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个绝对可以让人慢下来的地方!当丈夫开着一辆装满行李的宝马车进入小城时,汪静瑶就明显地感觉到了。
这是里下河地区标准的小城,街道不多,就那么三四条,路上的行人很多,但从他们的脸上和脚下看不出匆匆的行色,倒是有一丝悠闲与几分淡然,与省城自然是无法相比的,就像即将到来的三年的生活,汪静瑶必须耐着性子让自己稍作一些改变。
暑假里丈夫钱坤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汪静瑶和儿子钱天柱还以为他是随便说说,开的玩笑。直到钱坤新招的一个大学生助手接管了自己手头的工作,汪静瑶才感到了事情的真实性。汪静瑶不理解,儿子没考上重点高中,一般高中就不能上了吗?一般高中就不出人才啦?不是也有好多人考上大学了吗?可钱坤还是显示了他作为一家房地产开发商老总的派头,我的儿子就要上重点,这样将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那个学校的校长和我是朋友,孩子到那里借读会得到很多关照的,你就辛苦三年吧,为了儿子的未来。不是辛苦不辛苦的问题,小学初中上了贵族学校花了那么多钱,自己成绩不行到哪里上都没用。看到孩子在场,汪静瑶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说老实话,她自己这么多年的生活和这个现代化的城市一样充满了快的节奏,她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她害怕自己去了小城适应不了,但这些话她不愿在丈夫面前说,就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了。
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学前两天,他们一家来到了母子俩将要生活三年的这座水乡小城。
和许多次旅行一样,来小城前,汪静瑶是做了一些功课的,她上网搜了有关小城的资料,连她自己也吓了一跳,这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李鳝。《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艺概》作者刘熙载,还有明代的“状元宰相”李春芳等等。“南有沙家浜,北有徐马荒 ”就是指小城的徐马荒湿地公园。“船在水中行,人在林中走”描绘的是独具特色的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再加上一年一度的缸顾千岛菜花节和两年一次的郑板桥艺术节,看到这些介绍,汪静瑶的心里才稍微好受些,闲暇的时候可以去逛逛这些地方,散散心。
钱坤虽在省城搞房地产,但在小城有许多朋友,他们轮流做东,请他们一家吃饭。在省城,一家三口难得一起吃顿饭,在小城,他们吃到了颇有特色的水乡特产,有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介绍的“垛田芋头”,特别是刚刚上市的新鲜的河蟹,让母子俩吃得不亦乐乎,嘴里都吃得快没皮了,可是那鲜美的肉质,那红红的膏黄,让人欲罢不能。每次钱坤都喝得醉醺醺的,然后和老板们一起去打牌、唱歌或泡脚。母子俩吃完饭,逛一会儿街,熟悉熟悉环境,就回到学校旁边新租的房子里,收拾收拾,准备好开学前的工作。这是在二楼的一套老式商品房,两室一厅,虽然不大,只有七十多平方,但有厨房与洗手间,热水器空调样样齐全,母子俩住绰绰有余,因为靠近学校所以租金稍高些,每年八千。钱坤说,先租一年,条件太简陋了,等我在市区买一套房,算作投资,这地方虽然小,但是水好空气好,适合养老,将来年纪大了没事来住住。
临回家时,钱坤又嘱咐,肖校长那边招呼我已打好,尽量把我儿子分在稍微好的班,叫他好好学。儿子倒是不吃生,到刚认识的邻居家和一个男孩一起打球去了。下楼前,钱坤一把搂过妻子,狠狠地亲了亲,又在她的屁股上拧了一把,过段时间我来好好慰劳慰劳你。从阳台上看到丈夫钻进了他的宝马 ,汪静瑶的心里酸酸的,眼泪噙在眼眶里,她知道,丈夫和丈夫的公司其实更需要她,可是为了儿子,也只好暂时两地分居了。
2
八月三十一日报名,九月一日正式上课,里下河中学一向凭着它的严谨与紧张而出名,除了教育厅“五严”规定刚出台的那段时间,学校是严格按要求办,周六周日正常放假,可是风声一过,看看周边县市又涛声依旧了,便也一切恢复以前的紧张与忙碌。
