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三余读书
作者:冯梦月、丁卉 时间:2020-05-15 05:01 字数:1496 字

董遇,字季直,三国时魏国学者,弘(hóng)农人氏,性讷(nè)而好学。官至大司农(掌管农业的最高官职),后因病去世。

东汉末年,陕西弘农一带战火不断,又加上连年大旱,于是老百姓纷纷背井离乡,流落异地。年轻的董遇便是其中的一位,他跟随哥哥告别了家乡,来到塞外一个朋友家暂时住了下来。但是董遇兄弟俩也不能靠别人过一辈子呀,于是他跟哥哥商量了一下,决定外出找些活干,自食其力。

每天早上,他便和哥哥一起去附近的山上砍柴,然后再挑到街上去卖,勉强还能糊口。一天下来,董遇已是累得不行,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拖也拖不动;可他一回到自己的小屋,看到几卷心爱的书躺在桌子上,所有的烦恼劳累就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董遇从小就喜欢读书。以前在家乡时,他是家里睡得最晚的人,有时他的哥哥半夜醒来,发现他仍在津津有味地看书。

虽然现在在朋友家避难,他还是不愿丢下书。

夜幕刚刚降临,董遇的那间小屋就亮起了灯。他捧书静坐的身影非常清晰地映在纸窗上。窗外万籁俱寂,月亮慢慢地躲进了云层中。

夜半时分,小村庄里家家户户都熄灯睡觉了,只有董遇的那间屋里还亮着灯,纸窗上的身影一动不动。实在太困了,他就舀一勺冷水洗把脸,觉得清醒后又捧起书认真地读起来。

到了阴雨连绵的季节,户外的小雨一连几天下个不停。董遇一早起来,收拾完床铺,就坐在桌前读书。由于屋顶年久失修,有些漏雨,雨滴在董遇的头上,他却只是把身子挪向一边,继续读他的书……

还没到冬季,塞外的黄土高原就已是冰天雪地了。屋外北风呼啸(xiào),下着鹅毛大雪,旷野里看不到一个人。董遇坐在桌前,一边看书,一边搓着手、跺着脚。

风敲打着门窗,发出咚咚的声音,突然轰的一声竟把门吹开了,风裹(guǒ)着雪往屋里直灌。屋里瞬间成了冰窟窿(kū lóng)。董遇费力地走到门边,艰难地关上门,再搓搓手,跑几个圈,等到全身暖和起来了,就又回到桌前继续看书。

就这样,董遇读了很多书,而且还做了许多心得笔记,汇集成《朱墨别异》,受到了世人的喜爱。

董遇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许多人纷纷前来向他请教做学问的秘诀,他们都问同一个问题:“你怎么有那么多的时间读书呢?”

董遇则对他们说:“你们应该好好地利用三余。”

“三余?那是什么呀?”

董遇深有体会地回答说:“晚上,漆黑一片,夜深人静,这是一天的空余时间;下雨天呢,阴雨绵绵,不便外出,这是平时的空余时间;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除了歇息,无事可干,这是一年中的空余时间。如果我们能将这三种空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就不会整天叫‘我很忙,我没有时间读书’了。”

那些求教的人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三国志·王朗传》

本篇成语解释:

1.【背井离乡】:bèi jǐng lí xiāng  背:离开;井:指家乡。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2.【万籁俱寂】:wàn lài jù jì  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寂静,没有声音。形容周围的环境非常安静。3.【九霄云外】:jiǔ xiāo yún wài  九霄:指天空极高处,古人说天有九重(层)。比喻无限远的地方。

4.【津津有味】: 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特别有兴趣。

5.【冰天雪地】:bīng tiān xuě dì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6.【自食其力】:zì shí qí lì  依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