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梦幻童年 第十章 山水恩赐天作难
作者:石缝小草 时间:2020-10-04 06:10 字数:2002 字

自从我们把家搬到新地方以后,一家人的心情好了许多。妈妈此时也对未来的家庭建设有了新的打算,她计划着要在来年将房屋的四周装上板壁,还要添置一点必要的家具什么的,可眼下刚刚搬迁过来,家中还没有钱置办这些东西。

我们的新家背靠一座小山,门前是一片稻田,一条小溪从门前流过,屋的下边是一口面积在两亩左右的池塘,周围的环境让我们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每天早晨,我们还没有起床,叽叽喳喳的小鸟就叫得很欢,住在这儿真像是生活在公园里一般。在那个人们生活贫困的年代,秀丽的山水是大自然的一大恩赐,我们也因此有了一点相伴随时的心理欢乐。

春天的流水还有一点儿凉,池塘里的鱼儿就已经苏醒了。三天两头的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门前的小溪有了哗哗流水的声响。流水给鱼儿带来了欢乐,一群群的小鱼儿争先恐后地从池塘里往小溪“上水”。小溪到池塘水面约有一米高左右的落差,鱼儿跳起来,直冲小溪上游而去。我常常蹲在小溪与池塘相接处的上方,傻傻地看那小鱼儿跳起来“上水”的境况。那跳跃的小鱼一次次的跃起,又一次次的滑落下去,但它仍不放弃,小家伙真是顽强!我于是想到了生命的活力,触动的心灵也随着小鱼的跳跃有了一丝儿快慰。

我家门前的小溪顺着小山的边沿延伸去很远,下大雨时水势很大,流水浑浊,看不见水中的鱼儿,当雨过天晴后流水渐渐变小,这时才可以清晰的看到水中鱼儿奋力向上游去的模样。这时,我和大哥就会在小溪下游拦上一个小小的渔网,或者用竹子编的簸箕施着,将上游的水暂时分流到别的地方,小溪里的水渐渐减少,鱼儿顺水而下,进入了小渔网中,我们就可以捉到一些小鱼。有时遇到机会不错,甚至可以捉到好几斤鲜活的鱼儿,这使我家的菜碗里多了一点荤腥。

连绵的春雨滋润着家乡的土地,春风给小山披上了嫩绿的新装。香椿树芽是不错的菜肴,乘着芽叶还没有开伞,摘下来拿到厨房炒蛋味道又脆又香。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会采一些香椿芽做菜,完全用不着担心会因此损了树枝生长,过一些日子,枝头照样又会发去新的树芽。

雨后小山的灌木丛中,还会长出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各种蘑菇,大的有碗口那么大。这些蘑菇很多都是可以食用的,有的味道还很香。家乡的人们都会识别毒蘑菇,我很小也跟着学会了这一招。一般来讲,越是色彩鲜艳的蘑菇越是有毒。我们兄弟三个经常在雨后的大清早提着竹篮去采集那些能食用的蘑菇,每次都能采集一满篮,拿回家来洗干净用作菜肴,也能改善家里的生活。

每次风雨过后,树林里就会铺上一层树叶。等到雨过天晴地面风干,将树叶收集起来,就是不错的烧柴。马尾松树的针叶又细又长,我们常用它与稻草混合扭成“烟包”,一捆一捆的扎起来,堆在屋檐下淋不着雨的地方。这种“烟包”做饭时便于控制火力,耐烧又容易点着火,冬天潮湿,做发火柴再好不过了。

虽然新的环境给我们家的生活带了许多便利,但由于刚搬来还没有修缮完毕,一遇风雨全家人可就遭了大殃。

我家的房子在“大跃进”年代修水库动迁时丢失了许多板壁,这次搬来这里时由于缺少木材,有两面板壁还未装上。

记得有一天傍晚风雨交加,雷鸣电闪,整个屋子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我们一家人只得躲在角落里不停地求“菩萨保佑!”可哪里来的菩萨哟,天老爷可真是瞎了眼睛,看不到我们这一家人正在受苦受难!

床上的被子被雨淋湿了,地面正流淌着泥水,风雨还在一阵紧似一阵,炸雷在头顶上轰隆作响,我们一家人无处躲藏。此情此景,我们不像是在此住家,真像是在外面逃难!

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撑。为了稳定我们的情绪,妈妈强作镇定,不停地安抚我们:“不要怕,老天爷会关照没有爹爹的孩子,以后会好的。”

暴风雨像是故意与我们为难,一直从傍晚下到天黑也不停歇一会儿。由于屋子里二面透风,煤油灯根本点不着。为了使全家人有一个安身的地方,二姐打着家里唯一的一杆手电筒,妈妈用锄头在屋中间的地面上开出一条小沟,将屋里的泥水引向屋外边。实际上,此时屋里已经全湿了,一家人在浸透雨水的地面上不断跺脚,地面上已经成了泥潭。

这一夜,我们一家人都没有上床,就站在如同泥潭的地面上等待着雨停天亮。

像这样的情景还不止经历一次,到后来,我们也不再求菩萨保佑了,干脆在那里骂菩萨的娘!上天对我们并不怜惜,别指望它会恩施帮我们的忙,只有母亲的安慰,才使我们兄弟姊妹有了一点心安。

为了尽快改变四面透风的家庭处境,母亲请来“常哥”和众多亲友帮忙,通过生产队的同意,在自家门前的水田里踩了一堂砖泥,印制成许多泥砖,待到泥砖干透后再在没有装板壁的地方砌成砖墙,后来又在房屋的下方搭建了一个茅草偏屋,用来挡风避雨。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在风雨来袭时可以安身的家。

这一段苦难的经历已经过去了四五十年,但是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在妈妈的呵护下互相鼓励,一年年长大……

啊,我那拥有不少欢乐又掺杂无数苦难的童年!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