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荡漾
正文 第三章 秀园里的陪读母亲
作者:现当代文化 时间:2019-09-29 17:00 字数:4983 字

  儿子叫他自己把饭菜用光波炉热一下。你要去,我要陪大家喝酒,你回头要替我开车,再说,你也顺便把各个老师熟悉一下,以后好沟通。

  两人沿着学校西边的大路一直向南散着步,钱坤把自己公司的情况大致地和妻子谈了一下。一切情况还好,虽然国家房价调控,但实际也没多大跌幅,基本平稳运行,要是能拿下江北的那个小区就好了。我正在找人运作,那个小区在大桥下面,靠近水城,如果能搞定,十年都不用愁了。

  你还是稳点好,等儿子高中毕业再说。汪静瑶觉得自己不在丈夫身边还是有点担心,虽然她很相信丈夫的能力。

  这你不用担心,儿子高中毕业直接把他送到国外去读书深造,到时你再去陪读。钱坤对儿子的将来似乎早有打算。

  算了吧,我可不想让儿子出去,成绩又不是太好,在国内上个普通大学就算了,再说现在国外的大学也太滥,又不安全,多少“海龟”连工作都找不到。汪静瑶对儿子的未来形势似乎看得更清楚。

  两人过了一座大桥,看到广场上好多中老年妇女在跳健身舞,音响播放着一首《遇上你是我的缘》,大家随着节奏迈开了步子,挥舞着手臂,转动着身子,在闪烁的彩灯下尽情享受小城初夜的动感与活力。

  当两人相挽着手回到家里时已是八点半钟,儿子九点半下晚自习,夫妇二人就边喝着茶边聊着天,等待儿子回来。

  5

  周日,钱坤和妻子早早来到了位于城南的天宝花园大酒店,这是小城目前唯一的五星级酒店,政府许多重要的活动都安排在这里,比如两年一届的“郑板桥艺术节”和每年一届的“千岛菜花节”,外地的贵宾基本都安排在这儿。所以,天宝在小城百姓的心中,就是一种排场的象征。

  五点半左右,张老师就到了。张老师是在钱坤的再三请求下早点到的。所以张老师一到,钱坤就暗示妻子把一个两千元的红包悄悄递给他。

  张老师推托说,不需要,真的不需要。

  钱坤说,张老师,孩子还要您多多关照,我们不懂教育,他基础差,让您费心了。

  没事的,这是我们做老师的本职工作,真的不要这么客气,张老师还在推托,孩子我们一定会关心的,你们放心。

  汪静瑶说,张老师,真的没什么,一点小小的心意,您就不要推托了,其他人看到了不好。说着,直接塞到了张老师敞开的衣兜里。张老师还要去掏,钱坤忙拉着他的手,张老师,打牌吧,打牌吧,拉着张老师坐下,主动拿了一张牌送到张老师手里,于是三个人先坐下掼蛋。张老师说,三个人的掼蛋我不会。汪静瑶叫来了一个十八九岁的漂亮的服务员,让她和张老师对。

  一会儿又来了三四个老师,张老师说,你们打吧,我打电话再催一下他们几个。六点一刻的时候,张老师查点了一下本班的人数,一共来了九个老师,主要学科的都到了。再加上教务处的李主任和年级组的洪主任,一共来了十一个人。这已经是属于比较全的了,一般平时家长请客至多六七个老师。经过张老师这么一说,钱坤觉得老师们已经很给自己面子了,钱坤又临时打电话给两个好朋友,让他们来捧场,一个是小城国土局的徐副局长,一个是规划局的杨副局长。

  随着电动转盘的缓缓启动,晚宴正式开始,十六个冷盘,既有本地的土产又有外地的特产,色香味俱全,好像不是在吃饭,而是在欣赏一道旋转的流动的风景。随着一杯杯“五粮液”下去,不知是灯光的作用还是酒的作用,大家的脸上泛起了红润的光泽,纷纷脱了衣服,大家彼此敬着对方的酒,谈谈话,一股轻松温馨的气氛在包间里弥漫氤氲。

  在鲍鱼上来之前,钱坤一轮敬酒已结束,其实钱坤酒量也不大,五六两的样子,不过今天高兴,两个副局长也高兴,老师们也高兴,大家都高兴,大家都高兴的时候,喝酒就高兴,一箱子“五粮液”喝掉的时候,澳洲龙虾就上来了,大家的积极性也上来了。汪静瑶因为要开车所以没喝酒,喝的苹果醋,一种目前比较流行的保健饮料。汪静瑶站起来敬酒,她今天穿着一件连衣裙,下身是黑白的荷叶花边,可爱的荷叶边像一朵朵浪花,随着她身体的摆动,轻轻地翻动,显出她的优雅与妩媚。汪静瑶特地与语文老师江一水做了简单的交流,还记得报名时江老师给她的第一印象就非常好,高大的身材透露出一种温文尔雅,对人很热情,看到他有一种邻家大哥的感觉。想到这里汪静瑶感到自己的脸似乎更加红了,她忙用敬酒掩饰了自己内心荡起的涟漪。

