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生
最后一个学期,基本上可以不来学校了,所以日期也变得模糊起来,寒假拨打考研查分电话还是略微有些紧张的,好在所有科目都超了国家线,尤其是完全凭手感而不是语感的英语,也出人意料的得了四十几分。
打电话询问舒雅、大力,结果都很圆满。
我们三人去N大复试,那个令人向往的学校,猛然间矗立在我们眼前,像梦一般。
笔试有点变态,但感觉考的还行。面试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回答教授们提的问题。
我走进面试厅,里面坐着三名教授,两名博导。
“我叫叉叉,来自T大。”我说。
“为什么选择考研?”
“因为我想当一名大学老师。”我说。
“大学四年做过什么事情吗?”
“辩论赛拿过冠军,网上写过小说,DV拍过电影,上过学校杂志,登过学校报纸。逃过课,打过架,喝过酒,抽过烟,谈过恋爱,耍过流氓,平时成绩倒数第一。”
面试厅的老师忍不住大笑。
“小伙子能力很强啊!平时怎么不好好学习?”
“以前不懂事,只顾着玩,后来感觉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迷途知返,发愤图强,最终来到了这里。”玩笑归玩笑,恰如其分的装逼还是必不可少的。
面试过后,紧接着是英语口语测试,内容一、自我介绍,二、回答老师提问。
除了我、舒雅、大力,还有在美国留学两年的一哥们,几乎所有人都抱着自我介绍的范文在那背。
口语测试三人一组,排在我前面的两人,范文背的简直是神乎其技,要不是博导喊停,估计得说个把小时。
轮到我时,我只说了三句话,我叫啥,来自哪,喜欢啥。博导得知我喜欢篮球,好像来了兴趣,问:“Whoisyourteacher?”
我把篮球副教授的名字告诉他,他笑了起来:“He’smyfriend。”
我一激动,随口一句中文:“是么?那太好了。”
口语测试结束后,去体育馆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去的路上,舒雅对我说:“美国留学两年的小孩和她分到了一组,一口流利的美语,从自我介绍一直说到了美国人权,在场所有人听的目瞪口呆。”
我说:“如果你用十几年学英语的钱去美国留学两年,得到效果也是一样的。”
专业技能考核发挥一般,三天的N大之旅终于结束,整个人变成嘴巴,长长舒了口气。
回到学校等复试结果,期间无意中遇到了篮球副教授,得知Y大也在复试。在我的恳请下,篮球副教授开着车,载着我来到了Y大,开后门参加了Y大的复试。
复试前一天,在副教授的引荐下,还和我的理想,也就是到我们学校演讲的篮球博士见了面,副教授说:“如果你考进了Y大,他就是你的导师。”
在家复习笔试内容时,突然接到N大的电话,是个姑娘打来的:“恭喜你被N大录取了。”
我当着家人面,在不确定能否被Y大录取的情况下,洒脱的对她说:“不好意思,我不去上了。”
神奇的女人撅着嘴偷偷向我竖起大拇指,说了两字:“牛逼!”
我向她做了个鬼脸:“这部小说,我是导演。”
二、电视台
参加完Y大复试接受学校电视台的邀请去录了一档谈话节目。主持人是播音主持班的一名大二学生,估计是第一次录节目,逻辑思维有些混乱,问的问题也有些奇怪。
主持人:“请问你为什么写小说?”
我:“大一刚进学校的时候我就有两个愿望,一是想在毕业前留下点什么,于是我开始写小说。二是想在毕业后做点什么,于是我开始考研。”
主持人:“看你的小说,发现你不仅迟到、逃课、挂科,还打架、抽烟、喝酒,作为一名坏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么?”
我:“……”
主持人:“平时你成绩倒数,为什么最后能考上研?”
我:“成绩倒数是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和那些前几名一样刻苦,同样可以考到前几名,既然知道自己的实力,何必非要去证明,不如把时间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面。人生短短数十载,我不想以后回忆起来连点让人心潮澎湃的经历都没有。过程不一样,结果一样便可以了。”
主持人:“看来你是个不注重过程注重结果的人。”
我:“过程结果如今在我看来,都已经不重要了。”
主持人:“有些学生大二就开始准备考研,而你只用了一学期,为什么?”
