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佛影劫
正文 第五章 为投资醉死酒桌  求发展鞠躬尽瘁
作者:苍松羽翔 时间:2020-10-04 08:00 字数:5486 字

(以2009感动中国人物为原型创作)

扈迎躺在那张简陋的木板床上,感到一阵眩晕,刚才在酒桌上喝的那一瓶高度酒如毒蛇一样在他腹内翻腾。胸口如一座火山被千斤巨石压着,想吐,越吐不出来。更可怕的是,意识渐渐模糊,模糊得忘记了呼吸。朦胧中,他又见到了那一片熟悉的祥云从天边飞来,他知道,又到了要回去的时候了。立地云端,回望自己直挺挺地躺在冰冷的木板床上,亲人远在百里之外,而房东也是酣梦正香,实在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就在刚才,乡里最豪华的农家乐里,来自广州的投资商朱董事长和他的助手就住在这里,他们看好了乡里的一块地,准备和乡上合作,建立一个葡萄精加工企业,将乡里出产的优质葡萄做成高利润的葡萄制品。如果这一项目上马,又可以解决几百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主要的是,解决了大量葡萄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可以让他们放手大干一场了。为了这个项目,乡领导没少跑路。而今天晚上,就是签订合同的日子,这一笔落下去,几百万的投资也就定下来了。这真是个令人高兴的事呀。然而,天生豪爽的朱董事长却提出一个附加的条件,签订合同后,今天晚上要和乡领导们一起庆祝一下,一醉方休。

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中国人向来就流行这一套。于是,很自然地,大家选中了乡里这家‘豪华农家乐’,乡里的领导来了一大半,作为乡党支部书记,他是一定要参加的,这可是乡里的一件大事。菜上桌了,自然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酒斟满了,也当然是精品白酒,百年老窖。觥筹交错中,扈书记也顾不得自己还揣在自己口袋中的诊断书“重度心肌炎,酒精肝”。为了乡里的这笔投资,他高兴呀,什么白酒不能喝,就是毒药,此时他也敢往肚子里灌。可是他真的不知道,此时,他喝的每一口酒,都无疑是穿肠的毒药,因为,他的心脏和肝脏再也没法经受如此折磨,他们已走到了生命的边缘。

祝贺的话语说不完,到最后,扈迎只记得一个字“喝”,什么也别说,一切就都在酒里了。也不知道今晚喝了多少杯,扈书记只在朦胧中见到朱董事长喝趴下了,他的助手把他搀扶下去了,副乡长也喝高了,满桌子地找人干杯,而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只知道,今夜朱董事长是喝高兴了,这就对了。

等到他被剧烈的疼痛弄醒时,才意识到这剧烈的酒劲如洪水一般泛滥。那已是千疮百孔的心肝,最后的防线早已沦陷。酒精在全身每一寸血管疯狂地奔跑,把他附着在身体上的灵魂驱逐了出去,迎着天边的第一丝鱼肚白,一朵淡淡的祥云在天边升起,如呵护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呵护着酣睡中的佛影缓缓地向天国飞去。而床上,只留下一具冰凉的尸体。他去得如此突然,死前没有任何征兆,就连住在隔壁的房东大娘都没听到一丝响动,在大娘看来,扈书记经常被灌得烂醉,这次被送回来,也是正常,明天一早,扈书记又会精神抖擞的去上班。仿佛昨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而这一次,她却估计错了,直到早晨的阳光洒满整个院子,早起的鸟儿在枝头低低吟唱时,房东大娘还不见扈书记起来,他租住的那间小屋子门半掩着,屋内没有一丝动静,仿佛扈书记还在深睡。但又有些不对,往常扈书记睡觉总有些轻微的鼾声,而今天,他的小屋静得出奇。正在这时,扈书记的手机响了“……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直不停,却没有人接听。房东大娘隐隐感到有些不安,轻轻推开虚掩着的房门。扈书记斜斜地躺在床上,昨天就穿在身上的衣服没不脱,纹丝不动。而手机就放在他的耳边,发出响亮的歌声。房东大娘忍不住走上前去,想帮他关掉手机,让他好好休息。但是,眼前的一幕把她惊呆了。扈书记眼睛睁得大大地,已没有了往日的神采,满脸痛苦,扭曲的嘴角一丝鲜血分外扎眼。而在这张疼痛得变了形的脸上,鼻子里早没了呼吸。大娘一把抓起枕头边的手机,打开吼出了一句话:“扈书记走了,他走了”,说完,她已泣不成声。

电话的那一头,是扈书记的妻子,此时,她感到一阵眩晕。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回不过神来。这怎么可能,今天是星期日,不是说好今天回老家看望年迈的老父亲的吗?要知道,今天可是老父亲八十大寿的日子。年年的今天,夫妻俩不是都要回老家给老父祝寿么?自从扈迎当上这个乡党委书记以来,这是连续第六次没能回老家为老人祝寿了。而今天,却从百里之外,传来噩耗,刚刚四十出头的扈迎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去了。在老父亲生日的时候,却是他的小儿子离开人世的日子。一时间,这个一向坚强的女人定定地坐在那里,头脑中一片空白。此时的她,对自己满是自责,为什么不把他强留下县城,为什么自己不和他长相厮守,为了自己的工作,把他放在百里之外,他怎么能生活得好呀,一个大男人,怎么会照顾自己呢,说起来,还是自己不够关心他呀……?

