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言情 > 爱的故事
第三卷:文曲星的奇恋 三八回:南天门外斩恶魔·从生持布寻瑞玉
作者:安奇趣记 时间:2018-07-27 15:51 字数:8293 字

且说李天王领着哪吒和巨灵神率领天兵,浩浩荡荡,擂着天鼓,如雷鸣一般。那些天兵天将金甲闪着光芒,如电闪一般,一齐向阴间奔来。霎时间,给人间又带来一场倾盆大雨,就见雨里,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如似天要压下来。

天空中的变化,那响亮的雷鸣,不但让人间作恶的的人害怕,也让在阴间的刘忠也大惊。他在鬼王殿里听到雷鸣,见雷响的如此猛烈,心里不免惊恐。就出来观看,但见,天空中突然出现了李天王的身影,在李天王的身前两边,还立着手持两把大锤的巨灵神,和手持长枪,脚踩风火轮的哪吒,还有许多天兵天将。就见李天王大叫道:“刘忠,我奉玉帝旨意,特来阴间捉拿于你,沈士总呢?快把他交出来,一并到天庭受诛。”

刘忠闻听大惊:“连忙跪下施礼道:“李天王,我刘忠身犯何罪?玉帝要你来拿我?”

李天王道:“你在阴间作恶还不算,还在阳间因为你害死了文曲星,打乱了玉帝的安排,违反了天条,今有文曲星到天庭告你,你还不快让沈士总出来一并受缚?”

刘忠道:“我何从去过阳间?乃是文曲星到阴间来管我的事,我那曾害死过他,请李天王禀报玉帝明察。”

李天王道:“那你就随本王到玉帝面前去说吧,听说你还在阴间自称鬼王,称孤道寡,你这是反意已露,违背天理,快让鬼兵将你和沈士总缚起来,免得让本王动手。”

刘忠道:“难道就非要冤枉我不成吗?就不能明察秋毫还我个清白吗?”

李天王道:“恶人还想要清白,真是不知悔改。”说着,道:“谁与我去拿此贼上来?”

巨灵神道:“天王,末将愿往。”

李天王道:“那你去打头阵吧,要当心,防他狗急跳墙,要知道,他也是一个武曲星降世,只因他干了不合天理之事,才被起义军杀死,他也是有一定的本领的,不可小看他。”

巨灵神道:“请天王放心,末将去矣。“说完,挥两把大锤飘降下来,将两把大锤在空中一碰,就听空中响声如雷鸣。

刘忠一看不好,就想做最后的挣扎,就一下子跳起来,大叫道:“鬼兵儿郎们,我们决不能就这样的等死,我若被他们抓去杀了,你们也会被他们毫不留情的杀死,快为我们的生存,给我杀啊。”说完,自己先持大刀上马,立在那里等着巨灵神的到来。那些鬼兵听了,认为刘忠说的对,就也都持了兵器,一齐等待着巨灵神的到来。

李天王见了,大怒道:“真是反了,他竟敢闪动鬼兵对抗天兵,哪吒,速去助巨灵神一臂之力,将鬼兵震服,不得有误。”

哪吒道:“得令。”随挥抢,脚踩风火轮向阴间奔来。刘忠见了大叫道:“沈士总,你这个怕死鬼,你那里去了,快出来,与我共同迎战。”但并不见沈士总的影子,就大怒着上来一马当先来战巨灵神。

