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元恪继位,先葬孝文帝于长陵,随后大赦天下,封赏有功。加封皇叔元勰为司徒,录尚书事。元勰志在隐退,眼见朝中安稳各司其职,便把先帝遗书呈与皇上。少主不敢抗命,任其辞官隐退。升任太尉咸阳王元禧为司空,北海王元详为大将军。二王本是孝文帝兄弟,少主叔父,一时间权重势大。少主尊生母高贵嫔为文昭皇后,在高庙享受祭祀。加封其弟高肇为平原公,高显为澄城公。太尉于烈兼领军。其弟于劲有一女,美而且慧,被元恪看重,册封为皇后。因此于烈兄弟在朝一同参与政事。
元恪时年十六岁,不善于朝政。原因冯皇后除了貌美善媚之外再无一能。每日里只是看顾少主日常,再就是督促看书用功,从来不问国事。魏主自己勤于国事南征北战,日夜操劳。国家日渐强盛。却忽略了元恪,见他勤学孝顺很是放心。怎知这位冯皇后不似太后。当年的文明太后不光督促孝文帝学习,还带领他治理朝政,细心教导多方启发。等到孝文帝自己理政的确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更可恨这位冯皇后不学无术又不守妇道。先是用尽心机夺取妹妹的皇后宝座。又因魏主勤于王事,很少夫妻相伴,自己难忍寂寞。正好有个假太监名叫高菩萨的混入宫中。此人天性聪明又善解人意,看透皇后心思便巧言挑逗,引起皇后欲火。皇后便命他留在宫中,想是做个假夫妻。怎知他是个正常男子。冯后得此奇缘喜出望外,一发难以收拾。岂料密事竟被彭城公主得知。彭城公主年少而寡,冯皇后要她嫁给兄弟北平公冯夙。冯皇后要魏主做主,魏主当然答应。偏是这彭城公主思念前夫立志不嫁。婚期临近自己逃到悬瓠军中,进见魏主哭诉本意,并道出皇后偷情秽乱后宫。魏主听后又惊又气,欲回京实查,那知因忧愤交加病倒中途,被困在邺城,直到第二年春才起驾回到洛阳。进京后先拿住高菩萨,考验确实,早把魏主气个半死。即是这样,魏主仍念文明太后的旧恩,又因皇家声誉免了皇后死罪,只杀了双蒙、高菩萨两个。直到自己临危,才下诏赐死,知情者无不拍手称快。
且说元恪继位后,自己没有主见。英主在世不光忠臣效力,不肖全都小心收敛。一旦主上无能,这些人便锋芒毕露。渐渐的勾心斗角争权谋利。贤王元勰忠心又有才干,只因久随孝文帝在外,得孝文帝重视,因而被众人异忌,自己明知一心隐退。贤王一去,在朝众臣更放心大胆各行其政,一个个唯利是图,朝政立刻呈现混乱迹象。魏主不能禁止不能明查。有功不赏,获罪不罚,由此一来滋长了贪贿之风。此门一开便如洪水猛兽,再也无法收拾。魏主身边未免多了几个奸佞宠臣,相互猜忌尔虞我诈。只短短几年,朝廷内外乌烟瘴气。
咸阳王元禧被人夺权,暗生反心。阴谋败露终遭杀身之祸。诸子名籍被削,抄出财产无数。财产被百官分赃,光彩帛,少者得数十匹,多者得上百匹。金钱宝物无法计算。宫中作歌道:“可怜咸阳王,奈何做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夜蹋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渡。”歌声惋切唱遍朝野,由此可见北魏朝廷倾败一般。
