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宫奴(完本)
三 哈拉和林 三 哈拉和林 8、算前言,总轻负(2)
作者:回回苏 时间:2018-05-23 02:42 字数:1965 字

  **********

  气氛陡然间凝冻了起来。

  秘色心底涌起无边的迷雾。

  大唐的政令,陆吟的行为,终于又一次将自己推到替罪羊的屠戮场!

  堂堂回鹘国教,雄纠纠气昂昂的僧众,却不敢用自己的力量去抗争,只敢把所有的怨怼都发泄在自己一个小女子身上!

  僧侣不依不饶,“惕隐,听说两日前,二位惕隐刚好邂逅了一位大唐汉女,也巧了是个穿着绿裙子的姑娘……不知二位剔隐能否让我们亲自查看一下啊?”

  艾山却似乎没有听见僧侣软硬兼施的问话,一径望着那幅画像,微眯着眸子,一个字一个字从齿缝间重重地吐着,“沈、秘、色……”

  艾山的举动自然逃不过玉山的眼睛。玉山急急催动轮椅向前,用一只手无言地覆上艾山的手背,温润如玉的面容不见波澜,但却是格外的一种坚定。

  艾山抬头,悠悠地凝视玉山,“我知道……我知道……可是,谁让她就是沈秘色呢!谁让她就是那个宫奴!玉山,对不起,我无法装作不知道,我做不到……”

  玉山湛蓝的眸子涌起深深的绝望与无奈。

  他回眸望秘色,深深、重重,似乎要将秘色的影像深深地镂刻入眼底,镂刻入心版……

  艾山仰天无语,少顷,垂首,蓝眸如冰,“两天前我们的确收容了一个大唐的汉女。她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但是我却看得出,她跟这图画中的女子,一模一样!”

  ***************

  秘色呆呆地望艾山,浑然不觉那僧侣已经将重重的铁锁扣在自己腕上。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之前分明是要对自己有所回护,所以才急急赶在僧侣进门之前到来的啊!

  为什么他的心情会急转直下?

  为什么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与宫奴的身份之后,便仿似全然换过了一个人?

  自己难道真的做错了什么吗?

  大唐皇帝灭佛,摩尼教遭受的灭顶之灾,难道真的是自己的责任吗?

  为什么,为什么所有的人似乎都认定,将自己锁入镣铐才是罪有应得,正义昭彰?

  这是什么世界?

  这是什么人伦!

  就连这个孩子,这个还没有完全走入成人世界的孩子,都已经被成人世界的污秽所染,全然罔顾事实,轻易便将自己一掌击入无底的深渊!

  ************

  见秘色毫无反抗,白衣摩尼僧侣喜形于色,“多谢剔隐!小僧即刻回复教主,就说是剔隐领导小僧将妖女缉获!”

  剔隐……

  秘色微微眯上眼睛。已经几次听得那僧侣称呼艾山与玉山为剔隐了。这个称呼,似乎在契丹饮宴之上,也曾听得那些契丹的军官称呼过耶律亿……

  剔隐。似乎是一个尊贵的名号,抑或是一个官职的名称?

  到底是,什么意思?

  秘色隐隐间,觉得自己正在接近一个答案的边缘,却不得要领,仿佛隔着朦胧的纱,始终望不见隐藏于其后的真实。

  剔隐……艾山突然的转变……自己的姓名与身份……

  仿佛是一条锁链上三个套联的环节,只要知道了剔隐的含义,似乎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被摩尼僧人拖着走出帐篷的刹那,秘色霍然回头,直盯住艾山的眼睛,坚定地问,“艾山,告诉我,剔隐是什么意思?”

  那摩尼僧人猛力一拽铁链,“大胆妖女!剔隐的乳名,也是你叫得的!”

  艾山是他的乳名!那么他们的大名又是什么?

  秘色觉得自己似乎又向答案迈进了一步!

  艾山没有说话,湛蓝的眸子里,翻卷着看不清的雾霭。

  终究还是,不肯说吗?……

  秘色的视线向玉山滑去,看见他眸子里刻着的恸,长长发丝随风轻扬,隐隐掩住他眉间的胭脂记,一点,殷红。

  不知怎地,秘色忽地恍然一笑,她不想让这白衣的孩子为她伤心。上天给了他太多,偏又亏欠了他太多,如果可以,秘色情愿留给他的,是一抹,微笑……

  ************

  白衣的摩尼僧侣又是猛力一拽锁链,“妖女,快走!再磨蹭也免不掉你到鬼门关报到!”

  秘色的翠衣的身子,恍如阴云疾风中颤抖的小草,伶仃着,蹒跚而行。

  秘色努力挺直自己的脊梁,努力留下一个坚定的背影。

  前方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既然不能选择,也只能引颈承受。当把这一切都看开,或许就算死亡,都不再可怕。

  身后,忽然传来悠悠的笛音,如歌如诉,飘飘袅袅,细碎、如风……

  **********

  小知识:摩尼教,大家普遍的最初了解应该是来自于金庸大侠的《倚天屠龙记》,那里面的“魔教”,指的就是摩尼教,小昭就是魔教的圣女,未来的教主。但是事实上,金大侠笔下的“魔教”又一定程度上将“祆教”这一同样来自于西亚的宗教附会在了摩尼教身上,圣女之说应该又是金大侠出于文学考虑的一种创造……呵呵,大家只要了解,摩尼教来自于波斯,崇尚光明,认为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再有就是,摩尼教在中国的发展就是因为回鹘的推波助澜,大唐与回鹘最终崩裂后,内地的摩尼教发展便已经尽量与佛教和道教贴近,再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摩尼教了……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