巨灵神一看大怒,挥双锤向前迎住刘忠砸下来,但又不想要刘忠性命,想生擒他,就没有十分用力气,就见,一瞬间,刀锤相碰,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原来刀碰到锤象没碰到一样,巨灵神的锤穿过刀直砸过来。刘忠一看不好,连忙把身一闪,巨灵神的就锤走了空,砸在马上,将马砸倒,而另一把锤也向刘忠砸过来。刘忠一看马被砸倒地再起不来,忙跳下马再闪,这锤刚闪过了,但那锤又打回来,弄得刘忠一阵子眼花缭乱,躲避不及,锤就向他盖身打过来。刘忠见了大惊,一下子惊出一身冷汗,正要再躲闪,锤已向他砸下来。却这一砸又砸出一个现象,原来锤穿过了刘忠的身,根本打不着刘忠,刘忠的身象虚物一样,锤穿过去竟然没有事,于是刘忠一看又乐了,猛然哈哈笑道:“原来我和孙悟空一样啊?你们的兵器奈何不得我,我是虚身不死之身,哈哈哈,我就是再不动,让你砸你也砸不死我。看我今天如何再来逗着你玩。”于是,刘忠就和巨灵神玩起了迷藏,巨灵神加上自己又高又大,不就砸不到他让他躲了,不就砸到了,又象没砸到一样,道是刘忠还不时的,还给巨灵神挠痒痒,把巨灵神都挠笑了,笑完了又羞恼成怒大怒,举锤再砸。砸又砸不着,砸不着就更用力砸,就被弄得出了一身汗,还不住的喘大气。

李天王看了,哭笑不得。多亏哪吒杀了许多鬼兵,把鬼兵都镇住了,鬼兵再都不敢向前送死,哪吒又杀过来,一看巨灵神累得不轻,却还无济于事,就大叫道:“巨灵将军,你去看住那些鬼兵,待我来拿这贼。”巨灵神一听,忙闪到一边,道:“这贼不好拿,三太子要当心,小心被他挠痒痒。”哪吒道:“看我今天怎么收拾这贼。”说着,挺枪脚踩风火轮杀上来。

刘忠一看三太子又杀上来,就道:“三太子,你难道不知道我冤枉吗?”哪吒大怒道:“你有什么冤枉?你若冤枉,李文曲冤不冤枉?”刘忠道:“我没杀他,他自己死了这能找我?上天也太不讲理了吧?”哪吒道:“你还知道讲理?”看枪,挺枪刺过来。却这下刘忠并不闪躲了,让哪吒一枪刺过去,枪头都穿过了身子,却仍然没事,而大叫着笑道:“你看你杀得了我吗?”说着,就到哪吒面前,又想来挠痒哪吒。哪吒就抽出抢来闪躲,却没有刘忠的鬼身快,挠的哪吒嬉笑不止,没法,见自己没有刘忠身形快,就摇身一变,变出三头六臂来,持着三杆枪从三个方向防刘忠神出鬼没的来挠痒,但还是防不过刘忠,气得实在没法,就把枪一扔,伸出六只手来要捉拿刘忠,刘忠一看哪吒把枪都扔了,就更不怕了,更向前进攻要挠得欢,却没想到他这样一向前,又一个奇迹发生了,就见哪吒一伸手,那手就如带吸铁石一样,而刘忠就如铁一样,猛被吸上抓住了。刘忠一看被抓住,就心里大惊,大叫道:“这是怎么回事?三太子你什么时候有这个本领?”哪吒见瞬间这么容易抓住了刘忠,也感到意外,道:“这是怎么回事?我什么时候还有此本领?”原来,在这里却正巧合的应了一个缘故,也活该着刘忠要死,那刘忠又怎么知道,原来那哪吒乃是莲花化身的童子,没有三魂六魄,所以他只要一伸手就有吸魂吸魂的能力,那刘忠又正是一个鬼魂,焉有不被吸住被抓住的道理。

李天王一看抓住了刘忠,就令天兵将刘忠用天绳绑了,问刘忠:“沈士总何在?”刘忠道:“不知道。”哪吒道:“父王,待孩儿再用手把他吸出来,原来孩儿的手还可以吸抓这等恶鬼。”李天王道:“速将他吸出来擒来。”“得令。”哪吒复飘降下来,两手一伸,两手发出两根锐光,就见那沈士总一下子被吸了出来,到了哪吒的手里,被带上天来。

