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是刚从田地里回来,他二人皆穿着草鞋,肩上扛着一把锄头。
因了前些日子李文来给她送鱼这件小插曲,夏渔并不想再看见这男娃娃,因此看见他们后也只是默不作声,静静在一旁看着。
李文自己也知道夏渔一时半会不会理他哩,不过他今日不是来找夏渔的,而是跟着他爹来找德发叔帮忙的哩。
水南村多种竹子,其他村的人也是知道的,因此有那专门做竹子生意的便会每年冬春季节来收竹子,因为一家人砍不完,有那关系好的通常都会叫上别家来帮忙,待到来年另外一家有活要干,之前被帮助过的村民便会反过来帮他们。
去年夏德发一家的竹子便是李全发一家帮着收的,按理说忙完后夏德发便要帮着他家收,可是李全发一家只种了一小片竹子,主要还是在种田喂猪,所以去年冬便没让夏德发帮什么忙。
现下忽然来找,是因为眼下正是夏季,他家种的好几亩地的水稻和山芋都该施肥了,山芋是贱东西可以不管,可是那水稻得精心护着,一家人一年到头全指着这些水稻,现下施肥忙不过来了,李全发便打算来叫夏德发帮个忙。
“德发啊,你啥时候有空哩?”李全发远远地站在夏家院子外面喊道,声音粗粝厚实。
夏德发一听赶紧停了笑话,朝着院子跑去,一边笑着回道:“老哥,明日就有空哩!”
“好嘞!明日你一早到我家,早些弄完也省的晒大太阳!”李全发嘿嘿一笑。
夏德发也咧嘴一笑,重重点头。
李文一颗心都装着夏渔,并没心思参与对话,他只偶尔随着他爹的声音朝夏家院子里看去,希望能在这黑乎乎的天和满院子的人群里,寻找到夏渔的痕迹。
可怜这小男娃,人家压根就把他抛在了后脑勺,他却傻乎乎地念这么久。
待得商量完了,看见李全发父子终于走远,夏渔才将埋了许久的脑袋抬起来。
其他人没注意,可是刘氏心思细腻,一眼便看出了那李文欢喜夏渔,她掩嘴偷笑,道:“看来咱家夏夏很招人欢喜啊,便是坐着不说话也有男娃娃盯着你看。”
乡下妇女并不如城镇那般拘束,刘氏这么些年一直呆在水北村,思想也随着变化,稍开放了些,因此讲起这些玩笑话来并不很害臊。
夏渔难得被她说得红了耳根,不再呆在门口,转身回了屋子。
晚上睡觉,待看见刘氏与玉柱皆沉沉睡去后,夏渔却发现自己失眠了,前世那套数羊睡觉的方法在她身上一点都不管用,想了许久,她决定闭着眼睛数自己的小金库还有多少钱。
这些天买的东西太杂了,卖了刨冰的钱她也没仔细算,因为都是些铜板,所以她便全都一股脑儿塞进了荷包里装着,现下粗粗一算,刨去她买那些杂七杂八的种子,以及吃食水果,以及交给张巧巧的九两银子,她的口袋里好像有一两银子哩。
一两银子是一千文,也就是说,她拥有了一个普通人半年才花得掉的钱。
夏渔从前的目标很简单,便是让自己家能吃饱穿暖,天天有肉吃,冬天有被子盖,可是她渐渐发现,随着真正融入这个家庭,自己的目标好像在一点一点变大。
譬如今日,看见自家茅草做的屋子不住地漏水后,夏渔便暗暗决定了,一定要尽快赚到钱,给家里重新盖一个房子。她并不知道盖一间房子要多少钱,也不知道一块像样的砖,一块完整的瓦要多少钱,但她依稀记得,在原主的记忆里,村长家那个阔气的砖瓦房,好像花掉了三十两银子。
三十两,对于原先的她或许是一个天文数字,但随着现在日子的一天天变好,夏渔感觉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哩。
就比如,如果她能再做到一单像给江启三弟治病那样的大单,那么她甚至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家里的房子建起来。
说起江启,夏渔又忍不住发笑。
那日临走时他借着给自己三弟看病的理由向自己要住址,那副模样傻不愣登的,怪逗人的!
阿,对了!
她蓦然想起江启送给自己的种子还在那件衣服里,她今晚正好洗了澡,那件衣服便被她扔进了洗衣盆里,现下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她这个勤快的娘给泡进水里!
夏渔如梦初醒,小心翼翼地下床后,便飞也似地冲到澡间去,好在那件衣服还没被浸湿,她摸索了半天,总算从袖子的口袋里找出那一包布包着的种子。
“嘎吱嘎吱!”
好像是院子门被打开的声音。
这乡下人多淳朴厚实,再说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人会想着大半夜偷盗,因此各家各户晚上睡觉都是不会关门的,夏渔家多少年来也从没见屋里进过贼,现下这大半夜的忽然有开门的声音,着实稀奇。
夏渔收好种子,在厨房门口站了一会,见那黑漆漆的身影终于打开了院子门,看那行动的轨迹似乎是朝着厨房而来,夏渔勾唇一笑,心里有了个主意。
她拿起一个火折子并一盏油灯,默不作声,只躲在暗黑处等着那贼人进来。
那黑影见进来这么久也没人发现,便渐渐放松警惕,进了厨房后便放慢了脚步,一个竹篮一个竹篮地找东西。
“下水呢,怎么不见下水……”
是个女人的声音,从这厚实程度来看,还有些像村长家的小女儿李兰香。
但没看清楚长相,夏渔仍旧是不确信,不过,当那张黑影走到厨房的窗子下,被月光一照到脸后,夏渔彻底肯定了这家伙就是那贪吃的李兰香!
李兰香正执著于找着夏渔下午送给她爹的那罐猪下水和猪蹄,那味道实在太好吃了,她一个人吃完了半罐子还是魂牵梦绕,知道这罐子里头装的不是一整副猪下水,想着夏渔家里说不定还有剩的后,她便趁着半夜一个人偷偷摸摸跑来了夏渔家,打算偷一点回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