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都要了!就算我自己吃不完了,也可以送啊人。
再说,我也有自己的食品店,不用担心。”
才这么点东西,他怎么会嫌多?
桃子和花椒他都尝了看了,都非常棒,他不准备卖了,留着自己吃。
有自己的货店?李武的心里一动。
李武本着抓个羊耗几斤羊毛下来的势头道:“如果我还有,你还需要吗?”
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大客,不能就这么放走。
李隆基也是十分意外,本以为,眼前这些花椒和桃子,已经是对方精挑细选出来的。
听这家伙的口气,似乎还有不少呀!
在乡下,尤其是这种那么落后的地方,能种出那么好的花椒吗?
在他眼中,花椒不都是通过很专业的管理方式,才能搞出来的吗。
有很多吗?都是这种质量的?”李隆基大喜。
假如真有这么多的话,他的店里又多了一个招牌了。
眼前的花椒,无论从品相看,还是味道上,都是一流的,顶级货。
就算是出口外国,也是丝毫不在话下的。
“花椒大概有一千斤左右的样子,桃子的话可能会少点!
花椒的话目前采摘的颜色和味道都是这样的。
还有,我的花椒没有施化肥,都是农家肥,很少没有打农药,绝对的纯天然无公害。
八十元一斤,我是绝对不坑人的。”李武说道。
作为在新疆那样的大力发展的大城市生活了那么多年的人,他深知道城里人想要的。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困扰城市人的重大问题。
大家生活水平提高,都讲究生活质量了。
外面都是提倡什么绿色无污染食品。
旁边的李孔看的有点无力吐槽,没有施肥、打农药不假。
他们村里人都这么干,毕竟花椒树上树的虫子,你打农药是不管用的。
因此谁钱多的会在施肥、打农药不是浪费钱吗?
虽然村里人没打农药,可在每年的花椒除虫上花费了大把的时间。
但八十块钱一斤,怎么敢说不坑人?
要是在村里这么跟村民卖,村民非要将你脊梁骨都戳断不可,想赚钱想疯了吗?
秋桃子城里人吃个新鲜这个价,在城里打工这些年的李孔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花椒的话,这个价就有点……。
一千斤,也不算少的,足够李隆基的食品店打出名号了。
不过,这么大量进购,自然不能以八十元的价格来算。
都是商人,讲究的利润,该争的还是要争的。
他沉吟一会:“花椒八十元一斤有点贵了,我自己吃没问题。
可是我转手销售,利润空间就小了。
这样,六十元一斤如何?我全包,但你得保证,都是这种质量的。”
李孔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即便是六十元一斤,也很恐怖好吗?
这么一千斤,一两万的收入,都比得上他辛辛苦苦一年了。
要知道,李武家的花椒,好像除了每年五月份除虫和一月份的施肥会比较麻烦外?
其余时间大多数时间完全是野蛮生长的。
谈价钱,谁不会?
李武摇头:“我这个花椒质量哪里摆着了?
我的花椒,相信以您的眼光,不难看出是顶尖货,你转手怎么也卖九十元一斤吧?”
普通的花椒,六十块钱左右一斤,也很正常,可他的花椒不是普通货色,价格翻倍理所当然。
李隆基的售价多少,暂时是商业机密,当然不能批发的人透露。
“那就咱们各退一步,六十怎么样?”李隆基拿出商人的本事来。
李孔都想替李武答应了,七十元一斤还不卖,留在手里自己吃吗?
他频频给武哥使眼色,让他差不多就行了。
李武沉默了思考了一会:“你这就不敞亮了,这样把咱们各退一步七十吧。”
李隆基拿着花椒直接放到手里揉碎,放到了口里,确实好味道,就是有点麻……。
接过自己老婆递过来的水瓶,李隆基把嘴漱了又漱,才算歇了。
七十一斤斤进货,这味道决定正宗,他能赚不少。
没想到,带着老婆回一趟老家,还会有这样的收获,运气来了是挡都挡不住,钱财自己送上门。
李武见其答应了下来就道“运输你得搞定,你得自己派车到我村里拉。”
“没问题,不花几个钱。我也想去看看,小兄弟是怎么种出来的。
不可否认,兄弟你这花椒是我见过最好的最好的了。”嘴巴有点卷舌的说。
“我们约个时间,后天这个钟点就在这里汇合怎么样?”
“可以。”李武看着李隆基的嘴抽搐的样子连忙颌首。
他估计隆基是被麻辣的不轻,看那一直抽搐的嘴就知道。
而且他们那里的大多数村子连导航都导航不出来,外地人没有人带路,是不可能找到的。
今天的事非常顺利,完全出李武的意料之外。
从李隆基那拿到五千块,还有些零头他干脆没计较。
李孔算是完全服气了,也羡慕不来。
心里却滋生一丝别样的想法:明年,是不是也应该好好打理一下家里的那些个花椒树?
