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客们的热情是很值得佩服的,前前后后呼啦就将大和尚围在中间。对于这类仙仙佛佛的事情,他们的传播速度同样很快,简直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都会千里传音。跟着离得很远的人也开始回头,一会汤小九站的这地方都站满了,还一个劲的将他往后挤。汤小九忽然见又有了另一种感觉:“原来这和尚很值钱啊。”
他当然不会象这些人那样将眼前的和尚当作神人,汤九爸是猎户虽然没有这么厉害,可总算是有点本事。轻功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些武林高手的故事他还是听过的。
汤小九费力的绕开拥挤过来的人群,向旁边树林里走去。这么多人崇拜,要想赚钱那还不容易?汤小九看着有些羡慕。要是自己有这么好本事,那就要开个大大的寺庙,每天收好多好多的香火钱。在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和尚应该守清规戒律的概念,他也不想真去弄明白那些。关键是他知道了,和尚真的很容易赚钱。还好这不过是他一时的想法,这要给他老妈知道了,汤家唯一的香火继承羡慕和尚,那还不利马将她急死。
大和尚本来是站在那里看那大兵有没受伤的,可没想到事态会发展得这么快.香客居然将他当作神人,这让他都有些哭笑不得。一声佛号响起,立刻将四周香客们的浮躁喧哗压了下来:“阿弥陀佛,各位施主小僧并非什么神人,小僧不过是禅林寺的一个知客僧,还请各位施主不要误会,耽误敬佛的虔诚。”
知客僧在寺院里是负责接待事务,眼前这位能披上袈裟,其身份那也不是一般的知客可以比。这袈裟就象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并不是谁能想披都可以。禅林寺既然派这样一个人下山引路,那来的这位也该不是一般的身份了。前边的香客们这才明白大和尚的身份,对那禅林寺就更感兴趣了,于是讨论着四下散开赶着上山去了。汤小九也看清楚了那和尚的样貌,面上看最多三十多四十来岁。个子蛮高大,浓眉,脸圆圆的透着健康的红色。汤小九看着他,心想着还是该去跟他说声谢谢,毕竟人家救了他一命。
大和尚似乎在跟大兵说着什么,还没等他走过去,就见那大和尚对着大兵合什弯腰,行了个和尚的标准礼。跟着也不停留,人影连晃眨眼就跑得没了影子。汤小九这边想喊都来不及,不由得站住,吐了吐舌头自语道:“他可真够快的,就这样盯着也能跑得没影,他这都怎么练出来的?”他跟着摇了摇头,老爸要是有这样的本事,那这酒钱就不用自己操心了。
和尚已经走了,他想找他说声谢谢也不行。想想算了,反正那大和尚也不在乎,心想着向自家摊子走去。
刚才外边一阵大乱,汤九妈和两个姐姐都正担心。远远看到这小子抱着包东西,晃悠的回来了。汤九妈这边忍不住扯着嗓子就骂开了,那湘音的强调就是有趣:“你扎小化生子,还晓得要回来哎?我还以为你找不到门答列。”
汤小九远远就听到,也不说话,只是加快了脚步小跑了过来。那边客人纷纷喊着结帐,给这马一来一去的闹腾,谁还有个喝茶的心境。汤九妈又开始忙活了,不过这回心里有些不开心了。好好的生意就给闹砸了,又失去了一个正午前的黄金时间。
汤小九溜回了茶摊,立刻凑到在收拾的老妈跟前,将大树叶包往她眼前一递,贼笑的道:“妈你看我买了什么,茶盐蛋,你最喜欢的,呵呵。”
汤九妈一歪头,躲开他的孝敬,这回还不说话了。汤小九一看就明白了,这不就是传说中致命三招中的一招吗?此招一出,那最少也该沉默一两个时辰。这年纪大点的人他不能生气,特别不能让他生闷气。老娘居然使出三大绝艺之一,看来心情一定是坏得很,汤小九想着却悠然一笑。
老妈生气那有办法。只见他一屁股坐在长条凳上,一条腿还往一端一踏,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先将大树叶包裹着的茶盐蛋放在小方桌上,跟着伸手在怀里摸了摸。突然一副惊讶的表情,大声道:“哎呀!我的银子呢?!我的银子怎么不见了?”偷眼一看背对着他耍气的老妈,那脸色也变了。
