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堂前,宋朝汉州雒(luò)县(今四川广汉县)人。??
堂前娘家姓王,18岁时,她嫁给同县一个叫陈安节的年轻人,到了夫家,她就改姓夫家的姓,所以,从此以后就叫陈堂前了。?
堂前结婚后,只有一年多,丈夫陈安节便因病去世了,留有一个儿子。公公、婆婆自独子死后,神思恍惚,常常痛哭不止,茶饭不思,身体一下子衰老了不少。堂前既为自己失去了丈夫而伤心,又为公婆年老丧子而悲苦。她当着公婆的面,强装镇静,但私下里她流的泪用水缸也装不下。看着公婆整日悲伤不已,她于是安慰二老说:“人死不能复生,请二老节哀,注意保重身体。人要儿子,是为了年老有人孝养;我这个做媳妇的,虽是个妇人家,可照样能孝养二老,这与安节在和不在有什么不同呢?”?
公婆听了堂前的话,很受感动,他们为能有这样的好媳妇而高兴,决定从此不再过以泪洗面的日子。?
看到公婆精神好了,堂前着实很高兴。19岁的堂前从此就挑起了沉重的生活担子。?
她每天早晨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收拾堂屋。一切停当后,就等着公婆起床,将二老安顿好,又要去给儿子穿衣洗脸,从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干完农活回来,她忙着给公婆和儿子煮饭、洗衣服。?
因公婆年老体弱,堂前经常给他们买些好吃的。逢年过节,也给他们添置新衣裳。冬天,堂前怕公婆衣服单薄,他们的棉衣都由她自己亲手做,里面的棉花总是塞(sāi)得很厚。堂前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把公婆、孩子照顾得周到全面。村子里的人都夸她是个难得的好媳妇。?
待儿子稍大一点儿后,她特意请了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师给儿子上课。平时,她对儿子严格要求,经常检查督促他的学业,同时又不忘教他要好好做人。儿子自己也很懂事,在老师和母亲的谆谆教诲下,他进步很快、品学兼优。在二十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太学(中国古代的一种最高学府)。?
儿子结婚后,生了两个孩子。堂前高兴极了,还亲自给孙子取名字。?
然而,不幸的事情再一次降临在这位勤劳善良的妇女身上。儿子30岁那年,因意外的事故,不幸身亡。消息传来,堂前好像被人当头打了一棒,只感到天旋地转,双眼发黑,差点儿栽倒在地上。可她没有哭,这时,她想到的是年迈的公婆和两个刚几岁的孙子,于是暗暗告诫自己:我不能垮了啊,不然这个家就要垮了!堂前就是这样忍着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的巨大悲痛,含着泪水,接过抚养教育两个孙子的重任。在堂前的精心抚养、教育之下,两个孙子都长大成人了。?
堂前上孝公婆、下养子孙,保家不破,在当地被传为美谈。当朝皇帝得知此事,感叹地说:“国之本在于家,没有家,哪有国家呢?”于是特下诏(皇帝发布的命令)给予表扬。??
《宋史·列女传》??
本篇成语解释:?
1.【神思恍惚】:shén sī huǎng hū 神思:精神,心思;恍惚:神志不清。形容心神不定,思想不集中。?
2.【精打细算】:jīng dǎ xì suàn 形容计算得极其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