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业火焚身去,冷烬飞赤鸾 第三十二章 假名
作者:井萌 时间:2018-07-05 19:09 字数:3453 字

  姜成大声起来,突然握住顾雎的手,惊得顾雎浑身一个激灵。

  姜成这才发现自己失态了,赶紧道歉,说道:“对不起顾二小姐,吓到你了……”

  顾雎摸摸自己的手,嗫嚅道:“没事的……既然齐王殿下如此赏赐,小女实在是受宠若惊……”说着从姜成手中郑重地接过玉佩,说道:“殿下赏赐给小女的东西,小女一定会珍惜的。”

  顾雎把玉佩收好,郑重地对姜成行了礼,便告辞了。

  ——姜成啊姜成……你是六个皇子中唯一一个没有封王的幌子……要把你扶上去可不是件容易事……

  ……

  顾雎回到府上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情了,刚回到府上,顾雎便看见顾琦站在门口探头探脑。

  “哎呀!”顾琦见顾雎回来了,快步上前如释重负地说道,“雎儿,你要是再不回来,姑姑可就要出去找你去了。”

  “姑姑,刚刚雎儿是去了六皇子殿下那里呢。”

  “啊?雎儿是去见意中人了吗?”

  “呀……六皇子殿下才不是雎儿的意中人呢……”

  “雎儿这不是已经说出来了吗。”

  ——啧……每天演一个怀春少女的感觉真烦……

  顾雎在心里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想道。

  顾雎和顾琦寒暄了几句,顾雎便回自己的院里去了。

  走了一早上路的顾雎已经累得不行了,一回到自己的房间便立马栽倒在床上,自言自语道:“要是放在前世……走一天都不算什么……现在的这副躯体太虚弱了……走几步就喘……”

  ——那么……想想接下来该做什么吧……

  ——我的亲生父母……

  顾雎闭上眼睛,想道。

  ——是时候去查清楚这件事了……前世一直都不知道……原来我是抱来的呢……

  ……

  一连几天,徐州城里陆续来了许多来接受改编的叛军败兵,他们被顾雎击溃后就一直在徐州周边的区域里游荡,直到姜成发出招安的文书以后才慢慢地到徐州去正式投降。

  而叛军本营里的那些军粮和伤兵们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在姜成的监督下,阵亡将士的抚恤金也一分不落地发到了他们家属的手中。

  而徐州附近州县的援军才刚刚赶到,便发现在这短短的三天里叛乱就已经平定了。这些援军便去接管了徐州附近的一些叛军营寨,一旦即墨拒绝投降,就立马全军出击,攻下即墨。

  很快的,荀睿寄去叛军的大本营,即墨的信有了回音,在得知叛军主力被灭后,即墨太守被他的属下刺杀,即墨献城投降。

  至此,姜平的叛乱算是彻底平息了。

  ……

  洛阳。

  下过早朝后,姜望正在处理政务,但是明显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一旁的太监看在眼里,心想着,陛下是在为齐王殿下的叛乱而发愁吧……

  正在这时,一个侍卫走了进来,说道:“陛下,殿外有特使求见。”

  “是吗?快叫他进来。”

  “喏。”

  特使被搜过身后,确认身上没有携带武器,才被放行进姜望的宫殿里,而姜望身边的太监已经被遣走了。

  “有什么事就快说吧。”姜望扶着笔头,闭着眼睛看起来有些疲惫的样子。

  特使跪下来,拿出一封文书,说道:“禀陛下,这是六皇子殿下从徐州寄来的文书,从发出之日起,已经过去了三天。”

  “六皇子?”姜望有些诧异,忽地睁开眼睛,说道,“把文书呈上来。”

  “喏。”

  特使踏着小碎步将文书双手呈上,姜望接过那文书撕开,细细地查看起来。

  文书内容如下:

  禀陛下,儿臣在一位名叫许负的隐士的帮助下已经平定了齐王的叛乱,此次叛乱历时两天三夜,而叛军足有十万人之多。

  此次叛乱死者不多,无动国本,叛军死一万七千余人,伤两万人。而我方将士阵亡近三千余人,伤两千人。

  此次叛乱平定,皆因陛下的真龙之气庇佑,以及隐士许负的鼎力相助,才能如此之快地击破叛军,而齐王已经被儿臣活捉,目前情况良好。

  特此,回寄文书,以待陛下指示。

  “连原的叛乱……已经被平定了吗……”姜望放下文书,似乎有些不太相信的样子,又把那纸张拿起,看着上面的印章,的确是姜成专用的没错。

  “除非到蕴已经兵败被捉,印章落入连原之手,否则这印章就一定是经过到蕴之手印下的……”

