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写作
作者:无缚 时间:2019-03-16 03:25 字数:3472 字

  多喜二,在干什么?

  在萤窗雪案,奋笔疾书。

  该不会是真的要出产,孵化,分娩,孕育,临盆一部《西厢记》名垂青史吧。

  叫你说中了,正要。

  为什么?这也太绝望了吧,别这么悲观,俗话讲的好,好铁不打钉子,好男不写小说。满腹经纶,不如一囊钱。

  爱情,已经让我卑微的不写小说不行了。

  向志刚忙着施展自己的雄韬伟略,已经拉起了一支类似东北抗联的募捐义联,因为本年级的各个兴趣小组都有较为完善的组织、运作体系,所以一呼百应,各兴趣小组都积极地筹建了新的办事点,比如文学社,就增开了一个栏目,“募捐集中营”。该栏目专门收集同学们不要了的小钱——比如各种最容易遗失的硬币。

  与其把硬币给遗失了,还不如捐献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且水滴石穿,积少成多,每一块硬币集中起来,可以形成汪洋大海。文学社开张的第一个星期,就收集到各种硬币总计约十公斤。十公斤硬币,这是个什么概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集一斤硬币,然后乘以20,就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概念了。

  向主席忙于公务,不幸把青青倩倩给冷落了,致使青青倩倩有了成为一枚硬币的悲伤,哀怨——硬币没有人疼惜。为此,青青倩倩决定,必须让向志刚付出代价——让你成为一枚更小的硬币,看你是不是失落。

  也就是,减少同向志刚的来往,更加冷落他,不和他一起吃饭,约会再也不批准了,而且不给任何理由。

  向主席做噩梦还在纳闷呢,我做错了什么?

  有个晚上,向主席梦游还到了青青倩倩的故乡,山西大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呼唤——青青倩倩。

  但向主席已经全心身的扑在了为同学们服务的火热生活中,儿女私情一时也顾不上了。何况,向主席比谁都明白,唯小人与女子难哄,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

  向志刚挑灯夜战,起草出严密的劳动募捐总工会筹备及运作议案,提交学生会审议,一举通过,跟当年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般震撼性的全面通过。

  向志刚亲自负责机电系的领导,组织工作。很快,在向主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软硬兼施的运筹帷幄下,组建起一支维修中队,一支机械控制中队,总称机电大队。

  五一劳动节,正是全国人民不再劳动的大喜之日,维修中队在市中心广场开了一个义务维修点,人数十人,为广大市民无偿维修小家电,一时间,人来人往,水泄不通。机械控制中队则为广大市民讲解一般机械的控制知识,免费发放宣传资料。

  旁边竖了一个募捐箱,箱子披红挂绿,上书:为红十字,慈善机关募集资金。由国家批准,合法,公开,透明。专款专用,欢迎监督,如有欺骗行为,负法律责任。

  旁边还有一个身披彩绸的清纯女生,掌管一台笔记本电脑,专门负责登记捐款超过十块钱的荣誉市民。这个女生不是别人,正是向主席不花一分钱请来的贤外助,美丽女孩——青青那个倩倩。她眉清目秀,婀娜多姿,是一道风景线,无形中也极大的促进了募捐活动。前来募捐者络绎不绝。笔记本电脑也是青青倩倩自带的,电源由广场一家化妆品总汇友情提供。

  与此同时,艺术系的艺术大队下辖的绘画中队和文艺中队也在紧锣密鼓的活动中,正在另外几个繁华地段分别举办画展和文艺演出。一律义务进行,自愿捐款即可。

  向志刚跑到画展所在地。他还亲自送来了一桶纯净水,犒劳各位可爱的同学们,并给口渴的市民提供饮用水。画展上展示了本校一些收藏的名画,齐白石,齐悲鸿等等等的作品一齐翻来了,不过大多数是学生的优秀作品,部分作品还标价出售,一律当场付款,当场投入募捐箱。志刚很高兴,将来自己的功劳肯定不小。然后,向志刚跑到了文艺表演中队那边。空前的盛况让向主席也欣喜若狂,想不到效果这么好。向主席真有点飘飘然了,像当年黄继光第一次立了战功一样沾沾自喜。

  向主席跑到后台,慰问广大的文艺工作者。

  的确,文艺活动比一切活动都耗费体力和心血。

  翠少女正在化妆,她将表演一段巴西劲舞,向志刚一眼就看到了翠少女。

  向志刚走上去,十分亲切,说:“刘翠儿,你好你好。你真有……有气质。真漂亮。”

