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言情 > 雨季樱花雨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哲学人生  黑客帝国
作者:欧阳叶秋 时间:2018-11-13 05:44 字数:8249 字

《昆明大观楼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zé),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huán)雾鬓(bìn);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历史,历史,人生,人生,生命,生命……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即将去往何方?

电车难题(TheTrolleyProblem)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空地上的奶牛(TheCowinthefield)

认知论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获奖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件的一块空地上。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再次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是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Edmund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的定义的JTB(justifiedtrue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理由相信它。在这个实验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而且经过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奶牛在那儿,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儿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Gettier利用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例子,解释了将知识定义为JTB的理论需要修正。

定时炸弹(TheTickingTimeBomb)

如果你关注近几年的政治时事,或者看过动作电影,那么你对于“定时炸弹”思想实验肯定很熟悉。它要求你想象一个炸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藏在你的城市中,并且爆炸的倒计时马上就到零了。在羁押中有一个知情者,他知道炸弹的埋藏点。你是否会使用酷刑来获取情报?与电车难题类似,定时炸弹情景也是强迫一个人从两个不道德行径中选择的伦理问题。它一般被用作对那些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酷刑的反驳。它也被用作在极端形势下法律——就像美国的严禁虐囚的法律——可以被放在第二位的例子。归功于像《24小时》的电视节目和各种政治辩论,定时炸弹情景已成为最常引用的思想实验之一。今年早些时候,一份英国报纸提出了更为极端的看法。这份报纸提议说,如果那个恐怖分子对酷刑毫无反应,那么当局者是否愿意拷打他的妻子儿女来获取情报。

爱因斯坦的光线(Einstein’sLightBeam)

爱因斯坦著名的狭义相对论是受启于他16岁做的思想实验。在他的自传中,爱因斯坦回忆道他当时幻想在宇宙中追寻一道光线。他推理说,如果他能够以光速在光线旁边运动,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光线成为“在空间上不断振荡但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对于爱因斯坦,这个思想实验证明了对于这个虚拟的观察者,所有的物理定律应该和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观察者观察到的一样。事实上,没人确切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科学家一直都在争论一个如此简单的思想实验是如此帮助爱因斯坦完成到狭义相对论这如此巨大的飞跃的。在当时,这个实验中的想法与现在已被抛弃的“以太”理论相违背。但他经过了好多年才证明了自己是正确的。

特修斯之船(TheShipofTheseus)

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ThomasHobbes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对于哲学家,特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一个更现代的例子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乐队,直到某一阶段乐队成员中没有任何一个原始成员。这个问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企业,在不断并购和更换东家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名字。对于人体,人体不间断的进行着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迫人们去反思身份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这一常识。

伽利略的重力实验(Galileo’sGravityExperiment)

为了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速度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的理论,伽利略构造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如果一个轻的物体和一个重的物体绑在一起然后从塔上丢下来,那么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两个物体之间的绳子会被拉直。这时轻的物体对重物会产生一个阻力,使得下落速度变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两个物体绑在一起以后的质量应该比任意一个单独的物体都大,那么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应该最快。这个矛盾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这个思想实验帮助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无论物体的质量,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自由落体的速率都是一样的。

猴子和打字机(MonkeysandTypewriters)

另一个在流行文化中占了很大分量的思想实验是“无限猴子定理”,也叫做“猴子和打字机”实验。定理的内容是,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猴子和打字机的设想在20世纪初被法国数学家EmileBorel推广,但其基本思想(无数多的人员和无数多的时间能产生任何/所有东西)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简单来说,“猴子和打字机”定理是用来描述无限的本质的最好方法之一。人的大脑很难想象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无限猴子定理可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可以达到的宽度。猴子能碰巧写出《哈姆雷特》这看上去似乎是违反直觉,但实际上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这个定理本身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重现的,但这并没有阻止某些人的尝试:2003年,一家英国动物园的科学家们“试验”了无限猴子定理,他们把一台电脑和一个键盘放进灵长类园区。可惜的是,猴子们并没有打出什么十四行诗。根据研究者,它们只打出了5页几乎完全是字母“s”的纸。

中文房间(TheChineseRoom)

“中文房间”最早由美国哲学家John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这个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位只说英语的人身处一个房间之中,这间房间除了门上有一个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闭的。他随身带着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写着中文的纸片通过小窗口被送入房间中。根据Searle的理论,房间中的人可以使用他的书来翻译这些文字并用中文回复。虽然他完全不会中文,Searle认为通过这个过程,房间里的人可以让任何房间外的人以为他会说流利的中文。Searle创造了“中文房间”思想实验来反驳电脑和其他人工智能能够真正思考的观点。房间里的人不会说中文;他不能够用中文思考。但因为他拥有某些特定的工具,他甚至可以让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以为他能流利的说中文。根据Searle,电脑就是这样工作的。它们无法真正的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但它们可以运行一个程序,处理信息,然后给出一个智能的印象。

薛定锷的猫(Schrodinger’sCat)