李天王又令将抖的已不成样子的沈士总绑了,下面的那些鬼兵见了,就一下子都跪下来道:“请李天王要命,我等再也不敢了,都是刘忠沈士总在作恶,与我等无干,我们是被迫屈从的。”李天王道:“你们起来听候发落。”鬼兵道:“谢李天王不杀之恩。”就都一齐起来,李天王又道:“十殿阎王何在?”十殿阎王闻李天王叫他们,忙齐从从阎王殿里出来,各都身子发抖道:“小,小王们在此,小王们参见李天王,不知李天王唤小王们有何吩咐?”李天王道:“十殿阎王,你们可知罪?”十殿阎王惊恐道:“小王们不知,请天王指教。”李天王道:“刘忠在阴间聚鬼作乱,害死文曲星,打乱了玉帝的安排,改变了天意,你们难道不知?那两万鬼兵又是怎么回事?”十殿阎王齐道:“这——,这个——,都是小王们失察之罪,请李天王息怒,在玉帝面前替我们多说好话,我们立刻把这两万鬼兵管束起来,让他们马上下地狱在阴间受罪,再决不客气,请天王放心。”

李天王道:“罢了,将他们严加管束即可,你们之失察之罪,就等侯玉帝发落吧。”说完,对天兵天将道:“回天庭。”

于是,天兵天将浩浩荡荡,押着刘忠沈士总,顷刻间消失在空中。天空也立刻雷停云消,雨也停了下来,再看空中,已一片晴朗。

且说天兵押着二鬼,不一会功夫,回到天庭,玉帝下旨将二鬼押到南天门外,玉帝亲至南天门观斩。二鬼被五花大绑的押了上来,那刘忠一看到李从生,就没有了神气道:“李文曲快救我。”李从生道:“你自作恶,何人可救?若救你天理何在?若不想如此,怎地当初作恶?”刘忠听了,再不语,顷刻间死于天刀下,鬼魂化一阵浓烟而散,沈士总见了,惊得自倒,亦被天刀斩为浓烟而消。

将二鬼斩后,玉帝及文武群仙都回到大殿,众仙就议论起来,那太白金星道:“刘忠死后在阴间还能作恶,那十殿阎王也有失察之罪,当也治十殿阎王之罪方是。”太上老君道:“不可,十殿阎王在阴间也有他们的难处,他们天天要分管那么多那么大的阴间事情,怎么能样样具查呢?这就如我们天庭一样,我们只排文曲星下界去,却没有让他得志制止恶人,最后他还是自尽而回来了,狂费了我们排下界在人间二十余年的心血,打乱了我们的安排,难道这一切还能再怪我们自己不成吗?”

李从生闻听,道:“既然如此,上天可以控制人间战乱祸福,而为什么又要排象我状中所写的永乐这样的皇帝下界?和柳升刘忠这样的恶人下界?到人间去扫北屠村草菅人命滥杀无辜呢?而柳升虽然现在已经早死了,可他的魂魄仍然逍遥法外,又有谁来治他的罪呢?他们都是武曲星下界,上天如果不治他们的罪,下界谁敢治他们的罪呢?”玉帝一听,知道李从生一针见血的揭着天庭的短了,就道:“李文曲,你不必多言,关于你状中所述之事,朕自有安排,一些事情你且不知,你只让邢瑞玉之遭遇所感,只让柳升刘忠之恶所恨,而不知天庭大事之体,关于下界之事,朕让你略晓一二,下界之中每人之善恶,皆有他们自己随时可以善可以恶,皆有他们随时之心之情之喜怒哀乐决定,这些上天难以给他们人人都注定。再者,天上一天,而人间一年,我们在天上这一天瞬间即过去,而他们在人间这一年里会干很多事情,他们几个月乱杀百姓之事,我们天上眨眼一顿饭工夫,待我们看到时,皆为时已迟,你让我们又怎么去管他们这些在我们眼里一瞬间的小事呢?他们的善恶事后我们知道了都给他们个报应就是了,实在让我们气愤者,我们就用雷电劈了他,这也是我们能够尽力做到的,至于你说的永乐扫北,我们也没有让他们这样做,他们这是违天而行,事后我们已判他暴崩少活几年,并把他之魂囚起来再永不为生,让他的末代玄孙,不是自己吊死,就是被人也杀死,让当时扫北屠村滥杀无辜百姓的柳升,被交趾人杀死,(柳升于1420年镇压唐赛儿起义屠村,宣宗三年,即1425年在广西镇压交趾人之乱时被叛军杀死。)除此之外,我们也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李从生闻听道:“玉帝,永乐之罪,而要让他的末代玄孙代收,这不公平。”玉帝道:“这是天条,已定下来不可更改,明之末代崇祯吊死,其他诸王相继称帝相继被杀已成定局,你休要再多言。如今,你既已回到了天庭,看来凭着你心之善良,是做不得人间之官的,如果再让你下去,你见不平仍会感情用事,而不该死就死了,会再坏了我们的计划安排的,从今以后你就留在天庭吧,要治世朕当排一个铁石心肠,有手段且明事理有文明的人前去,这样方能不服朕望。”李从生道:“玉帝,如果照这样下去,凡是人间为官的都是些铁石心肠和黑心肠的人,这样的人会明什么事理讲什么文明,他们的文明无非是杀人,维护他们作威作福的文明,这样人间百姓还有什么文明可言?岂不又会让永乐扫北的旧剧重演?又要让天下百姓生灵涂炭吗?”