上午一到学校,母子俩就被学校门口的两尊大石狮子吸引住了,还难得看到哪个学校门口有这样的气派。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不停地闪烁着今年高考的辉煌成绩,清华三个,北大两个,南大强化班十个,复旦十五个,还有其他各类高校,什么“985”高校,什么“211”高校,名单排满了彩色的光荣榜。进了大门,路两边的广告宣传墙上贴着各年级学生报名的名单,旁边簇拥着许多学生和家长,他们在找属于自己的班级。钱天柱和母亲直接拿着肖校长的条子去教务处报名,汪静瑶看着手里的条子,她知道这张条子的来之不易,除了交了四万元的借读费之外,光送的现金就一万,还不包括请吃饭泡脚花去的上万元。钱是小事,关键对儿子有没用,不知道三年后又是什么结果,会不会是一番瞎折腾,这一切,汪静瑶的心里也是一片茫然。
二楼的教务处里挤满了人,他们的手里都有着条子。近年来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待遇,用校长的话讲,就是让我们高中教师的待遇尽快赶上小学、初中老师,进一步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数。尽管大家也没感到什么明显的变化,但学校还是在借读生方面大开绿灯,只要稍微找到点关系的,交点钱就可以来借读,学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按照国家规定高中班级人数不超过54人,但是里下河中学的每个班都在六十人左右,有的重点班甚至达到了72人,有教师开玩笑说,72贤人,我们跟孔子一个档次了。人多,苦的是班主任和学校的行管人员,打架斗殴的事比起以前明显增多了。肖校长也很头疼,可总比被钱捆住手脚要好得多。听说今年高一在籍学生一千两百人,借读生有三四百人,一个借读生已由去年的三四万涨到了今年的四五万,借读的钱,看分数当然更看与校长的关系。俗话说,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学校也不例外。汪静瑶等了好一会儿,办公室的学生和家长才稍微少了一些,儿子都有点不耐烦了,在走廊里走来走去。汪静瑶不抽烟,她趁人不注意时悄悄地把一包“九五至尊”丢在李主任的抽屉里,李主任快速地开好条子,耐心地指点了她所在班级报名的大致位置,汪静瑶谢过李主任,到班主任那里交本学期的学费去了。
高一(20)班的班主任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男教师,汪静瑶在报名的教室门口看到了他的名字,张天宝。他坐在讲台上,面前簇着几个学生,他向每一个报名的学生重复着交钱的数目和下午到校集中的时间,从这一点,汪静瑶就感到这个学校确实抓得很紧,一般的学校最多到校晚自习。
汪静瑶很有礼貌地叫了声,张老师,你好!
男老师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不好意思,我是江老师,江一水,是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张老师有事请我临时替他报名的。
汪静瑶的脸红了,喔,你好,江老师!说着把手中的条子递给他,又从包里拿出要交的学费。
收好钱后,江老师说,下午两点到班集中。
汪静瑶又向江老师说了些请多关照之类的客套话。
报完名,母子俩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从学校的南门向西,过了马路,便到了他们租住的小区。
3
开学一周后的一天,汪静瑶出去买菜把钥匙丢在屋里了,只好到班上去找儿子拿钥匙,发现儿子坐在班级的最后。儿子倒没什么,可作为母亲,汪静瑶心里还是有一丝的不舒服,虽然儿子个子高,但也有比儿子高的坐在中间位置的。儿子没讲,所以汪静瑶也没说什么,直到第一次月考儿子考了个班上倒数第一,汪静瑶心里又开始纠结起来,看着手机上的校讯通发来的短信:语文91,数学72,英语88,汪静瑶直发呆,她也没打电话告诉丈夫,怕影响丈夫的情绪。估计这就是儿子的真实水平,因为才开学一个月,主要还是考查的各人的初中基础,这个学校高手如云,儿子考这么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汪静瑶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虽然上的是大专,但肯定比现在的本科生要强,那时农村的高中一个班上不过能考个七八个人,好多人十二年寒窗连高考试卷都没摸到,预考就被请回家了。汪静瑶明白,儿子的成绩是需要给他一定时间的,操之过急有时会适得其反,一旦儿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儿子回到家时倒挺不在意的,钱天柱说,既然见底了,就会反弹,越低反弹空间越大。儿子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股票术语,反过来劝慰母亲,感谢她一个月来做家务的辛苦。妈,你不用担心,我总有个适应期,这里高手太多,竞争太强,我会慢慢适应。儿子的阳光心态总算给了汪静瑶一丝安慰,是呀,儿子挺懂事的,这么多年来,一直只顾他爸的公司,与儿子交流得少,对儿子关心不够,儿子自己能这样想,说明儿子长大了,有一些自己的思想了,这一点和他爸爸挺像的,汪静瑶内心感叹道。