  晚饭结束的时候,九点不到,钱坤酒喝得不少,估计有七八两,但今天好像没什么大事。他又邀请大家一起去唱歌,有几个老师家里有小孩要回去,剩下的几个男教师说不会唱,于是大家一起去楼上泡脚。

  只有江老师是打的来的,要回家有事,钱坤让汪静瑶把江老师送回去,他自己打的回去。江老师说,不用,我自己打的回家。汪静瑶说,孩子要放学了,我顺路回去。江老师没再推辞,上了汪静瑶开的车,这是一辆别克商务车,人坐在上面很舒适。江老师坐在后排,能闻到不知是汪静瑶身上还是车里的淡淡香水味,江老师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但那种味道好久没闻到,今天又突然在这里闻到了,让江老师的某些器官有些兴奋起来,但他在与汪静瑶的谈话中抑制了自己的这种兴奋。汪静瑶的车开得很稳,七八分钟就到了江老师的小区门口。江老师走到车前主动和汪静瑶握了握手,道了声,再见。喝多了但依然清醒的江老师,眼睛无意中看到了车灯下汪静瑶上身那高耸挺拔的双峰。

  第三章秀园里的陪读母亲

  1

  中秋节前,钱天柱的位置终于作了调整,他向前移了三桌,而且同桌是班上前十名的学生,叫王志伟,很巧的是他们租住在同一个小区——秀园,从此以后两个人几乎是同进同出,相处得像好兄弟一般,后来经过双方孩子引见,两个母亲也很快熟了。王志伟的母亲虽然来自农村,可是从她身上看不出一点农村妇女的痕迹,她穿的衣服虽没有汪静瑶的衣服那么华贵,但也简单大方,透出一种简洁美。

  两个人经常一起去买菜、逛街,后来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十月的一天下午,天空中飘着小雨,两个人在家里闲着无聊便一起去喝茶,在埃尔咖啡厅舒缓轻慢的乐曲中,王思秦还是忍不住向汪静瑶讲述了自己的过去。

  原来,王思秦家境也是挺不错的,父亲的手里有一家企业,虽不算大,但一年下来,除去开支,赚个六七十万是轻轻松松的。后来王思秦结婚了,父亲便把企业交给女儿打理,王思秦虽然只有高中毕业,但对做生意却有一种天赋,她把厂子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时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条的还有她的丈夫茅四海。茅四海在老丈人掌管期间一直得不到重用,虽然是个副厂长,但一点实权也没有,用个几百块钱都要老丈人批。妻子接管以后,茅四海觉得自己的好日子到了,毕竟是夫妻,一个床上睡觉一个锅里吃饭的,能不信任他吗?可是他渐渐发现,妻子分给自己的工作多了,可是用钱的权利却一点儿也没增加,茅四海明显地感到了不舒服,这不是把我当外人看吗?便有了情绪,整天带儿子也不问厂里的事,夫妻俩冷战了有半年时间。作为一家之主,作为厂里的老板,王思秦自然是不会先软下来的,倒是茅四海这个平时挺硬的男人不得不在面子上软了下来。后来茅四海的行为简直令王思秦吃惊,厂里的工作他非常积极,抓车间,跑业务,风里来雨里去,王思秦为自己的坚持而有一点小小的得意,同时对丈夫从内心里感到心疼,想想自己也很辛苦,准备再过段时间就把厂子交给丈夫干,毕竟男人好面子,总被一个女人压着也不是回事。后来王思秦终于把最重要的客户都交给丈夫联系,丈夫也很努力,每笔支出收入都清清楚楚。前几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厂里和中国所有的企业一样暂时陷入困境停产了。为了快速恢复生产,茅四海主动提出出去找欠账的客户收账。可是这一去却再也没回来,不但客户的钱被他卷跑了,连家里的卡也被他拿走了。

  后来找过他吗?汪静瑶关心地问道。

  找过,怎么不找,毕竟那是我爸爸一生的心血,是我们一家的生存之本,我父亲一气之下脑溢血去世了,过了几天母亲也掉到厂旁边的河里淹死了,我把儿子丢给一家亲戚,带上家里剩下的不多的余钱走上了漫漫的寻夫之路,两年后在东北找到了他,可是他已经又有了自己的家庭,还生了一个女孩。朋友们劝我告他,我后来想想算了,也怪我平时对他管得太严了,男人就像风筝,线拉得太紧就会断的,可放得太远又担心收不回来,妻子也难做呀。后来我就变卖了厂,来到城里一个人带着孩子上学。

  这么多年了,你为什么不重新找个?