南极寿星一听道:“陛下,李文曲所言极是,照这么说,人间百姓不都又短命了吗?不能要铁石心肠人的文明,这样的人又会有什么好文明可言?”玉帝道:“南爱卿,你就莫再跟着添乱了,我会让和你两个所说的这样的铁石到几点心肠的人去治世吗?我的意思是不能象李文曲这样善的太大了,在两者之间,即明事理,又识大体,又有文明。”

李从生道:“玉帝,可是天下人间铁石心肠虎狼禽兽不如的官遍地都是,这样下去,你让百姓再如何生存?”

玉帝一听不耐烦道:“好了好了,李文曲,你看的尽是一方面的,尽是黑暗,难道还能一点光明也没有?”

李从生道:“玉帝,就这些黑暗就会让天下百姓永远见不到天日,又有什么光明可言呢?长期下去,百姓岂不苦哉?”玉帝道:“即是这样,朕让人间恶官有报应就是了,他们虽恶却只恶一时,恶后必加速自取其灭,让恶官作恶短命暴死,让百姓长寿就是了,乃至让那些恶官恶到一定程度,随着他们的朝代一并灭亡,这样总可以了吧?”南极寿星听了让百姓长寿,又见玉帝不耐烦了,就只好道:“陛下圣明。”

李从生见了又问:“玉帝,那邢瑞玉一家呢?他们死的太惨了。”玉帝道:“死得惨的也不光她一家人,当时胶东永乐扫北时死的惨的还有很多,但他们都已经死了,如今也只有顺其自然了,全有阎王妥善安排他们就是了。”李从生道:“邢瑞玉和那些在扫北中被杀的百姓死的太可怜,应当让他们再返人间,为什么还要在阴间受苦呢?“玉帝道:”这个自然,朕自有安排,目下只是时候未到,时机已到,朕会让这些人再返人间,去推翻消灭永乐后代玄孙的江山,你既然姓李,那么,朕以后就让李姓的去为首吧,那时自可成灭明朝之愿,(后果出李自成率众灭明朝崇祯皇帝绞死之事)这样你看如何?就你目前来看,看来你的凡心仍没有改,全问些凡间之事,你和邢瑞玉看来也必有一段缘情之恋,故你十分关心她的安危。既如此,那朕再判你仍返人间去为官,让你和邢瑞玉一并生于人间,长大后乃为夫妻,朕意已决,你再休多言了,去吧,再千万不要做傻事。”李从生一听忙道:“玉帝,那柳升这个恶鬼呢?他还没得到惩罚,他虽为鬼未同刘忠之恶,可在人间永乐扫北时他是恶首啊,恶大于刘忠呀。”玉帝道:“朕将他也押于南天门正法就是,让他魂消魄散,再永不超生,你放心的去吧,再休多问。”说完,再不由李从生分说,挥手道:“你去吧,再休问。”然后又大声道:“来人,速将李从生打返人间,快。”边上的执法神一听,忙上来拉着李从生下殿,拉到降生台上向下一推,李从生就这样到人间去降生去了。

