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都人帝女
正文 编年纪事
作者:川梦 时间:2018-05-17 00:39 字数:4089 字

崇祯二年(1629)十月,后金铁骑第一次入塞,威胁北京。袁崇焕入卫京师,被逮,次年被杀。

崇祯二年(1629)除夕,三公主出生于北京紫禁城后官。当日,父亲朱由检得古玉昆仑玦一枚,为她取名为朱媺玉。母亲以怀玉为其乳名,人称怀玉公主。

崇祯三年(1630)五月,后金军返辽东。十二月,再加派辽饷153万余两,共计680万余两。

崇祯四年(1631)八月,清军围攻辽东前线重镇大凌河,十月城降。

崇祯五年(1632)八月,皇三子朱慈炯生,后封定王。

崇祯六年(1633)六月,皇四子朱慈焕生,后封永王。

崇祯七年(1634)七月,后金军第二次入塞,蹂躏宣府、大同一带。十一月,陈奇瑜以剿抚无效罢职逮治,改任洪承畴为五省总督。

崇祯八年(1635)正月,农民军克凤阳,掘皇陵。明廷调集各省精兵7万余在中原进行会剿。

崇祯九年(1636)四月,皇太极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七月,清军第三次入塞,攻掠京畿地区。九月返回。

崇祯十年(1637)年初,相继发生告复社“败坏风俗”、“以乱天下”的事件。三月,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提出“十面张网”的对农民军作战计划。

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清军第四次入塞,扫荡畿南、山东。陷真定、广平、顺德、大名等地。大学士孙承宗殉职,卢象升在巨鹿阵亡,京师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与孙传庭率军入卫。

同年,李自成部遭明军围剿,损失惨重,仅余十八人。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太平村发现的《李自成家谱》表明,李自成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的后代,系党项族。

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清军克济南,掳德王。五月,张献忠、罗汝才在谷城、房县再度起义。七月,农民军在罗猴山大败明军左良玉等部。

崇祯十三年(1640)二月,张献忠在玛瑙山受到重创。秋,张献忠、罗汝才部四川,攻克大批州、县。同年,清军攻锦州及宁远,洪承畴派兵出援,败于塔山、杏山。

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部复振,攻克洛阳,杀福王。张献忠部出川,二月克襄阳,杀襄王。同年春,清军对锦州实行包围,明廷调集13万大军出山海关救援。

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领精锐十三万集结宁远。三月,皇太极发大兵围攻锦州,采取长期围困方针,势在必克。八月,皇太极切断明军粮道和归路,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主张南撤,最后集议背山突围。遭到伏击,十三万精锐土崩瓦解,先后被斩杀者五万三千多人,自相践踏及赴海而死者无计其数。洪承畴带领残兵万余人,被清军围困于松山,饷援皆绝。

崇祯十五年(1642)新年,揖拜阁臣,再图振兴。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败明军,杀陕西总督汪乔年。

这时,松山战场被围已有半年,城中粮食殆尽。松山副将夏承德叩请清军,用儿子夏舒做人质约降。三月,清军夜攻,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总兵曹变蛟被杀。

松山兵败,举朝大震,崇祯皇帝极为痛悼,辍朝三日,以王侯规格亲自致祭,以一篇《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七日一坛,祭到第九坛时,有消息称洪承畴已经降清,御祭始罢。

崇祯十五年(1642)七月,皇贵妃田氏病故。九月,黄河堤溃,开封被水冲毁。十月,李自成在郏县大败明陕西总督孙传庭部。十一月,清军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俘获人口36万多。

同年春,田遇弘献陈园园于崇祯,伴随艺伎八人和舞伎六十四人。皇贵妃田氏病故后被崇祯退回田府。留祁英于冷宫照顾怀玉公主起居与学习。

崇祯十六年(1643)年初,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往来时不纳粮。二月,京师瘟疫流行。五月,张献忠部克武昌,杀楚王,正式建立政权。八月,清太宗皇太极病故,幼子福临继位,改明年为顺治元年。十月,李自成攻克潼关,孙传庭战死。农民军相继攻克西安及陕西全省。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随即分兵两路向北京进军。三月,李自成部兵临北京城下。

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率军,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二十七日,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夹人之后无不骨碎。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死者有1600余人。

怀玉公主随祁英出宫,南下避难。五月,到留都金陵,隐身于玉荷园。

同行的杨宛与田妃之妹田淑英死于途中。

顺治元年(1644)五月,明朝留都官僚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南明弘光政权。不久,腐败的弘光政权就党争不断,内讧不已,到处搜刮掠夺,祸国殃民。

顺治元年(1644)十月,清廷以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两万骑兵征讨南明。不久,因陕西李自成大顺军日炽,多铎奉命转兵西征,从而给弘光政权以喘息之机。十一月,史可法筹划淮河防御,先后数十次上疏,但南明朝廷上下醉生梦死,不予重视,失去了宝贵的时机。

顺治二年(1645)正月,清军攻破潼关击败大顺军。三月,驻武昌之宁南侯左良玉以“清君侧”之名,率部东下。弘光政权急调黄得功部赴长江抵御。清军乘机趋徐州,南明总兵李成栋登舟南遁,清军遂连陷颍州、亳州和砀山。四月初九,占领徐州。

