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六次东渡为传道
作者:冯梦月、丁卉 时间:2020-05-15 04:09 字数:1464 字

鉴(jiàn)真(公元688年—公元763年),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市)人,唐朝高僧,日本佛教律宗创始人。

在日本奈良市唐招提寺中,有一尊僧人塑像,被尊为日本的一级国宝。这尊塑像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它塑造的就是唐代去日本的中国著名高僧鉴真。

鉴真十四岁就出家做和尚,曾在洛阳、长安等地的寺院里潜(qián)心研究佛学,由于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因此名望很高。

当时日本人也大力提倡佛教,但他们对佛教还不真正了解,于是他们便派人向唐朝发出邀请,要唐朝派人到日本去弘(hóng)扬佛法。?

鉴真见他们一片诚意,就问他的弟子们:“你们谁愿意到日本去传法?”那些弟子都不作声。过了一会,一个弟子说:“到日本去,路途遥远,大海茫茫,一路上太危险了!”?

鉴真激昂地说:“为了传扬佛法,怎么能害怕危险?即使大海无边,也要努力前往。你们不去,我去!”?

弟子们听了,见师父这么坚决,都很感动也纷纷表示决心,要求随师一同前往。这一年,鉴真已经五十五岁了。?

当时,唐朝政府严禁人们渡海出国。因此他们只能悄悄地偷渡出国。

第二年,他们作好准备以后,正准备开船动身,不料突然发生了意外,有个人向官府告密。于是,几个僧人被抓进了监狱,船也被没收了,第一次东渡就这样失败了。?

不久,鉴真他们又开始了第二次东渡。他们乘船从扬州出发,但不久遇到了风暴,船被撞得支离破碎,没办法,他们只得又一次放弃。?

船只修好以后,他们又第三次出海。哪知运气不佳,这一次遇到了更大的风暴,船只触礁沉没了。大家逃到一个海滩上,总算保住了性命,最后被人救了回去。?

鉴真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仍然无畏地组织东渡,第四次失败了,他就来第五次。这一次,他们在海上遇上了狂风巨浪。风越来越大,浪也越来越高。船只在大风大浪中不停地颠簸(diān bǒ),一会儿像上了高山,一会儿又好像跌进了谷底。渐渐地,船上的淡水喝光了,大家只好吃生米,实在口干得不行了,就喝一点海水,就这样一直在海里漂流了十四天,好不容易靠岸了,上岸一问,才知道此地根本不是日本,而是中国的海南岛。

祸不单行,就在这时候,鉴真的眼睛得了病,最后竟双目失明了。

但是,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让鉴真气馁(něi)。相反,他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准备东渡。

很快他又踏上了第六次征途,可能是天公也被感动了,这一次航行比较顺利,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航行,他们终于到达了日本。东渡终于成功了,真是天公不负有心人啊!可是这时的鉴真已经是六十五岁高龄了。

鉴真前后花了十一年时间,历尽困难,经过五次失败,最后终于在第六次如愿以偿。他到了日本以后,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日本政府特意为他新建了一座寺院——唐招提寺,让鉴真在寺中讲经传法。

鉴真除了宣传佛学以外,还把中国的医学知识、建筑艺术、文学书法等带到了日本,让日本人获益匪浅,日本人对他评价很高。

七十六岁那年,由于鉴真长期辛勤劳碌(lù),忘我工作,因病在日本逝世。日本人民为了纪念他,尊称他为“日本文化的恩人”、“圣僧”等。?

鉴真在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的一页。

《唐大和尚东征传》

本篇成语解释:

1.【支离破碎】:zhī lí pò suì 支离:残缺不全。形容四分五裂。

2.【如愿以偿】:rú yuàn yǐ cháng 偿:满足。按照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