因玉帝令急,打返李从生降生的执法仙也不敢自己主张给李从生喝迷心忘事汤,故李从生心记前事就降了生。李从生一被打返人间,玉帝又令将邢瑞玉之香魂提来,观看其之容如何就让文曲星动了心,见其果然生的貌美,乃叹道:“难怪李文曲如此呢,原来如此,那柳升也确实可杀。”说着,便令天将把柳升押来正法了,又忽然想起来未给李文曲喝迷心汤,乃又道:“罢了罢了,既如此,其以后与此女相认也易,只恐李文曲看破人生不为官矣,也罢,随他去吧,看来明朝必要早灭。”就令降生神给邢瑞玉喝了迷心汤,也打返人间去了。

因邢瑞玉被从阴间提到天庭后又降生,而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故因此邢瑞玉比李从生晚降生了一年,即比李从生小了一岁。因李从生降生时牢记前事,故此他在来到人间出生时,手里仍拿着从邢瑞玉身上撕下来的那块布,且下生出世时就记着以前的事,人们都叫他记生,因他下生在姓赵的人家,因此人又都叫他赵记生。而他在降生时一生下来未几天,就会说话,言自己叫从生,所以赵家就给他取名为赵从生。而凭着他降生时手里拿着的那块布,赵从生长大后就四处拿着那块布寻找邢瑞玉,希望能通过这块布寻到邢瑞玉。

而邢瑞玉见了一个书生拿着布四处寻人,见这书生生的似在梦中见过一样,还又想起梦中有人告诉她,言:“持布寻人者乃你夫也。”一想起这个梦,她又觉着赵从生手里所持的那块布,好似是自己有一天身上忽然失了的那块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有一天,瑞玉到庙上去上香,在回来的路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刮得昏天黑地人睁不开眼,等这阵大风过后,睁开眼见风停了,却突然感到身上不得劲,就用手去一摸,一试自己的衣服忽然少了一块,而一下子变得有个大窟窿,于是就连忙赶回家,脱下来一看,就象被人撕一块去一样。于是就心里感到奇怪,被风把衣服撕了一块去,也不知感到是凶兆还是吉兆,就心里十分不安。而到了晚上,就又做了那个梦。

瑞玉一想起这些来,就立刻回家忙去取来衣服,拿着到书生面前一对,布和衣服果然都对了起来,而且分毫不差。而书生一见了瑞玉,也象一下子认出了瑞玉,于是,书生就含泪又悲又喜道:“瑞玉,你就是瑞玉,我终于寻找到你了。”瑞玉听了更加感到奇怪道:“你怎么又知到我叫瑞玉?”赵从生下生时因记着前世之事,被瑞玉这么一问,便又勾起了历历落泪的往事,就和瑞玉叙说起了以前的阴间相识之事,说着,难过的声泪俱下,瑞玉见了,虽然自己心里一点印象也没有,但看到他说的这样悲伤,这样落泪情真,就也不得不信了,也被说的跟着落泪,听了赵从生流泪讲述了全部过程后,而被感动的悲喜交集,又见眼前的这个书生,就是自己未来的丈夫,也感动的跟着哭起来,并情不自禁的和赵从生抱头而涕在了一起。涕了一会,瑞玉就用手帕给赵从生擦泪毕,就含泪道:“我现在姓张,叫张瑞玉,我下生在了张家,张家就给我取名为张瑞玉,我父亲说,我下生的时侯,他夜里作了一个梦,梦中梦到有人对他说你女名叫瑞玉,到天亮就生了我,所以就给我取名叫张瑞玉,我虽不记得以前的事,但我在梦中好象梦见过你,且梦中还有人对我说,你乃我夫。”赵从生道:“那你的衣裳这又是怎么回事?这件衣裳是你下生时穿的吗?我看着就是,怎么一摸一样?”张瑞玉道:“我下生的时候,那能穿这么大的衣裳呢?是长大了后做的。”赵从生道:“那怎么会少了一块布呢?且少的布和我手里拿的正又对的一点不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张瑞玉道:“说来真让人奇怪,没想到应在这里,今日与你相见相认,看来这都是命中注定,这件衣服是我有一次去庙中上香,忽起一阵风,我的衣服就变成这样了,并在晚上还又做了一梦,梦中有人对我说,持布寻人者乃你夫。今日我于你相见,没想到果真如此。”