而在百里之外,那一处普通的农家小院里,此时已被乡民们围得水泄不通。当听到这个消息时,乡亲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想看扈书记最后一面。而屋内,扈迎早已身体冰凉,魂归天国。

老乡长久久地站在床边,已是老泪纵横,“扈书记呀,都是我害了你呀。如果不多留你三年,你不会走得这样忽忙,如果你稍有那么一点点私心,你昨天下午就回城了,也不至于去得这样不明不白。你为了乡亲们的日子能好过一点,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呀!”

老乡长说的话没有错,佛影立于云端,回想起自己这几年在小岭村所做的事,也不负佛祖的嘱托了。六年时间,扈书记和乡上的一班领导立足本乡实际,努力发展多种经营,把乡里的拳头产品进行宣传包装,再招商引资。让乡里的人均收入翻了两番。

六年前,扈迎参加省公务员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入选县领导班子,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县委经过周密考虑,决定让他到基层锻炼几年。等到他更加成熟后,再回县里担当重要职务。于是,让扈迎到条件最艰苦的小岭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全家人都反对。小岭村,那是当地情况最复杂的一个偏远山村。且不说当地村民与干部关系紧张,几乎每年都会换一任党支部书记,老乡长已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却没人愿意去接他的班。更重要的一点,那地方交通不便,人们要走出山外,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要想有所发展,真的比登天还难。抛开山村的具体情况不说,扈迎家里的情况也很具体,年过八旬的老父亲本就体弱多病,妻子是一名普通的营业员,上班的地方离家也不近,更主要的是,孩子刚满四岁,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要到百里外的小山乡工作,妻子就首先反对。但反对又有什么用呢,这是工作,他不但要干,而且一定要干好。父亲,就让他回老家,住有姐姐家里吧。至于儿子,只好托朋友照料,妻子的思想工作再慢慢做吧。

打点好行装,扈迎只身上任了。乡里给他租了这间普通的农家小院。房东老俩口是朴实的庄稼人,对他倒还算客气。

没有接风宴,没有欢迎仪式,甚至于他的到来只有乡上几个主要领导知道,人们对更换书记早已习以为常。就算有人知道,大家也只是认为这个人也是来走走过场,不是本地人,不会为本地做实事的,就算是本地人,做出点业绩也是一定要飞的,这是多年来,乡人总结的经验。而当扈迎真正走进他们中间时,他们才发现,这个书记有些不同。他不忙着开会,不忙着布置工作,不忙着坐在办公室里研究文件,却走进了田间地头,走进了乡民们的农家小院,没有领导陪同,没有秘书跟随。每到人多的地方,他总是停下来,和乡民们拉起了家常,像一位什么也不懂的小学生,在一本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不停地记录着村民的家长里短。一个月时间,他走遍了全乡的每一个村落,村里的小茶馆就是他最喜欢落脚的地方。聊起村民的生活,他倍感亲切,从大家的只言片语中,他知道了大家最渴求什么,大家最需要什么。三十多天后,全乡上下都知道了乡里来了个爱唠嗑的外乡人,好像是搞民风抽查的统计员吧,却不知道,这就是他们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

两个月后,乡里第一次召开全体干部会,当大家齐聚在乡中学的大教室里时,才惊奇地发现,这两个月走乡串户,到处唠嗑的统计员竟是新上任的乡党支部书记。而场下的这些乡村干部,竟都和这个统计员神吹胡侃过,想起来,好多人不禁哑然失笑,会场的气氛自然轻松起来。

说是全体干部会,其实简陋得连个主席台都没有。几张学生用的小板凳就是领导就坐的地方。就这几张小板凳,扈迎也没去坐,而是直接走到了大家中间。随便找一张小凳子坐了下来,混在人堆里,大家一时分辨不出谁是新来的党委书记。依旧是那满鞋的泥浆,一直到裤管上,一看就是个没老婆管的人。还是那副亲切的笑脸,真让人怀疑他倒底是不是新来的党委书记。还是那个习惯性的动作,随手就翻开了那个记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开始了他在小岭村的第一次会议。

“会前,我到乡亲们中间去取经,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希望大家给我补充。第一条,修路;第二条,经济林;第三条,……”发言简短而有份量。当提到修路时,他援引一位村干部的思路:“农村最不缺的是劳动力,眼下是农闲时节,全村人一起参与,既能加快施工进度,又能给村民增加收入,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啊!”这条提议得到在场村干部的一致赞同。他们从一个建筑公司租来设备,请来技工,红红火火地干了起来。在修路的工地上,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扈书记的影子,他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脚踏实地地干,在最脏最累的地方,总能见到他挥汗如雨。村民们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泥腿子书记。每当他走在队伍的前面,人们总是干劲高涨,心里踏实呀,大家打心眼里把他当作了一家人。

