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公元601年-公元636年),河南洛阳人。出身于隋朝军事贵族高门。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被册封为皇后。??
提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人们都会颂扬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其实,这也得力于唐太宗的贤内助长孙皇后的配合和协助。
公元635年5月的一天,长孙皇后陪伴唐太宗李世民到后宫花园游赏景色。一群宫女侍从左右,个个穿红着绿,打扮得花枝招展。细心的长孙皇后瞧见身边几个宫女的眼角边已有细碎的皱纹。她便关切地问:“你们都多大岁数了?什么时候进宫的?”一个年纪稍大的宫女低垂着头,轻声告诉皇后:“禀告娘娘,我们大都是在隋朝就进了宫,至今快二十年了。当时才十二三岁,可如今都三十好几了。”心地善良的长孙皇后心想:“选这么多年轻姑娘进宫,真不知坑害了多少美满家庭!”她转脸向唐太宗叹惜道:“何苦使这些青春女子终身禁闭深宫呢?”唐太宗也觉得有道理,思索了一会,便说:“就放这些宫女出去,让她们择婿(zé xù)完婚。”长孙皇后听罢,就向宫女们招手示意,宫女们纷纷跪拜谢恩。那些宫女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一辈子还能跳离深宫,生还家乡,无不欢天喜地,奔走相告。不到一个月,她们都回家去和家人团圆了。
有一回,大臣魏徵当着许多大臣的面指责唐太宗的过错,把唐太宗气得脸色发青。唐太宗退朝回到后宫,见了长孙皇后,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收拾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吃惊地问道:“又是谁把皇上给得罪了?”唐太宗说:“还不是魏徵。他竟敢在朝廷上当众讲我的过错,叫我怎么下台!”长孙皇后听后,马上回到内室,换了一套上朝穿的衣服,恭恭敬敬地出来拜见唐太宗。这可把唐太宗搞糊涂了:“皇后你这是怎么啦?”长孙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王圣明,就有忠心耿直的大臣。正因为皇上圣明,所以才有魏徵这样敢于直言相谏的忠臣。我有幸做皇上的奴仆,怎能不为这样的大喜事向您祝贺呢?”唐太宗一听,火气顿消。这以后,唐太宗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来找长孙皇后,她总耐心地劝导皇上,让他做出正确的处理。?
长孙皇后十分痛恨外戚擅权。她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唐太宗情谊很深,而且立有军功。唐太宗想让他当宰相。长孙皇后却对太宗说:“我身为国母,富贵至极。实在不愿因为我的关系,而使我们家族中的亲友,都来把持朝廷。还是吸取历史教训的好。”她还私下写信给哥哥长孙无忌,要他辞去宰相的职位。对此,唐太宗深为感动。?
后来,长孙皇后患了重病,百般医治,也不见有好转。当时朝野上下都迷信佛教。文武百官,后宫嫔妃出于对皇后的爱戴纷纷向唐太宗请求大赦囚犯,超度众生,以祈求神灵保佑。太宗见皇后日益消瘦,一时也顾不了国法,准备下达旨谕,赦免囚犯。长孙皇后知道后,急得拉住太宗的衣袖,连声说:“皇上使不得啊,世上哪有什么菩萨保佑?您不是不信佛教吗?怎么能为我一个人而徇私情,废国法呢?”唐太宗见皇后生命垂危之中还这样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止不住泪水盈眶,也只好收回成命。
病情一天一天在加剧,躺在病榻上的长孙皇后知道自己已危在旦夕。她轻声对唐太宗留下遗言:“愿皇上以国家社稷(jì)为重,和各位大臣齐心协力治理天下。”唐太宗紧紧拉住长孙皇后的手,边点头,边命侍臣记下皇后的遗嘱:“皇上应该亲近君子,疏远小人。纳忠谏,拒谗言;爱惜民力,千万不可游山玩水,奢侈浪费。要是能这样做,我也就死而无憾。”
至于怎么安葬,长孙皇后早已准备好了。她说:“自古以来的圣贤,都崇尚俭朴。请皇上将我靠山而葬,不要另起坟墓,也不要用棺椁(guān guǒ)。这样才能不为天下有识之士笑话。”说完,一代贤后于世长辞,年仅36岁。??
《旧唐书·外戚传》??
本篇成语解释:?
1.【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 比喻妇女打扮得漂亮。现多用于贬义。2.【欢天喜地】:huān tiān xǐ dì 形容非常高兴。
3.【齐心协力】:qí xīn xié lì 形容思想一致,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