赵从生闻言,悲感交集,二人对前身之事,深信不疑,后二人又打听着去寻了李从生之墓,二人于李从生墓前叩首,而互相许了终身。双方的父母知道了他们前身的这段经历后,都无不受感动,并很快给二人完了婚。二人结成夫妻后,并经常去李从生的墓旁叩拜李从生,二人并过的恩恩爱爱。那赵从生因见人世间为官的都心太黑了,做事也都太失德失人伦,又见朝廷昏暗,故就不想着去为官。后在张瑞玉的劝说下,为了能给穷苦百姓办事,又去科考,果然中了探花,并为官做到尚书。为官其间,为人清廉,十分爱戴百姓,深受百姓的喜爱赞颂,后赵从生为官至晚年,告老还家后,与张瑞玉直到百岁之后,才双双抱在一起无病而故。故前,赵从生便将自己记生一生的两世经历都写了下来,并取名为《两世记》。后《两世记》在人间流传了一些时间,虽然后来再找不到赵从生的版本了,却变成了故事在民间流传,并在传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首诗也跟着流传了下来,这首诗就是:

自古善恶各有报,从善报善恶报恶。

作恶不是没有报,只是相报时未到。

为人为官莫太恶,害人害己违天理。

不是神灵不知觉,实是满盈等报日。

正说着,却前面突然碰到了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一看月下老人和南极寿星正说着话,结伴而行,就道:“你们俩个老儿,说着话这么亲热,不知要到那里去?你们两个结伴而行,看来那里的红线要做的长寿了。”

月下老人道:“太上老儿,你又到那里去来?我们两个要去查看人间。”

太上老君道:“难得你们俩个老儿走在一起,看来人间的男女之爱要长寿了,我也是刚去过人间,才回来。”南极寿星道:“老儿,你去人间做什么?难道去送金丹?”太上老君道:“人间的百病太多,玉帝让我下去查看,现在人间的医学已经很发达了,几乎到了灵丹妙药的程度,不过人间还有一些人治不起病,人间正在改变这种状况,我去回复玉帝。”

月下老人道:“太上老儿,你只管向人间跑,你不学学你的童儿,也为人间做个好事?”

太上老君道:“不消你说,我走了?你们去吧。”说完,踩云匆匆而去。南极寿星道:“他的童儿在人间做的什么好事?我如何不知道?你又如何知道的?难道也与红线有关?他的徒儿难道下界谈恋爱了?”月下老人听了笑道:“南极老儿,你这话问的笑人,你这么一问,让我憋不住笑,岂止是红线?岂止是谈恋爱?那简直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你且不见,我们在月老红线宫红线系着系着,却见有一根红线眼瞅着自己去找另一根红线,我们看了就感到好生奇怪,就想看个究竟,却顺着红线看到了下界,你猜,是怎么回事?”

“是怎么回事?”南极寿星问,“我怎么能猜得出来?”

月下老人笑道:“他的童儿在人间还真的要被人爱了,差点要谈恋爱了。”

南极寿星一听笑道:“难道我开玩笑的话,还能变成了真的吗?还会果真有这种事?你快给我讲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月下老人笑着说起来,道:“人间男女相爱的事,你要说起来,那也真是千奇百怪的,你到人间不去相爱,人就会找到你去相爱,而且差点爱出人命笑话来。”

南极寿星道:“还有这么严重?”

“那可不是我说着吓人的,”月下老人道,“你且听我说端详。”

要这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请再继续往下看《爱的故事》第四卷青发小仙女的真情为您说端详。

欲知他所说的又是怎么一回事,请看《爱的故事》第四卷:青发小仙女的真情。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