薛定锷的猫最早由物理学家薛定锷提出,是量子力学领域中的一个悖论。其内容是:一只猫、一些放射性元素和一瓶毒气一起被封闭在一个盒子里一个小时。在一个小时内,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几率为50%。如果衰变,那么一个连接在盖革计数器上的锤子就会被触发,并打碎瓶子,释放毒气,杀死猫。因为这件事会否发生的概率相等,薛定锷认为在盒子被打开前,盒子中的猫被认为是既死又活的。简而言之,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因为事件发生时不存在观察者,盒子里的猫同时存在在其所有可能的状态中(既死又活)。薛定锷最早提出这个实验是在回复一篇讨论量子态叠加的文章时。薛定锷的猫同时也说明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多么令人无法理解。这个思想实验因其复杂性而臭名昭著,同时也启发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最奇异的就属“多重世界”假说,这个假说表示有一只死猫和一只活猫,两只猫存在在不同的宇宙之中,并且永远不会有交集。

缸中的大脑(BraininaVat)

没有比所谓的“缸中的大脑”假说更有影响力的思想实验了。这个思想实验涵盖了从认知学到哲学到流行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个实验的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某种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上插着电极,电极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产生的某种模拟环境?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很像《黑客帝国》,那么你说对了。这部电影以及其他一些科幻作品,都是在这个思想实验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

如果有一天电脑取代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那么人类的命运是如何?是屈服于这种统治之下,还是反抗这种虚拟的生活。如果谁都无法取代的话,那么人和电脑能共存吗?

于是,一部带有寓言色彩的科幻电影出现。沃卓斯基兄弟用了三部曲来阐述这个问题。

我们当前的生活已经和电脑无法分开,而人类和电脑的差异就在于电脑只会执行编写好的代码,而不会去自身的创造代码。电脑和人脑的差异就是在于意识和思维,而这两点也是人类能够成为地球主人的关键。假如有一天,电脑也有了意识和思维,那么人类则必定要想办法超越这种局限,不然的话,只有按照“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退出地球舞台。

这个精彩的寓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地球被一个名叫“母体”的电脑控制后,出现了两个物种:电脑人和真实人。电脑人寄生于这个虚拟的生活中,虽然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和真实人完全一样,但是,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由“母体”控制的,所有的人都是一段被规定好用途的代码集合体。“母体”就如WINDOWXP系统,而电脑人就如WORD、EXECL、IE等应用软件。而真实的人则想摆脱这种被控制的生活,于是他们不断的寻求解决的方法,他们有一部分人能够自动的进入“母体”,他们的任务就是将人类从“母体”中解放出来。这一部分真实人就如WINDOW系统中的病毒。为了清除这些病毒,“母体”则用了一款名叫史密斯的“杀毒软件”。就这样,那群解放人类的真实人开始寻找传说中的救世主,而史密斯的任务就是杀掉这些破坏者。他们之间的战争决定了“母体”和人类的明天。

救世主

这部的主题就是找到救世主。假如这个世界非要说有救世主的话,我认为那个人一定是自己。没有人能帮你解决你自己内心的烦恼。

传说中的救世主在现实中叫安德森,他就生活在“母体”的虚拟世界中。他是一个软件工程师,慢慢的他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而且在电脑和梦中,他总被当做一个名叫“尼奥”的人。他有点彷徨,有点迷茫。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崔尼蒂女人告诉他有危险的时候,他开始分不清现实和梦境。当传说中的黑客莫斐斯指引他开始逃亡生活的时候,他才慢慢的了解这个世界原来一切都是虚幻的。那么,他开始问自己,我是谁?是啊,我是谁,既然生活是虚幻的,那么我是不是也是虚幻的。但是,莫斐斯告诉他,他叫尼奥,他是人类,他的使命是带领人类反抗“母体”的控制。面对史密斯的不断追捕,他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不过他始终不承认自己就是那个救世主。当史密斯杀死尼奥后,如凤凰涅磐的他看透了“母体”的一切,他于是成功的清除了史密斯。于是,按照正常的思维第二部则应该描述他的如何带领人类反抗“母体”!

重访矩阵

接着第一部的思路,第二部则应该描述如何反抗。结果,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在这一篇章中才真正说出了整个寓言的核心。这部中出场人物过于复杂,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庞大的“系统”。

当尼奥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但就不断面对选择。其实,写过代码的人都知道程序中只有三种结构:顺序,循环和选择,而选择则是一个代码最精华的部分。人脑也如此,只不过人在选择的时候要加入太多的感情因素,而电脑则是根据条件的对错来选择,在这方面,电脑似乎比人脑要高明的多。但是,人只所以是人,就是因为我们有爱,而电脑没有。

在解救之前,尼奥必须要进入“代码之源”,因为那是整个“母体”的核心。只有在那里将母体破坏,人类则可以摆脱“母体”的控制。于是,尼奥、莫斐斯和崔尼蒂一起去找开锁人。而第一部中被清除的史密斯又回来了,他虽然被清除,但是他却因为吸收了部分尼奥的能力而将自己重新升级。在这里,他有强大的复制能力,当然也有强大的破坏能力。