我:“如果一个学生从大二开始准备考研,每天看两小时书,那还不如从大四开始准备,每天看十小时。大学就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没必要整天围着书本转。”
主持人:“看来你喜欢高效率的生活。”
我:“我喜欢此起彼伏的生活。”
主持人:“你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我:“初中教我们语文的老师曾发给我们一人一张纸条,让我们写下自己的梦想,然后将纸条收上去放在一个大罐子里,等十年后同学聚会时再拿出来,看看你们曾经的梦想。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写的梦想是当一名篮球运动员。如今看来,我偏离自己的梦想还不算太远,上课打球,下课写小说,用自己喜欢的工作养活自己喜欢的人,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状态。
后来这个谈话节目因为我言辞的尖锐最终没有出现在电视机里。
再后来,电视台将此节目录像刻录成光盘送给我,我将其发到QQ空间留作纪念,结果很多人留言说主持人能力不够,导致主持人花容失色,让我删除视频。
最终这个视频在官方与民间的双重压力下,完完整整,彻彻底底的被和谐掉。
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莫名其妙给你一个错觉,然后给一个证据证明那不是错觉。
三、姑娘
终于说到我最感兴趣的事情上面,仔细算算大学四年与我接触过的姑娘挺多,十一年、校校、小梦、燕燕、徐静、舒雅、月新、Lily、萧疏,还有一个静娴。
十一年谈了男朋友,男朋友考上了公务员,估计没几年要结婚了;
校校、小梦去了俄罗斯,不知道在那能不能碰上;
月新和柯达的激情短暂结束后,与陈旭平平淡淡直到现在,尽管遇到家庭的阻力,但相信会有一个美好结局;
Lily一直渴望找到一份完美的爱情,所以注定单身了四年;
舒雅有本参考书上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我现在的梦想是和叉叉一起考入N大。”很遗憾,她的梦想只实现了一半;
燕燕、萧疏不知不觉便断了联系,不知道现在过的好不好。
静娴?好吧,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总是要浓墨重彩一番。
得知被Y大录取以后,静娴便找到我,并且希望每天和我一起吃饭,我笑着问她:“你为什么喜欢我?”
“就是喜欢你。”
“我家里没钱,跟着我你要过苦日子的。”我说
“我愿意。”
“我性格不好,会经常骂你。”我说。
“我就喜欢被骂。”
“如果我长的很丑,你还会喜欢我么?”我接着说。
静娴摸摸下巴,抬头看天:“这个就得考虑一下了。”
“哈哈哈哈。”我开心的笑起来,“你才大一,正是青春最美好的时期,而我已经快大学毕业,我很感谢你的喜欢,也很珍惜这份喜欢,因为它是那么的纯粹。但是……”
“我不听但是!”静娴嘟着嘴叫起来。
“好吧,我虽然和你不太可能产生爱情,但是……”
“但是什么?”静娴瞪大眼睛问。
说话的技巧在这里体现的尤为重要。
“但是我会待你如亲妹妹一般。”
静娴咬着嘴唇想了想:“这样也不错。”
“作为亲妹妹,你希望哥哥幸福么?”
“嗯……”
“所以我们以后还是少见面。”
“为什么?”
“因为我在等一个姑娘回家。”
静娴没说话。
“你为了哥哥做出如此大的牺牲,真是让人感动!”我也不管她答不答应,先接了话再说。
过了几天,收到静娴信息:“哥哥,以后我不会再烦你了,希望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可以吗?”
我一听这话,甚是兴奋,说:“好的,什么事。”
“做我男朋友。”
我#@@¥@%¥@!!!!
后来的某一天,在QQ上突然收到舒雅的信息:“听说你和90后那小姑娘在一起了?”
我23:55:38:“是的。”
舒雅23:56:10:“你不准和她在一起!”
我23:57:38:“为什么?”
舒雅23:56:38:“我比较适合你!”
我23:56:51:“跟你没共同语言。”
舒雅23:57:06:“好歹在一起那么久了,别那么无情好吧。”
我23:57:32:“还有你这样的啊?感情是不能勉强的。”
舒雅23:58:27:“我就勉强!”
我23:59:00:“晕死,我和你又不在一个地方,你在N市,我在Y市。”
舒雅00:00:44:“我毕业了去Y市工作!”
