看着从墙外熟练翻进来的文琦,感叹道:“你要是不翻墙,而是从我窗底下冒出来,那你才算是把西门大官人演活了。”

文琦嘴角一抽:“我这是学相如韩寿,窃玉偷香,怎么到你这儿就变成了偷情幽会了。”

楚寒珊站起身,慢悠悠说道:“不都是偷么?”

“…………”

“你说约我出去玩,让我好好准备,结果搞半天是偷着出去,那准备什么?”楚寒珊问道。

“本来是想当着相府众人的面接你出去,可是皇上把你看得有些紧。我要是这么做了,今晚还怎么玩。”文琦无奈道。

“好吧,那就翻墙吧。可是我不会,以前我也就上过树,翻墙这种事还真没干过。”楚寒珊看着院子的围墙说道。

“你还上过树?干嘛?看风景?”文琦问道。

楚寒珊淡淡看了文琦一眼,轻声说道:“掀了一姑娘的裙子,被追到树上不敢下来而已。”

“…………”文琦看着楚寒珊一脸怀念的表情,再次无语。

“好了,既然还有人盯着,我们就早点走吧。巧蕊那里我都说好了,有事她会先挡着的。”楚寒珊说道。

文琦点点头,伸出手,抱着楚寒珊,迅速翻离了相府。

每年仲夏,晋国的都城,汝阳城都会举办一次荷花灯会。汝阳的荷花闻名天下,不仅品种胜多,且都为野生,所以格外自然,清逸。在这个时候,青年男女都会相聚汝阳城,寻找自己的缘分。

楚寒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实在是有些不适应:“为什么人会这么多?”

文琦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你不喜欢人多,所以我们先去喝点茶,吃完东西再下去转,人就不会这么多了。”

楚寒珊点点头,跟在文琦身后,进了一家茶楼。

“文公子来了,雅间已经给您备好了。小的带您过去。”小二一看到文琦,便笑开脸道。

二人跟着小儿到了雅间,茶水糕点已经备好了。文琦打发了小二下去,然后拉着楚寒珊坐下,问道:“怎么样,还不错吧。”

楚寒珊看了看桌上的吃的,点头道:“看起来不错。”

文琦闻言敲了一下楚寒珊的头,忍不住笑道:“谁问你吃的了。我问你的是环境。你看看窗外。”

楚寒珊闻言便向窗外望去。只见楼下一路灯火,沿着汝阳河排开。橘黄色的光映着河水,似是万丈星辰坠落凡间。路上攒动的人群,也在一片喧闹中变得欢快。

“真是很美。似乎身处银河一般。”楚寒珊赞道。

“对啊。这样的美景,似乎也在默默地静谧着人心。很舒服。”文琦说道,“你尝尝这里的茶,很不错。”

楚寒珊点点头,端起面前的茶杯,在鼻子底下晃了晃,然后轻轻抿了一口,随即忍不住赞道:“好茶,闻起来有一些淡淡的茶香,喝起来有些微涩,但却十分清爽,甘甜。”

文琦笑着道:“这是荷叶茶。荷叶是新鲜采摘,泡茶的水是用刚刚绽放的荷花上的河水冲泡,有着荷花的香气,也有着荷叶的甘甜。你要是喜欢,我每年都带你来喝。”

楚寒珊点点头浅笑道:“好啊!这样的美景,我每年都要来看。”

“除了这些,我还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文琦说道。

“什么东西?”楚寒珊问道。

文琦神秘的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竹骨折扇,慢慢的递给楚寒珊,说道:“一位故人留下来的,你应该会喜欢。打开看看吧。”

楚寒珊有些疑惑的伸出手。当指尖碰到那有些冰凉的竹骨时,心脏蓦地漏了一拍。楚寒珊的手就僵在那里,有些迟疑。

文琦神色复杂的看着楚寒珊的反应,复又勾唇笑道:“怎么了?这把扇子又不会吃人,干嘛那么害怕。”

