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元宵节夜市
作者:三百字的三十 时间:2018-07-03 12:24 字数:1195 字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元宵节到了,老家的习俗与其他地方略有不同,元宵这天吃的是“兜财馄饨”而非“元宵”。

  馄饨馅儿是田埂上新鲜的野荠菜。老里头的说法是今晚的馄饨是兜财的,馅一定要足。夏妈妈早早的就去乡下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荠菜,再和猪肉混在一起剁的碎碎的,夏爸爸也回来了,三个人一起裹了实实足足的一筛子馄饨。

  晚上吃完馄饨,天刚擦黑,一家子就往镇中心赶去。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慢慢提高,夏娴娴觉得,一切都在向记忆里的生活靠拢。

  和夏家之前摆摊的经历一样,由于当时少有商场和超市,一些商贩就集中在镇中心的广场摆摊卖些生活用品,久而久之,这里就汇聚了不少人气,慢慢的形成了夜市的规模。夜市的诞生很快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也促进了夜市自身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商品涌入夜市,时尚服饰、书籍、花卉、音像制品、小家电等一应俱全。

  元宵节更是最热闹的时候之一,无数白炽灯,照得整条街灯火通明,吆喝声、讨价声喧嚣嘈杂,热闹非凡。

  夜市上,伴随着嘈杂的人潮声,夏爸爸和夏妈妈选购家里所需要的各种物品,顺便给夏娴娴买了一点小零嘴解馋。刚烤出来的饼又烫又香,蛋烘糕软软糯糯,一口咬下去只觉得初春的寒意都跑光了。

  远远的看到有卖拉的小兔子花灯,夏娴娴好奇的凑上去看,这不是几年后成批制造的塑料作品,架子是木头的,外面蒙着白纸做的外壳,里面竖着一根短短的小蜡烛,卖花灯的是个花白胡子的老爷爷,乐呵呵的看着夏娴娴研究花灯。

  夏妈妈还在和卖衣服的摊主讨价还价,还没察觉自己的女儿越走越远,倒是夏爸爸不耐烦为这一毛两毛的和人争执,正百无聊赖的四处乱看,发现自己女儿对花灯感兴趣,就也跟过去看看。和摊主爷爷有聊没聊的搭话。

  “老板,你这个灯怎么卖?”“大个的兔子两块钱一个,小的一块钱,都是自己做的,挣个辛苦钱。”摊主很爽气的说。

  “老板你做这么多得好久吧。”

  “哈哈,还好,都是做熟了的,闲时做做也不花什么功夫,挣个三瓜两枣的补贴补贴家用。”

  夏爸爸想想一年也难得过节几次。女儿又挺喜欢的样子,现在家里也宽裕点了,就掏钱给夏娴娴买了个小兔子灯拉着,还问老板要了火柴把蜡烛点亮了。

  夏娴娴是真的挺喜欢这灯,也就厚着脸皮装嫩,高高兴兴的拉着兔子满街走。

  夏妈妈给自己老公自己女儿各挑了套衣服,一看夏娴娴拉着兔子灯回来,不由得笑了,自己女儿平时老成的很,其实还是个小孩子。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