我00:00:59:“靠,你这人转变太快了吧,我怎么能和天天打击我和被我打击的人在一起?”
舒雅00:05:10:“我改变主意了,反正你不能和她在一起。”
我00:10:11:“就算我不和她在一起也不会和你在一起啊。”
舒雅00:11:20:“哦,那没关系。”
我##@#@¥%!!!!1
这算是80后与90后的代沟么?
四、兄弟
毕业前一个半月,所有实习的做生意的待业的玩游戏的兄弟受到班长感召,统统返校,那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时光,也是我们四年里最难以忘怀的日子。
我、班长、祥龙、阿江、班长、陈朴、大力、陈旭、柯达、晓明、大蕴、史泰龙终于像大一时那样,一起喝酒,一起打篮球,一起通宵dota,一起吹牛逼,有时候还集体和远在部队的华子视频聊天,每个人嘴角洋溢的笑容都那么真诚,岁月改变了一些人的相貌,性格却改变不了彼此之间的情感。
我花了近一个月,独立拍摄制作了一部长达二十分钟的体育系毕业视频,大家集体决定在毕业晚会的最后作为压轴节目放映。
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喝酒,所有人都吐了,陈旭抱着班长痛苦流涕,阿江指着陈旭满嘴酒气的说:“你看你,还像男人吗?”
说完眼睛半眯着抱住我,表情近乎扭曲的说:“转眼四年便结束了,我真舍不得你,舍不得你们……”
不知道是那个表情太具艺术感染力还是当时酒精过度,我眼睛瞬间湿润了,我死死的抱紧他,泪水顺着他的脊背悄然滑落。
祥龙见我哭了,将他那硕大的脑袋紧紧贴住我的脸:“哥几个我最佩服你,大一你就开始写日记,还发在网站上,结果每天就二十的点击率,一半还是你点的,我们几个就对你说,你他妈天天写日记有什么意思啊,又没人看,结果你一写就写了四年……后来你准备考研,我们又说你成绩倒数第一考什么研啊,你考上就是奇迹了,结果……”
我笑着摸摸他的头:“我只是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坚持了下来。”
不远处,大力和陈朴互相抱着,不知道在窃窃私语什么;史泰龙、晓明、大蕴欢乐的喝着交杯酒;柯达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记得大一的那次打群架吗?
记得大二的那场辩论赛吗?
记得大三的那场篮球赛吗?
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可是那些缠绕我们内心的,一直一直没有离开。
“还记得大一第一天到学校的时候吗?那天我问你抽烟吗?你说不会。你继续说,我第一次住校。我回答我也是。柯达那天对我说,如果重新上一次大学,他一定要实现当年半学期换一个女人的诺言。后来我在学校的时间少了,现在我怀念的东西也少了,时间总定格在大一大二。”
“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天天去上课,哪怕趴桌子上睡觉。我会始终谈一个女朋友,直到结婚。每次打架我会一如既往冲到第一线,每次喝酒也会一如既往不醉不归,我可能不会考虑加入学生会了,也不会考虑出来做生意了。”
“大学就是大学,应该做一些那个年龄该做的事情。这个道理曾经有人跟我说过,我没在意。”
“生活总是这样,也许当我第一次问你是否抽烟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便有了无限种可能。”
——晓明
有一天这个故事渐渐被人淡忘,我们都已长大,我们不会再记得。这个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出现了四年的故事,这些曾经牵动我们心肠的姑娘小伙,早已成了蒲公英,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五、2010年6月13日(最后的一天)
晨,宿醉微醒,耀眼的阳光刺痛着双眼,头痛的感受把我从梦中拉回,原来就是今天,早早就准备的毕业,早早就念叨的毕业,它的突袭来临的比想象中的犀利。
