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来自于社会的活动,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你都可以学到闪光的、也就是你身上缺少的东西。知识,不是只有大人教给孩子,老师教给学生,身为大人的你,也可以在孩子们身上学到你一辈子都没有学到的东西,你身为老师,也可以向你的学生学到书本以外的东西。所以说,人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如果你能够汲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你会变得更加完美。
可是,也有自不量力的人,好像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都掌握了。我曾经就和一个领导闲谈,我让他在业余时间里,学点英语以锻炼脑力。他听后,高高兴兴地说:“这么大的岁数了,我学这个干什么?我也不想出国。”我说:“很多年龄大的人,都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保持有个良好的记忆,不都是为了出国。”他还是客客气气地说:“反正,我不学。累得那样学它也没有用。”我真的纳闷了,就凭他这样的说法,到底能够有多高的水平呢?是自己的水平太“高”了,还是嫉妒别人的学习呢?我觉得这样的人不论他是当官的,还是普通人,背地里也会让人瞧不起的。因为他不懂得怎样尊重人,也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更不愿意向周围人学习,这是最可悲的。
回过头,咱们再看看育人者的表现吧。按现在人所持有的文凭来看,老海的文凭并不高,他总觉得学到的东西太少,所以,他尽力在得不到国家学历的情况下,努力学习。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他更主要地向周围的人群学习,甚至是向他教的低年级的学生们学习。他不以向小孩学习知识为耻辱,他认为自身的教育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他也经历了春暖花开的50多个岁月了,成了半世纪老年人了。但是,小孩子们还喜欢叫他“小罗卜头老师。”他觉得这是亲切的称呼,之所以取得这个称号,就是他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经常和他们说一些有趣的话,让他们开心,感觉学习有意思。他呢,由于和这些小孩子们在一起,也觉得年轻了许多。有时,他还要向他们学习一些绕口令来锻炼记忆。向任何人学习,他都没有羞耻感。他做不到向开篇时的对白那样,他没有领导那样“天才”的记忆,也不会像那个领导一样目中无人,掌握了世上所有的知识。
那么,这个“小萝卜头”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在一年级的时候,老海给他们上健康课的时候,第一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自我介绍,书上有一个图,画的是一个小萝卜在自我作介绍,书上留有空白地,是让学生填写内容的。于是,老海为了把课堂搞得活泼一些,就以小萝卜的口气领学生说话。他是这样说的:“我叫小萝卜头,我今年2岁了,我属地瓜”这学生能不笑吗?当时,就有很多学生在底下偷偷地笑。慢慢地,学生们就把这个称号戴在了老海的头上,一见面就喊他:“小萝卜头老师”,然后“嘿嘿”一笑就跑掉了。以至于学生们到了中学,见到他,还这样地称呼他,也许,学生们把老海的姓名忘掉了,可是这几句儿时的话,他们会终生不忘,永远留在了这帮孩子的记忆里。
要想掌握知识就应该相互学习,不要放过他人的一点长处,他也许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比你强,你应该跟他学习;但是在外语学习方面,我可能胜过你,你就要跟着我学习。你不能嫉妒别人超过你的长处,想方设法压制他。特别是当他遇到了解决不了困难,如果你是领导,你应该帮他一把;如果你是朋友,你应该扶他一下;如果你是同事,你应该安慰他一声。这就是待人之道,是人们希望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而努力。
老海为了学习,真的下了决心。他是一个缺少体育细胞的人,就连我们的国球乒乓球,他都不会,真枉做了一个国人。自从他有了腰疼病以后,就再也不敢做比较剧烈的运动了,他以为这辈子就再也拿不起那个只有半斤左右重的乒乓球拍了。可是,直到他的生命即将进入第56个春夏秋冬的时候,他毅然拿起了球拍,开始练习打乒乓球,这项运动在学校、甚至在全国都比较盛行,学校的大多数人都会打了。可他不会,一是怕打球闪了腰,二是怕人家笑话、三是怕人说那些笨哪、蠢哪等劣巴的形容词。甚至他都不看玩得热火朝天的打球人,不在打球的地方经过。可是一次意外的机会,他走进了乒乓球室,找人玩了起来。哎呀,这个小球太贼,在眼前一晃就过去了,他手忙脚乱的、眼睛也不好用了,动作更不规范,很少能接到球。室内还有几个教练看他们笨了吧唧地打球,有时也告诉他们一些技巧。老海出汗了,浑身出汗了。第一次打乒乓球,也可以说一生第一次拿起这个不沉重的球拍。打那以后的几天,他还是怕人看到,羞得自己就出汗了。
后来,他想明白了,没什么了不起,谁会呀?谁都是从不会开始的,哪一个将军不是从士兵开始的?就是世界冠军也是从不会开始的,也有接不着球的时候,也有把球打飞的时候,何况我才拿起球拍不过几个小时呢。这样一想,也不觉得谁会笑话他了,咳,谁爱笑就笑吧,心情一放松,也不怕人看了,也不出汗了,而且接球的次数也在不断地多起来。
当然,一个人的动作要形成也不是三天功夫就能确定下来的。现在有的人看到他们这些“低能”人打球,还会开玩笑地说:“哦,幼儿园的小孩来了。”是啊,老海知道他们大年龄做的是小孩事,经过一段时间,现在他们这些“低能”的人也可以来回接打几十个回合了。他也有学校老师谁也做不到的事情,就是他双手都会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他自封是“双打冠军”。说笑中,也向瞧不起他们的人炫耀一下。
但是,很多人看人不看其优点,不是用鼓励的话激励人,而老是观看人的不足。就老海那么大的岁数能够学打乒乓球,人们也不是看他的年龄大、对乒乓球刚刚爱好起来,总共打球时间还不足几个小时,而就是看到了他的动作不协调。于是,老海就说:“你们净和我比这些,你们的球龄可以用年来计算,我的只能用小时来计算,那能一样吗?其实,我觉得做什么都一样,熟悉的人是从不熟悉开始的,作家、学者知识渊博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一篇好文章、好作品也是一字一词反复推敲出来的。你们球打得是好,可是你们用了几年的时间,而我是双手打球,你会吗?”
打球厉害的人也只能微微一笑说:“那我不会。”
老海说:“这不就得了吗?你多少年也不能左右开弓吧,而我能。”老海也会气人啊,他接着说:“听说以后,乒乓球参赛者都得双手会打球,一局用左手打、一局用右手打,到那个时候,参赛的人就我一个,谁也不行啊。”
打球厉害的人“嘿嘿”一笑:“你就吹吧。”了之,玩笑,谁也不会因此而停止的。
所以,人为了使自己不断地升华,必须要学习。在这条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是到了晚年,也要坚持地学下去,为了让晚年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现在开始就得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