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的石刻佛像主要集中在伊河西岸,东岸的石窟很少,游客也相应稀少。何怡菁和团友们刚刚感受了博大宏伟的西岸石窟,自然对东岸石窟生不出太多的兴趣来,也就跟大多数游客一样,放弃攀爬西岸石窟的山间石级,坐电瓶车直奔香山寺而去。香山寺在龙门石窟景区伊河东岸的中间位置,与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自创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香山寺在盛唐时期规模居于“龙门十寺”之首。唐代女皇武则天曾在此留下“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居于此,自号“香山居士”;清代乾隆皇帝曾巡幸此地并赋诗。
何怡菁她们时间有限,就走马观花地在香山寺里游走了一圈,然后拾级而下,匆匆奔白园而去。白园位于洛阳龙门景名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居住洛阳十八年。虽尊为“少傅”,但一生清贫,喜酒善诗,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此。瀑布飞泻,池水荡漾,竹林清风,白莲飘香,使人心旷神怡;乐天堂依山傍水,面对青谷,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室内自然山石裸露,汉白玉塑像潇洒自然,静座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站在乐天堂前,可深切回味诗人原作“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的内涵;墓前型石铺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白园作为纪念性园林,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径通幽,真是游览的好去处,只可惜何怡菁她们也只是在此匆匆流连了一番,虽然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朝圣感,仿佛和一位熟悉的、亲切的、却从未谋面的朋友——唐代诗人白居易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也只是寥寥数句,就不得不踏上归途。
待何怡菁她们乘坐电瓶车到景区外面的小饭店与其他团友们会合的时候,他们早就吃过饭,并且等得不耐烦了。何怡菁和掉队的四五个游客心生抱歉,也顾不上进餐,随便在饭店旁边的小店里买了一些牛奶和面包之类的干粮,就和团友们一起乘上旅游大巴,前往我国第一古刹白马寺而去。
旅游大巴在龙门大道上飞一样行驶,然后穿越人潮如织的洛阳老城区,驶入宽阔的白马寺路。一路上,地游兴致勃勃地跟何怡菁讲述着她带领游客们品尝洛阳水席的快意。洛阳水席是前面名筵,极富地方特色,具有“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可谓是“洛阳三绝——牡丹、石窟、水席”之一绝。地游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眉清目秀,谈吐爽朗,她说这一次时间紧迫,没有带领团友们到洛阳的百年老字号去品尝水席,真是一大憾事。坐在周围的几个游客纷纷表示他们迟到的已经很好了,要地游不要抱歉。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此行的趣事来,一路自是惬意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