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前些天的火烧厨房事故现场,她对左郗宸一百个不放心,然而左郗宸用事实让池嫣然狠狠的吃了一惊。
“你是什么时候偷偷学的做饭的。”
看着左郗宸愈发熟练的刀工,池嫣然不敢相信。
“我想做的事情,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么?”左郗宸一如既往的倨傲,“如果让你知道我什么时候学的,还怎么让你崇拜我?”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样居家的左郗宸,在厨房的烟火气中反而给了池嫣然真实感,过去她总觉得左少一直高高在上,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现在好了,他和所有的男人一样,也会在女朋友生病的时候,做一顿家常便饭,还有奶奶,远远的看着他们。
左家大宅,也因为她的欢笑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了活力。
没有得到批准准备饭菜的池嫣然,在摆桌的时候积极异常,她一样一样的搭配着每一样菜品的盘子。
这个颜色和彩色比较相称,那个汤上面撒一些绿绿的香茅比较好看。
左郗宸则对这场晚宴僵硬异常,看着兴趣盎然的池嫣然,他只能隐忍不发,不想打消她的积极性。
他已经在极力的控制自己脸上的表情了,但是那团阴云一直无法散去,就像堆积已久似的,倒不是因为那些所谓的亲人,只是,他害怕池嫣然受委屈。
“嫣然,你过来。”
他朝池嫣然勾勾手指,待池嫣然作势要用她刚刚粘到了油的手指去蹭他的脸的时候,左郗宸只是轻巧的一偏头,一只手抓住面前这个小女人的两只手腕。
只是轻轻的一用力,软玉温香满怀环绕。
“奶奶看着呢。”池嫣然嗔怪,“左大少爷,你开心一点嘛,好不好。”
“池嫣然,你要记得我接下来说的每一句话。”他一下一下的点着她的脑门,“等一下不管你听到谁说有关你的任何事,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你都不要放在心上,不要记在心里,听见了吗?”
好像在暗示她什么,池嫣然一知半解的点头,左郗宸则一直在唇边挂着浅浅的笑意看着面前的小女人,看着她因为自己的话陷入神思,看她因为自己没有来由的劝慰满脸困惑。
似乎是不忍,他宠溺的换了一种语气:“我的意思是,今天晚上,你可以随心所欲,撒开了欢儿的玩,不必因为任何的拘束限制,或者任何外界因素禁锢你的性子。”
或许现在她还并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左郗宸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但是很快,随着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响起,还有男生女生嗓音杂糅的寒暄如约而至的时候,她才明白了左郗宸的意思是什么。
这场在池嫣然心里,本该是和和气气,暖意融融的家庭聚会,却变成了一场言语上的交锋,还有一刀刀直插心脏的厮杀。
“二哥,不好好的介绍介绍么?”左静进门便甩开了莫云的手腕,直接走到还没有认清楚人物关系,正在发蒙的池嫣然身边,“原来二哥的眼光也不怎么样,我还以为能让你金屋藏娇,还得罪翻了林、安两家的女人,还不得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呢。”
“左静你闭嘴。”左老夫人冷冷的甩开来自儿子的搀扶,直视左懿,“这就是你们教育出来的好女儿,真是好教养,你应该庆幸你爸爸去世早,不然的话这样的后代,连左氏的大门都不可能进去半步。”
左静向前走一步,明显是不服,却被莫云死死的拖住,和左老夫人发生冲突是不明智的,她在用手上的力道提醒着女儿,别忘了他们这次来左家的目的是什么。
左郗宸一只手闲闲的插在裤子口袋,另一只手牢牢的将池嫣然护在身后,王娟在池嫣然身后小声的给她做着简短的介绍。
“你别怕,不会有事的,每次他们碰到一起的时候总会这样,针尖儿对麦芒,总要互相过够了嘴瘾以后才能好好的坐下来吃顿饭。”
她一个个指给她看,池嫣然也不出声响的一个个记忆他们的脸。
“既然都是好意,为什么每次一来就弄的这么剑拔弩张,左懿,带着你的人进来坐,饭菜都已经做好了,是郗宸亲自做的。”
老夫人劝和的说道,气氛才稍微缓和了一点,莫云连忙扯着左静换好鞋子进屋,左钰也在左郗宸的注视中踏进房门。
气氛诡异的安静,谁都没有先动碗筷,谁也没有先开口寒暄。
池嫣然左看看,右看看,目光无处安放,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手机的消息提醒解救了她的尴尬。嫣然连忙走远了些,看了看短信的内容。
是许鹰发来的,是一条彩信,首先是一张她的小说销量订阅的截图,成绩一路高歌,已经成了风靡一时的畅销之作,紧接着是一条长长的文字信息。
他首先祝贺了池嫣然的作品大卖,顺便不忘毒舌的嘲笑嘲笑,连她这种写一篇文要憋上好几天的选手都能迎接来春天,他还不火一定是因为天妒英才,要么就是他太大公无私了,把所有值钱的脑洞都贡献给了她。
接着又恢复正常,告诉池嫣然,这本书已经被几家影视创作公司和工作室同时看好,准备将这本书里的故事稍微做一点改动,今后翻拍成网络剧或者是大电影。
“你知不知道,有几家公司已经疯了,竟然给出了七三开的盈利分成点,你拿七!”
隔着屏幕池嫣然都能感受到许鹰说这句话的时候,神采飞扬的眉毛,和洋洋自得的笑。
其实她真的要感谢许鹰,不得不说,他并不是一味的孤芳自赏,而是果真有值得骄傲的本事,他的文字敏锐度,和对时尚流行元素的捕捉,刚好弥补了池嫣然的短板。
如果没有他对这本书的“严加管束”,它还真的未必能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
她不方便回电话,只能先敲一条信息过去。
“地方你来挑,不过要等我身体痊愈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