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正文卷 第十七章 风骨,趣味,教养和文化
作者:君子陶陶 时间:2018-07-05 18:53 字数:3697 字

  记得她之前曾经询问他,为什么会喜欢收藏古剑。

  他说他并不是单纯地喜欢古剑,而是喜欢这些古代器物身后所蕴藏的历史和故事。看着他们身上精美的花纹,想起他们所处那个时代之中的风起云涌,他便会觉得,心底有一股力量在翻涌。

  当时魏卿还默默地拿出了一本相册递给她,指着其中一张张的照片给她解释:这是他大二第一次跟着老师去田野调查,亲自下了南方刚刚发掘出来的一个楚墓。

  那是他大四第一次主持发掘的一个丝绸之路上的小城旧址。

  还有后来在国外时做文物遗产保护与利用课程的第一次阐述,他身后的PPT上展示的是著名的马王堆汉墓,他说他希望把中国博大精深的全部历史都传播出去。

  这是一个历史绵长悠远的国家,这片土地上无数王朝起落沉浮,留给后人的是无数的文化宝藏,甚至不仅是文化宝藏,还有精神上的自信与骄傲。

  魏卿很热爱这些散发着芬芳的故时记忆。

  他出身考古世家,祖父一身风骨,满腹经纶,精通甲骨文、金文,收藏了诸多青铜礼器,但在离世后全部捐赠给了A市博物馆。父亲严谨执着,即使是坐到了院长的位置,也从来都是亲自奔赴考古现场,指点江山,满城乃至全国的考古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风骨,趣味,教养和文化这样的字眼,在当今这个匆忙的社会其实总会有些格格不入。

  魏卿从小受着这样的教育长大,但偶尔也会觉得这只是空喊口号,落不到实处,飘得很。偏生身边的朋友却也一个比一个飘:他学了考古,封恒学了文物保护,聂菲一个猛子扎进文学里不愿意出来。

  那时他猛着劲地想早些读完博士,疯狂地想出新成果,发核心期刊的论文,魏父就曾训斥过他:他们这样的学科,需要用真心去慢慢浸润和体会,像他如此这般急功近利地想要出成绩,会为真正的学者所不齿。

  当时魏卿二十出头,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话。气得魏父直说他这些年所有的书都白读了,竟养成了这样的莽夫气。

  但这样的莽夫气的确让他有了资本空降母校直接聘任成为了副教授,一时被年少有为的鲜花和掌声遮住了双眼。

  后来才知道,除了他发的那几篇论文以外,其实学院更多的还是看在他父亲和祖父的面子上给了他这个副高职位。

  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最终还是逃不开魏家的名声。而这些名声,却并非发一篇论文就能得到的。这是魏家数代风骨和修养还有文化积累的结果,追名逐利之人永远也无法赶上。

  魏卿这时才真正地放缓了脚步。

  他也想成为这样的魏家人,把祖父还有父亲的那股真正的文化气质传承下去。

  他见过那些为了一个保研名额,否定项目里其他人帮助和参与的学生,也见过那些为了一个学术成果的最终署名,和挚友决裂,老死不相往来的老教授,更见过和他一样的年轻教师,为了早些评上副教授、正教授,疯狂地翻译外文文献,整合捏造一篇论文,堂而皇之地占用别人的学术成果。

  而这些都是他的父亲和祖父从来不屑于去做的事。

  也是他自入大学以来,父亲便教他远离之事。

  “大环境,没办法。你独自一人硬撑着不与之同流合污也许会很辛苦,但我不希望你满腹诗书全都白读了,愧为读书人。”

  “读书人”这三个字在魏家的意义,很重很重。

  砸在魏卿的心里,至今不敢懈怠。

  “昭儿,或许我这么说你会觉得我很死板,但我还是要说:你了解的就是你自己的知识产权,哪怕是你自己愿意送给我,我也不能毫无廉耻地全盘接受。”

  魏卿正想给她解释一下什么叫“知识产权”,却看见她若有所思地抿了抿唇,说出了一大串令他十分惊讶的话:“前些天看书上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安国的任何遗迹、墓葬其实于你而言都很重要,你也真的很感谢我会告诉你这些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事。”

  “偏偏从我这里听到的一切有关大安国之事和你的事业都密切相关,可你不愿意利用我这样做。便是你的有所不为。”

  他总是忘记她是她那个年代有资格接受教育的贵族,举手投足之间尽是礼仪之邦传承千年的风华气度,思想深受百家哲学熏陶。他如今所追求的那些风骨气韵,没有人会比她更懂。

  魏卿忽然对万卿墓有了特殊的情感。

  他想感谢自己这一张或许和墓主人有些相似的脸,让他能够遇见她,和她产生感情,使她留在自己身边。

  何其有幸。

  “佩剑、竹简都已经转移了,不过很奇怪,不知为何他的墓葬里还随身陪葬了女子用的胭脂水粉,和一根玉簪,原以为该是将军夫人的陪葬,可但却压根找不到女子尸骨。”赵建国想起了这个有趣的发现,和魏卿分享道。

