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yān)(公元989年—公元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一千古绝唱也是他一生的最好写照。
话说范仲淹三十九岁时被当时的丞相晏殊推荐担任秘阁校理的官职。官虽不大,但能经常有机会见到皇帝,并能打听到不少朝廷机密。只要会见风使舵,这可是个能飞黄腾达的好位子。于是,朝野上下都认为范仲淹能有个好前程。
无奈范仲淹生性耿直,压根儿就不会溜须拍马那一套。这年冬天,刘太后准备庆贺自己的生日。为了显耀自己的威风,让仁宗和文武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看不惯,就奏上一道奏疏说:“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当着众人的面损害皇上的威信,这种事应该制止。”
晏殊知道这件事后大惊失色。他匆匆忙忙把范仲淹叫去,对他说:“你可是越来越有出息了!”范仲淹一听这话不对劲,十分纳闷,便问晏殊:“晏大人多年教诲,我才有今天的进步。有什么过错,还请您直说。”晏殊沉着脸说:“你好轻狂,竟敢说太后的不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事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的,我也会被你连累!”范仲淹向来敬重晏殊,这次却不愿让步,回答说:“我正因为受了您的推荐,才经常担心自己不尽职尽责,没料到我正直的议论反而遭到您的批评。”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以对。
回到家中,范仲淹索性写了一道奏折,干脆请求实际掌握朝廷大权的刘太后把大权交还仁宗。朝廷对此表示沉默,却下了一道诏书,把范仲淹贬到河中府去当通判。他的一些知心朋友十分了解范仲淹的为人,把他送到城外,大家举起酒杯告别说:“范君这次去外地任职,应该是一件极为光荣的事啊!”范仲淹把酒一饮而尽,然后望着京城的方向说:“只要我的心向着国家社稷,哪儿不是我替老百姓做事的地方?”?
到河中府上任后三年,这一带干旱和蝗灾开始蔓延,而且越来越严重。当地官员不但没有组织群众治理灾害,而且还对朝廷隐瞒实际情况,说什么河中农业大丰收。范仲淹对此十分气愤,连续上奏朝廷,反映当地灾情。他的一些亲友纷纷劝说他:“你上次吃了讲实话的亏,不要再那样直率了,还是装糊涂的好。”范仲淹斩钉截铁地说:“我官职虽小,但也是皇上任命的,怎能不为朝廷做事,为老百姓解忧呢?即使摘掉我这顶乌纱帽,我也要顶下去。”
范仲淹催马上路,连夜赶到京城。他说服了一个正直的官员和他一道请求面见皇上。这时候,宋仁宗正迷恋于美酒佳人,根本不顾国家大事,对范仲淹等人的请求不予理睬。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们一同跪在仁宗的殿前。仁宗仍然不愿理睬,守门的小吏干脆把殿门关起来。范仲淹于是一边用力叩击殿门上的铜环,一边高声质问:“皇上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谏言?”宋仁宗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召见范仲淹。
向宋仁宗报告了河中一带的灾情后,范仲淹毫不客气地对宋仁宗说:“如果宫庭中有半天没有饭吃,皇上该怎么办呢?”宋仁宗觉得丢了面子,对他说:“你身为河中的一位官员,怎么就没有一点办法,竟然来扰乱皇宫!”不过,宋仁宗内心总算醒悟了,最终他还是委派范仲淹专门负责治理河中灾害。
然而,上任不久的范仲淹因积劳成疾而患了肺病。宋仁宗听说后,决定将其调回京城养病。范仲淹却回奏朝廷说:“我既然有幸被皇上派来专管此事,怎么能中途放弃,不顾百姓死活呢?”范仲淹坚持把这件事情办完才离任。这时候,范仲淹的病也好了。一些朋友向他表示祝贺。范仲淹笑着说:“老百姓的庄稼有指望了,他们个个喜笑颜开。我当然也觉得十分快乐,病自然就好了。”??
《通鉴纪事本木》(卷29)??
本篇成语解释:?
1.【见风使舵】:jiàn fēng shǐ duò 看着风向改变帆篷方向。比喻相机行事,随机应变。2.【飞黄腾达】:fēi huáng téng dá 多比喻骤然显贵得志。?
3.【喜笑颜开】:xǐ xiào yán kāi 形容眉开眼笑十分高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