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梦幻童年 第九章 寡母如愿
作者:石缝小草 时间:2020-10-04 06:09 字数:2062 字

父亲的英年早逝给我的家庭蒙上了阴影,沉重的家庭生活负担压在母亲的肩上。尽管当地政府和生产队给予了我们一些照顾,国家来的救济也有我们家一份,但是,由于一个几口人的家庭没有一个主要劳动力,劳动工分自然比不上有主要劳动力的人家多,到年终决算时不可避免的出现超支的情况,每个月我家从生产队里分得的粮食也不够吃,一家人的生活处在贫困之中。

我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为我做新衣服,经常是捡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经过母亲改装、缝补后再给我穿。偶尔政府来了一件救济新棉衣,我平时却舍不得穿。但等到过了一两年后,本来衣服还蛮好的,由于个子已经长高了,衣服又太小穿不得了。

每年腊月,母亲就会忙着为我们姊妹几个赶制新布鞋,为的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让我们都有新鞋穿。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新布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过年穿上新鞋,我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脏了鞋面,有时由于不小心,鞋面沾上了一点泥土,我都会用手立即拍打干净。白天,我总是打着赤脚走路,只有到了晚上洗脚时,才穿一会儿鞋。过年时的新鞋,穿到年底也不会烂。鞋底那密密麻麻的针线路,连着母亲的手心,更连着我们幼嫩的心田。

为了减轻母亲的家务负担,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各尽所能,二姐参加队里的集体劳动,大哥和我每天天没亮就起床,提着粪筐带着小钉耙四处拾粪。在我们家门前的稻田边上,我们围了一个很大的粪凼,将拾回来的粪倒在粪凼里,积攒到一定数量后交给生产队,每年也能为家里挣回几百分工分。

那时,山村的学校上课时间要到早晨八、九点钟,我们拾了粪再去上学也不会耽误学校的上课时间。

我们读书的学杂费每期只有几块钱,但有时我们也交不起,学校一般都会给予一些减免。为此,我至今都对政府心存感激。几块钱的学杂费虽然不算多,可对我们来说真的如同雪中送炭。对于一个没有了父亲的孩子,这真像是滋润禾苗的雨露春风一样重要。

我家当时住的房子夹在村里几栋房屋的中间,前后左右没有空隙地方,很不方便。母亲老早就想将当时我们的住房搬到一个新的地方。

我家原来的住房是集体修水库时动迁的,当时地方政府计划建“居民点”,我的父亲身为村干部,带头将自家的房子先拆了。后来,政府的政策发生变化,公共食堂解散,居民点也没有建起来,我家的住房就只好照原来的结构临时竖立在了人口集中又靠近公共食堂的地方。

经过几年的风吹雨打,临时立起来的房子发生倾斜,已经成了危房。住在这个地方的住户很多,房子前后又没有庭园,吃水烧柴都不方便。这种环境对于农家很不利。原先的老屋场由于“大跃进”时修了水库已经不能回迁,因此,母亲想动迁到一个新的地方。

听妈妈说,爷爷和父亲在世时已经为我们规划好了一个位置不错的屋场,爷爷那请风水先生看过那个屋场的风水。据当时的风水先生讲,那地方的地理位置是“龙口含珠”,住在这里的人家要出大人物。

风水先生的话是否可信难以断言,不过如果住在那个地方,家里的烧柴和用水都很近便倒是实事。不仅如此,那里依山傍水,单家独园,风景宜人。如果站在远处毛毛里看一下那里的地形,的确有点像风水先生所讲的二龙含珠——两个山嘴在计划建屋的地方的正前方相对环抱着,又没有合垅,门前有一条小溪流过,一座小桥连接着一个小土包,而小土包正好位于两个山嘴内中间。

这个地方是土改时政府分给我家的山林地,现在母亲要在此建房,队里人自然没有异议。

那年春节刚过,母亲早早的筹备了一桌好饭,请来当地的村干部和主要亲友来我家聚餐,母亲的目的是借机商定搬迁的事。

前来就餐的有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干部,有我的两个舅父和姐夫姐姐等十多个人。母亲向大家讲了自己欲将房屋搬迁到新地方的想法,获得大家的一致支持,在场的干部和亲友当即表示愿意大力帮忙。

由于我们家以前的房屋是为集体修水库而拆开原址的,出于对我家孤儿寡母的照顾,生产队决定补助一些粮食给我家用于房屋搬迁。刘队长还当场表态:如果搬迁需要劳力,可以随时在生产队里喊。

当地干部和亲友乡亲们表达的支持使我们感到无比温暖,也更坚定了母亲尽快搬迁的决于是,母亲立即着手做准备工作,争取在端午节前完成房屋搬迁。

平整屋基的工程量是搬迁中最大的,母亲请来许多帮工,将准备建房的山坡边沿切去一部分,使之成为一块平坦的场地,这样就能将房屋竖立在新屋基上。我家缺少工具,乡亲们就带来自家的工具前来帮忙。好在山坡上的土质不是太坚硬,只有几天的工夫,就将屋基整理好了。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村里的乡亲们轮流前来帮助,每天都有几个劳力在工地上施工。由于大家的帮助,在新的地基上,爷爷留下的三间瓦房很快就竖立起来了。

在这次搬迁过程中,妈妈不分日夜的忙碌,除了招待前来帮忙的乡亲们,妈妈还要在工地上干活。一个多月来,母亲的身子瘦了一圈,才四十多岁的人,头上的白发多了很多。

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各尽所能,自己能做的事,能搬动的物件全部由我们自己干。

一个新家在爷爷早先规划好的地方很快建起来了,尽管还只是完成了基础工程。望着自己的新家,我们全家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喜悦。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