  姜望摇摇头,似乎觉得姜成兵败被捉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要知道,六皇子姜成和二皇子赵王姜恪二人驻守大魏北方疆界,抵御匈奴多年,战功累累,他们的水平就是大魏军事指挥官的最高水平,二人合称被誉为帝国双柱,他们的名字,令匈奴闻风丧胆,曾经有近一年的时间始终不敢靠近里国境线十里的地方。

  而六皇子姜成,却不像其他五位皇子,迟迟没有封王,尽管他的战功并不逊于二皇子赵王姜恪,但是却始终难以封王。

  因此,姜成也被众多大臣认为是最没有希望夺得储位的皇子。

  至于当今的大魏储君姜荣,性格懦弱,才能又不出众,甚至当姜望离开洛阳外出巡游或者劳军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安排过姜荣监国,代理国事。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姜荣被挤下储位是迟早的事情。

  “看来连原是真的兵败了……”姜望喃喃道,“这个许负……又是什么人……”

  想到这里,姜望立马来了精神,说道:“奉朕口谕,令六皇子姜成立马押送齐王进京,同时,如果可以,把许负也一齐。”

  ……

  徐州。

  姜成和荀睿两人正在巡视军营,如今叛乱已经平定,正是等候姜望旨意的时候。

  “那样写可以吗?”荀睿有些不放心地问姜成,“只是把许负说成一个隐士,却不把他矫诏的事写进去,真的可以吗?”

  姜成摆摆手,笑道:“季尚你多虑了,陛下不会因为这事动怒的,许负的矫诏也是情有可原,若不是他的帮助,徐州恐怕早就陷落了。”

  “只是这许负,在徐州好像没什么人认识啊,”荀睿有些发愁地说道,“这些天来,我把徐州的大街小巷都逛了个遍,到处都打听过了,别说许负这个人了,就是连他住哪里都不知道,我问徐州百姓认不认识许负,他们都说许负是徐州的英雄,可是一问许负这个人,他们一个个又都摇头,说不认识,倒是只有那些校尉和一些士兵曾经见过他的样子。”

  姜成听了以后来了兴趣,问道:“哦?那许负这个人长什么样子呢?”

  荀睿想了想,说道:“听他们讲,许负是个身材矮小,皮肉白净,年龄不大的少年,听许负自称,说是只有十五岁的。”

  姜成听了兴趣更浓厚了,笑了一下,说道:“身材矮小的,很常见,但大多都是面黄肌瘦的,皮肉白净的,徐州城里的那些银枪腊样头一个个不都长那副样子,中看不中用的……等等——”

  姜成好似想到了什么,停下了脚步,说道:“会不会……许负这人……不……许负这个名字……他不是真名?”

  “不是真名?”荀睿皱着眉头,突然舒展开来,声音忍不住地高了起来,说道,“哦,我明白了,到蕴你的意思是,许负这个人,他的名字不是许负,对吧?”

  “对,”姜成点点头,说道,“许负只不过是他的假名,他的真名肯定不是这个,不然不会有人不认得他,就我们这种找法,哪怕是只蚂蚁都能找得到,可是就这个许负,偏偏就像泥菩萨过河一样,了无音讯。”

  “那许负在徐州应该也不是什么很知名的人物吧?”荀睿说道。

  “对,”姜成说道,“我之前去尚书令府上找顾二小姐寻找许负的下落的时候,曾经从她口里得知,许负曾经受过她照顾,被顾二小姐资助过,想必家境应该不是很好,所以肯定不是徐州的达官贵人,可是许负偏偏精通兵法,想来是怀才不遇,这才摆足了架子了吧。”

  “是吗,那看来找到许负好像更难了呢,”荀睿笑道,“连名字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更何况可能他也不是徐州人,可能是别的州县的人,那就更难了……”

  “有缘自会相见的吧……”

  ——这样的人才……一旦错过可就可惜了啊……

  ……

  顾府。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顾雎看着一桌子的人,突然发现少了一个。

  顾芸。

  此刻正在吃饭的只有顾琦,顾舒,顾清,再加上自己,顾芸去哪里了?

  顾雎左右看了一会儿,继续吃着,直到饭吃过半饷,始终没看到顾芸的影子,顾雎才问顾琦道:“姑姑,大姐去哪里了?”

  “芸儿啊,”顾琦放下碗筷说道,“她说她去咱老家了,带了几个丫鬟今天早上就走了,午饭都不吃呢。”

  “咱老家……”顾雎看向顾舒顾清,发现顾舒顾清也看着自己,问道,“大姐是去看望杨夫人了吧。”

  “是啊,”顾琦揉揉太阳穴,说道,“毕竟出了那档子事,真的……换谁都放不下心来……”

  “而且还是树人院那种地方……”顾雎装作有些难过的样子,说道,“那种地方……怎么能待人呢……”

  “那是你爹的意思,姑姑也做不得主的……”顾琦也有些无奈地说道。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