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 犯颜直谏
作者:冯梦月、丁卉 时间:2019-10-20 04:33 字数:1487 字

魏徵(公元580年-公元643年),字弦成,馆陶人,曾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后在唐太宗手下做官十六年,是唐初著名政治家。??

 

公元643年,以敢于直谏而闻名天下的魏徵不幸因病去世。唐太宗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难过。他满怀深情地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使自己的衣帽整齐;用历史上的事迹作镜子,可以了解国家兴亡盛衰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对与错。我就是经常用这三面镜子来反省自己,避免过失。可如今魏徵去世,我失掉了一面最可贵的镜子!”

的确,唐太宗之所以能开创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贞观盛世,是与魏徵敢于进谏,不断纠正唐太宗的错误分不开的。?

唐太宗的第四个儿子李泰(tài),从小在皇宫中长大,娇生惯养,不安分守己。而魏徵等一些大臣经常劝唐太宗严加管教,以免长大后犯错误。李泰知道后,心怀不满,想找机会报复魏徵等人。

一天,他派一个小吏到唐太宗面前代他诉苦说:“李泰现在茶饭不思,身体越来越差了。”?唐太宗十分怜爱自己的儿子,就问:“他得病了吗?快叫太医治病。”这小吏眼睛一转,说:“不是得病,他是为皇上担忧。现在朝廷的那些大官都趾高气扬,不把皇子放在眼里,特别是魏徵这个老东西,经常辱骂皇上和皇子,扫我们皇家的威信。他们迟早会不服从皇上的。”?

太宗听了这番话,信以为真,诏令三品以上官员明天都来上朝。

第二天早上,三品以上的大臣奉旨上殿,只见太宗拉长着脸,鼓起双眼,对他们吼道:“你们都给我好好听着,到底谁是天子,谁是皇子?难道你们不懂得皇帝的尊严和威风?你们都是熟读史书的人,从前的天子谁敢得罪?从前的皇子谁敢得罪?你们只有在天子和皇子面前俯首帖耳才对,没料到,你们竟以为我软弱可欺,经常欺凌我的皇子,这就是侮辱我,是大逆不道!”大臣们无不大惊失色,低头听完后,马上跪在地上,向太宗叩头谢罪。

这时候,只有魏徵神色镇定,从容不迫。他整了整衣袖,然后慷慨陈辞:“皇上息怒!据我所知,这里的各位大臣,都对皇上忠心耿耿,哪有敢于轻视皇子的?皇上千万不可以偏听偏信啊!今天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是皇上亲自任命的,值得信赖的。坦率地讲,这肯定是越王李泰说了我们的坏话,他也太放肆(sì)了!一个国家,如果到了纲纪败坏,不按国法办事的地步,那我就不说它了。而如今皇上是英明之主,怎么能够废了国法,放松纪律,纵容皇子来欺凌(qī líng)朝廷的官员呢?”

唐太宗听了魏徵的话,仔细一想,觉得很有道理,怒气顿时消解了。他立刻叫各位大臣起身,然后平心静气地说:“魏徵到底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他讲得入情入理,我心服口服!刚才我发了一通脾气,实在不应该。我怎么能因为自己的私爱而忘了国家法律呢?要想当一个好皇帝,还真不容易啊!魏徵临危不惧,精神可嘉,我要奖他一个金瓮(wèng)。”

魏徵在唐太宗手下做官十六年,忠贞耿直,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谏臣。?

《旧唐书》(卷71)  《魏徵列传》??

本篇成语解释:?

1.【安分守己】:ān fèn shǒu jǐ  原指安于命定的本份或安于现状。现在一般指规矩老实。?

2.【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  走路脚抬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3.【俯首帖耳】:fǔ shǒu tiē ěr  像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含贬义)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