为了找到开锁人,尼奥三人除了要躲避史密斯,还要寻求名叫“法国人”的帮助。因为开锁人在他的手中。而“法国人”其实就是一个老化的代码,在“母体”将他处理之前,他成功的逃脱,于是,他收留那些和他有相似命运的代码,在“母体”所不能控制的地方生活。他有编写代码的能力,但却无法改变“母体”。

在开锁人的帮助下,尼奥进入了代码之源,见到了母体的设计师。那段尼奥和设计师的对话,让人的理解有点吃力,但却是整个思想的精华。在这里,设计师告诉尼奥,他是人类,但是他确是“母体”一系列误差的综合体。而他的所有举动也关系到人类居住地——锡安的存亡。

我的理解是“母体”相当于WINDOW系统,它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临时文件,而尼奥应该就是这些文件的集合。这些文件虽然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件如果超出了系统的负荷,那么系统就是崩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WINDOW系统死机。于是,这些文件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重新的处理,这样可以使系统能够继续稳定的工作。同时,这些文件又关系到另一个“系统”的稳定,而另一个系统和本系统之间存在着冲突。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是选择挽救本系统,还是选择毁灭本系统?到这里为止,尼奥的作用基本就表现出来。其实他虽然是人类,但是他却也象一段代码。他不属于“母体”也不属于“锡安”,但是他自身却可以决定这两个系统的稳定。也就是说,他其实是带有人类意识的一个特殊代码,他的原来目的是为了维护“母体”的稳定,但是,当他的人类意识那部分唤醒后,他觉得必须要将锡安从母体中解放出来。面对选择,他选择了回到“母体”,也就是不挽救系统,因为他要去救自己最爱的女人——崔尼蒂。爱,可以让人疯狂,这是电脑无法理解的,更是代码所不能编写的。

当尼奥做出选择后,锡安被毁灭的命运也就被注定了。于是,第三部就是解释如何来抵抗“母体”对锡安的清洗!

矩阵革命

当锡安被毁灭的命运无法改变后,人类于是做了最后的抵抗。面对大群的机器“八爪鱼”,他们是如此的顽强。人毕竟是血肉之躯,而不能短时间进行自我复制,而八爪鱼则完全可以通过电脑那简单的复制操作来生成。于是,成千上万的机器八爪鱼摧毁了锡安的大部分。生存还是毁灭,人在面临着选择!

而此时的尼奥所要做的就是找到电脑之主和他进行谈判,让他停止对锡安的进攻。因为这个时候,在“母体”中的杀毒软件——史密斯已经威胁到了“母体”的安全。由于他强大的复制功能,“母体”中所有的程序都成了史密斯,如果这样下去,系统一样要崩溃。所以,尼奥的条件就是由他去清理史密斯,以此来维护“母体”的稳定,同时,“母体”不去消灭锡安。

所以,当最后尼奥和史密斯的那场大战成了最关键的环节。终于,清洗完史密斯的尼奥,用自己换得了和平。

最后的,设计师和先知的对话,象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

设计师:你玩的这个游戏很危险,知不知道?

先知:知道,但是它能换来稳定。

设计师:这个稳定能维持多久?

先知:能维持多久就让她维持多久。你打算怎么处理那些想出去的人?

设计师:我会给他们自由。

先知:是真的吗?

设计师:你以为我是人类吗?

设计师微笑一下转身走了。

如果继续套用系统来说明这段话,我觉得这就是先知为了让系统完成升级而编写的一段代码,里面虽然有一部分超过了她的想象,不过最后,还是成功的完成了升级。“母体”依然稳定,而锡安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母体”。

其实,不管是人还是电脑,只有不断的升级才有发展!

人类和电脑是互相影响的。而人类通过不断自身的进化来完成的自身的提高。这种进化的过程,不但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因素。也正是由于进化的存在,社会才会进步,人类文明才会强大。而电脑文明虽然有超越人类的可能,但是始终会因为人类的智慧而无法统治人类。

生命啊,生命……DNA双螺旋波,配合宇宙星系的物质波频率一致。就产生共振,吸收能量,瞬变成能量金字塔。从而吸收该星球上的七大营养物质。演变出生命。地、水、火、风被神变出来的一瞬间称之「缘起」,之后开始繁殖,同样要过着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生活,从而才产生物质的流变,才有时间概念。实际上时间只是「生住异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假象,并不存在时间。而精神同样是物质在「住异」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并不存在独立精神。实际上时间只是生住异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假象,并不存在时间。而精神同样是物质在住异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并不存在独立精神。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何为苦?苦为何?一切皆由心生。是为道家所演化的太极八卦图。一阴一阳是谓矛盾斗争的二合一体。万物发展的CPU!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从自然而来,我是万物之灵,自己的上帝和魔鬼。我即将回归自然而去……我不生不灭,我不悲不喜,我不匆不忙……虽然我在茫茫红尘之中流浪,但是我已经明白了那三大的问题,还有什么放心不下,惹得心头充满了无数的波澜和浪花。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