平原公高肇本是高丽人,被元详如皓等歧视。魏主却因高肇是母舅,对他格外重视。高肇便把兄长高偃之女送入宫中做贵嫔。高偃之女貌美色娇,且有心计,很得魏主宠幸。暗里受高肇嘱托,叔侄内外勾结,诬陷元详、如皓等人谋反。魏主正宠幸高贵嫔,不问真假,当即召中尉崔亮入禁中,命崔亮上书弹劾元详、如皓、常季贤、刘胄、陈扫静几个贪淫骄纵,任意违法,图谋不轨。崔亮依旨上奏,当晚便收捕五个下狱,废元详为庶人,把其他几个处死,囚元详于太府寺。没几日,元详暴疾而亡,都知是死于高氏之手。
由此可见,魏主是如何荒唐。为了笼络人心,高肇奏请起用彭城王元勰。魏主立刻下旨召元勰入朝。受元勰太师之职。元勰力辞,魏主不许。元勰只好尊敕就职。自知高肇不怀好意,只不过拿自己标榜。诸事格外小心。
杀了几个异已,高肇更加专权。竟派出卫队监视诸王宅第。元勰力阻,魏主不听。从此大权旁落。皇上竟成了庙堂傀儡,被利用为玩弄权术的工具。
再说北方的匈奴柔然,自从鲜卑兴起便被驱逐到漠北,原来在长城以北的大片领地尽被北魏占领。此后几次南下屡屡受挫。鉴此,库者可汗继位后便养精蓄锐伺机以待。明里与北魏通商和好,取得北魏赏赐粮食丝绢。国中则开垦荒原奖励农耕,并大力发展冶铁业。十几年中已积得仓满库实,更训练出几十万精甲铁骑。同时,左贤王扮作富商常到洛阳探视。不光熟视北魏山川地理,对北魏朝廷更是了如指掌。亲眼所见大魏国都市繁华,聚集各国巨商大贾在此生意,民荫国富马壮兵强,实在是无懈可击。自从新主继位,朝政日见纷乱,冷眼旁观心中暗喜。不二年果然一改前风,颓靡奢侈贪贿成性,争权夺利肖小横行。宫廷争端越演越烈。贤路阻塞,歪风邪气蔓延。爱将觅诺雄认为时机已到,劝左贤王回国,左贤王只是微微一笑。
就在景明二年,萧衍篡位。登基后改齐为梁。齐建安王萧宝夤投奔北魏,叩阙乞师,要求魏主出兵为齐和帝报仇。魏镇南将军中山王元英上书,请求魏主出兵,趁机南下。车骑将军源怀与元英有同见,也随后请命。魏主当即命任城王元澄为镇南大将军,统率冀、定、相、并、济,瀛六州兵马,会合寿阳的三万驻军,并要萧宝夤、陈伯之的两支人马全由元澄统领管辖。又命元英督率义阳各路军,与任城王元澄一齐举兵南下。
任城王分军攻打东关、大岘、淮陵、九山。命统军高祖珍率三千铁骑来往游击,自己统大军随后。统军党法宗、傅竖眼、王神念接连攻占关要、颖川、大岘三城。白塔、牵城、清溪的梁军望风溃逃。梁徐州司马明素率军救九山,徐州刺史潘法邻救淮陵,宁朔将军王燮保焦城,党法宗等长驱直入锐不可挡。一战拔焦城,王燮败逃;二战破九山,明素被擒;三战入淮陵,潘法邻被斩。魏军南下势如破竹,大军直指阜陵。住在洛阳的左贤王闻讯急忙回国,至龙庭来见库者可汗。
相见后对库者道:“大汗,梁魏之战已开,魏军精锐尽赴南方,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南梁朝野震动。虽然如此,臣料魏军早晚必败。其实,南梁并非无人,只是一时手忙脚乱。臣知梁将冯道根、曹景宗、韦睿、蔡道恭全都是名将,有勇有谋惯会用兵,决非等闲。一旦反扑,魏军便会陷于南方战场。如此一来令我柔然与梁无形中结成联盟。除此之外,塞外六镇也今非昔比。自元恪继位,朝中权贵见利忘义,排挤贤能。各派心腹前往,役同饲养。这些人到任后一味的奢侈刻薄,暴敛横征,搜刮钱财取悦主子,无视国运民生。将士多生愤怨,悍军猛士全都怠懈,早已不堪一击。而我国兵强将猛,定会一举攻克。”库者闻言大喜,遂集九川兵马二十五万,准备南下。