这年月不要说什么大明宝钞,那是早已不用的,就是制钱那也是不受欢迎的。最好的就是白银,这是人们最喜欢使的,也是官府正式同意的流通货币。
其实在这之前白银是作为贵重金属较多,它作为货币化流通于市,是明朝对世界经济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当然,汤小九是不懂这些的,他只知道银子比制钱好用。汤九妈是在犹豫了,可依旧没有回头,他知道这小子鬼点子就是多。糖小九一看不回头,手从怀里摸出那块小碎银,跟着自语道:“哎呀!原来在这里,这该有个一两钱吧。发了,发了。”
汤九妈一听刷就转过身来,一看小九手里还真是块碎银子,也确实够个一两钱。这回没气了,要知道二十两银子就够全家人一年吃饱肚子,这两钱碎银对他们来说真是算发了财的。
汤小九看到老妈回转身,立刻就将银子收回怀里藏好,拿起一个茶盐鸡蛋开始驳壳。汤九妈看着儿子,白了一眼,走到桌边坐在另一张长凳上。她也不说话,也拿个蛋吃,就拿眼瞅着儿子。汤小九抬眼就跟老妈的目光撞个正着,忍不住露出一脸的傻笑。跟着探手又将银子拿了出来,往她眼前一递道:“好了好了,先放你那存着,要用我再拿。”
汤九妈伸出的手又收了回来,汤小九一看楞了。这个反应不对啊,应该眼睛发亮,扑上来才对。
他歪着头打量老妈,跟着探身向前伸手去试她的额头:“妈你没事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汤九妈挥手啪的就将他的手打落,怒怒的道:“闹什么闹?要你回家帮忙你要躲着玩,养你这么大还要操心,你说你该不该骂?”
老妈说着就真要发威了,一伸手就揪住了小九的耳朵,接着往下骂道:“你爸这一出门,你就不听话了,你说你是不是该打?你是不是要气死我?你说!你说!你给我说!”那手提着耳朵就摇晃起来。
汤小九利马丢下银子,双手捂着老妈的手痛道:“哎哟!哎哟!妈你轻着点轻点,不是想我成一只耳吧?哎哟!”
那眉毛鼻子挤到一块的搞怪样子,汤九妈看着忍不住就乐了。一甩手总算是放了他,跟着就将丢在桌上的银子收进了怀里,一脸得意的笑。小九却是委屈的模样摸着自己的耳朵,一上午收获全部交公又白忙了。那边堂倌李通宝还有一份的,看来这回还要贴本钱。他一想那不行,下午还得再去捞点,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再遇上那么好的“羊”。
两个姐姐收拾完也过来了,一家人围着桌子享受起来,却也是其乐融融。其他的姐姐都已经出嫁,一般只有过年过节她们才会回来。现在八姐也是十七岁了,家里也在准备给她找婆家。几个鸡蛋下肚,汤小九也不想再吃中饭,心里头还在盘算着下午要去捞两手的。这时山下大和尚领头,带着一队官人上来了。呵斥路人的声音此起彼伏,旁边路过的香客又赶紧躲开。
这年月官家是凶得很,特别是首辅张居正登仙后,朝廷外派的人是越来越多。有香客也让到了小茶摊里边,汤九妈立刻就招呼起来:“几为客官就这坐坐,喝口茶再上路吧。那些官人走得慢,你们要追上去,那还会惹麻烦。”
几个人男女老少都有,都是普通的百姓家。一听汤九妈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一些人各具了桌子坐下,干脆等那些人走前边。
小茶摊也就四张小方桌,这一会就上了个客满。汤九妈这回可又乐了,今天可是财星高照,得好好的赚上一趟。心想着赶忙招呼:“快快,小九给客官倒茶,丫头快收拾收拾。”
跟着就挨桌的问客人们要些什么点心,要不要馒头或者水果。官人队伍从摊子前边过去。汤小九和那僧人对了一眼,心里想要上前感谢,可却也知道不方便终还是没动。队伍跟着知客大和尚的是四匹高头大马。上边端坐的人,一身精亮铠甲,腰里挎着大刀。那旨高气昂的模样,不时用手指着让到旁边的路人,呵斥着:“低头!看什么看?都低头!”
