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停歇得飞了不知几天几夜,她终于回到了布达拉宫。躲过布达拉宫中喇嘛的探查,凤栖悄悄溜进仓央嘉措的寝殿。
寝殿之中乱糟糟的一片,看来已经有人先来翻找过什么东西。
凤栖蹙眉,仓央嘉措作为达赖,他作为夹在朝堂权利斗争之中的牺牲品,凤栖也是在他最后被流放之际才知晓。
凤栖轻叹口气,那人总是浅浅的笑着,作为布达拉宫所有喇嘛的领袖,他明知道自己是魂体却依旧把自己护了起来,真是叛道离经。
凤栖环视这四周,虽然那人已经不再了,但这充满回忆的屋子自己又如何能看他如此脏乱,这样想着,凤栖弯下身子在乱哄哄的屋子里面收拾起来。
衣柜中,凤栖找出他常常溜出去穿的便装整齐的叠好;床铺上,虽然已经没有他躺过的温度,可是凤栖还是伸出手轻轻摸上去,把散开的被褥、丢弃在床尾的枕头全部拿起来,铺好褥子,放上枕头,叠起被子。
凤目转移向桌台,原本自己常常趴着窗口看他在张张白纸上泼墨,潇洒的动作让自己那般倾心。他的桌台上都是佛经,如今墨水和砚台都已经干了,桌面上还有一只随意散落的毛笔。凤栖抬手想将毛笔归位,却不小心碰掉了毛笔滚落到地上。
凤栖弯下腰跪下身子去捡掉在桌台下的毛笔。
什么东西?不是毛笔的触感,是纸张吗?凤栖用力的将手伸到桌台下去。
一沓子的白纸被凤栖掏了出来,凤栖一张张的看了起来……
不是佛经,不是佛理。凤栖一张张翻过,眼泪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一滴滴落在白纸上,化开了纸上的墨字。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
凤栖静静的抱着这一页页写满爱意的白纸,蜷缩在桌台下像一个没人要的孩子,低声的抽泣,我知道你是爱我的……
三百年后。
H市已经进入了高温连雨天气,路上的行人看着突然阴沉起来的天空,都加快了行进的脚步。
城市安静的街角中,忘忧书店古香古色的风格在那一排充斥着特色装修的街道中毫无违和感。
狐小天把头枕在收银台上打了个哈欠,无精打采的说道:“老板,又到了连雨季,这几年的雨水怎么格外多?空气里都是水气,讨厌死了!”作为长毛狐狸,虽然现在是人身,可是狐小天还是感到浑身难受。
“怎么洗澡的时候不见你说难受。”狐九娘倚靠在茶桌后的靠椅上,小巧的酒杯一杯杯下肚,酒壶好似长了眼,飘在茶桌上一杯杯自动的倒向酒杯中。狐九娘一边喝着美酒一边翻看着手中的古籍,看都未看狐小天一眼。
“那不一样啊。”狐小天嘟起嘴,半湿不湿的感觉最讨厌了!
“那边客人要结账了,还不快去。”狐九娘眼神依旧盯在书上,然后浅浅的抿了一口花茶。
狐小天转过头,果然看见一个年轻的小姑娘选好了一本小说正向收银台走来。
狐小天收了钱笑着对小姑娘说:“欢迎下次光临。”然后转回头看向狐九娘,眼中崇敬之意尽显:“老板,你都不用看就知道别人接下来要做什么吗?”
“活得久了,看得多了,有些事情自然明了。这与修炼、法力都无关。”狐九娘放下手中的古籍,看着狐小天,她这个后辈真的是太过贪玩:“不过你的修炼是不能落下的。”
一听见狐九娘开始督促自己修炼,狐小天连忙吐了吐舌头就溜去书店中整理起图书来。
狐九娘看着忙碌的狐小天,微微笑了一下,然而嘴角的弧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之后轻轻摇了摇头转身回了内室。
一脚踏进内室,一脚踏出,狐九娘已经来到了妖界。
“舍利子,时机快到了……”狐九娘从妖界深处走出,转瞬离开。
H市,远离市区的高山上,隐隐约约有座破旧的寺庙显现。
“无同,先把院子里的活放一下,与我一同去跟师傅诵经吧。”一个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和尚站在寺院破旧的屋檐下唤着正在院落中顶着细雨扫地的小和尚。
“好的,无念师兄。”小和尚乖巧的点点头,规规矩矩的把扫把放回原处。
就在师兄弟二人要向佛堂走去时,“咯吱”一声寺庙老旧的木门被推开,无念无同师兄弟二人同时将目光投向门口处。
一个穿着黑色连体长裙的高挑女子推开门走进了寺庙中,女子一双凤目微微眯起,她轻轻拍打着自己身上细密的雨珠,然后将手插进浓密的黑发中向后拉扯着自己潮湿的长发,她抹去额头上残存的雨水,将头甩了甩。
凤栖此刻正恼火着这突变的天气。说下雨就下雨,刚刚跟客户在山顶的茶楼谈完生意,车子停在半山腰,只能步行找地方避雨了。
这山顶的茶楼环境清幽,大家都喜欢来这边谈生意,自己也算是常客了。不过,这寺庙……怎么自己从未见过?凤栖蹙眉,这寺庙有古怪!
“阿弥陀佛。女施主,来者即是缘,不如到与我们师兄弟二人到佛堂避雨吧。”无念双手合拢微微欠身向女子说道,无念身后的无同也跟着微施礼。
“多谢大师,打扰了。”凤栖嘴角挂上笑容,连忙合拢双手回礼。寺庙、佛祖,所有与他可能有一丝关系的东西自己都不会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