  有时寂寞的时候也想找,可是看看儿子也就算了,不想给孩子太多的阴影和不协调,好在孩子很争气,学习很认真,他从内心里很恨他的爸爸,有一年,他爸爸来看他,他一直不理他。儿子只说了一句话,难道你对我们的伤害还不够深吗?儿子有自己的思想了。

  是呀,志伟这孩子挺争气的,对我们家天柱学习上帮助不少呢。

  两个人很合得来,现在大家都是一个孩子,让他们有个伴做好兄弟。

  这也是缘分,就像我们姐妹俩。汪静瑶呷了一口铁观音,深情地说。

  2

  整个秀园小区基本上都成了租住区,有人说,如果不是里下河中学在附近,这个小区的房子的租价会大打折扣,是里下河中学让附近的房子一下子翻了倍。不但如此,单学校门口早晚的那些摊点,附近的小吃店、菜市场就养活了好多人。里下河中学对本地经济消费的稳定与增长功不可没。

  在王思秦的介绍下,汪静瑶又认识了几个陪读母亲,她们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个叫姚春粉的,以前家里弄大船,后来船出了事,丈夫淹死了,母子俩相依为命,好在儿子争气,目前上高二,成绩很好,估计考上重点大学没问题,准备冲刺清华北大。姚春粉在附近的一家叫“好心情”的饭店打工,上午把中午和晚饭一起烧好留着孩子自己回来热着吃,中午十一点去饭店,晚上吃过晚饭在孩子下晚自习前回来。和她相比,汪静瑶和王思秦算是清闲的自由自在的。当然,有时姚春粉有什么特殊事情,王思秦都会主动帮忙,毕竟大家都出门在外,都是为了孩子,很不容易,王思秦是个很善良很热心的人。

  在陪读的人群中有年轻一点的陪读母亲,她们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在一个女人最成熟的年龄,她们离开丈夫离开自己的家,为了孩子的舒适与方便,放弃了正常的生活。也有一些年纪稍大的爷爷奶奶,他们为孙子孙女们牺牲了自己晚年的安详,为子孙们奉献着最后的光和热,带钱陪人地服侍着年轻的一代。

  也有些陪读母亲下午在一起打打麻将消磨消磨她们的业余时间,那几乎都是家庭稍微富裕一点的。比如有个叫夏巧莲的,丈夫在上海放高利贷,日子好像很宽裕,没事下午就打麻将。女儿目前也上高一,在普通班,成绩还不错,中等偏上。她们往往等孩子下午一点半到了学校开始打,打到四五点钟结束,然后回家准备晚饭,从不会误了孩子的晚自习。

  学校下午第四节课五点四十五才下,所有的学生必须六点半到校上晚读。这中间的时间很紧张,于是好多家比较远的走读生就在学校门口的摊点上买了吃,有些家长嫌外面摊上的东西不干净,就自己在家里烧好,每天下午放学前用保温桶拿到学校给孩子吃。有的在门口,有的在班上,有的在走廊里。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家长们从不间断,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下课之前,几百个送晚饭的家长,排在学校门口成了里下河中学傍晚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样的场面让肖校长很感动,终于触动了他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他立即让总务处把食堂楼上的一间大教室腾出来,开辟了一个走读生临时就餐餐厅,专门让走读生在里面安心吃饭。学生家长们非常感动,从此不管天热天冷,晴天雨天,他们的孩子都有一个吃饭的好环境了。后来肖校长又改进了教工餐厅,解决了大家早读晚自习的早饭和晚饭问题,虽然要自己刷个两元钱的卡,但是大家还是觉得方便多了,就是平时上班忙一点也少了不少怨言。

  3

  为了打发空闲时间解决平时的无聊,汪静瑶在儿子的极力怂恿下买了台电脑,并接上了网,果然,汪静瑶的业余生活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上午买菜烧饭洗衣服打扫房间时间基本差不多,中午睡会儿午觉,一点二十叫醒儿子,儿子一点半要准时到校参加学校周一到周五的午间半小时训练。儿子走了,自己也起床,开始上网,看看电影,看看新闻,听听音乐,偶尔陪好久不见的网友聊聊天,寻找点小小的刺激。汪静瑶与丈夫分开又有一个多月了,以前夫妻俩从来没分开过这么久,本来钱坤说好经常来看他们的,可是生意一直很忙,一个月也来不了一次。虽然有了王思秦这个好朋友,可毕竟是同性,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有的事她也是无法解决的。现在有了电脑,有了虚拟的世界,总比身边什么都没有要好得多。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