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琼林学医
作者:冯梦月、丁卉 时间:2020-05-15 05:02 字数:1372 字

华佗(tuó),东汉医学家,又名旉(fū),字元化,沛国谯(qiáo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人。精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曾制成麻沸散这一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剂,又仿效五种动物创立了“五禽戏”(一种体操),强调体育锻炼,以防病为主。后因不愿意为曹操做事,被曹操所杀。

华佗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人称“神医”,以至后来的人称赞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为“再造华佗”。可是你知道吗,华佗以前并不喜欢医学。

华佗小时候是个调皮的孩子,长大以后结交了许多朋友,却对那些从事郎中职业的人很不以为然。

这一年,华佗的母亲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全身疼痛、红肿。华佗虽然朋友很多,但他们对医学一窍(qiào)不通,根本帮不上忙,请的郎中也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不到半个月,华佗的母亲就去世了。

华佗披麻戴孝,跪在母亲的坟前发誓:从今以后我要发奋学医,为那些像母亲一样痛苦的人造福!

他听说西山琼林寺有位治化道人,是个精通内外科的名医,便决定前往求学。

他打点好行装,告别父老乡亲后就上路了,整整走了十天十夜,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治化道长。

治化道长鹤发童颜,白须飘飘,活像一个神仙,可他对华佗的到来并不热情。他冷冷地对跪拜在地上的华佗说:“小伙子,不要以为学医很容易,学医很苦的,你受得了吗?”

“道长,什么样的苦我都能吃,什么样的累我都愿意受,只要道长肯收我为徒,我一定学好医术!”华佗十分恳切地回答道长。

道长也不说什么,只是打量了一下华佗,沉吟了半晌(shǎng),然后对华佗说:“这样吧,你先在这里做几年杂活再说。”说完,道长就走了。

就这样,华佗在西山琼林寺住下了。

治化道长的医术远近闻名、妇孺皆知,所以有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找他看病,院子里病人随处可见。

华佗一会儿烧水,一会儿涮(shuàn)盆,一会儿替病人包扎伤口,一会儿给病人喂药,什么事情都干。

道长给病人看病时,华佗特别留心,病人吃什么药,病情有什么变化,他都一一记在心里。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治化道人对华佗也越来越满意,便把他带到一间堆满医书的房间里,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以后就在这里好好读书吧!”

华佗一看这么多医书,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他一天到晚地在书房里看呀看,整个人都迷进去了。

这样一住又是三年,华佗的医术也越来越高明,成为了治化道长最得意的弟子。

一天夜里,华佗正在灯下看书,忽然一个道童神色慌张地进门就喊:“不好了!师父得重病了!”

华佗立刻赶到师父的卧室,只见师父面色苍白、手脚僵(jiāng)硬地躺在床上。华佗非常镇定,切了切师父的脉,又仔细观察了师傅的神色后,他松了口气,笑了笑:“师父没有病,他马上会好的。”

只见治化道长慢慢地坐起来,拍了拍华佗的肩膀笑着对大家说:“我没病,只不过是想试试你们的本领。”

华佗学医成功了,他下山后依然虚心向各方名医求教。由于他勤奋学习,医术越来越高明,终于成为一代神医。

 《后汉书·华佗列传》

本篇成语解释:

1.【一窍不通】:yī qiào bù tōng  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2.【千辛万苦】:qiān xīn wàn kǔ  极多极大的辛苦。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