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亲说让你明天不得外出,在家安份一天。”夫人补充道。
“不会吧,娘,大过年的这么惩罚我?”依人抗议道。
“你父亲的话你还敢不听?再说了,在家陪娘说说话也好啊。”
“娘,你有舅舅和舅妈他们陪着说话还不够?还要把我栓在家里,闷坏了怎么办?”依人试图从母亲这里找到缓和的余地。
“不会的,在家安分一天也不错。”
“娘,爹爹明天做什么?”依人探听着。
“他?好象是要出去拜访哪个上司,哦,就是你交给我的名单里的人物。”
依人一听,来了兴致:“那爹爹的业绩报告他都看了吗?还有明年的工作计划?”
“你让我给他的东西,我都交给他了,今天下午我见他没出门,看了一个下午,后来听说要找师爷,可惜师爷府衙看家,没带他来。”夫人道。
“哦,什么事?”依人问。
“不知道,我不懂,官场的事你父亲也不跟我说。”
“那一会儿我去问问他,看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你舅舅还问我呢,送他那火锅是做什么用的。”
“您怎么说?”
“我说有一道菜叫‘闹海’,就是用这个锅做来吃的。只是不知道这道菜该怎么做,明天你教教他吧。”
“行,反正明天我被软禁了,不能出去,找点事做也好。”依人道:“我先去爹爹那看看。”
夫人也随着依人站了起来,令她不解的是:女儿从前对父亲的那种敬畏之情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依人随母亲来到父亲面前,问安后说:“爹,听说您下午找师爷,有事呀?”
“是啊,他给我写了点东西,有些事得跟他商量商量。”老爷表情严肃。
“是从前的业绩还是今后的计划?”
“哦,你怎么知道?”
“那天师爷见你不在,就交给我了。我随便翻了翻。”依人掩饰着。
“是今后的打算,你懂吗?”
“如果说是爹以前的业绩,我不大清楚,今后的打算嘛,我倒是可以提一点建议。”
“那你说说看。”知府用的是不大信任的口气。
“我觉得在父亲的辖区内,边关征战是可以避免的,距离突厥近也不是劣势,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优势加以改善。比如增强边境贸易啊,进行文化交流啊,回汉通婚……风沙大才是最难以治理的问题。”
“这个问题师爷在书稿中提到了,我们也做了计划。”
“是种沙棘?”
“你怎么这也知道?”
“在家时听百姓们议论过。”
“是啊,听师爷说了设想之后,我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还有,不乱砍乱伐是必须要做到的。”
“这一项正在实施……”这时的知府大人再也不把依人当做那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儿看待了,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她当成了师爷。
父女二人进行了一次近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长谈,直至深夜。
依人告辞时嘱咐父亲:“爹,今天太晚了,您明天可以稍微晚点去,多睡会儿,一定要养足了精神再去。”
祝好朋友们圣诞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