半年之后,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出现在了小岭乡人的脚下,偏僻的小山乡终于有了一条通往山外的康庄大道。这就是一把金钥匙呀,山乡的巨变将从这里开始。有多少次,扈迎走在这条大道上,久久地凝望着远方,有了钥匙,这打开的大门又将是什么呢。由于长年闭塞,山乡的经济落后,要想有点什么特色经济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长期的地方经济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突破口在什么地方,怎么样才能让乡民们尽快地摆脱贫穷的帽子,让扈迎久久站在村口的水泥路口徘徊。

一个晴朗的午后,扈迎仍旧着他的习惯,到村里去转一转。当走近一处院落时,眼前突然一亮,前方一株巨峰葡萄长势喜人,葡萄已然挂果,一串串葡萄籽粒饱满,散发着诱人的绿意。就是它了,这就是他找寻了好久的生财项目。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江苏打工的孩子去年带回来的树苗,不想,这儿的气候和土质特别适合这个品种葡萄的生长,去年种上的苗,今年就挂果了。

于是,马上和远在外地打工的孩子取得联系,为乡里引进了第一个投资项目。如今的葡萄园也是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道风景是江苏一个种植专业户帮助打造的,是优质品种,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年年增产。头一年,开发商先种了80亩示范园,让小岭乡人看到了快速致富的前景。第二年,村民们不甘寂寞,大胆放手种植,葡萄园面积扩大到600亩,95%的农户都在种葡萄,平均每户4亩多,亩产收入约2000元,仅此一项,每户纯收入可达上万元。村的葡萄熟了,小岭人的心儿醉了。扈迎没有醉,他突然想到下一步棋——举办葡萄节。这的确是一步好棋,既是推销会,又是招商会,还能打造品牌,提高士气。从此,小岭乡人有了自己节日——小岭葡萄节。

正是葡萄收获的第六个年头,一笔大投资盯上了这片优质的葡萄园,考查、谈判,一切都是如此顺利,眼看着崭新的厂房就要立起来了,只要扈书记在合同上签一个字,就可以解决几百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家门口打工,这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呢。更主要的是,再也用不着去考虑葡萄的销售问题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卖一个好价钱,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么?

这庆贺宴是一定要办的,就在小岭葡萄节的最后一天,来自广州的朱董事长一行明天就要回广州了,又是星期五晚上,明天就是休息日,在这样高兴的日子里,不放松一下怎么行呢。于是,一桌人围坐在这家乡里最上档次的‘农家乐’里,为这次投资的成功庆祝。

但是,六年不分昼夜的劳累,早已让扈迎积劳成疾,多次的陪酒、洽谈,再加上饮食极不规律,又独自住在那间不足十五平方米的小屋里,身边没有亲人的照顾。他已患上严重的肝病和心脏病,就在葡萄节前,他最后一次回县城,一阵严重的肝疼让他悄悄进了医院。当他独自在医院接受检查时,他没敢把这件事告诉妻子,因为她如果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把他强留下来,因为医生的诊断书上明确写着“严重”。他知道,身体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一不小心,就再也爬不起来了。但是葡萄节就要开了,他里有他离不开的事业。

葡萄节正如他预期的一样,开得非常顺利。明天,为老父亲祝完寿后,他真想安安静静地去休息了,而且,又一个三年的任期满了,县里重新为他安排了职务,尽管他舍不得这片热土,这里朴实的乡亲,他还是得回去了。

但就在这个夜里,本该一切都是那么完美的日子里,他绷了六年的心弦太紧了,一放松下来便寸寸断裂,心脏在这一瞬间再也承受不住如此压力,一阵剧烈跳动后,慢慢停了下来,如一部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再也没办法跳动了。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为自己的生命划上了一个残缺的句号。

乡亲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想看扈书记最后一面。只见几位乡干部把扈迎扶到院子里的小竹椅上,他还是平常那件土蓝色的中山装,脚下的一双鞋经过擦洗,还隐隐不些洗不掉的泥点子,而裤管上,始终留着的泥土的印记,他就是这样一位泥腿了书记。

乡亲们依次从他身边经过,向他敬礼,而他,也仿佛要张开口,要和乡亲们说些什么。春日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扈迎端坐的身上,他的脸庞还是那样红润,原本疼得扭曲的地方也还原过来,剩下的只有亲切。而远在百里之外的老父亲不知道这一切,只有县委送着他已泣不声的妻子前来,陪他走完这最后一段路。

立于九霄,佛影淡淡地望着这一切,这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多少世来,佛影已学会随缘,佛要经历的痛远不是成佛那样简单。佛要历炼的劫也远不是一般的苦。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