梁天监三年,魏正始元年秋七月,一切准备就绪,库者问左贤王如何进兵?左贤王道:“先取怀朔沃野二城,打开南下通道,然后袭取平城。只要取得平城,塞上震动。切断供给不出两月,塞上六镇广阔地域便可尽归我柔然所有。如果顺利,再派兵东下,以割取营州为目地。营州对我柔然很是重要,不知臣说的可对”?库者点头道:“贤王所说正合我意。”遂点左贤王为征南元帅,统调诸路人马,克日起兵。左贤王选壬戍日出征,自统八万铁骑先行,命两位驸马为左右护卫,库者可汗引大军殿后。大军在离魏境五十里处安营。
次日一早,左贤王集众将于帅帐,开口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今日开战,还望众将努力向前。军法无情,违令者斩。现有两支令箭,一取怀朔,一取沃野,不知那位将军愿往?”话音刚落早有二将抢到前面,高叫:“未将愿往。”左贤王见两位正是爱将觅诺雄、觅诺勇两兄弟。随道:“觅诺雄听令,本王命你率领本部人马前往怀朔。怀朔是魏国立在长城以北的六重镇之一,修筑坚固易守难攻,守城军五千。镇将高旭不足为惧,其手下有两员大将骁勇善战十分了得,二人本是兄弟,复姓公孙。兄长公孙烈,惯用一杆金枪,兄弟公孙杰手使一杆蛇矛。只要杀掉二位怀朔唾手可得。本帅只给你一天时间,取不得二将首级定斩不饶。”觅诺雄上前一步道:“王爷放心,未将果真取不得二将之首,自己提头来见。”左贤王说:“好,还望将军勿忘军令,城破之后不许枉杀无辜,不得纵兵抢掠,违令者斩。本王有计书于纸上,待你出营后开看,可助你成功,不可违误。”觅诺雄叉手施礼,道声:“谨遵帅令。”左贤王这才把令箭交到觅诺雄手中,觅诺雄转身出帐。单听一阵马蹄声急,忽而远去。
左贤王又叫觅诺勇听令道:“沃野城虽说不是魏疆重镇,却是我进取平城的必经之路,守将贺世雄、罗天宝出身豪强,勇猛好斗,实非公孙兄弟可比。手下军卒一样是边疆义勇,训练有素。只有将军前去本王才放心。本王也只限你一日之内取下沃野,违令定斩不容。”“贤王,未将一日内取不下沃野,甘当军令。”顺便交待,觅诺勇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论武艺力气却是手屈一指。两把锤各重六十斤,马上步下精悍无比,号称双锤无敌,是左贤王手下第一员勇将。便是柔然国中,除了两位驸马再无对手。左贤王遂把令箭书笺一齐交到觅诺勇手中,又嘱咐道:“沃野与怀朔另有不同,沃野地广肥沃,人口众多,贺罗所统之军全是边民乡勇,齐心协力志在保家。城虽不高修筑坚固,二将又深得民心。常言道:‘众志成城。’实在不可小看。再有二将的两位夫人是亲姐妹,一样勇武,深受百姓爱戴,将军要小心为是。交你的书笺出营后开看,切记切记。”觅诺勇领令出帐,率本部杀向沃野。