  “回忆录里大约有写,比如这只是有着将军回忆录、宝剑与夫人水粉簪子的衣冠冢?”魏卿的眼神无意瞟过忽然涨红了脸的云未昭,回应赵建国道:“雷台汉墓不就是如此,出土时仅有将军的一节大腿骨和夫人的耳环在墓中。”

  “没有,说是回忆录,其实也就记载了一些大安国破时的悲愤心情,和之后隐居山村的闲适,甚至都不曾提到自己是否婚配。”赵建国说着,抚了抚下巴,把一直困扰自己问题一股脑倒给魏卿道:“而且,我们找到了万卿完整的尸骨,你又不是不清楚。”

  咳,满嘴跑火车跑偏了。

  他当然清楚这里找到了万卿的尸骨,更不是什么衣冠冢。

  胭脂水粉和玉簪的主人,大概就是自己手里正牵着的这位小祖宗。

  “或许只是将军夫人早逝,葬在了别处。大安国破后将军隐居避世,最后无法和夫人合葬,便带了些女子旧物进来,当做是合葬了。”

  魏卿想了个完美的解释对赵建国说道。

  “也只能是这么个理了。”

  几人在主墓室绕了一圈,四处看了看,又听赵建国分享了一些发掘时的趣事,待到回到地面上来时,已经到了该吃晚餐的时间。

  赵建国一定要留魏卿和云未昭一起吃饭,魏卿说什么也不好意思承老师的这个情,直说改天一定请老师吃饭,两人相互推辞了半天,最终还是赵建国妥协道:“你这孩子啊,就是太懂礼貌。行吧,改天再聚,赶紧带着小女朋友吃点好的去,怕是早饿了。”

  云未昭的确饿了。

  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听着它的声响,不好意思地想要捂住魏卿的耳朵。

  可一想到他在开车,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动手。

  趁着等红灯的空档,魏卿忍不住看了云未昭一眼,见她素着一张脸什么护肤品化妆品也没有涂,可还是唇红齿白的,好看得不行。

  不知道化了妆又是什么模样。

  “胭脂水粉,以前还常用那些?”

  云未昭“咦”了一声,一下便反应过来他是说的墓里的那些,羞得几乎要找个地缝钻进去,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道:“偶尔会用,但我其实不适合太浓的妆,一点点就很好了。”

  “的确不用太浓的妆。”魏卿附和了她一句,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晚餐是在一家湘菜馆吃的,魏卿喜辣,没想到小剑灵也喜欢,于是两人一直是城中各式川菜馆和湘菜馆,以及火锅店的常客。

  心满意足地吃完之后,小剑灵心情大好地拉着魏卿去逛商场。

  和婉很喜欢逛街,魏卿和她谈恋爱的时候也逛过不少次。但小剑灵其实算不上喜欢,至少比起和婉,次数要少许多。

  云未昭总说挑挑买买的太麻烦,她更想用这样的时间窝在家里和魏卿一起下棋,看书。

  魏卿开始还觉得很诧异,后来转念一想,大概她没成为剑灵之前,每日穿的衣服都是侍女仆人为她准备好的,每到换季估计也只是挑个布匹花色,剩下的样式款型也都交给裁缝去决定了,根本用不着她自己为衣服这样的事物上心。

  这是真·贵族小祖宗啊。

  魏卿觉得自己还得再努把力,争取早日脱离清贫的书香世家,给他的小剑灵买高定成衣。

  “咳,其实你卖把剑就够买很多件了,但你家风正派,怎么能卖剑!当然要捐!”

  后来魏卿和封恒交接捐赠文物手续的时候,聊起这件事,封恒忍不住揶揄他道。

  封恒虽然也是B大家属院里的孩子,但他家却和魏卿家全然不同。

  他的祖父封老,并不是B大的教师,而是A市有名的风水玄学大师。B大当年修建新教学楼和公寓楼的时候总是无法按时完工,还不明不白出过几次事故,死了几个工人,后来是请了封老来看,封老给驱了邪,改了些窗户和门的朝向,这才得以修成。

  于是B大便给了封老一个挂名的教授职位,封老也举家搬进了家属院里最豪华气派的小洋楼里,比魏卿家的单元楼高出了不止一个量级。

  至于封老的,嗯,八位儿子,更是各显神通:老大是城内唐代古刹积恩寺的方丈;老二继承了封老绝学,继续给人看风水;老三则是工业大学的高材生,工作单位至今保密;老四是个探险家,经常在微信更新亚马逊丛林里的风光。

  老五,也就是封恒的爹,干着在家人眼里最无趣的工作:B大教书匠;老六开着卖给魏卿玄铁黑剑的古董铺子;老七经商多年,听说家产可以买尽老五家里所有的字画古籍;老八则最为神秘,听说是位降妖除魔的道人,平时云游四方,根本不见人影。

  所以封恒最常说的话就是:“不不不,魏兄是书香门第,贤弟路子野,路子野,上不得台面,上不得台面。”

  也是路子真的太野了,所以聂菲家对于两人的婚事一直犹豫不决。

  和封父虽然是一个学校的同事,封家小子也的确是看着长大还算靠谱。但面对着这“博大精深”的家学,聂家也是真不知道自家女儿能否“高攀”得起。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