那架势没让人跪下已经是很客气,端的一副官家的盛气凌人。汤小九也给人吼了,他可不理那些家伙,却也不想惹麻烦,一转身进去里边取碗。心里却也不服气:“又不是大姑娘,有什么不能看的?难道来的又是太监?”心想着还真来了兴趣,溜眼看向那四抬官轿。青花布挡得严严实实,并看不到里边。早听说朝廷太监厉害,可在这偏远地方,汤小九楞没见过。看不到他有些失望,端着三只碗一壶茶给客人添水。
官队终于大摇大摆的过去了,走出老远后,喝茶的人这才敢议论。这边桌一短褂青年瞧着同桌问了:“这是什么人啊?难道是这边的知县或是府衙?”
刚才喊马的话他居然没听到。旁边那着大袖衫的老者摆了摆手,一连教训色道:“你错了,这是太常寺的官轿,怎么会是什么县衙知府的官?”
旁边的汤小九听着也竖起了耳朵,那短褂青年微楞,不信道:“不会吧?太常寺的人来这里做什么?那可是京里的官。我说难怪走个道都这么大气派。”
老者端起茶杯小品了一口,微微点了点头却道:“没想到这荒野的地方,茶还不错。”跟着摆手招呼汤小九,再给他们添上一回。
小九对这太常寺不太明白,乘这机会他赶紧问老者道:“老先生,这太长寺它是不是跟禅林寺一样,是个和尚庙啊?”
同桌一共四人正端茶喝那最后一口,听他这么一问。噗!的一声,三个人都将茶水喷到了对面人的脸上,跟着还止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汤小九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帮他们抹干桌面上的水。看他们笑成这样,他也知道自己闹了个笑话,可他却又不知道自己错哪了。好奇心依旧占了上风,还是跟那等老者告诉他。这也不能怪他,山里张大的孩子,最远也就去了双峰县城。这对外边的世界很多事情都弄不明白,就更不要说会知道这些朝廷的衙门了。
四人笑够了,也不用老者回答,那短褂青年抹了抹嘴接口道:“小子,太常寺就跟你们的县衙一样,是朝廷的衙门。不过那不是县衙知府可以比的,那可是直接听皇上话办事的,懂了吧?下次可千万别说,太常寺是什么庙了。”
汤小九这会也模糊着明白了些,原来是京城的官,不是和尚庙。可他还是不知道这太常寺是干什么的,怕又问错惹笑话,他还是忍了下去。管他呢,他只管赚钱,让家里人过得好点就成。这一阵好忙,直到日靠西山天近黑,这才得了机会休息。
时值初秋山林翠碧,山风吹动着树叶哗哗做响,似乎在催促着秋日快落下。而晚霞却尽力的要将山林与天空融合到一起,那金色的光辉渲染了高云,同时也为山间的苍翠披挂上亮丽的新装。飞鸟草虫争鸣着,在今年霜降之前尽情的欢乐过这一段美丽的时光。山阔云高间,那鼓动起的活力,却让人有种赫然高觉的情怀。站在这山边,仿佛人生事已皆尽小,没有什么比现在这一刻更让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