楚寒珊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似乎这扇子不太像是一把普通的扇子。”

“普不普通,打开看看就知道了。”文琦说道。

楚寒珊看着那把折扇,缓缓伸出手,将它接了过来。不知为什么,楚寒珊心里有些难过。似是埋藏了很久的情绪突然涌现,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

楚寒珊轻抚扇骨,似是在抚摸一段年华。轻启折扇,一株红梅映入眼帘,犹如朵朵业火,灼烧着楚寒珊的思绪。

折扇上还有一首题词,是徐再思的《双调•蟾宫曲》: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她不曾见过这株红梅,不曾看过这题词,更不记得这把折扇。可为什么,心会痛,眼会模糊。

文琦看着楚寒珊,眼里尽是看不懂的情绪。他开口道:“这是我一位故人留下来的,是他的心爱之物。他临走之前将这把扇子送给我,我觉得这上面的红梅很适合你,就转送给你吧。”

“这,可以么?”楚寒珊抬头问道。

“可以啊。你喜欢就好。”文琦笑道。

“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感觉这把扇子很熟悉。熟悉到似乎就是我的一般。”楚寒珊轻声说道。

“楚姑娘,你脸皮有点忒厚了啊。看见什么就是你的了。”文琦勾唇笑道。

楚寒珊白了文琦一眼:“文公子,请问您懂得什么叫做气氛么?”

文琦耸了耸肩:“还不都是跟你学的。不过我看你是真的喜欢,那就好好收着吧。”

楚寒珊将扇子轻轻合起来,小心翼翼的放进怀里,浅笑道:“谢谢。”

“说什么谢啊。吃点东西,我带你下去转转。”文琦桃花眼一眨,笑着说道。

楚寒珊看着外面往着一个方向去的人群,问道:“他们都去哪里?”

文琦看了一眼,回道:“去城南的荷花湾。一会那里会有一个灯谜大会,主要是考参赛者的文武双才,最终的获胜者的的彩头是一盏特制的荷花灯。每年拔得头筹的,都是京城中有名的文武兼备之人。所以许多佳人也会前去。如果看上哪家公子,便悄悄的将绣帕塞到那位公子的手中,如果二人两情相悦,便是一份良缘。”

“听起来不错。”楚寒珊点头道,“咱们也去吧。”

文琦闻言忍不住笑道:“你不嫌人多啊。”

“可是这种事情怎么能错过呢。去凑个热闹吧。”楚寒珊迫不及待的站起来说道。

文琦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便也跟着楚寒珊的脚步快速走了出去。二人到了街上,便随着一路的人群走到了城南的荷花池。文琦护着楚寒珊一路走到了人群的最前面。只见荷花湾旁建了一个高台,周围挤满了人,许多年轻的男子都跃跃欲试,似是想借此机会觅得一份良缘。楚寒珊看着有趣,便对文琦说道:“要不你也去试试。”

文琦哭笑不得的说道:“楚寒珊,我好歹也是你的未婚夫,你就这么大方的把我推上去,合适么?”

“有什么不合适。咱俩的婚约不算数。不过凭你的相貌,就算拿不到荷花灯,估计也有一大批待字闺中的佳人往你怀里塞手帕吧。这不挺好,以后你就不用置办手帕了,护国公府少了一大笔开销呢。”楚寒珊坏笑道。

文琦眉毛一挑,说道:“我如果参与,必然会将头筹拔下,到时候被佳人簇拥,你可不要吃醋啊。”

楚寒珊淡淡说道:“你先拿到再说。”