  刘翠儿大大的眼睛看着向志刚。

  向志刚忙走开了,去和别的同学握手,他发现自己面对刘翠儿,会动摇,会心猿意马。

  “翠儿,该你了,准备好了吗?”一位女的同学喊。

  “好了,我就来。”刘翠儿在镜子里最后看了看化妆效果,起身,向前台走去。

  刘翠儿路过向志刚,瞟了一眼他。

  向志刚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刘翠儿,她一身桑巴舞女郎的打扮,富有巴西一带的热辣辣之风格,风韵,他这是第一次看到刘翠儿的舞台形象,惊叹不及,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也不过如此。林大才子真是好眼力,大学城众多女生川流不息,他一个都看不上,一眼就看中了翠翠少女,被她深深的迷住了,她的确是一个千变万化的神奇女孩。

  向志刚和文艺中队的同学又谈了谈,过了一会儿,外场传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向志刚终于忍不住走到幕后去看。

  台下,学校摄影中队的同学正在紧急拍摄,有可能的话,将把此次文艺演出拍成CD,在校园里出售,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向志刚目不转睛的看着。

  向志刚也被深深地感染了。

  刘翠儿,仿佛一团艳丽的火焰,仿佛一只美丽的仙鹤,仿佛一条飞舞的彩带,仿佛一段悠扬的音乐,更犹如一片彩霞,在天空焕发出动人心魄的华丽。

  向志刚一直出神的看着。

  刘翠儿跳完,跑回来。

  向志刚强压住心脏部位的跳动,只表现出泛亚太地区友好邦交的礼节,说:“刘翠儿,你,这个!very-very-well。”

  刘翠儿淡淡的舒了一口气,说:“我只感到自己好累。比你擦皮鞋要累。我倒宁愿像你一样擦皮鞋。”

  向志刚明显感到了刘翠儿话中有话。但他是爱好体育的男青年,不会思考深层次的问题,尤其不会思考女孩子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他一笑了之。

  同时,向志刚送上了一句台词。

  “你这么能歌善舞的漂亮女生去擦皮鞋,地球肯定要失去重心,无法平衡,像伽利略说的那样,地球的一头被翘了起来。都挤到你这边来了。”

  刘翠儿用一种秋风扫落叶的眼神像华丽的钉子一样盯了向志刚好几下。

  另外一位女演员走了过来,拉着刘翠儿的手,把一个女孩子对另一个女孩子的奉承,赞美表现到了最大化,赞不绝口。

  “翠儿,好棒好棒哦。”

  “翠儿,哇,我真的好羡慕你。”

  “翠儿,翠儿,你是我的偶像,咯咯。”

  向志刚却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表达自己对刘翠儿的一切看法:校花今年选刘翠儿。

  刘翠儿透过那女孩子,看了向志刚又几眼。

  向主席感到自己再要呆下去,非犯傻病不可,赶紧避开。在外面呼吸了一下阳光搅拌热闹之气的氛围,向志刚想起了林天。林天在干什么?刘翠儿的舞蹈他没有看,真是有缘无份。

  向主席短信一条一毛五,发给了林天。

  小林正在手机边写文化作业,接到了短信。

  “多喜二,在搞什么地下活动?从实招来。”

  “正写《一个女孩子的真实故事》。”

  “别写了, 没前途。快来,刘翠儿正演出,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知道。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沉沦。看来是写小说写成了聋子,瞎子,书呆子了。快来,刘翠儿真靓,够威够力。舞蹈行云流水,仿佛清水出芙蓉。”

  “什么?!刘翠儿在演出!我骑十匹快马去。”

  十匹快马的速度用一加一等于二的矢量计算法加起来等于一架飞机的速度,基本上跟人民币兑换欧元的汇率差不多,10:1。

  志刚一贯坚定的认为,林添这种人一多,警察都得失业,具体地说,就是只要能引导世界人民都爱好文学,监狱就可以不再关门了,因为没有犯人,可以改成老年棋乐中心,里面摆满鲜花。向主席对此的坚定信念,比西方国家对拜金主义的信仰还兼定的牢不可破。

  然而多喜二赶到了公园,文艺演出还在继续,刘翠儿已经不在了,她累了。

  林天为此终身遗憾。

  志刚看到了林天的样子,失魂落魄,倒要大笑。

  林天只得发一声国叹: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后来,校园里有摄影中队的同学出售文艺演出光盘以资助国家的慈善机关,一张十元,林天像捡来了金元宝,认购了一套二张,拿在手中怕吹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夜晚得放在枕头边才不怕,一有空就到附近出租影碟的小店里花上五毛钱,可以放半个小时的带子。

  什么叫痴迷,什么叫痴情,《辞海》里的都不够详细,小林完全体现出来了。

  刘翠儿翩翩起舞,美不胜收。林天至此得了一种怪病,夜间睡觉之前都会想到刘翠儿,她的身影倩丽的无限穿梭,仿佛时光在空气里天女散花。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