二将去后,左贤王又叫部将拖雷听令,低声嘱咐一番。拖雷带领两员将佐出帐,拔营而去。左贤王又叫觅诺猛听令:“本王派你带领觅诺虎、觅诺豹,并同贺兰四兄弟率领本部前往怀朔,接应觅诺雄,单等觅诺雄斩掉公孙兄弟,再助他攻城,天黑前务必取下怀朔。”觅诺猛领令,带众将离开帅帐,尾追觅诺雄而去。左贤王这里拔营起兵,亲率大军来接应觅诺勇。
先说觅诺雄率军杀奔怀朔,出营后先看书笺。看罢按计而行,一路上马不停蹄火速前进,不多时进入魏境。此时牧民们尚未出动,见来了无数柔然铁骑,急忙吹起报警号角。角声传向四方,牧民们一片惊慌,眼看柔然铁骑来到上马就逃。还顾得什么毡帐器皿、驼马牛羊,单闻得男叫女哭。人马到处,凡是挡道一概杀戮,一时间连人带畜死伤无数。柔然铁骑飞速不减,有如一阵旋风,所过之处尽被扫平,直向怀朔刮去,不多时已来到怀朔城下。
报警角声传进怀朔城中,此时公孙兄弟刚刚起床。听到报警急忙披挂登城。眼见百姓惊慌奔逃,远处烟尘飞扬,急忙叫人吹起长号。其时,城外牧民早已闻声而动,赶起牛羊拔起帐篷向南飞跑。闻听那呜咽角声,畜群也象知道祸事临头,跟随主人飞逃。这是它们的本能和习性,没有目地,谁知几时它们还要回来。这里水草丰美,令它们和牧民都有所留恋。这里原本就是它们的家乡,它们在这里繁衍壮大,这就是游牧生活。
公孙兄弟一边叫打开城门放百姓入城,一边集合队伍准备迎敌。直到这时探马才来回报:“有敌来犯肆意杀戮,人数不详。”只为柔然久不搔扰,边塞疏于防范,至使柔然人马来到面前才发现。
眼见逃跑百姓到处都是,柔然军乱纷纷人马不多,追杀百姓欢呼叫笑,公孙兄弟怒发冲冠。正要出城厮杀。就在这时,高旭登上城头。高叫;“且慢,看看再说。”眼见柔然军在城下耀武扬威,公孙猛听说面现怒色。道:“将军,眼见柔然贼冠抢掠杀戮,不知将军还要看什么?”公孙烈见高旭面无人色,冷笑道:“将军可在城头观战,只放我兄弟出城,定要杀他个片甲不回。不然朝廷百姓养我等何用?”说话时,柔然军已来到城下,一个个狂呼乱叫笑骂不休。眼见长矛上串着人头,马项下悬着首级,无队无形犹如一盘散沙。只恨得众军咬牙切齿,公孙兄弟气得哇呀暴叫,高旭见了早吓的胆裂魂飞。这位纨绔子弟那见过这般阵势,论武艺手无缚鸡之力,论才智只懂美女金钱。正在心神不定,公孙烈再次请战道:“将军,眼见得柔然只有区区两千人马,在城下肆意横行。果真放纵归去,我大魏国国威何在。万一朝廷得知怪罪下来,不知将军做何交待?”原来这高旭是高肇的远房侄儿,仰仗势力谋得肥差。六镇镇将兼管文武,不光待遇丰厚还能勒索百姓,头上又无郡县管辖,有如一方天子。不然怎会引得群僚眼红。平时高旭性骄气傲,不知体恤将士,连公孙兄弟也不放在眼里。到这关键时刻惊慌失措,众人见到难压怒火。你想这公孙兄弟血性男儿,见柔然军猖獗暴虐,又岂能容忍。听公孙猛说完,高旭还想制止,等他回过头来一看吓一大跳。只见二将面色铁青,双眼圆睁凶光毕露,不觉打了一个寒颤。怕是再不答应恐要生变,只好下令迎敌。二将恨高旭胆小误事,又眼见他不敢出城。暗道:“也好,今天叫你见识见识,看你还敢小看我们兄弟。”下得城来打开城门,一声令下率领三千军冲过吊桥。