“等我。”文琦轻轻笑道。

楚寒珊看着文琦的背影,有点后悔自己没买点零食边吃边看。

比赛项目是摘荷花灯。这荷花灯被挂在一根高高的竹竿上,而竹竿被放置在荷花池中央。参赛者必须自己想办法将荷花灯摘下,谁先摘到荷花灯并答对荷花灯中的问题,谁就获胜,条件是不能乘船。许多参赛者看到伫立在荷花池中央的竹竿,便摇摇头,无计可施。文琦望了望周围,见有人已经去寻找一些可以代替船只的工具,也有人试图游过去,或者用轻功飞过去,奈何竹竿离岸边太远,许多人都败下阵来。文琦回头对着台下邪魅一笑,瞬间许多小姑娘都被勾了魂。楚寒珊无语,这家伙还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记放电啊。楚寒珊正在出神,却见文琦纵身一跃,似一阵风般踏着荷叶向荷花灯飞去。楚寒珊完全愣住了,怎么没有人告诉他文琦的武功这么高。

出神间,就见文琦摘得荷花灯,踏着绿波款款落在高塔之上,楚寒珊看着这一连串的动作,彻底服了。

“公子好身手!”一位中年男子走到文琦身边,朗声赞道,“公子既然已经摘到荷花灯,那就看看是否能打出这上面的灯谜,如果答不出来,这荷花灯还是要易主的呦。”

文琦勾唇笑笑,伸手将荷花灯中的灯谜取出,缓缓念道:“‘道红豆,朱砂入骨忧,相携别离成追忆,吾与明月引觥筹。’打一首诗名。呵,这有何难!”

“哦~看公子胸有成竹的样子,莫非已经有了答案?”中年男子问道。

文琦轻笑点头道:“这首诗便是李白的《三五七言》。这谜面就是三五七言,谜底自然是三五七言的诗。而且谜面在讲述红豆相思之苦,与这首诗提到的相思之情符合,而且谜面也提到相携与别离都已成往事,剩下的也只有作者独自一人举杯邀明月,这自然指的就是李白的《三五七言》。”

“好!公子果然好文采,老夫苦思冥想了很长时间的灯谜,公子竟一眼看破,在下佩服,这灯谜的谜底虽然看起来悲哀,却也提醒世人要珍惜眼前人,希望公子也能珍惜眼前啊!哈哈哈,那今年的荷花灯的主人就是公子了,恭喜”中年男子朗声笑道。

“多谢先生指点!”文琦拱手道,“既然在下得到了这荷花灯,便想邀一位有缘人和在下一起放灯祈愿。”

楚寒珊挑眉笑了笑,心想这文琦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要造成桃花满天下的局面啊。

文琦看着在人群中独自浅笑着的楚寒珊,便拿着荷花灯,缓缓走她面前。楚寒珊抬头看着走到眼前的人,还没来得及开口,便有许多年轻的闺阁少女都悄悄的挪到文琦身边,将自己的手帕,轻轻地塞到文琦的怀里。文琦见状,无奈笑了笑,委婉谢绝了少女们的爱慕之情,他看着楚寒珊,温柔却又坚定的向周围人说道:“在下护国公府文琦,承蒙各位谬赞,也多谢小姐们的青睐,只不过在下已经心有所属。今日,我要以这个荷花灯对我的未婚妻起誓,只要能让她开心,能让她只看着我,做什么我都无怨无悔。或许她性格平淡,或许她无欲无求,但我也会一直陪着她。不会离开她。不管穿越多少年华,不论蹉跎多少岁月,我都会不离不弃,护她一世平安。”

楚寒珊有些怔愣看着文琦那双含情的桃花眼,那双眼睛里的温柔渐渐融化了楚寒珊僵硬的表情,使她的唇角情不自禁的扬起。

他们两个人就这么看着彼此,模糊了喧哗,模糊了时光。文琦拿着荷花灯走到楚寒珊面前,执起她的手一起走到河边,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下,让承载着一世诺言的荷花灯慢慢飘走。

文琦看着身边浅笑着的楚寒珊,眼里尽是说不尽的情意绵绵。

前两世他选择放手,但是在这第三世,他不会再让自己失去……

而楚寒珊,却是另一番思绪……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