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积中(约1070—?),宋朝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是申起的儿子。?
说到孝,人们通常认为是一个人对自己父母的孝顺,或是孝顺亲家父母。可是宋朝的申积中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更孝顺养父母,一身兼(jiān)两孝,真是少见。?
申积中出生后,给申家带来许多欢乐。父亲见有了传宗接代的人,乐不可支。
一天,父亲的朋友杨绘,得知他生了儿子,特地带礼物前来祝贺。父亲设宴款待杨绘,席间,父亲见杨绘长吁短叹,忙问:“杨兄,是不是最近你遇到了什么麻烦事?不妨告诉我,我也好给你出出主意。”
杨绘犹豫了一会儿,说:“这事也不好说。唉,我也老大不小了,到现在连个后代也没有。”?
父亲听说是因为这个,“噢”了一声,便低头沉思起来。?
父亲非常同情好友杨绘,与夫人商议后,决定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杨绘。申积中刚断奶,便被杨家抱去了,改名叫杨积中。?
几年后,杨绘的夫人怀了孕,后来共生了二男一女。但杨绘仍把积中当亲儿子看待,甚至待他比亲生的儿女还要好。?
积中自小就是个孝子,对养父母百般顺从。每天天刚亮,他就起床把屋子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也渐渐学会了帮弟弟妹妹穿衣服。弟弟妹妹们特别喜欢这个哥哥。白天,积中和弟弟妹妹们做游戏;晚上,他哄(hǒng)弟弟妹妹睡觉。积中在杨家真顶得上“半个大人”了,家里的一切都被他调理得井井有条,给养父母减轻了不少负担。?
养父母农忙时,积中除了把家里的杂事做好,还经常去地里帮忙。养父母见他累得满头大汗,劝他回家歇歇,积中反倒说:“你们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抚养我们这些孩子不容易。在兄妹四个中,我是老大,我应带头,好给弟弟妹妹们树个榜样。”?
养父母听了,竖起大拇指,夸赞积中是个好孩子。?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积中得知自己并不是杨绘夫妇所生,很是吃了一惊。但他很快又镇定下来,心想:养父母待我像待亲生儿子一样,弟弟妹妹们对我也很好,况且他们现在还需要我照料,我不能一走了之啊!
为了不让养父母知道他发现了这个秘密而伤心,积中平时总是闭口不谈这桩事,就像他根本就不知道一样。他仍然一如既往,孝敬养父母、关心弟弟妹妹。?
不仅如此,积中每晚坚持读书,一读就到深夜,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19岁那年,他终于一举成名,考取了进士(贡举的人才)。养父母得知这一消息,惊喜万分,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正当养父母忙着给他打点行李,催他上路时,积中说出了心里话:“爹、娘,您们别收拾行李了,我决定不去京城做官了,我要在家奉养你们一辈子。”?
话音刚落,养父母面面相觑(qù),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积中把话又重说了一遍。养父母确信自己没有听错,吃惊地说:“自古哪有考取功名而不做官的?儿子呀,你这是怎么啦?”
积中最后说服了养父母,在家尽孝。直到养父母去世,他也没有说出他知道自己的身世这个秘密。
后来弟弟和妹妹都长大成人,也都各自成家了。养父母有了传后人。这时,积中决定归宗改姓杨为姓申,好让亲生父母也有传后人。
积中的一位同乡听说此事,认为他一身能报生、养两恩,称他为“绝孝”。?
后来,当地的长官把积中的孝行上奏给朝廷。皇帝召他进京城,派他做京城的教育总长。虽然他在赴任路上不幸死去,但他的孝名却流传后世。??
《宋史·孝义传》??
本篇成语解释:?1.【乐不可支】:lè bù kě zhī 支: 撑持,受得住。形容快乐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