磨磨蹭蹭的到了中午,挂晒起昨夜临走时放在洗衣机里的衣物,等着阳光帮我把昨夜的痕迹蒸发,不停地看时间,焦急的等待着,仿佛我是产房外的父亲,焦急的等待着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我的毕业。此刻我也只能像产房外的父亲,除了等待似乎我什么也做不了
下午四点半,这是一个六月的日子,“13”一个简单的数字记住了这一天。这样一个时间,定格了绽放四年的花儿的鲜艳,这样的时间,我们用淡淡的泪水铭记灿烂的笑容,这样一个时间我们很难组织起什么语言,当我们面对着这样一个时间时……
拿着照相机,我想在校园的每一处留下我的痕迹,想和你们每一个人合影……,想的太多太多以至于不知所措,看着你们一个一个的从身边走过,我也只能轻轻走过。流浪在校园里的每一处角落,看着熟悉的地方莫名的流出些悲伤,那些陌生的脸庞是属于现在这片地方,而我们已经被时间驱逐出了这里,尽管我们毫无准备念念不舍。我们都属于这里,但是那是曾经,这里属于我们,我相信这是永远,我对自己这样说,我心里这样想。
渐渐地太阳倦了,回去了,渐渐地时间近了,毕业了,当我走进那个礼堂的那刻我清楚,如此的聚首不会再有,尽管我们给自己画了一个美好的童话……
毕业晚会的时候,大家很开心的叫喊大笑,我知道泪水的袭来不会太远,只是少了一点煽情的情节罢了。班主任的出场,吹响了悲伤侵袭的号角,自发的拥抱和冲上舞台的我们熟练的在这悲伤中流泪,流的理所当然,流的肆无忌惮。流淌在时间里了情感满满当当的拥挤在这座礼堂。最可恨的人,不煽情到所有人都发疯誓不罢休的主角——叉叉,用DV埋葬了我们构筑的城墙,这场面像洪水的决堤,只是泛滥的不是洪水是离别的情愫。
我即将离开,在你们之前,我会很快回来,那时你们已经不在,这里会是一座空城,即使里面装满的人,但是你们已经不在,这里不会是一座空城,因为里面满是我和你们的回忆。即使时间也表示对此无能为力。折一支柳条,眺望你们的背影,积蓄下所有的力量期待着下一次给你们狠狠地一个拥抱。
这是一个用四年写下的故事,这是一个看见开头就能看见结尾的故事,这是一个没有人能猜得到经过,没有人忘得了经过的故事,这不是一个故事的结局只是开始罢了……
——柯达
六、结局
你有没有试过,当你再次打开宿舍的门,发现所有的床铺都是空的,床板上空空的,他们都走了,你以为这只是一次暑假,他们去去就回,可其实不是了,他们走了,去奔前程,那些陪伴着你四年,你曾经烦他还在背后偷偷骂过的他,却在走了之后留给你一地悲伤。
你有没有试过,坐在自己的寝室,开着门,门外不再是来来往往大叫大吼的他们,而是空荡荡的楼道,楼道的那头,也有那样的一个感怀的人,他把音响开到最大,于是你在“当你背上行囊,卸下那份荣耀,我只能让眼泪流在心底,面带着微微笑用力地挥挥手,祝你一路顺风……”的歌声中沉沦,你的思念这才开头,你千万次的告诉自己其实没有什么的,你潇洒的挥挥手,转头,离去,其实你的后遗症,才刚刚开始。
你有没有试过,最后一次锁门,当你锁上门的刹那,那些你们一起睡过的架子床,坐过的硬板凳,还有废弃的拖把、暖瓶、脸盆,就这样被你锁在了门后,一门之隔,却已是两个世界。它们太重了,你说你带不走,因为你背负了太多的思念还有理想,你还能带得走吗?
我庆幸在最好的年华中度过了这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时光里面都是最美丽透明的你们。我看见校园里郁郁葱葱的繁花,便又看见了我们曾在那里停留的光影,大家伙欢声笑语的嘻闹,那是最美丽的回忆。
于是我又感慨说,如果再有这么好的时光,该多么美好,可是即便再有这么美的时光,我们也不会再次拥有如此美好的年华。我在二十岁时遇见你们,二十四岁我们分离,人生最美好的光影,我们一起度过,没有负担没有烦恼,我们把青春互相馈赠。
这一年我们各奔前程,理想、压力、责任、地位、负担、金钱接踵而至,又过了些许日子,我们上有老下有小,要等到哪一天我们还能够毫无顾忌的在柳荫下读诗,可以不避忌讳的谈天说地,那一天遥遥无期,就算等得到,我们也早已青春不再。
时间就是这么残酷,能在最美好的时光里邂逅你们,是上天最幸运的馈赠。
我叫叉叉,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