顺治二年(1645)四月十八日,南明降将李成栋引清军包围扬州城,史可法急檄各镇赴援,无一前来。二十五日,清军急攻破城,史可法被俘,不屈就义。其残部和百姓继续巷战,直至矢尽人亡。清军屠城十日,其暴行惨状骇人听闻:“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或“遇一卒至,南人无论多寡,皆垂首匍匐,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

顺治二年(1645)五月初八日,清军乘大雾夜渡长江,次日克镇江。南明沿江守军皆溃。十四日,清军自镇江南下丹阳,西趋句容,直抵南京城下,南明遣臣迎降。二十二日,清军俘获逃奔芜湖的弘光帝朱由崧。

顺治二年(1645)六月初五日,清廷令江南各处军民尽皆剃发,并继续抚剿江南未下城邑。清军自常州、无锡直取苏州,十三日进入杭州。清廷的剃发令促使民族矛盾激化,江南各地军民纷纷起兵抗清,其中最著名者为嘉定、江阴二城。十七日,嘉定城民在黄淳耀、侯峒曾等领导下,坚守孤城,抗击清兵。至七月初四日李成栋引清军破城。江阴人民在阎应元等指挥下,自闰六月初一日至八月二十一日,守城81天,先后挫败24万清军的进攻。九月二十一日,清廷于江宁设驻防将军,派兵部尚书洪承畴经略江南,以汉治汉,招抚江南各省。

中秋之后,英姐结识了江宁总兵手下的遒丰将军。抗清英雄,兵部尚书陈子龙兵败泖湖,藏身于玉荷园。

顺治三年(1646)春,陈子龙离开英姐之后,率白腰党聚众千余,结营太湖。他们出入无常,连攻嘉善,并在吴江汾湖大败清军。

顺治三年(1646)秋,白腰党首领吴易被执,义师失败。陈子龙沈忧咤叹,泣然曰:“茫茫天地将安之乎?”

顺治四年(1647)春,清松江提督吴胜兆,广收“白腰党”降卒,密谋起兵反清。四月十六日,事泄被捕,入狱穷治。清江宁将军巴山和江宁巡抚土国宝,阴谋以此事为借口,尽除三吴名士。五月初,因仆人举报,陈子龙在吴县被捕。审讯中,他植立不屈,神色不变……五月十三日,陈子龙被押往南京。在途经跨塘桥时,陈子龙突然投水以死。清军将其凌迟斩首,暴尸于岸,数日后弃尸于水……其门生王沄和轿夫吴酉等人,在毛竹港找到他的遗体,具棺埋葬。

顺治四年(1647)五月二十七日,陈子龙门生夏完淳,在赴丧途中巧救了怀玉公主。

夏完淳字存古,号小隐,原名为夏复,其乳名为端哥。他有一姐一妹,姐姐淑吉,字美南,号荆隐。妹妹惠吉,字昭南,号兰隐。兄妹三人被江南名士称为“空谷三隐”。完淳曾在诗中称赞其兄妹情谊:“天涯风雨雁飞鸣,雨雪相依倍有情……”

顺治四年(1647)初秋,夏完淳在家乡被捕。

南京旧朝堂上,洪承畴高坐,喝问下面被提审的夏完淳:“汝童子有何大见识,岂能称兵犯逆。想必是被人蒙骗,误入军中。如归顺大清,当不失美官。”

夏完淳不为所动,反问洪承畴:“尔何人也?”

旁边虎狼衙役叱喝:“此乃洪大人!”又有狱吏在其旁低声告之:“此乃洪承畴先生。”

夏完淳佯作不知,厉声抗喝:“哼,堂上定是伪类假冒。本朝洪承畴先生,皇明人杰,他在嵩山、杏山与北虏勇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闻之震悼,亲自作诗褒念。我正是仰慕洪承畴先生的忠烈,才欲杀身殉国,以效仿先烈英举。”

狱吏们此时很窘迫。洪承畴在上座面如土灰。上来一人,厉声叱喝夏完淳:“上面审你的,正是洪承畴!”

夏完淳朗声一笑:“不要骗我!洪承畴先生死于大明国事已久,天子曾临祠亲祭,泪洒龙颜,群臣呜咽。汝等何样逆贼丑类,敢托忠烈先生大名,穿虏服虏帽冒允堂堂洪先生,真狗贼耳!”

洪承畴汗下如雨,嘴唇哆嗦,小英雄字字戮到他灵魂痛处。

忽然,他的岳父因久受严刑体力不支,在一旁倒地不起。夏完淳忙上前扶起岳丈,厉声激励道:“大人,我们歃血为盟,决心在江南举义抗敌,实乃奇大丈夫平生之豪事,何必气沮!”

1647年,九月秋决,夏完淳等三十多名抗清义士在南京西市慷慨就义。手提鬼头大刀,凶神恶煞般的刽子手,面对十六岁昂然挺立的美少年,也瑟瑟发抖……

顺治五年(1648)四月,洪承畴奉召返京,再次入内院佐理机务。摄政王多尔衮对其慰劳备至,宠信有加,一连数日召见垂询各省兴革之事,所有建议,无不采纳。

洪承畴主政江南期间,镇压了众多反清义军,斩杀了不少的抗清名士,如: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英俊少年夏完淳等等……他的母亲和亲弟弟洪承畯,都面责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顺治五年(1648)五月,怀玉公主偕吴姐、小玉和小红,初创天地会组织和纲领。

地振高罡,一脉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

天地会是民间秘密社团,兴起于明末清初之际,又名洪门。天地会成员,最初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多为破产的农民和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它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为口号,在会内主张互济互助,有难同当。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