中秋节前三天,汪静瑶接到儿子班主任打来的电话,叫她到学校去一下。汪静瑶心里很忐忑,不知道什么事。在“露阳楼”三楼的班主任办公室,汪静瑶见到了儿子的班主任张天宝,张老师个子不高,中等身材,留着传统的小分头,两边已有星星点点的白发,一副老实而和蔼可亲的样子。张老师是今年学校“园丁奖”的获得者,市级优秀班主任,教师节刚拿过由苏州商会颁发的四千元奖金,据说做过肖校长女儿的班主任,和校长关系不错。张老师的班级管理很有自己的一套,除了自己勤快之外,发动学生主动参与管理是他自己的经验与绝招,他班上的学生无论课堂纪律还是课后情况都很好,从不见课间在走廊打闹或起哄的,哪怕其他班闹翻了,他们班也秩序井然。所以教这个班的老师都很轻松,大家感到与老张合作很愉快,再加上老张本人不势利,很有正义感,看到学校做法有什么不妥的敢于当校长的面毫不客气地提出来,有时甚至让肖校长下不了台,这也是老张备受大家尊重的原因,因为毕竟大部分人被奴化了,变成“忍者神龟”了,和整个社会一样,这个学校敢讲真话的人越来越少。
张老师首先对钱天柱进行了一番表扬,孩子很善良,有爱心,集体主义观念强,活动能力不错,素质还是很好的。但是,学习上可能基础差了点,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要刻苦一些,二要注意方法,实在不行,星期日可以找老师补补课。
汪静瑶说,谢谢老师,让您费心了,我人生地不熟的,还要麻烦您给我找几个老师。
行,没问题,我来帮你联系一下,联系好了打电话给你。
张老师的热情帮助一下子解决了汪静瑶目前最大的难题,她从心里感觉到这里的老师实在太好了,不像省城的那些老师,高傲得不得了,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虽然每年的教师节、中秋节、春节都给他们送了礼。想到这里连汪静瑶自己都笑了,是呀,快到中秋了,也应该给班上的老师客气客气了,这样对孩子也有好处。
回到二楼临时的家里,汪静瑶拿起电话打给了丈夫。
4
汪静瑶再次去找张老师的时候是谈请客的事。
张老师说,没必要客气,就不用请了吧,现在大家都怕喝酒怕吃饭,提倡健康简单的生活。
也没什么,就是想和老师们认识一下,以后好多多交流,麻烦您帮我约一下,安排个时间。汪静瑶语气里几乎在恳求,她知道,现在大家已不在乎请客吃饭,愿意参加吃请,那是给你面子。
那我看一下,张老师看了看墙上的校历,有好几个家长老早说了,我一直没同意,才开学,大家比较辛苦,都需要休息。那就本周日晚上吧,周日晚上老师们都不坐班。
太谢谢张老师了,就本周日晚上六点半吧,地点我明天发到您手机上,汪静瑶伸出手和张老师轻轻地握了一下,便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天高一(20)班的老师的手机上都收到了张老师发的短信:本周日晚六点半,到天宝大酒店参加学生钱天柱的未来发展研讨活动,敬请准时参加!高一,学科全老师多,有十二三个老师,所以学生请客基本都是用十五六人的大桌,两桌毕竟太破费。当然每次都不会全部到场,总有人缺席,不是其他班有活动而冲突的,就是家里有事的,基本能到七八个就不错了。
周六的时候钱坤就来了,带了两箱“五粮液”,本来想用“茅台”的,怕人家说太张扬了,就买了两箱“五粮液”。他是下午四点多钟到的,自己开的车。一到租住的房子,见到妻子汪静瑶的时候,他发现妻子比以前更加白皙丰腴了,两人忍不住一下子就搂在了一起,把本该晚上的活动提前到了夕阳还未落山的时候。
到附近的浴室洗了个澡,回来的路上钱坤特地从熏烧摊上买了一些卤菜,有猪头肉、盐水鹅、卤大肠、香肚、素鸡等。听朋友讲,小城的卤菜很有特色,好多大城市的人来玩都喜欢买好多带回去。儿子放学回到家看到老爸来了,很兴奋,毕竟开学后第一次见到老爸,又看到一桌丰盛的菜,正在长身体的儿子忍不住跃跃欲试,用手捏了一块猪头肉扔到嘴里,直呼,真爽。平时,汪静瑶为了控制儿子的体重都注意荤素合理搭配,她不想儿子长得像他父亲那样膀粗腰圆的。一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了顿晚饭,儿子匆匆地上晚自习去了。
汪静瑶收拾好厨房的一切,和老公一起到楼下散步,碰见了几个刚认识的学生家长,彼此打了声招呼。汪静瑶问了问明天的安排。钱坤说,我们俩一起去。汪静瑶说,我就不去了,儿子要吃晚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