岂知二将已中了左贤王的诱敌之计。左贤王怕高旭与公孙兄弟死守,这才叫觅诺雄只率两千军前来,又以残暴激怒二将,也知二将定非觅诺雄敌手。
且说觅诺雄立马乱军之中,任凭军卒纷乱叫骂,只怕魏军不肯出城。忽见城门大开,冲出一队人马。为首两员大将盔甲鲜明,各持金枪长矛,料知二将定是公孙兄弟,心中暗喜。直等二将来至切近才把手中刀一举,就见柔然众军立刻列成阵式。二十名骁将排列阵前,身后各引百名骑士。见乱军立刻成阵,公孙兄弟暗暗吃惊。早见从阵后冲出一匹快马,马上将环眼虬髯、阔口狮鼻。肩宽背厚腿壮臂粗。手中刀寒光闪闪,胯下马风驰电掣。兄弟一见倒吸一口凉气。心神未定,只听一声吼叫:“众儿郎,抢取功名就在今日,快随我来!”随着吼声催马直取公孙二将。身后人马如离弦之箭,直冲魏阵。恰似巨浪狂涛势不可挡,顷刻间短兵相接。单闻杀声震耳刀枪撞击,马蹄声急惊天动地,眼见得魏军纷纷落马。一是守城魏军早已不似当年,少于训练老幼不齐。再加觅诺雄所部是柔然的精锐之师,冲锋陷阵无不以一当十,全都身强力壮。魏军势不能敌,阵脚大乱。公孙兄弟与觅诺雄刚一交手就知不妙。觅诺雄刀沉力大武艺高超,一把刀用的神出鬼没。说这公孙兄弟也非寻常,两杆枪一样使得如灵蛇怪蟒,只叹力气不如。三合一过,兄弟俩力不能支,又见众军伤亡惨重。公孙烈稍一走神,铁枪被觅诺雄大刀磕个正着。耳轮中一声惊鸣,两手把握不住,大枪直飞出三丈开外。惊魂未定,觅诺雄反手一刀斩公孙烈落马。公孙杰见兄长阵亡痛不欲生,挺矛直刺觅诺雄,一心要为兄长报仇。可叹力不从心被觅诺雄分开长矛,一伸手生擒活拿,抛在地下命人捆好。自己挥动大刀来抢城门。顷刻间,公孙兄弟一个丧命一个遭擒。站在城头的高旭看的真真切切,早已慌了手脚。眼看觅诺勇来抢城门,吓的急叫众军关门死守,那还管城外军卒死活。城外魏军早已伤亡过半,剩下的见主将一个阵亡一个被擒,城门关闭,归路已断。那还有心恋战,拼出一条血路落荒而逃。不到一刻,三千军烟消云散,大半死于非命。任凭众军逃走,柔然军并不追赶。觅诺雄早已传令,只要魏军败走即刻全力攻城。眼见城门关闭,传令众军下马,立起云梯攻打。与此同时就听背后人喊马嘶,觅诺雄回过头,见大队人马来到。为夺全功,自己亲自带领弓箭手来往驰射,掩护军卒登城。没等大军来到,怀朔北门已被攻破,觅诺雄一马当先杀入城中。
怀朔城中总计五千人马,去了三千少壮只剩两千老弱。眼见公孙兄弟被擒杀、三千军烟灭,柔然大军凶猛无敌,早是人人害怕个个胆寒。猛的听到远处号角悲鸣人马嘈杂,遥望烟尘滚滚,柔然铁骑铺天盖地而来。高旭没等觅诺雄攻城,第一个下城逃走,急忙到家卷起钱财带上爱妾,抛却妻子想越城逃跑。那曾想还没等他出城,北门已被攻陷,觅诺雄赶来抓个正着。想那守城军卒,眼见主将死的死逃的逃,早已群龙无首。去了公孙二将,折了三千军卒,怀朔没了仰仗,那个还肯坚守。关键时刻一哄而散各自逃命,怀朔有如空城。觅诺雄没费吹灰之力大功告成。果然是:国君无道烽烟起,血染边城草木腥。
有诗单道:
世人常笑飞蛾痴,自身投火自不知,
船到险滩回棹晚,作恶多端后悔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