甚至,可以多种一些,专门打理都能发大财呀!
比自己整天搅水泥要好很多吧?
告别李隆基夫妻俩和李孔后,李武也没有啥要买的就叫了一辆小面包车。
面包车大叔一听是去李家庄的,嘴巴死硬要三十块钱。
“小兄弟啊,李家庄那条路,你比我还清楚。
好在今天天晴,下雨天五十五块钱你都找不到车去。”
得!都是熟门熟路的人。
李武也能理解,那段道路确实令不少车主望而却步。
“行,三十就三十吧。”
回到家里,李武将花椒的五千元送到了老妈手中。
老妈咧开嘴笑道:“往年都是刚好能回本就不错了。
今年只买了一半就有了大一万了,这要是都买了……。”
看着老妈一脸的高兴,李武也是心里暖暖的。
“都卖了?”
老爷子他们也惊讶!这小子,有点门道呀!那么快就全部打包出去?
“卖了带出去的一袋子,家里前几天晒得那些后天天人家老板上门。
到时候我估计把家里晒干的全买了的话,至少的有一万五,一斤八十买的。”
正在喝水的老爸神情一呆,手中的玻璃杯顿时落到上,“彭”的一声,摔成碎片。
“一袋子你卖了五千?明天人家到村里收?八十一斤?”这些,都让他难以置信。
“是呀!不过这些都是咱们家里那些桃子的功劳,不过还是咱们家里的花椒好。
得到儿子的肯定回答,李朱激动地搓着双手,实在是意外惊喜。
那些花椒,他当初种植也是一次意外,这些年因为花椒比较好卖他就多上了点心。
老妈也大为振奋,李家庄平均一家的年收入,也就是一两万而已。
缇娜也替家人感到高兴,对自己老公则是更加崇拜。
全世界就没有人能跟她老公一样,他来到时候就听李爸说了花椒的价格。
她老公不仅能找到销路,还卖到极高的价格。
第二天早上,李孔干夜班回来,把李武怎么通过桃子买花椒的的事传遍了整个村子。
在他们这里,一袋子花椒加一筐没人吃的秋桃子赚个大五千,绝对是一个大新闻。
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真的假的?五块钱一斤?那个傻子会出这个钱?”
有村里老人说“怎么可能假?人家小孔亲眼看见的。
听说,明天老板还派车进村收。
我今天也见了李武家的花椒,质量确实长得好。”
可七十元钱一斤,还是让他们难以置信。
当然,明天进村收购,肯定就没有那么高的价格,六十几也很不错了呀?
可惜,他们家的长仅长得歪瓜裂枣还晒得一塌糊涂。否则,也可以跟着赚一笔。
“真是走运了狗屎运了,老李家这是开运了。”
“也是李武那小子有门路,如果是我们肯定找不到老板收。
…………
村长大伯自然也都收到消息,他也是惊讶了半饷。
那小子,昨天才和他说修房子的事了。
这么快就开始行动了?七十一斤的花椒,这个可以搞一搞。
花椒嘛!用点心去打理,买多点肥,都会长得不错。
他们都是农民,怎么种植还是有些心得的。
最主要是现在李武搭上了一条门路,以后销路可以打出去。
村长大伯越想,越觉得有搞头。
不行!
去问问那家伙,年轻人的脑子清晰。可以的话。
他再发动大家从今以后开始打理家里的花椒树,种的好的话一年的花销就不愁了!
想到李武家那五亩,差不多能赚三万元,就让他放佛看到了村子里未来的样子。
撂下吃饭的碗筷,不顾儿媳妇的阻拦拉着李兵直奔李武家来。
就正好碰见在哪里灰头土脸的坐着的的李武,有点狼狈,似乎翻了车?
李武也是尴尬不已,李孔那辆摩托车,后面的铁架都被他折腾下来,算是半残废了。
路真心不好走,难怪那些载客的面包车,一听是李家庄,一个个都迟疑起来,要不要做那生意。
“翻了车?人没事吧?”村长大伯关心道。
这可是自己的的堂儿子,别出事呀!
“没事,就是李孔的车麻烦了。大伯,吃饭了没?”
“刚吃过了?人没事就好,李孔那小子整天骑着这辆车,本来就快报废的货。
上次去镇里开会回来坐他这车,半路死火。
硬是在半路上晒了个把小时,大伯对着车子是一阵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